樂游滇東南春天 <p class="ql-block">疫情徹底放開后,朋友圈里看著朋友,同學(xué)紛紛外出旅游,一顆不安份的心又蠢蠢欲動了。說走就走,到南方去,到云南沒有去過的地方去。飛到云南,首站抵達彌勒的東風(fēng)韻藝術(shù)小鎮(zhèn),這是一座以文化藝術(shù)為主線打造的特色小鎮(zhèn),景區(qū)內(nèi)有紅磚修葺的萬花筒藝術(shù)館、半朵云、牛哆啰音樂農(nóng)莊、印章房等“奇葩造型的丑萌建筑”,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位于紅河彌勒市,是一個集休閑度假、佛教文化、民俗體驗、生態(tài)觀光于一體的藝術(shù)小鎮(zhèn)。</p><p class="ql-block">景區(qū)里的建筑非常有特色,都是以本地生產(chǎn)的紅磚為主,十分具有設(shè)計感。景區(qū)內(nèi)部建筑連草稿都沒有,隨心而動,這樣一個看似毫無章法的建筑,出自一位出生于彌勒的“奇人”之手。他將三種當?shù)匚幕旌掀渲校破繝罱ㄖ淼氖菑浝盏募t酒文化,還有彝族的火文化建筑及共生向上的文化建筑,是網(wǎng)紅打卡之地,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湖邊的風(fēng)車</p> <p class="ql-block">七彩花田,有薰衣草、燕尾草、風(fēng)鈴草、黃冠菊等10余種美麗的花卉,與荷蘭風(fēng)格的風(fēng)車交相輝映,仿佛置身于異域歐洲,所以有著“滇中普羅旺斯”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櫻花配熏衣草青苗,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休息的草棚也別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這個長廊的表面全是由五彩瓷片貼成,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瓷片貼的廊頂,地面和廊柱是不是很美?</p> <p class="ql-block">萬花筒藝術(shù)館是熱門的網(wǎng)紅拍照打卡地,建筑風(fēng)格融合紅酒文化、彝族支系阿細人的火文化,酒瓶、火苗狀的城堡全部用紅磚砌成,因造型奇特而火爆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極有特色的紅磚建筑</p> <p class="ql-block">半朵云延續(xù)了萬花筒藝術(shù)館的建筑風(fēng)格,造型怪異,因神似“天邊的半朵云彩”而得名,凸出的層層外壁像連綿起伏的云朵,此外還有牛哆啰音樂農(nóng)莊、象罔藝術(shù)酒店、農(nóng)墾展覽館、修為門等造型怪異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遠處花海的造型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在此處留個影,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朝陽樓,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城中心臨安路東端,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占地面積231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朝陽樓城墻南北長77米,東西寬26米。樓層高24.5米,進深12.31米,五開間。樓上懸有明代大鐘,高2米多,重1700千克。</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朝陽樓叫迎暉門,又稱東門樓,它比北京天安門還要早修建28年,比天安門還多一層,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為建水古城第一樓。城樓重檐歇山頂,斗拱飛檐、雕梁畫棟、氣勢雄偉,屹立于建水古城東,傲視蒼穹。城樓四周檐角上掛有銅鈴,每當微風(fēng)吹起,鈴聲就在清風(fēng)中發(fā)出清脆悅耳鈴聲,讓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地處云南建水古城建新街中段, 是清末鄉(xiāng)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有“西南邊陲大觀園”之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建筑占地2萬多平方米, 主體建筑呈“縱四橫三”布局,為建水典型的“三間六耳三間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傳統(tǒng)民居的變通組合體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迭進,共有大小天井42個 。</p> <p class="ql-block">整組建筑陡脊飛檐、雕梁畫棟、精美高雅。庭院廳堂布置合理,空間景觀層次豐富且變化無窮,形成“迷宮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整個大院,隨處都可見到精美的樓臺亭閣。