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南疆1979:靖逸擔架隊鏖戰(zhàn)越南兩嶺

邊陲小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h1><div><br></div>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戰(zhàn)爭。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越南稱之為北部邊界戰(zhàn)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zhàn)爭的一部分。這場戰(zhàn)爭于1979年2月17日爆發(fā),至3月16日結束。在這之后的十年間,兩國仍存在著邊界沖突。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占領了越南北部20余個重要城市和縣鎮(zhèn),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取得勝利,撤出了越南。越方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br><br>廣西田東縣離越南邊境約有330公里,雖遠離戰(zhàn)火硝煙,但是田東廣大人民群眾仍義無反顧地參加支前參戰(zhàn)任務。田東縣平馬鎮(zhèn)靖逸村擔架隊作為田東支前參戰(zhàn)隊伍的一部,有力支援前線歷次作戰(zhàn),光榮完成任務。<br><br>本文材料基于靖逸村六名擔架隊隊員的口述。由于當時作戰(zhàn)情況的保密,加上年代久遠,受訪者已不記得當時的具體信息,原始的口述記錄是零散的。所幸,近年來作戰(zhàn)記錄已經不斷解密,許多回憶錄、戰(zhàn)史也逐漸公布,筆者得以將老人的口述與這些資料進行對比整理。本文有前言后記以及七個章節(jié),主要以事件為寫作順序。老人提供的信息是點,資料是線。點線結合,讓后人得以拂去塵封,再現(xiàn)當年靖逸擔架隊的作戰(zhàn)經歷。<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黃業(yè)袖、梁世安、黃學兵、雷介光、宋海文、梁細深</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章:踴躍支前、開赴龍邦</b></h3><br>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分為廣西東線和云南西線兩個作戰(zhàn)方向。戰(zhàn)役第一階段,越南高平是東線的的主要目標。解放軍廣州軍區(qū)前指調集7個陸軍師及配屬部隊約10萬人,分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北突擊集團為41軍,南突擊集團為42軍。41軍從那坡、靖西方向進攻,42軍則從龍州方向進攻,進行大穿插作戰(zhàn)。10萬大軍形成鉗形攻勢,力求三天時間內殲滅部署于高平的越南主力步兵師346師及地方部隊。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中越兩國邊境山脈連綿,叢林茂密,此次作戰(zhàn)又是境外作戰(zhàn),后勤任務負擔重。為了支援前線(支前),邊境各市縣紛紛成立“支前辦公室”、“支前領導小組”來保障軍隊的后勤補給,并號召民兵、邊境人民群眾踴躍報名參加支援前線的任務。從地圖上看,田東縣雖不與高平接壤,但也算得上是“1.5”線。因此,田東自然也要承擔起支援前線的任務。</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靖逸是田東縣轄的“靖逸大隊”(現(xiàn)在叫靖逸村),一個大隊又轄十二個生產小隊。一天,大隊隊長和指導員召開大會,控訴越南當局侵犯中國邊境的罪行,并號召生產隊青壯年踴躍參軍:“越南人已經欺負到我們頭上來了,忍無可忍!”據梁月齊回憶,當時真是一呼百應,年輕人們踴躍報名,積極參加。“年輕的后生們都沒看過打仗是什么樣子,想去見見世面!