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杜鵑艷如血,春風化雨暖亦寒——漾濞石竹山嫚妙落紅勞者 <p class="ql-block">看過蒼山西坡的高山大樹杜鵑的人,那種青春樣燃燒的艷一定還留在心底。我是多年沒有再去看過了,因為早沒有了激情。</p> <p class="ql-block">春天來了,來的雖然有些突然,許多朋友去了我老家漾濞富恒鄉(xiāng)石竹山,知道那也有滿山綻放的大樹杜鵑。說真的,還是有些許愿望,或者是一種思念吧。所以,應該去看看她們了。是的,人在一定的時間還是應該有光、有熱,有情懷吧?</p> <p class="ql-block">杜鵑花其實是一種高潔純凈的植物,她的美不亞于牡丹花。傳說選花王時,她遠離了塵世,到了人類很少能走到的高山深處。因為她感到追名逐利的紅塵太俗,太俗??催^她的人都知道,高度不夠的地方你是看不到她的,空氣污濁的地方你也是看不到她的。杜鵑花開的再好,人去多了,特別是俗氣好亂的人、低級趣味的人去多了,逐漸地花也就不太愿意開了!你自己去體會吧!蒼山西坡如果不是護林防火和環(huán)境保護而封山禁忌,蒼山的杜鵑早就被人類給全氣死了……</p> <p class="ql-block">這也是我為什么不愿成群結隊的上山的原因了。我真的去了,不喜歡看到成群的人,所以避開節(jié)假日。到山上,能感覺到杜鵑花很是高興,應該算是歡迎吧?</p> <p class="ql-block">山上仍然還是有人的,我不急于步入杜鵑林,就在車內休息吧,一直到人們都玩夠了,全都開開心心地離開,我才悠然地下車,帶著敬畏之心,走入林中與所想念的杜鵑交流……</p> <p class="ql-block">太陽已經偏西,光線非常柔軟,山風輕輕的吹著,杜鵑花在陽光中隨風搖曳,紅的越發(fā)艷麗,粉的更加柔美。溫和的光從林間透入花下,好有詩的感覺。讓我想起宋代真山民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愁鎖色云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p><p class="ql-block">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多是紅。</p><p class="ql-block">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p><p class="ql-block">至今染出懷鄉(xiāng)恨,長掛長人望眼中。</p> <p class="ql-block">愛杜鵑的情懷也是一種鄉(xiāng)愁。春風再暖也是一種力量,必然會讓花落的更早。山坡上大樹大樹的花飄落于草地上,返青的草地成了紅色的毯。還真不忍心踏在上面。盡管“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依然還是有些許的傷感。把花蕊拾起來送入口中很甜的,應該是花蜜吧?杜鵑花樹下來了成群的山羊,本就應該如此,山上山羊就是吃野草和野花長大的,這就是自然。</p> <p class="ql-block">盡量輕輕地走,輕輕的走,靜靜的看,不要高聲語,不是恐驚天上人,而是不想讓杜鵑花心煩。其實花也是有感情的,走著走著,她會輕輕撫摸你的頭臉或是身體,是有一種柔弱的溫暖和慰藉。流行的說法叫做治愈。</p> <p class="ql-block">杜鵑花的美人言很難形容的,有牡丹花艷麗,有海棠的嬌柔,所以就有詩人說:染到山花恨最深,空山招得海棠魂。我自己感覺杜鵑花是靈魂的,滴在地上的蜜,其實是淚吧?她已經美到淚都是甜的了。孤傲也是一種品質,大樹杜鵑花是有品質的,因為她沒有奴顏媚骨,才遠離凡塵。我們來看花就應該學習她的這種品格。而不是成天瘋瘋癲癲,及時行樂,不講品味,一個字就是亂!還自以為是“快樂”。</p> <p class="ql-block">一直就這樣想著、走著、看著、拍著記錄著,太陽落山了,也該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走了!也不知該再說點什么,還是用宋朝人的《杜鵑花》來結尾吧:望帝千年魄,春山幾度風。聲聲向誰白,歲歲作花紅。寂寞荒煙裹,妖嬈細雨中??蓱z濺成血,無復見蠶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