</p> <p class="ql-block">私人花園人造瀑布,飛流直下</p> <p class="ql-block">雕梁畫棟的長廊</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的大戲臺</p> <p class="ql-block">朱家的家訓(xùn),被寫在大院里,供家人每日溫習(xí)</p> <p class="ql-block">在朱家花園休息一下,微風(fēng)輕輕吹來,愜意。</p> <p class="ql-block">雙龍橋,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臨安鎮(zhèn)。</p><p class="ql-block">該橋始建于清乾隆年間,道光年間擴建,為十七孔石拱橋。雙龍橋并非一次性建成,而是分兩次建造。清乾隆年間,是一座三孔的石拱橋。</p> <p class="ql-block">1839年,在當?shù)剜l(xiāng)紳提議下,捐資新建石橋十四孔,與原建三孔“雁齒蟬聯(lián)”,故又名十七孔橋。重建的閣樓比原建的更為氣勢恢宏,層檐重疊、檐角交錯,樓內(nèi)有漏窗屏門、空鏤花卉、鳥獸游龍等生動精美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雙龍橋,遠看猶如一艘樓船,近觀似長虹臥波,矗立在建水西壩的十里平川之間,十七個橋孔一字排開、孔孔相連。橋身倒映在碧波上,形成“珠鏈圓環(huán)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中央”的奇觀。歷經(jīng)歲月打磨,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變得光滑錚亮,無聲地見證著人來人往。瀘江和塌沖河在橋下匯合,穿過橋洞。</p> <p class="ql-block">在此打卡,留影一張</p> <p class="ql-block">元陽梯田,位于云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阿者科是元陽景區(qū)那些古村落中的其中一個。阿者科哈尼人的房子由茅草、木頭和石頭組成,房頂上頂著由茅草 組成的 “帽子”,看上去像一座座蘑菇屋。在蘑菇房旁邊,包圍著層層梯田。彩色梯田就位于阿者科。</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可以步入梯田,近距離拍照。</p> <p class="ql-block">遠處哈尼族人在辛勤的耕作</p> <p class="ql-block">彩色梯田中,有一座蘑菇屋。</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處俯看五彩梯田,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站在彩色梯田的田埂上,留影一張,背景是阿者科的蘑菇屋。</p> <p class="ql-block">元陽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qū)。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氣候同墾共創(chuàng)的梯田農(nóng)耕文明奇觀,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梯田隨山勢地形而變化,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的有數(shù)畝,小的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p> <p class="ql-block">元陽梯田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總面積約100萬畝,僅元陽縣境內(nèi)就有17萬畝。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園風(fēng)光畫。</p> <p class="ql-block">梯田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景色,觀賞梯田的最好的時間是在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因為梯田在秋收后要灌滿水保養(yǎng),此時的梯田層次感很強,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哈尼梯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梯田,據(jù)統(tǒng)計,元陽梯田的階梯,大概有3700層。</p> <p class="ql-block">多依樹梯田有遠山,云海、梯田、山寨的奇麗風(fēng)光,這里是拍攝日出的最佳地點。為了拍梯田日出,清早五點半起床趕往拍攝地點,到達景區(qū)時,棧道上早已人山人海,好像全國人民都趕到了元陽看梯田。最佳拍攝地已經(jīng)被長槍短炮塞得滿滿當當,似乎所有的攝影師都在此展示現(xiàn)代化的攝影器材。聽說,為了拍到日出云海照梯田的美景,有攝影人在此苦等了三天。我們的運氣很好,第二天就碰到了拍攝的最佳天氣。遺憾的是本人年老體弱,拍攝人超多,很難擠到前面,此時沒有任何人具有謙讓精神,實在找不到好的機位,只能被擠在一個小角落里,拿著簡陋的單反拍照。