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阿凡達:水之道》竟自由 歐陽美女問我要不要看15號的《阿凡達:水之道》,我忙不迭的表示要看要看!最近確實沒有關注電影了,我趕緊查看一下,發(fā)現(xiàn)《阿凡達:水之道》的首映是12月16日,而我們要看的是12月15號的點映。<br> 這更讓我期待和興奮。 上一次看《阿凡達》,我趕腳是很久很久以前了,細究一下竟然是2010年。那一年,《阿凡達》開啟全球3D時代,在電影工業(yè)史、全球電影票房史上都留下名姓的鴻篇巨制,給觀眾們帶來的視覺沖擊是前所未有的:潘多拉星球色彩斑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樹木植被、飛禽走獸、水下奇珍;身高3米的藍色納威人騎著高大溫順的六腳重鎧馬可上天可入地…… 故事情節(jié)也充滿宇宙新想象:兩個星球之間的大戰(zhàn);兩個物種之間的愛戀--地球人杰克與潘多拉星球納美人娜塔莉的愛情,讓人品味了新鮮的同時,又心生滿滿的震撼。 彼時,誰會想象出十四年后,續(xù)作上映時,中國的電影市場會是眼下這般的凋敝。我已經(jīng)完全記不清自己上一次去電影院是什么時候了。影院作為“生活非必要”場所,幾乎要遁出人們的生活。 特別吊詭是觀眾們冒著“變羊”的風險帶著口罩在密閉的影院空間觀影,跟隨片中納威人在水中閉氣或人類帶著透明面罩吸氧,銀幕內(nèi)外都透著某種相似的呼吸不暢之感。 沒有什么比《阿凡達2》的觀影體驗更沉浸的了——人們戴著3D眼鏡和N95口罩坐在座位上,但感官已經(jīng)在馬爾代夫上了一個小時潛水課。這也許就是十二年間影片挑選的最佳放映季吧。 要我說,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阿凡達2》的,它在第一部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圖鯤、伊魯蛇頸龍、滑翅魚等水下奇珍異獸,清澈蔚藍的海水中,群魚暢游、大魚吃小魚、巨鯤騰空躍起、浮游生物閃閃發(fā)光等場景令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之余真真讓人驚嘆主創(chuàng)團隊驚人的想象力和頂級的電影工業(yè)制作水平。 杰克一家人在海島部族的幫助下,每個人快速學習水下生存技能,從俘獲伊魯蛇頸龍、滑翅魚,到二兒子遇險、意外被圖鯤救下,再到琪莉在水中感受萬物、小女兒緊隨姐姐在水下的可愛逃生等等,這一場場水下視覺盛宴的確是美不勝收,用“冠絕全球、無與倫比”來形容,也不為過。 圖鯤無疑是最吸睛的,巨大的身形,一躍出水面,便有遮天蔽日的氣勢,外形個性又像溫順的巨鯨,圖鯤的名字讓人聯(lián)想起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闭f實話,我在觀影中都有些恍惚:現(xiàn)實世界到底有沒有圖鯤? 卡梅隆為了完成水中戲份,不僅專門設計了一個可容納90萬加侖(3406.5噸)的水箱,可以模擬海洋的漩渦和洶涌的海浪,而且他還曾乘坐潛艇“深海挑戰(zhàn)者”號潛入地球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為海底景觀設計做實地調(diào)查。 嗯,不想當潛水員的導演不是好主播。<br> 3.1億美元的巨資果然是“錢去有因”啊。 當然,卡梅隆對演員也是“嚴苛”的,為了清晰捕捉演員在水下最微小的動作和表情,他要求“所有在水箱里作業(yè)的人都必須憋氣”。因此,眾多劇組人員都練就了一身水下長時間憋氣的本領。 與上半部分的舒緩自由養(yǎng)眼相比,后半部的暴力沖突則讓人神經(jīng)緊張,各種未來世界的飛行器、武裝器械等,看起來沒有特別超越現(xiàn)實的夸張想象,但每樣東西的質(zhì)感都非常強,令人嘆為觀止。捕鯤的指揮船、水下蜘蛛型機器艇、聲波干擾儀、單人機甲、提取大魚腦液的設備等等,令3小時的時長,倏忽而過。 雖然我們能猜到故事的結(jié)局一定是杰克一家克服萬難、化險為夷,但充滿火光的畫面、你死我活的打斗過程還是讓人手心出汗。 現(xiàn)在回想起來,腦海中流連的還是神秘、輕靈的“生命之樹”,美妙絕倫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海洋以及各種唯美可愛的精靈。當下的我們,比過去十幾年來的觀眾,更需要治愈和安慰,相較之下,對侵略與炮火的厭惡油然而生。 在傳統(tǒng)的美國價值觀中,家庭和睦是超越一切的存在,卡梅隆十四年磨一劍,苦心打造多年的續(xù)集,我們?nèi)跃涂吹降氖沁@樣一個俗套的政治正確的主題。這個故事情節(jié)也因此受到觀眾們的廣泛詬病。 傳統(tǒng)保守的價值觀,與過于先進的3D技術之間,形成了詼諧的矛盾關系。 電影中的杰克,成了近乎反面的父權形象,他對自己的家庭實行軍事化管理,在家庭內(nèi)部樹立了絕對的父權權威。兩個兒子不敢忤逆他的意愿,甚至只能用“Yes, sir”回答父親的問題。 杰克的兩個兒子正好也在迷茫之中尋找父權的認同。<br> 尤其是二兒子洛阿克,叛逆不懂事總是被罵,但最終他歷經(jīng)磨練獲得了杰克一句“I see you”的贊許,可謂功德圓滿。 人們常說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現(xiàn)實卻是我們美好的人生,我們幸福來源的一部分,是要獲得社會或者他人的承認:讓別人看到你的面目,尊重你的人格,肯定你的成就,承認你的價值。 因此,太多的人就如同洛阿克一般,在沒有被“看見”之前,他會采用各種出挑的行為來“彰顯”自己。 讓我覺得甚為有趣的是杰克父子之間的對照:杰克喜歡的是長子奈特亞,這位“完美的兒子”聽話、規(guī)范、穩(wěn)重,是杰克向往的自己的模樣,相比之下,活潑、沖動、愛闖禍的洛阿克總是讓杰克頭疼…… 但洛阿克才是更像父親、更能接過父親衣缽的兒子,正是他的蠻干誤撞才讓他獲得更豐富的經(jīng)歷與更大的成就。<br> 哈哈,我們向來喜歡的總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影片中反復出現(xiàn)“水之道,無窮無盡,無始無終”的臺詞,這個隱性的主題,可能是影片中最具東方式禪意的最直接“粗暴”展現(xiàn)吧?我們感受到“卡梅隆水”的“呼吸”,感受到“卡梅隆水”的看似柔弱無形,卻力量無邊。<br> <h1> <b><font color="#167efb">水之道,誰知道?</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