我拉都拉不回來!”她的弟弟梁世安當時已經結婚,兒子尚在襁褓之中。梁月齊和她老父都勸梁世安不要去,因為子彈不長眼,但是梁世安仍堅決報名。報名登記處那熱鬧的氣氛,就好比今天的人爭相涌進球場看世界杯決賽。報名處也來者不拒,報名就錄為擔架隊隊員。</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其實早在公開招募的前幾天,隊里已經找黃業(yè)袖,雷介光還有另一個民兵去進行戰(zhàn)前軍事訓練。訓練內容包括戰(zhàn)場急救,衛(wèi)生知識,辨認飛機坦克等內容,還進行一次實彈射擊訓練,講到這里,雷介光仍興奮不已。后來統(tǒng)計說民兵人數不足,就進行了第二次招募。這批招募的民工都沒來得及進行簡單的軍事訓練,就直接開赴前線。關于民兵和民工的區(qū)別,老人們都說民工就是民兵,“口頭民兵”罷了,沒幾個摸過槍。黃業(yè)袖作為黨員、退伍軍人、生產九隊民兵,自然就成為靖逸擔架隊的九班長。一個生產小隊大約招四五個人,一個大隊就有四五十人,田東約有三千八百人,配屬123師作戰(zhàn)。據《廣西通志》統(tǒng)計,1979年廣西方向的參戰(zhàn)民兵民工就達到六萬人。</div></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月13日,廣州軍區(qū)正式下達作戰(zhàn)命令。命令41軍參戰(zhàn)部隊于14 日從集結地域向邊境一線作戰(zhàn)地域開進,16日18時前完成一切戰(zhàn)斗準備,17日零時穿插部隊越過國境線,7時發(fā)起總攻。一聲令下,41軍參戰(zhàn)部隊4萬多人,坦克、大炮、騾馬,浩浩蕩蕩地開向前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結命令也于14日傳達到民兵擔架隊。擔架隊隊員們去大隊報到后,于深夜輕裝前往中山小學集中過夜。當晚大雨傾盆,雖已初春,天氣仍十分寒冷。每人統(tǒng)一發(fā)放棉衣、被子、解放鞋、蚊帳等物品。棉衣胸口左側處有顯示身份的徽章,上寫“田東擔架營”。15日下午出車,乘坐的交通工具各式各樣,有運磚車、柳江牌貨車、拉煤渣的車等。16日凌晨到達龍邦的靖西擔架營營地。雷介光清楚地記得,早上9時左右,擔架營連排長跟偵察部隊直接前往龍邦,然后回來通知說下午三點半進入陣地,蚊帳、被子等物品做好個人記號后就地放置。擔架隊任務是前送彈藥補給,有傷員就往后運回來,所謂“前送后運,兩頭重”。兩人扛一副擔架,一個班兩條槍,便進入作戰(zhàn)地域等候進攻命令。</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章:部署戰(zhàn)斗、待命出擊</b></h3><br>靖逸擔架隊配屬41軍123師368團。該團任務是佯攻高平茶靈,吸引越軍注意力,減輕穿插部隊的作戰(zhàn)壓力。茶靈位于高平北部,是越南的一個縣。南北方向上有一條中國援建的公路,從靖西龍邦出發(fā),經茶靈直通高平。茶靈還有一條東西相貫通的公路,東起重慶(越南地名),西至朔江。兩條要道在茶靈交匯,對于軍隊調度、物資運送,十分重要。攻下茶靈還可以直取高平。茶靈的防守要地位于公路東側的八達嶺、八姑嶺,又稱“兩嶺”,兩嶺如一把利劍指向龍邦口岸、金雞炮臺。八姑嶺山高坡陡、地勢險要,其核心陣地為12號、13號、302號高地。為此,越軍把號稱“決戰(zhàn)決勝團”的步兵677團和188炮兵團部署在茶靈,還配有地方公安、民兵力量來助陣。為了達到佯攻效果,368團還加強了122榴彈炮營、85加農炮營、高炮連和其他工兵部隊。部隊每天在邊境行軍,支前參戰(zhàn)民兵、騾馬隊四處運送炮彈,制造出大軍壓境的假象。 <div><br></div><div>開戰(zhàn)前的夜晚邊境,一反白日的喧囂,靜的可怕。細雨還在下,擔架隊員們不顧滲入眼里的雨水,睜大了眼睛,眺向八姑嶺那黑色的身軀。遠處不時傳出若隱若現(xiàn)的槍聲……據梁世安回憶,他們是跟著7連、8連執(zhí)行任務,在總攻號令發(fā)起時,從兩個方向向八達嶺、八姑嶺發(fā)起進攻。早在17日零時,368團已經組織先遣隊,夜襲敵人前沿哨所,清除地雷、竹簽,為后續(xù)部隊開辟道路。