當太陽沖破云層,將金色的光芒撒在大地,那一刻極為壯觀震撼,此時,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陽光的照射下,梯田呈現(xiàn)五彩斑斕的色彩,好像是打翻的調(diào)色板,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耶穌光照耀梯田,極美。</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處極目遠眺,十多萬畝參差錯落在千壑萬嶺的梯田,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天上是金光燦燦的太陽,地上是五彩斑斕的梯田,此番美景,世上任何贊美的詞語都是蒼白無力的。</p> <p class="ql-block">拍的這張圖片我還是很滿意的</p> <p class="ql-block">壩達梯田是一個拍攝落日的景點,它的佳觀賞時間是在每天傍晚,當夕陽西下、滿天紅霞的時候,是觀賞日落、梯田、云海及村寨等風(fēng)光的最佳景點。</p> <p class="ql-block">太陽漸漸落下,層層的坡海隨著夕陽西下,逐漸變成粉紅色、紅色。再轉(zhuǎn)變成粉紅色、白色。此時是觀賞和拍攝梯田隨時光變化而變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陽光反射在平如鏡面的梯田,色彩斑斕,美不勝收。這張拍的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梯田太美,照片太多,篇幅有限,只得拼圖</p> <p class="ql-block">普者黑,國家風(fēng)景名勝區(qū),是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qū)。“普者黑”是彝族語言,意為盛滿魚蝦的湖泊,景區(qū)總面積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區(qū)面積為15平方公里,景區(qū)屬滇東南巖溶區(qū),為發(fā)育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巖溶地貌,以“水上田園、彝家水鄉(xiāng)、荷花世界、巖溶濕地、湖泊峰林、魚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景區(qū)既有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靈秀,又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神昀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每個景點都各具千秋,孤峰星羅棋布,溶洞千姿百態(tài),湖泊相連貫通,野生荷花婀娜多姿,高原喀斯特濕地讓人嘆為觀止,壯、苗、彝等少數(shù)民族風(fēng)情絢麗多彩,被譽為“世間罕見、國內(nèi)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fēng)光”。景區(qū)主要包括西荒壩濕地、天鵝湖、蒲草塘湖、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tài)村、雄獅臥波、青龍山觀景臺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普者黑景區(qū)具有六大特點,一是具有神奇壯麗的巖溶地貌高原湖泊群,54個湖泊,似珍珠串連在一起,形成40公里的水上旅游航線。二是具有獨特雋雅的孤峰群。有312座峰林、峰叢和孤峰群,峰巒疊翠、奇秀壯觀。三是具有珍稀罕見的野生荷花。在景區(qū)內(nèi)生長著萬畝野生荷花。四是具有寬廣自然的巖溶濕地。五是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fēng)情。境內(nèi)居住著壯、苗、彝等少數(shù)民族,有著純樸的民風(fēng)民俗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六是具有溫和適宜的氣候。普者黑氣候溫和,四季如春,空氣濕潤,是旅游休閑和養(yǎng)生度假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里像是一片被遺忘的靜謐之地。四處充斥著田園鄉(xiāng)村的自然風(fēng)光。這里有云南深處最美的風(fēng)光,最動人的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我們?yōu)榱瞬诲e過觀賞灌水的元陽梯田最佳時機,趕在三月份來云南。但對普者黑,來的時間早了些,四萬畝荷花仍沒有抽芽。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若等到六月份,滿湖的荷葉青翠欲滴,荷花含苞待放,約上三五好友,乘一葉扁舟,聽鳥鳴蛙叫,賞人間美景,真的是欲醉欲仙,令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村位于普者黑景區(qū)核心地帶,三面環(huán)湖、四十里水路繞村,山水美和生態(tài)美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仙人洞村,你能看到當?shù)鬲毦咛厣拿窬樱窒锱c山水田園融為一體,整個村莊仿佛“隱逸”在這綠水青山中。