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攬勝走進安康四大名山遠方的家 <p class="ql-block"> 陜西安康,又名金州。省轄地級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轄1區(qū)、8縣,代管1個縣級市,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穿城而過,將整個城市分為江北和江南,境內(nèi)物產(chǎn)豐富,山高林密,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水資源十分豐富,珍惜動植物種類繁多,因境內(nèi)土壤含硒元素豐富,被譽為“中國硒谷”。</p> <p class="ql-block"> 安康以漢江為界,北為秦嶺地區(qū),南為大巴山地區(qū),故又有“秦巴明珠”之稱謂。境內(nèi)山川河谷密布,主要山脈有秦嶺的東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龍山、鳳凰山、筆架山等等。今天要介紹的是市政府所在地的漢濱區(qū)(原安康縣)四大名山,分別是牛山、鯉魚山、龍王山和天柱山。</p> <p class="ql-block"> 牛山又稱牛頭山,位于安康城區(qū)西北39公里處,屬花園、譚壩兩鄉(xiāng)的界山,山體南北長114公里,東西寬13公里,面積182平方公里,是市境中部最高的山峰,地形險要,山勢巍峨,主峰頂有寺廟名曰朱雀寺,海拔1547.5米。</p> <p class="ql-block"> 位于牛山之巔的牛山廟(朱雀寺),創(chuàng)建于宋代,原名朱崖寺,為皇家寺院,后世屢經(jīng)改建維修,皆立碑記載,寺內(nèi)現(xiàn)存碑刻17塊。其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所立石碑較有價值,碑高1.73米,寬0.67米,碑首書“牛山廟碑”四字,碑文記載當年重修牛山廟事,并歷述牛山廟修葺情況,現(xiàn)嵌于該廟墻壁內(nèi)。</p> <p class="ql-block"> 從市區(qū)出發(fā)經(jīng)過安康國家級高新區(qū),往富強機場方向,右轉(zhuǎn)進入花園社區(qū)沿鄉(xiāng)村公路一路盤旋而上,途徑牛山村和牛岔灣村。</p> <p class="ql-block">抵達牛山旅游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叉路口左轉(zhuǎn)進入馬爬坡至牛山廟專用村級公路,長約6.5公里。</p> <p class="ql-block">進入林區(qū),遍地落葉,滿樹金黃。</p> <p class="ql-block"> 建立在懸崖峭壁上的牛山廟。</p> <p class="ql-block">香火旺盛,遐邇聞名的牛山朱雀寺。</p> <p class="ql-block"> 牛山朱雀寺航拍,此視頻來自抖音短視頻。</p> <p class="ql-block"> 鯉魚山位于安康漢濱區(qū)五里鎮(zhèn)東南越河南岸,為鳳凰山東部一高峰,海拔785米,距離安康市區(qū)約18公里。越河自西而東,從山腳下流過,碧水青山,更添了幾分靈氣。山上有道教玄天宮祖師殿,始建于明萬歷三年,同治十三年重修。興安州志載:系由李復園道長創(chuàng)始,流傳至今已有數(shù)十代。山門內(nèi)有大樹及一水泉,終年不涸。此山遠看像一面旗幟,故同天柱山、擂鼓臺共稱為“鐘鼓旗山”。</p> <p class="ql-block"> 鯉魚山是安康道教圣地之一,祖師殿(又稱玄天宮)建在山峰之上。舊時規(guī)模較大,有廟舍四十七間,占地面積千余平方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廟舍被拆毀,舊磚瓦和木料用于學校和鄉(xiāng)政府的修建上,現(xiàn)僅存祖師殿和靈官殿兩座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玄天宮以南有通體青磚砌成的靈官殿(明代魁星樓)一座。</p> <p class="ql-block"> “天一生水”這是一句帶有道家色彩的話。所謂“天一”是指“道性為一”,就是說道是一性的,超越于物質(zhì)與精神之上。那么在其下,就被稱為是“天一”所生,就是由天往下而產(chǎn)生的。那么,天為道,而道為一性。正所謂“天一”往下產(chǎn)生的是“水”,水在古代被稱為圣物之源,是人生命之本,沒有水,也就沒有這個世界,所以“水”被認為是僅次于天道一性而生的圣物。</p> <p class="ql-block"> 祖師殿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名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全稱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p> <p class="ql-block"> 山腳下,坐落于越河南岸的鯉魚山村黨群服務中心。</p> <p class="ql-block"> 玄天宮下遍地盛開的格?;?。</p> <p class="ql-block">鯉魚山玄天宮祖師殿航拍視頻,素材來自抖音。</p> <p class="ql-block"> 龍王山位于安康市漢濱區(qū)城東北約20公里關廟鎮(zhèn)境內(nèi),是一座海拔867的山峰,比鄰漢水,山峰突起,如立錐狀,山頂開闊,古木交融,上有一寺一殿,寺名“龍興寺”,殿為“祖師殿”。“龍興寺”建于明天啟年間,建筑群頗具規(guī)模,香火極盛;相距百米的“祖師殿”,建于明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簽卦最靈,每年三月三廟會數(shù)日內(nèi),香客逾萬。</p> <p class="ql-block"> 龍興寺的位置十分險要,這是登頂龍興寺的百步天梯。</p> <p class="ql-block"> 寺內(nèi)樓臺亭閣遍布,曲徑通幽,儼然若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更有各種奇花異草遍布寺內(nèi),花開富貴,千嬌百媚。</p> <p class="ql-block"> 龍王山龍興寺航拍視頻,素材來自抖音短視頻。</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位于安康市漢濱區(qū)西南約15公里處,主峰海拔1489.8米。山勢陡峭,碧嶂插天,雄奇險峻,主峰如柱,插入天際,故名“天柱山”。其面臨滔滔漢水,歷代文人墨客、風流學士,常往天柱山登高賞景,賦詩題字。有詩云:“巍峨萬仞插云中,秀拔群山第一峰;淡掃天光成翳翠,平分日色熏芙蓉;登巔不覺乾坤大,到底凝沾雨露濃;天降扶與生俊彥,便教柱石大明空?!?</p><p class="ql-block"> 峰頂白云古寺,史載創(chuàng)建于唐麟二年(664年),白云古寺是陜南佛教圣地和安康八景之一。寺廟由三進四塔、一爐五殿、九洞三院組成,寺后有蓮花池,化身爐建于明代,四座靈骨塔均高兩丈余,系該寺宋至清代高僧的靈骨,白云寺舊有亭宇、樓閣、大殿、廂房數(shù)百間,寺院內(nèi)外松柏蔥郁,寒梅飄香,大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佛像千尊,香火鼎盛,現(xiàn)在的白云寺,依舊保留有殿宇、廂房60余間。</p> <p class="ql-block"> 藍天白云下寺廟上空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p> <p class="ql-block">天柱山白云寺游記石碑。</p> <p class="ql-block"> 寺廟正大門莊嚴肅穆,古香古韻。</p> <p class="ql-block"> 憑高遠眺,瀛湖水電站風景區(qū)盡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白云寺航拍視頻,素材同樣來自抖音短視頻。</p> <p class="ql-block"> 安康四大名山獨具特色,鐘靈毓秀,洞天福地,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實屬閑暇之余尋幽攬勝、修身養(yǎng)性、登高望遠的好去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