<br></div> <div><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章:穿越封鎖、前送炮彈</b></h3><br>2月17日6時40分,我炮兵陣地萬炮齊發(fā),向八達嶺、八姑嶺、831高地進行炮火覆蓋。戰(zhàn)前的寧靜被炮彈的呼嘯聲打破,677團的陣地頓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罢蕉急挥臣t了,”黃業(yè)袖和梁世安,回憶說,“炮打響的時候,不止我們,連那些炮兵都被震了一下,所以說新兵怕炮,不管新兵老兵都說沒見過那么大的炮?!?lt;div><br></div><div>部分擔架隊隊員們趁著炮火掩護,扛著擔架、背著彈藥箱,和解放軍快速沖過田地、河溝和公路,隱蔽在一個高地下約有十多分鐘,等著我方炮火向陣地縱深延伸后,再進行攻擊。不多時,越軍也進行炮火還擊,兩軍炮彈在天空中交叉劃過,構成了一座絢麗的“天橋”。<br><br>先頭部隊已經和敵人交上了火,急缺彈藥。此時便需要支前參戰(zhàn)民兵們把彈藥運給先頭部隊。“解放軍讓我們去哪個山頭就去哪個山頭!炮彈扛起來就往前沖,”老人們七嘴八舌地回憶道,“彈藥箱用肩扛、用后背背,不能直著身子,必須像蝦公一樣彎著腰,因為你直著身子容易被子彈打到,而且彎著腰也方便就地臥倒。”梁世安在旁邊補充:“子彈呼呼呼地貼著頭皮飛過去?!北持鴱椝幭溥€得小心翼翼,特別是炮彈,因為里面的炮彈一旦劇烈晃動就有可能碰撞產生爆炸,這樣的例子在別的擔架隊發(fā)生過。手榴彈有保險蓋保護著的就相對安全。許多支前參戰(zhàn)民兵都沒經過太多訓練,因此,那些被指定搬運炮彈箱的人多少都會心驚膽戰(zhàn)。</div> <div><br></div><div>在多次運送過程中,隊員們學的最好的動作就是“聽聲辨位”和“臥倒”。在前沿陣地和物資儲存點的地段此時已經被越軍炮火轟炸。穿過這個地方要格外小心,注意力高度集中,隨時觀察炮彈落點。想避開炮彈,得學會辨聲音,提前看地形找掩護。六位老人激動地回憶,越南的炮是一節(jié)一節(jié)往前壓過來,他們什么也不想,扛著彈藥箱迎著炮火就沖過去。炮從遠方“嗚嗚”地劃過來,接近的時候變成尖銳的“咻咻”聲時,立馬臥倒。巨大的爆炸聲能把人的耳朵給炸聾,把腦袋震的懵懵懂懂。每爆炸一次,人必須往兩邊散開,然后往前沖過那個點,站著就會沒命,炸完后才能起身沖鋒?!拔遗赃呌袀€民工扛著炮彈正在沖,一顆吊山炮炮彈飛來正中他的頭,”黃業(yè)袖說到這里,仍心有余悸,“頭都不見了,整個人擺了擺就倒下來,當場犧牲!”<br><br>此外,炮彈一炸開,沖擊波、熱浪、彈片會朝著人沖過來,臥倒可以減少損傷。老人們感嘆說:“扛著一個彈藥箱(約四十到六十斤)突然臥倒,還要保證抓的穩(wěn),談何容易!那個炸開的熱浪熱得很,我們這些民兵民工,沒有一個臉不是被氣浪燙紅燙傷,滿臉是血!”雷介光當時20歲,是隊里最年輕的。他在炮彈炸開的一瞬臥倒在地,挎包在慣性下還留在空中。一枚彈片徑直飛過來把包打穿一個大洞,包里一塊一塊的壓縮餅干頓時被擊成碎末。如果再慢那么一秒,說不定人就沒了。雷介光笑著對筆者說,有一次走出土道來到經常被轟炸的公路,一個退伍的民兵當時跟他一起運炮彈。突然炮彈就打過來,他立馬臥倒。那個民兵因動作不熟練只能蹲著,爆炸的沖擊波把他的太陽穴震得嗡嗡直響,一連響好幾天。送完炮彈時,雷介光還不忘對那個民兵打趣道:“你好歹還當過兵,臥倒都不如我!”<br><br>當筆者問老人們當時有沒有臨陣脫逃的人時,大家都異口同聲表示沒有。黃業(yè)袖回憶了一陣,說當時里有個民兵看到這個炮擊陣勢,轉過頭邊退邊驚恐地對他說:“太要命了,我要回去!”黃業(yè)袖一把攔住他說:“不能撤!一定要上!打之前我已經有話在先,有問題提前跟我打報告,有傷可以回雷達站養(yǎng)傷?,F(xiàn)在撤退是違抗命令!就算我不罰你,你也要被軍法從事的!把炮彈丟在這里,我就要背兩箱上,我這條命怎么辦?陣地上的人怎么辦?”炮聲隆隆越響越大,扛著彈藥往前沖的人越來越多。那個民兵扛著屬于他負責的彈藥箱,轉頭沖向了陣地。</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擔架隊隊員們沖過炮火封鎖線后開始爬上山頭。其中有段地方有很多溝壑,一層包著一層,可能是越南人的陣地。