春日里的仙人洞村到處繁花似錦,每路過一家客棧,都會被院子里的各色鮮花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山水環(huán)繞間,紅瓦黃墻的彝族撒尼特色民居與湖光山色交相掩映</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村現(xiàn)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彝族人原先居住的樣式修建,咖啡色、暗黃色的墻壁和瓦頂,多為磚木結(jié)構(gòu),保留了彝族建筑的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村建筑很具民族特色,也有很多特色小店,值得一逛。</p> <p class="ql-block">村內(nèi)綠樹環(huán)繞,鮮花盛開。一排排風(fēng)格迥異、獨具民族特色的民宿,斜瓦屋面,紅墻土瓦,雕梁畫棟,鄉(xiāng)土氣息極為濃郁。</p> <p class="ql-block">辛勤勞作的彝族婦女</p> <p class="ql-block">正在織土布的彝族大媽</p> <p class="ql-block">在仙人洞村邊的湖邊棧道,來一張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青龍山頂,俯瞰整個普者黑,湖光山色,分外妖嬈??梢耘c桂林山水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滿眼的孤峰層層疊嶂,直至天邊。田壟錯落有致,水路曲折蜿蜒,紅的土地與綠的植被點綴了山水田園的亮眼,給人感覺的就是一幅靜態(tài)的油畫。</p> <p class="ql-block">菜花箐,是古裝電視劇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青丘的外景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每年二月份,整個箐邊間滿是盛開的金燦燦的油菜花,所以得名“菜花箐”,這里就是電視劇里的美到震撼的青丘仙境。</p> <p class="ql-block">陽春三月,箐邊開滿了艷麗的桃花。我們到達時,桃花已謝了大半。</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悠遠的青山,恬靜的小橋流水,芳草青青,猶如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菜花箐景點的木橋、草亭、湖心島,都是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100%原景,</p> <p class="ql-block">這里既有桂林山水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靈秀,又有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神韻,,</p> <p class="ql-block"> 它低調(diào)的隱藏在山水之間,不爭不搶,美得像個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只有來過這里,你才能感受到那種與世無爭的美!</p> <p class="ql-block">青丘畫壁位于云南普者黑村青龍山下,以《山海經(jīng)》中青丘的神秘傳說和上古神獸故事為主題,以原畫創(chuàng)作、光影解構(gòu)、全息成像、新媒體等演繹神秘的山海經(jīng)故事,以洞、水、光、影、形、樂、演綜合展現(xià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取材于《山海經(jīng)》題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等影視劇集,都是在青丘拍攝的??上н@些電視劇我都沒看過。</p> <p class="ql-block">溶洞內(nèi)將《山海經(jīng)》中的瑰麗世界以全系成像的形式,與溶洞中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光影輝映下的洞中世界,讓人宛如走進上古神話。全息光影秀將水上,水下,洞中,風(fēng)情的立體喀斯特景觀展現(xiàn)得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里面的燈影非常絢爛,配上天然的溶洞,引人入勝的故事,簡直有一種置身于仙境的錯覺</p> <p class="ql-block">在溶洞里,隨手拍了一段光影視頻。</p> <p class="ql-block">米軌鐵路,軌距為1米的窄軌鐵路。我國云南的建水和蒙自地區(qū)之間仍然有米軌相互連結(jié),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國人100多年前建造的滇越鐵路,這是西南地區(qū)的第一條鐵路,中國第一條通車的國際鐵路;另有一條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修的滇緬鐵路。</p><p class="ql-block">寸軌鐵路,是指軌距為600毫米的鐵路。1936年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營個碧石鐵路就是寸軌鐵路。網(wǎng)紅打卡地碧色寨,有2個火車站,米軌與寸軌在此換軌,成為世界鐵路史上的一大奇觀。