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從汨羅江說起

尚凝寒

<p class="ql-block">隨筆:從汨羅江說起</p><p class="ql-block">文/余長城</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歷史上最接近屈原的人是賈誼、司馬遷,但賈誼只是文學家、政治家,不是史學家。司馬遷之前,中國還沒有史學和史學家。史學從經(jīng)學分出來,以至后來將經(jīng)書《尚書》《春秋》等源流也視為史著,并且到《詩經(jīng)》中去求索歷史。</p><p class="ql-block">賈誼《吊屈原賦》說:“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焙笕吮阖煿仲Z誼不是到汨羅江甚至屈原潭去敬吊屈原,這是毫無道理的。司馬遷雖自云“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但卻沒有說明確定的地點,或許他也很難找到確切之地。</p><p class="ql-block">北魏酈道元更是沒有可能到過汨羅江,因而其《水經(jīng)注》便出現(xiàn)了失誤:“······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這就把屈原所謂的汨水搞錯成另一條河(漞水)了。屈原所寫的汨水是注入洞庭湖的,中有羅水注之,合為汨羅江?!端?jīng)注》再解汨水說:“昔賈誼、史遷皆嘗逕此,弭檝江波,投吊于淵。”這種說法不過是紙上談兵,可以確定賈誼是沒有到過屈原淵或屈原潭的,而且司馬遷并沒言明“汨羅”是注入洞庭湖的汨羅江還是注入湘江的汨水(漞水)。</p><p class="ql-block">而《屈原賈生列傳》集解、索隱卻說:“汨水在羅,故曰汨羅。”這句話的解讀是“汨水在羅國這個地方,故稱汨羅”,也就證明了把汨水稱為汨羅。為《史記》作解的人所謂的“汨羅”專指“汨水”,而不是今日所稱的汨羅江。歷史一直延誤下來,被酈道元放大。直到清代平江本地人李元度才指出岳陽縣內(nèi)有一條河叫“羅內(nèi)”(即羅汭、羅水),羅汭注入汨水,合成汨羅江之說。《水經(jīng)注》所犯的錯誤,是把漞水當成了汨水,同音、通假之誤。但我們不可否認酈道元及《水經(jīng)注》的偉大。</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自大漢至盛唐,湖南都是很蠻荒的地方,貶官屢見不鮮。古羅國消失在歷史中,只留下“羅內(nèi)”(即羅汭、羅水)這一地名。其實,古羅國原不在湖南,而在淮南,今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p><p class="ql-block">在《竹書紀年》和《左傳》中,羅山縣境內(nèi)也有一條羅汭,今稱竹竿河,是淮河的支流。羅山這個名字一直保持下來,隋朝設羅山縣,唐朝曾設羅州領羅山縣。古羅山到底是哪座山,現(xiàn)在人還沒弄清楚,或說是羅山縣境內(nèi)的龍山,或說是1932年劃給湖北省禮山縣(今大悟縣)的禮山。</p><p class="ql-block">研究“淮上文明”和信陽歷史的人,包括我在內(nèi),對古羅國、古光國不甚了了,也就是說今羅山縣、光山縣在西周以前的歷史很不明白。春秋時代的弦國都找不到遺址了,何況夏、商時代的光國、羅國?</p><p class="ql-block">從《春秋》編年往前追溯,中國可確定年代的歷史只到“共和元年”?!跋纳讨軘啻こ獭?,只有西周元年可以斷定,而夏、商元年只能大約確定。而夏有“萬邦”,商有千方,嘗言武王伐商于孟津會盟時有八百諸侯,《左傳》中所記載的方國就有一百七十多個。那么夏朝的邦國呢?商朝的方國呢?商都殷墟才確定百年,夏都二里頭尚有爭論,何況那些不斷滅亡、不斷遷徙的小小的邦國、方國?何況一條汨羅江都被誤解、爭論了兩千年?</p><p class="ql-block">歐亞大陸上龐大的哈扎爾汗國消失在歷史塵煙中之后,不為人知,《哈扎爾辭典》只能記載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方面的不同記述。辭典體裁的歷史小說是令人迷茫的,中國韓少功寫了本《馬橋詞典》,同樣令人迷茫。</p><p class="ql-block">韓少功作為知青下鄉(xiāng)在汨羅縣生活了十年,完全無法搞清古羅國最后的歷史,只記載一些方言和六七十年代的故事。讀其《羅水》一節(jié),哪里有一點詞典的影子?</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端午節(jié)這樣全民的節(jié)日,大概已存在了兩千多年。屈原曾被三次流放,最后一次流放到湘江、汨羅江邊有十幾年之久,今存下《離騷》《天問》《招魂》《九歌》《九章》等二十三篇著作,開創(chuàng)了楚辭體及個人詩風。楚人紀念他,以筍葉包裹的粽子投遞他,以香草思念他,以龍舟搶救他,想必自陳勝吳廣起義到楚漢相爭這種紀念就擴散到全國,以至成為一個全民的節(jié)日。</p><p class="ql-block">在沒有竹林的地方,人們用葦葉或一些樹葉來包裹粽子。艾蒿,這個全中國都有的植物,最終(可能在漢代)確定為用以懷念愛國詩人的香草。龍舟賽,只能在有江河湖泊的地方才能舉行,必須是一種集體行為,而插艾蒿和包粽子則每家每戶均可獨立完成。</p><p class="ql-block">包粽子是不可能出錯的。而艾有多種,蒿有數(shù)類,也許用來懷念屈原的艾蒿會有出錯吧?那么又有什么關系呢?就像賈誼在湘江邊上敬吊屈原,就像上元、中元、下元不能回鄉(xiāng)祭祖的人在馬路邊燒紙一樣,難道不可以嗎?心誠則靈。</p><p class="ql-block">如同《馬橋詞典》一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在我的家鄉(xiāng),所有的艾草、蒿草統(tǒng)稱“蒿子”,農(nóng)民們有限的認知和有限的方言。蒿子既可以做豬菜,也可以供人食用,可以用來熏蚊子,也可以供醫(yī)療作艾炙。</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家鄉(xiāng),將“打豬草”稱為“打豬菜”,如同將湖北人稱為驢頭狼的動物稱為驢頭貓一樣,是一種敬稱。古人將牧牛稱為“飯?!?,也是一種敬稱。六畜與人,本無貴賤,于六道輪回中。</p><p class="ql-block">蒿字會意,即草之高者,初生即大。小時打豬菜,最喜歡打初生的蒿子。記得也吃過蒿子饃饃,是鄰居家請我吃的,只吃過一次,不記得滋味了。人吃豬食,豬吃人食,就是在人和豬沒有貴賤之分的時候。過年時,家里總要蒸一大鍋米飯,給豬、雞喂米飯,給牛喂泡后的黃豆,給貓狗吃肉而不僅僅是吃骨頭,只有在那一天,六畜才與人沒有貴賤。</p><p class="ql-block">屈原是貴族,屈氏是楚武王熊通的后代,往上追溯是“帝高陽之苗裔”。屈原流放后,和老百姓間就沒什么貴賤了,和漁夫就沒什么貴賤了。古羅國從淮南的羅汭、羅山遷到湖南的羅汭,和老百姓就沒什么貴賤了。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后,到了販履織席之時,和老百姓就沒什么貴賤了。如果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還有什么貴賤呢?</p><p class="ql-block">是以屈原不是楚國的屈原,是全天下的屈原。文化是全民族的,不是貴族的。文學也是全民族的,不是貴族門閥的,偉大的隋朝。</p><p class="ql-block">2022年端午節(jié)夜隨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