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攝風(fēng)聆梅語 <p class="ql-block">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罩莸那锾焓且环彤?。這里的古村有詩情,田園有畫意,每一處山水,每一條街巷,每一座馬頭墻,每一片清霧,每一道夕陽,每一夜星空都是這世間最溫暖的油彩筆墨。從婺源石城紅楓晨霧到篁嶺曬秋,從樟村的秋水到藍(lán)田的菊花,從塔川紅葉到姬公尖燈籠柿處處是秋色秋韻,美景如畫,定會讓你驚羨不已。每年的11月到12月,這里便成了攝影師的天堂。愛好攝影的我們怎能錯過,今年也不例外,11月5日我們幾個攝影愛好者開啟了徽州六天的攝秋之旅。</p> <p class="ql-block">石潭</p><p class="ql-block">石潭最美的季節(jié)是每年的三、四月間,那時候,油菜花、桃花、梨花、漫山遍野,春季雨水多,云海時常有,云霧彌漫,村莊若隱若現(xiàn),仿佛人間仙境。這個季節(jié)去石潭不知道怎樣,加上這么多天沒下雨,云海幾乎不可能有,但我們還是抱著一點(diǎn)點(diǎn)希望。石潭路非常難走,道路窄還有許多急轉(zhuǎn)彎,有的急轉(zhuǎn)彎的地方近乎直角,駕駛技術(shù)不好的最好不要開車上山,好在我們開車的老師技術(shù)杠杠的,一點(diǎn)沒費(fèi)力。我們到達(dá)北山村時,已經(jīng)是下午,天氣轉(zhuǎn)陰了,晚霞是沒有了。傍晚的時候下了一點(diǎn)小雨,我們希望下大一點(diǎn),說不定明早真的有云海呢。雨終于還是一會兒就停了。夜里起來看了好幾次,希望奇跡出現(xiàn),第二天云海最終還是沒有,不過天氣轉(zhuǎn)晴了,那就看看日出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石潭遇到吳德華、吳秋花夫婦,妻子在給油菜松土,丈夫幫她拍視頻,他們的抖音很火,跟他們交談才知道,石潭好幾個觀景臺的前景都是他倆打造的,這是一對勤勞的夫婦,他們在觀景臺種油菜、向日葵、格?;?、烏桕樹,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但他們也有煩惱,他們家也開農(nóng)家樂,但在山下,因?yàn)槭兜纳铰泛茈U,一般的來游玩的人都提前一天來,住到山上,方便起早看日出和云海,所以他們家的生意并不好,但他們是愛美之人,樂此不疲的打造美景,不為別的,就是熱愛生活,為他們點(diǎn)贊,請大家關(guān)注他們的抖音號石潭向日葵客棧。</p> <p class="ql-block">樟村 </p><p class="ql-block">樟村,坐落于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婺源縣思口鎮(zhèn),它是重要的古徽州水運(yùn)碼頭之一,美麗的樟溪河水繞村而過,見證著樟村數(shù)百年的繁華。</p><p class="ql-block">河上有一座長約五十余米的板凳橋,被譽(yù)為中國最長板凳橋,并屢屢在國內(nèi)攝影大賽上獲獎,是樟村最為有名的旅游形象符號。溪流如玉帶,青山如列陣,草甸沙洲,板橋樵人,牧童水牛,漁夫竹筏,無需任何修飾,就是一幅渾然天成的江南水墨畫!</p><p class="ql-block">電影《閃閃紅星》的外景地就是這里,潘冬子劃著筏子,唱著山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因?yàn)橛辛诉@部電影,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樟村,向往著樟村,如今這個田園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已經(jīng)成為名符其實(shí)的旅行勝地</p><p class="ql-block">我們運(yùn)氣好,在樟村遇見了彩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還認(rèn)識了漁夫王利寶,人很仗義,他表演的撒網(wǎng)很專業(yè),他的腰曾經(jīng)受過傷,但他做的每個動作都很到位,很敬業(yè),許多人慕名而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王劃船帶我們到他的小島上,那里有他的老伙伴——小黑和牛,小黑看到老王劃船帶回來陌生人就一個勁的叫喚,老王說,這是小黑對他的抗議:為什么又帶陌生人到家里來。老王家的牛每天都要到對面的河灘上吃草,老王打開牛欄,牛就自動上到它們的專用竹筏上,老王把竹筏撐到河對岸的草灘上,它們就在那里呆上一天,晚上,老王再把它們接回來。</p> <p class="ql-block">江嶺</p><p class="ql-block">到江嶺主要是看油菜花,是“中國四大花?!