</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這里是電影巜芳華》拍攝地之一。1910年滇越鐵路峻工在此處設(shè)站,1936年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營個碧石鐵路通車,這里就成了云南重要的物資轉(zhuǎn)運中心和貿(mào)易集散地,被稱為"東方小巴黎"。這個火車站是電影《芳華》的取景點,現(xiàn)在已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我看過《芳華》這部影片,這個場地還有點印象。這個軍禮標準嗎?</p> <p class="ql-block">正在車站候車的山寨老兵</p> <p class="ql-block">壩美景區(qū)位于文山州廣南縣北部壩美鎮(zhèn),景區(qū)四面環(huán)山,她擁有獨特的“一河穿兩洞”地質(zhì)景觀,具有典型的“隱于山林、回歸自然”的“世外桃源”意境。要進入壩美村不容易哦,必須先乘小船穿過一公里長的溶洞,我們就是從這個洞里進入壩美風(fēng)景區(qū)的。</p> <p class="ql-block">小船正在穿過幽深的水洞。我們的說話聲咳嗽聲驚動了洞內(nèi)的燕子,蝙蝠,它們發(fā)出了吱吱的叫聲。</p> <p class="ql-block">小船駛出了水洞。出了洞口,眼前豁然開朗。好一派壯家風(fēng)情,河谷、流水、翠竹、水車、農(nóng)田、茅舍。門前是寬闊的田野、屋后有青翠修竹。</p> <p class="ql-block">在出水洞口拍張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壩美,以其“絕壁洞府,青山麗水,古樹村舍,詩化田園”被譽為"最后的世外桃源”。壩美的山水,居民的生活方式,純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真善美的民風(fēng)民俗,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耕社會的田園牧歌情趣,成為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千年絕唱。。</p> <p class="ql-block">晉代文學(xué)家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非壩美莫屬,因此,這里被稱為"最后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溶洞。</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處溶洞</p> <p class="ql-block">壩美景區(qū)秀麗的田園風(fēng)光圖片很多,還是做個拼圖吧。</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昆明的海梗公園。</p> <p class="ql-block">波瀾壯闊的湖水,是紅嘴鷗釋放天性、回歸自然的最好去處,滇池,也就成了紅嘴鷗最喜歡的地方,尤其是海梗大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紅嘴鷗也很喜歡追隨游船飛翔。</p> <p class="ql-block">三月的昆明,陽光明媚。滇池水面閃閃發(fā)光,喂紅嘴鷗成了春城最亮麗的名片。 置身其中,享受湖泊風(fēng)光和紅嘴鷗飛翔,是大自然對我們美好的饋贈,別有一番意趣。</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昆明時,已經(jīng)是三月中下旬。大批的紅嘴鷗已北歸了,所以并沒有見到遮天蔽日的紅嘴鷗爭搶面包的場景。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海鷗被昆明人和游人寵得不成樣子,我們帶的面包它們不屑一顧。學(xué)著當?shù)匚国t人的聲音呼喚紅嘴鷗,它們理都不理。太欺生了,氣憤。</p> <p class="ql-block">無奈,只得花二十大洋,租借一個最佳場地,使用他們特制的飼料,請他們幫呼喚紅嘴鷗,這樣才拍下我們喂海鷗的照片,滿意而歸。</p> <p class="ql-block">雖然以前也曾吃過過橋米線,但蒙自是正宗的云南米線的起源地。來到蒙自,當然少不了品嘗這種美食。當一大盤配菜和一大盆滾燙的膏湯端到面前時,著實嚇了我一跳,這可是一個人的份量哦。</p> <p class="ql-block">好大的碗(我看是盆)啊,比我的頭都大。按照順序首先加配菜,然后加米線,等上兩分鐘開吃。真的和以前的米線不一樣,好吃多了。不知不覺將一海碗過橋米線吃光了。唉,撐著了。聽人說過,吃飽吃好,全身堆滿脂肪才有力氣減肥啊,有點道理。</p> <p class="ql-block">正宗的傣族手抓飯,色彩斑斕,真像一幅工藝畫,不忍開吃。學(xué)著當?shù)嘏笥训臉幼?,帶上手套,首先抓一點中間的五彩糯米飯,再抓旁邊的各種菜肴,蘸上一點配料,揑成團狀放入嘴中。別說,還真好吃。</p><p class="ql-block">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結(jié)束了愉快的滇東南旅游,但仍忘不了云南的美食,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