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人家——西遞古鎮(zhèn)青衣 <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別稱西溪、西川,隸屬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位于黟縣東部。始建于北宋慶歷七年(公元1047年)。素有中國古代和現(xiàn)代歷史的銜接點、明清古民居博物館、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藝術寶庫等美譽。西遞鎮(zhèn)總面積76.05平方千米,轄6個行政村。</p> <p class="ql-block">一進村囗,就看見了著名的“胡文光牌坊”,高大氣派,彰顯著胡氏家族的顯赫地位。西遞鎮(zhèn),從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文光出任江西萬載縣知縣到清道光六年(1826年),這261年間胡氏家族,就出了130多名官吏,數(shù)位商人、文人。胡文光牌坊,建立建于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也就是四百多年前,牌坊高12米,寬近10米,系三間四柱五樓單體仿木結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文光刺史坊與徽州其它的牌坊樣式不同,這座牌坊有五個層次分明的樓閣,有頂有檐,準確地說應該稱它為 “牌樓”。牌坊頂端飛檐翹角的脊端上,有3對龍頭魚尾的鰲魚,錫制的觸須呈波浪型,寓意步步高升、獨占鰲頭、青云直上。正樓龍鳳牌上刻著“恩榮”二字,兩旁盤有浮雕的雙龍,表示是皇上恩賜的榮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歷史上,西遞村頭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為旌表孝子和貞節(jié)的。在文革破四舊的時候,原有13座牌坊中的12座牌坊都被拆掉,只有胡文光牌坊幸存下來。據(jù)說,它得以保留還得益于牛的功勞,當時要將這座牌坊同其它牌坊一起砸掉時,因為牌坊的柱子上拴了牛,老百姓說“牌坊拆了我們就沒有地方拴牛了”。沒有想到這個理由居然保住了這座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取村中三條溪水由東向西流淌之意,后因村之三華里處為徽州府西古驛過道,設有“鋪遞所”而改稱西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慶歷七年,胡昌翼之五世孫子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徑西遞鋪,被這里的山形水勢所吸引了,認定西遞是一塊極為難找的風水寶地。一年后,舉家遷來西遞居住。</p> <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系丘陵地貌,平均海拔260米。西遞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再經(jīng)過村落然后在村南會源橋匯聚。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tǒn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是“中國十佳最具魅力名鎮(zhèn)”、獲得“全國文明村鎮(zhèn)”、“全國環(huán)境優(yōu)美鄉(xiāng)鎮(zhèn)”、“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2019年安徽第一批美麗鄉(xiāng)村重點示范村等榮譽。</p> <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1°C,年主導風向東北風,無霜期23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682毫米,70%的降雨量集中在春夏兩季,適宜農(nóng)作物生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有黃山松、銀杏、紅葉桂木、香果樹等珍貴名樹,有古松樹、古楓樹、古檀樹等百余棵,山中還有畫眉、相思鳥、百靈鳥等珍奇。2015年,有林培育200畝,森林撫育2000畝,全鎮(zhèn)森林覆蓋率達90%。</p> <p class="ql-block">在西遞,處處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腌制的火腿、香腸、臘肉掛在墻上,挑在竹竿上晾曬,散布在西遞古民居街道處處都是鄉(xiāng)村人家的面貌。這就是以西遞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的真實風采!</p> <p class="ql-block">西遞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最為原始的農(nóng)村面貌被公認為全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這個村子里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如詩如畫的風光。我用任何語言來描述都不足以表達它自己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西遞,最具標志性的地標建筑,就是村頭的青石牌坊。這座牌坊是明萬歷年間建的四柱五樓青石牌坊,它幸運地躲過了那個時期破壞,歷經(jīng)440年歲月,歷經(jīng)風雪雨霜,世事變遷,至今,依然崢嶸巍峨。</p> <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是一個由胡氏家庭幾十代子孫繁衍延綿而形成的古村落。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間,發(fā)展于明朝景泰中葉,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五十余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的旅游業(yè),是它的支柱產(chǎn)業(yè)。