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心靈的家園 攝影.文/李澎閑隱. <p class="ql-block">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原來讀到“橫渠四句”這前兩句時,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這次隨天津三峰攝影團,到青海黃南自治州安多藏區(qū)采風。從他們住房、著裝看到了藏民族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從他們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中,看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幸福指數(shù)溢于言表。 </p><p class="ql-block"> 我幡然醒悟。所謂“安心、立命”,簡言之就是“生活有保障,精神有寄托”。</p><p class="ql-block"> 記得前些年去色達的途中,在一家小餐館吃飯,與一位藏族小學校長聊起了藏族人的人生觀。他說:"藏族全民信佛。佛是覺悟,不是迷信,更不是神。佛是導人向善的教義,是引導人們對生命及宇宙本質(zhì)的認識,進而達到解脫的法門。所以藏族人認為能夠有吃有穿,精神充實就是幸福;眾生平等、沒有煩惱就是幸福?!?lt;/p><p class="ql-block"> 走進藏區(qū),大多數(shù)信眾崇尚簡單、快樂的生活。安多藏區(qū),更是服飾美,節(jié)日多。圍著一堆篝火就可以跳舞唱歌,干活的時候高興也會跳舞唱歌。隆務寺外,就見一群年長藏族婦女席地而坐,展開歌喉,高音、低音此起彼伏,高亢悠揚,自然和聲,個個柴旦卓瑪,堪稱音樂活化石。使人想到莊子“自然的簫聲”,天籟。</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紀大的藏人可能不識字,卻有著一般世俗文化教育難以造就的見地和胸襟。他們少欲知足,“物物而不物于物”,卻熱愛精神修持,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解脫。他們相信凡塵與凈土,煩惱與快樂,清凈與雜染,此岸與彼岸,其實就在迷悟之間。</p><p class="ql-block"> 有信仰,心靈才有家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