因為我軍占了山頭,越南那邊不能上來收尸,溝壑里面填滿了已經發(fā)著惡臭長著蛆蟲的尸體。雷介光說,那個氣味即使戴著兩層口罩,用毛巾緊緊裹著都會被臭氣穿透?!拔娴镁o就無法呼吸,想松口罩那個臭氣就沿著縫隙直竄進來?!奔幢闶沁@樣,不能貪快抄沒有清理過的近道走,也不能往溝壑兩邊去,那些未知的地方遍布竹簽和地雷。一定要跟著偵察部隊開辟的路走,路上都插有標記。戰(zhàn)斗中,隊員們就這樣迎著炮火、踏著尸體、忍著惡臭往前進。在這樣的環(huán)境待久了,人全身都是臭氣味,吃肉都會倒胃口,以為臭氣是肉發(fā)出來的。</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章:冷槍致命、后運傷員</b></div><br>八姑嶺山上暗堡林立,越南軍躲在暗堡里專門朝著進攻部隊打冷槍。越南人火力不猛,冷槍卻是致命的。因此進攻的時候一定要彎著腰沿著戰(zhàn)壕,做好隱蔽。老人們回憶說,人要時刻蹲低保持隱蔽,如果第一發(fā)沒打中,第二發(fā)過來肯定沒命了。當時許多兵就犧牲在越南兵的冷槍下,在一顆木棉樹下就因冷槍犧牲三人。有個排長剛冒頭就被一槍正中頭部,子彈準確地打在帽子的五角星上。隊員們隨部隊進攻山頭的時候還被暗堡襲擊,子彈“V~V~”地打過來。有的還親眼目睹部隊拿火箭炮把暗堡炸個粉碎。<br> <div><br></div><div>兩嶺戰(zhàn)斗十分激烈,雙方都殺紅了眼。戰(zhàn)斗到12時,第一梯隊連(4、6、7連)皆傷亡過半,8連也傷亡較大?!霸S多兵的傷口,有碗口這么大?!标爢T們兩到四人一組把傷員往下送,遇到石縫溝壑就只能兩人一組,遇到體格較壯的傷員就三到四人一組運送。因為地雷密布道路兩旁,許多路也只敢并排走。遇到峭壁,就一人抓著背帶,一人在下面接。遇到陡峭的下坡路,在前面的隊員就得把手高舉過頭頂,在后面的隊員則蹲著,兩手幾乎貼到地上,來保持擔架的平衡。因為夜晚太黑、地形不熟,梁世安曾經運送烈士遺體回邊境時在一個山頭迷路。當時一名戰(zhàn)士和一名指導員走在前,梁世安和三個民兵扛著一具烈士遺體走在后,六個人繞著12號高地走了一整夜,都找不到回邊境的路。黃業(yè)績作為班長,點名時發(fā)現(xiàn)梁世安沒有返回,愁了一晚上?!拔覀冏鳛橥粋€生產隊的兄弟,自己又是帶隊的,回去怎么向他父母交代?”幸好,天蒙蒙亮時,六人找到方向并返回邊境。說到這里,大家都感慨起來。<br><br>戰(zhàn)斗結束時,要打掃戰(zhàn)場,把陣地上的遺體運回來。許多都已經發(fā)臭長蛆,也千方百計要運送回來。有的遺體只剩下一只手、一條腿也收殮起來運回邊境。邊境收容點一開始還有棺木,救護車來運,到后期都是直接放進麻袋里裝上卡車運回去,或者火化后就地埋葬,是為高山下的花環(huán)。當筆者問老人們當年抬了多少傷員時,大家都紛紛擺手搖頭,表示抬的太多,已經記不清了!<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線戰(zhàn)事十分吃緊,再加上許多人剛下戰(zhàn)場,不免發(fā)生些不理智的事情。某天夜晚靖逸擔架隊剛完成前送后運任務,大家又累又渴。后一批下來的排長發(fā)現(xiàn)815陣地上有一具已經腐爛的遺體是自己人。排長回來就朝黃業(yè)袖吼道:“他媽的九班長!你要趕緊帶人上去把烈士給運回來,那三具中間的就是我們的人?!秉S業(yè)袖說那天晚上排長硬是要他上去,不去就要槍斃他。一個游昌(生產大隊)的特務連士兵認識黃業(yè)袖,就跟黃業(yè)袖說別理那個排長:“去就去,不去就說不去,看他能怎么辦?!秉S業(yè)袖就再次去找那個排長理論,話語未落,排長拔出手槍頂著黃業(yè)袖的頭,槍機大開著,說:“沒有辦法,都是中國人,我們自己人能不運回來嗎!”后來,黃業(yè)袖就讓還沒執(zhí)行過任務的幾個牛行(生產大隊)民兵去把烈士運回來。牛行的民兵回來時形容遺體的肉已經全部腐爛,抓都抓不起來?!爱敃r真的是一層一層施加壓力,” 黃業(yè)袖感慨道:“戰(zhàn)后好多年,那幾個牛行民兵還拿這件事來罵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關于收殮烈士遺體任務的艱巨和困難,楊留番所著《41軍對越還擊戰(zhàn)親歷記》有這樣的描述:</p><p class="ql-block"><i>“收殮烈士遺體是部隊一項重要的任務,部隊各級首長都很重視這項工作。