自1986年以來,西遞鎮(zhèn)依托獨特、珍貴的古民居資源興辦起了旅游業(yè),實現(xiàn)了旅游直接收入獲利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置身其中,放眼望去,古村空間變化多端,建筑風格樸素典雅,徽派建筑文化底蘊深厚,傳統(tǒng)民居技藝別出心裁,與徽州三雕相互交融,白墻青瓦,鱗次櫛比,淡雅古樸,雕梁畫棟,頗有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置身其中,可傾聽老徽州的歷史故事,感受古官家的氣派建筑,尤其是村口的青石牌坊年代已經(jīng)久遠,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p> <p class="ql-block">整個景區(qū),溪流潺潺,東水西流,建筑氣勢恢宏,古色古香。當您步入景區(qū),穿過圓門洞,放眼望去,呈現(xiàn)在眼前的建筑物猶如古民居博物館。在曠古宅前抬頭仰望,即可看到精美的門樓。在那個年代,西園的主人以露窗借景傳情,很有詩情畫意。而東園的主人以扇形取善諧音,頗有積德行善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西遞古村落的整體布局、環(huán)境建筑風格等,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古樸風貌。全村有14-19世紀祠堂3幢、牌坊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224幢(其中124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张山ㄖe落有致,磚、木、石雕點綴其間,古樸而有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筑色調樸素淡雅,著重體現(xiàn)了皖南古村落的人居環(huán)境營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西遞古村落,兩條清泉穿村而過,99條高墻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宮。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筑皆為木結構、磚墻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p> <p class="ql-block">西遞在徽州的文化領域里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罩菖c歙州之間的融合與改制,西遞是唯一連接的紐帶。正是因為有了徽州府的設立,才成就了今日西遞的繁華。在17世紀中葉西遞的發(fā)展成為全國最為繁華的城鎮(zhèn)。</p> <p class="ql-block">我行走在這里,觀看什么都是那么的古色古香,都是那么的有歷史、有文化底韻。這里,幾乎每個老房屋前都有這種充滿著時間印記的石頭獅子,木門和鐵鎖。我想,這才是古村人家該有的日常生活吧。要想真正了解西遞村鎮(zhèn),只有在這兒住上幾天,才會真正領略到何謂人間煙火氣息濃厚的歷史名村。</p> <p class="ql-block">安徽的古鎮(zhèn)鮮有水與橋的相依,更沒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西遞,鱗次櫛比的古建筑群,宛若一件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珍貴藝術品。古宅的梁、枋、斗拱、雀替、隔扇和欄窗,每一樣都精雕細琢。民居內的一門一扇,一窗一欞,竟似被賦予了靈魂,閃耀著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西通九華山、太平湖,相距黃山大門38公里,離黃山機場54公里,黃山火車站52公里,離遺產(chǎn)地宏村、迷宮式村落南屏、舒秀文故里屏山十幾公里。交通非常便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比起商業(yè)氣息逐漸濃厚的宏村,西遞其實人文氣息更為厚重些。不建議大家跟團游,因為會隨人流快速走過了一條條巷道,最后參觀完各大宅院后,連古宅、巷道的名字都記不起來。</p> <p class="ql-block">若有閑空時間,帶上相機,走在西遞鎮(zhèn)的各大小巷里,感受著濃濃的古村與書香之氣,如同走進了古村落的歷史深處……可以看到大量的磚、木、石雕等藝術佳品,在小巷或河岸旁,還能見到正在寫生的人們,每一處都宛如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西遞是一個讓人驚喜的地方,雖然名氣沒有宏村大,但我更喜歡西遞的靜謐……</p> <p class="ql-block">雖然今日的西遞已成為著名的景區(qū),但村民們仍然在這里過著有條不序的生活。每年的三四月,古村周圍的梯田會被金黃的油菜花涂上飽滿的金黃顏色,白墻青瓦的屋頂升起裊裊的炊煙,在流水的倒映下構成一幅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生活畫卷。美好、溫馨。</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坐落在黃山市西遞鎮(zhèn)境內,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古樸風貌,建筑層層疊疊,祠堂琳瑯滿目,錯落有致。古街古巷縱橫交錯,清泉緩緩石上流,穿村而過,給人非常愜意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眼下的西遞美如畫卷!處處充滿著生活氣息的田園風光被海內外游客譽為現(xiàn)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歲月沉淀的鄉(xiāng)村就是這么美,西遞之美源自它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個人認為,西遞是徽派建筑的代表。無論是祠堂還是牌坊,無論是民居還是富商官邸,無論是楹聯(lián)文化還是徽州三雕,都在展示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深夢徽州,白墻黑瓦看江南。</p><p class="ql-block">西遞古村有著“國畫里的鄉(xiāng)村”的美譽,有著田園風光、古鎮(zhèn)韻味與趣味故事三者的完美集合,讓西遞當之無愧的擁有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國名勝古跡等沉甸甸的稱號。</p> <p class="ql-block">宏村是畫,賞不完的是每一季每一時刻的風情變化。西遞是書,讀不完的是傳承千年的徽派文化。宏村、西遞,都是有名的徽派古鎮(zhèn),但兩地的景色與氣質,還是有不少差別的。我們靜靜觀摩著古鎮(zhèn)的樣子,優(yōu)雅、清靜。我們輕輕觸摸蒼老的古墻,駐足欣賞深邃的楹聯(lián),靜靜地安坐稍歇在古老的民居,恍惚間隔世穿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