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平婦幼李騰飛和父親姐姐三人奮戰(zhàn)抗疫一線!廣平縣婦幼保健院 <p class="ql-block"> 疫情當下的雞澤,緊張而靜謐。在援助雞澤的廣平縣醫(yī)療隊中,有個父女三人同在雞澤抗疫一線的故事,正被廣平、雞澤人所熟知,成為疫情時下的佳話。</p> <p class="ql-block"> 父親李士榮,今年60歲,是一名黨員、退伍軍人,在廣平縣平固店中心衛(wèi)生院做后勤工作。</p><p class="ql-block"> 4月1日,快要退休的他得知院里要組織人員支援雞澤,他積極響應。他說:雖說自己年齡大一點,但駕駛技術熟練,經(jīng)驗豐富,可以為大家服務好。就這樣,從院里接受任務到隊伍出發(fā),只有半個多小時的物資準備,他來不及向家人道別,便緊急馳往雞澤,踏上了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p> <p class="ql-block"> 讓父親李士榮沒有想到的是,在特殊的場景,身在異鄉(xiāng)竟然碰見了自己的兩個可愛女兒----李亞男和李騰飛。大女兒李亞男是南韓鎮(zhèn)衛(wèi)生院的護士,小女兒李騰飛是縣婦幼保健院的婦科醫(yī)生。他們分別來自廣平縣的三個醫(yī)療單位,由于事發(fā)突然,父女之間沒有互打招呼,突然在雞澤的不約而遇,讓他們格外驚喜,但說的最多的還是各自肩上的責任與擔當。</p> <p class="ql-block"> 小女兒李騰飛是廣平縣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婦科醫(yī)生,在工作中認真負責、精益求精、服務周到、敬業(yè)愛崗,她視患者為姐妹、時時處處為患者著想,多次受到患者好評。在疫情發(fā)生時,她放下家里待哺的嬰兒,和其他醫(yī)護人員一道投身到疫情最前沿,想孩子時、就偷偷地看一眼照片,把愛埋在心里。從李騰飛的身上看到千千萬萬醫(y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工作的身影和良好的醫(yī)德醫(yī)風,她們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 抗疫的日子忙碌而艱苦,父女三人和其他隊員一樣,凌晨4點起床,父親負責接送隊員,轉運物資;姐妹倆穿上防護服到各自負責的采集點,有時乘三輪車、有時步行,重點人員還需要上門采集,走街串巷進村入戶,一天下來要工作十多個小時,采集上千人,但從不叫苦喊累。生活上,他們吃的是盒飯,睡的是地鋪,誰也沒有絲毫怨言。雖說父女三人都分在一個鄉(xiāng)鎮(zhèn),但真正在一起聊天的時間不多,只有簡單的短信問侯。</p> <p class="ql-block"> 作為父親的李士榮還有一個84歲的母親和一個81歲的父親,父親臥病在床,是一個植物人,他不能照看,只能托付給其他親人幫忙陪護。在雞澤的同部隊戰(zhàn)友聽說他們的情況后,紛紛稱贊父女三人的大愛之行,立即籌集捐款六千多元,對他們和他們醫(yī)療團隊表示敬意。</p><p class="ql-block">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援助醫(yī)療隊用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用生命守護著雞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素材支持:賈彥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