凡是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人員都有體會,最艱苦的兩項任務:一是向越軍陣地沖擊,二是收驗烈士遺體。這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有些部隊之所以沒有完全把本部隊烈士送回國內,說明了收驗烈士遺體的艱苦性和危險性。誰不想把自己犧牲的戰(zhàn)友送回國內,讓烈士入土為安,給烈士的親人有個交待。但在越南國土這個惡劣的環(huán)境下是很難完成此任務的。要完成好任務,戰(zhàn)士們必須要保持強烈的責任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不怕臭、不怕越軍的襲擊,對犧牲的戰(zhàn)友有深厚的感情,有寧愿自己倒下也要將烈士送回國內的堅強意志,才能徹底完成收殮烈士遺體的任務。”</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五章:深夜運彈、口令對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擔架隊來說,夜晚去執(zhí)行任務是最危險的。首先是害怕遇到越南人襲擊,其次是地形不熟、夜色極黑。當時的子彈隨便要,要多少拿多少。黃業(yè)袖作為班里為數不多會用槍的,每次出去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會一把一把地把子彈裝進子彈帶,還要壓滿整個挎包。沒有槍的,就盡量多帶水和壓縮干糧。黃業(yè)袖拍著腿說:“我們也怕??!你沒槍沒彈,回到半路被敵人截住怎么辦?有的兵還不一定能護送你回去,你得自己回去。那個時候一個班就兩條槍,我拿的是一把卡賓槍,56式打兩發(fā)它能打三發(fā),有的還有拿拉栓式步槍的?!鄙缴檄h(huán)境一片漆黑,“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边h方密集的槍炮聲此起彼伏,前往陣地的路上卻靜的可怕?!耙挥酗L吹草動,槍口立馬就指過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黃業(yè)袖去摸營送彈的時候就沿著溝壑陣地走,一手扛箱子,另一只手緊握著槍。手指一直扣住扳機,子彈隨時上膛。離開溝渠后還得往山頭走,但是沒有路。人就得蹲下來,眼睛一直朝天上仔細看,能看到哨兵的人影。“不管多黑,你就往天上看,仔細點能看到哨兵那個剪影!這些都是戰(zhàn)場經驗!”黃業(yè)袖的回憶觸動了他塵封多年的肌肉記憶,也可能只是想讓筆者看得更明白。只見他邊說便蹲下,左手做扶肩上的彈藥箱狀,右臂緊緊夾著“槍托”,食指放在扳機上,一副隨時開火的樣子。他還彎著腰仰著頭,瞪大了眼睛四處張望,似乎在搜尋著那早已不在的哨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黃業(yè)袖接著補充說,有個玉林仔一定要跟著他,說:“九班長我死活都要跟著你走?。]辦法了,我還沒有訓練過啊,槍都沒打過。”黃業(yè)袖就帶著玉林仔走好幾趟,玉林仔一直到熟練后才敢跟著自己那邊的民兵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陣地還不能直接走上去,必須對答口令,問“革”就答“命”,問“前”就接“鋒”。口令不能亂答,萬一對不上口令,子彈說不定就會掃過來。有的人緊張答不上來,可不是開玩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六章:邊境休整、接觸異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月17日17時20分左右,八達嶺八姑嶺各陣地已經被368團全部攻占。根據上級指示,兩嶺陣地各部隊依次回撤,退回邊境休整,越軍再次占領八姑嶺。雙方就這樣一直對峙到26日。當東線發(fā)起第二階段作戰(zhàn)后,部隊重新向兩嶺發(fā)起進攻,于當日六時再次攻占兩嶺。