敝?,這個季節(jié)來應(yīng)該看不到什么景致,路過這里,先來觀察一下,等明年春天油菜花開的時候再來,我們同去的老師來看過油菜花梯田,那簡直太美了,我們也滿心期待來年漫山遍野的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篁嶺</p><p class="ql-block">由于篁嶺地?zé)o三尺平,村莊平地少,屋頂架曬成了主要晾曬農(nóng)作物的主要場地。篁嶺人家為順應(yīng)自然地形,家家戶戶在頂層全層拓開搭起曬架。同時,曬架與屋頂?shù)母叩蛯Ρ龋由象驇X全村房屋錯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嶺晾曬更具層次感。篁嶺將這種晾曬農(nóng)作物的場景叫作"曬秋"。 篁嶺曬秋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chuàng)造的素材。曬秋的"秋"是指豐收的果實(shí),所以曬秋并非秋季"專屬",一年四季都有應(yīng)季的農(nóng)作物可曬。2014年國慶節(jié)前夕,篁嶺曬秋大媽用糧食曬出了一幅國旗為祖國慶生,各大媒體爭相刊載。如今,篁嶺曬秋不僅是一道景觀,更是成為了"最美中國符號"。</p> <p class="ql-block">石城</p><p class="ql-block">華東第一賞楓仙境”、“國內(nèi)十大人氣賞楓地”石城秋天,高大火紅的楓樹環(huán)繞著村莊四周,裊裊升起的炊煙飄蕩在古宅上空;遠(yuǎn)處,群巒疊嶂,層林盡染。。當(dāng)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過山凹打在馬頭墻上,一幅美妙的國畫秋色圖便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并隨著光線和角度的改變而變幻莫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彩虹橋</p><p class="ql-block">宋代建造的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橋長140米,橋面寬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橋周圍景色優(yōu)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這里稍作休憩,瀏覽四周風(fēng)光,會讓人深深體驗(yàn)到婺源之美。只可惜今年干旱,河里水干了</p> <p class="ql-block">藍(lán)田</p><p class="ql-block">走進(jìn)安徽省休寧縣的菊田,放眼望去,黃色、白色的菊花盛開怒放,與白墻灰瓦的徽派建筑相互映襯,這不僅是該縣秋日里的一道風(fēng)景線,還是帶動當(dāng)?shù)孛撠氈赂坏漠a(chǎn)業(yè)線。休寧縣隸屬于安徽省黃山市,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當(dāng)?shù)卦耘嗑栈ǖ臍v史逾300年,在中國清代光緒年間,該縣菊花曾作為貢品,供皇室宮廷品用,因此又稱為“徽州貢菊”</p> <p class="ql-block">姬公尖</p><p class="ql-block">歙縣上豐鄉(xiāng)花果山腹地——姬公尖,海拔700米,盛產(chǎn)形狀獨(dú)特的"燈籠柿",每年秋天,家家曬柿子,戶戶做柿砣,一派豐收景象,喜氣洋洋!姬公尖燈籠柿歷史悠久,古老的樹有400多歲,最大的柿子王一個重達(dá)0.9斤,堪稱徽州一絕。</p> <p class="ql-block">塔川</p><p class="ql-block">塔川秋色,是眾多畫家、攝影家創(chuàng)作的基地。</p><p class="ql-block">這里的秋色被譽(yù)為全國四大秋色之一。</p><p class="ql-block">每到秋天,村落田野中錯落有致的烏桕樹葉子紅了,形成一幅迷人的田園風(fēng)光畫卷,塔川秋色也因此得名,并名揚(yáng)四海。</p><p class="ql-block">塔川烏桕樹經(jīng)過霜降,由綠變黃,由黃變紅,中間呈七彩顏色。</p><p class="ql-block">塔川的清晨最美,薄薄的霧氣籠罩在樹上,似有似無,農(nóng)家的小屋若隱若現(xiàn),紅楓叢中忽露出飛檐翹角,粉墻黛瓦在金黃葉子的掩映下,就如中國山水畫般詩情畫意。</p><p class="ql-block">塔川的秋色和別處不太一樣,這里的紅葉和古樸的民居,小橋流水人家相互輝映?;鸺t的秋葉,清澈的泉水,粉黛的民居,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畫。更因美麗秋色而被捷足先登的攝影愛好者們推崇為中國三大秋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短暫的旅行結(jié)束了,我們意猶未盡,僅以此篇做個紀(jì)念。(部分文字來自網(wǎng)絡(luò),圖片為本人原創(chuà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