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張夼村~~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燈碗陪你看海 <p class="ql-block"> 燈碗就是用豆面做成的不同形狀的面塑。面塑前面為碗狀,內(nèi)插一纏繞棉絮的小木棒,倒入豆油,于元宵節(jié)點燃放在屋內(nèi)及院落不同位置,用以祈福 。</p><p class="ql-block"> 元宵節(jié)前,又是年前做花樣餑餑的那些手巧的大姐們聚在南張家夼村民家,靜心制作了999盞燈,在元宵節(jié)的晚上,點燃,祈福!</p> <p class="ql-block"> 傳承,是中國的美德,一代又一代,美,在流淌,愛,在流露!記住歷史,不忘初心,中國的美,淵源流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燈碗花樣很多,常見的有十二屬相燈碗、看場佬燈碗、灶王爺燈碗、家禽走獸燈碗、福祿壽禧燈碗以及四季燈碗、十二月份燈碗等。</p> <p class="ql-block"> 屬相燈碗是根據(jù)家人屬相而做,由孩子擺放好后點燃。孩子則拿著自己的燈碗在屋內(nèi)到處走動,向大人報告各個燈碗的燃放情況。</p> <p class="ql-block"> 看場佬燈碗放在場院邊。灶王爺燈碗放在鍋臺后。家禽走獸燈碗中,狗燈碗放在街門口,雞燈碗放在雞窩上,豬燈碗放在豬圈墻上,牛燈碗放在牛欄邊等。</p> <p class="ql-block"> 元宵節(jié)晚上,各種燈碗一經(jīng)點燃,屋里屋外燈火通明,暖暖的光,在家里家外流淌,愛和祝福,在燈光中,亦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 村支部書記修向東非常注重傳承文化,年前組織村里巧手大姐們做花樣餑餑,元宵節(jié)又組織做燈碗,元宵節(jié)他領著游客和村民點燃了祈福美好生活的燈碗,共同祈禱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家合事順,國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燈碗習俗的活動內(nèi)容與人們所憂患的現(xiàn)實生活和情感認知緊緊相連,是農(nóng)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不僅是農(nóng)民的一種祭祀、祈福和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活動形式,而且是農(nóng)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鮮明的特色,豐富的寓意和內(nèi)涵,是其它民俗活動不能替代和涵蓋的。</p> <p class="ql-block"> 豆面燈碗主要分布在膠東等地。在梨鄉(xiāng)萊陽,豆面燈碗習俗歷史悠久,現(xiàn)已被列入煙臺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這是文化的傳承,是愛的流淌,也是我們梨鄉(xiāng)人民對歷史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屋里暖暖的燈光,和戶外的煙花交相呼應,漂亮的煙花,綻放,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整個世界隨著它們的綻放而光彩一瞬,而屋里暖暖的燈光,卻溫暖了我們新的一年,祝愿2022年,梨鄉(xiāng)萊陽更美,更好,更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