隨后大部部隊轉入山區(qū)進行清剿戰(zhàn)斗,一部進駐茶靈,無太大戰(zhàn)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隊員們終于能放松緊繃的神經。連日的作戰(zhàn)、對峙,許多人時刻保持警戒狀態(tài),飯都吃不上一口。餓了就啃壓縮干糧,渴了就用水潤一潤嘴唇。偶爾能吃到咸菜和豆腐,最珍貴的莫過于水果罐頭,大家都爭著吃。他們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完好的地方,臉上全是熱浪燙出來的血,身上、衣服上沾滿泥水血水,散發(fā)著濃烈的氣味。老人們長嘆一聲,多次用“凄涼”、“慘”兩詞來形容當時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任123師的戰(zhàn)地記者陳朝榮曾來到過擔架隊休整的地方,查看隊伍的生活狀況,他做了如下記錄:</p><p class="ql-block"><i>“上午有些空閑時間,我們三個人一起到公路對面的山坡上,看看民工隊伍的生活狀況。配屬123師的民工有數百名,都是從田東縣征集來的,匆匆訓練不到半個月,就跟隨部隊開赴越南戰(zhàn)場。民工都集中在一片竹林里。走進竹林,一股濃煙伴隨臭烘烘的味道迎面撲來。竹林的一角,糞便、廢紙、罐頭盒滿地都是,另一側,數十名民工,有的靠著竹叢啃干糧,有的用罐頭盒煮東西,一片嘈雜聲。我見兩個民工在哭泣,問他們?yōu)樯犊薇亲??其中一名擦擦眼淚說,他很想家,家中有老婆,兩個孩子,萬一回不去,不知怎辦?另一個也說,路上見到的情景太嚇人了,尤其在魁剝見到一批批的尸體,民工占多數,說不定什么時候會輪到自己頭上?!?lt;/i></p> <div><br></div><div>平日里,隊員們還會學一些越南語。老人們回憶,教越南語的教官據說有八個越南老婆,老爸還在越南當大官。教官就每天教隊員們“諾松空葉”(繳槍不殺)。<br><br>有的時候,隊員們還負責運送越南俘虜。他們是第一次來到越南,也是第一次看見越南人,大家好奇地互相觀察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他,一致得出結論:兩國人外貌、飲食生活十分相似,沒什么區(qū)別,用壯話等語言也可以直接交流,有的越南人還會說簡單的普通話。</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越南也有支前民兵)</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七章:進駐茶靈、勝利班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5日,東西兩線解放軍深入越南境內40公里,攻克越南老街、高平、同登、諒山等一系列北部重鎮(zhèn),直逼首都河內,戰(zhàn)略目的已經達到。中國邊防部隊開始撤軍,是為戰(zhàn)役第三階段:有序撤退回國,破壞當地軍用設施和公用設施,給養(yǎng)跟不上的可以有組織的就地籌糧。當時戰(zhàn)區(qū)大、部隊多、戰(zhàn)場情況復雜,對于上級指示的理解,不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靖逸擔架隊進駐茶靈,發(fā)現(xiàn)城里的老百姓都跑光了。茶靈縣城不大,多是磚木屋。抽水站、橋梁已經被炸毀、電線桿歪倒一邊,一幅殘垣斷壁的景象。</p> <div><br></div>隊員們衣衫襤褸、腹內空空,大家很久都吃不上熱飯,一直都是吃壓縮餅干。房屋貼著封條不能進去,屋子里看到食物也不敢拿。黃業(yè)袖說:“怕食物下毒!有的部隊就中招了,撬罐頭吃中毒死亡?!标爢T們還看見水里都浮滿了翻著白肚的魚,連水都不敢用,回到邊境才敢放心吃東西,在越南只敢抓活物吃?!翱匆婋u、白鴿的就打來烤著吃,沒人管的豬也被抓來吃?!?lt;br><br>越南人為了防止豬逃跑,豬被放進圓溜溜的坑里面,只露個頭出來。有的時候還誤以為是個人,隊員們走近才發(fā)現(xiàn)是頭豬?!爱敃r豬肉洗都不敢洗,怕水里有毒。豬肝和腿肉切下來后就和挖來的馬鈴薯就一起炒著吃,油鹽也沒有。”<div><br></div><div>雷介光補充說,他和部隊清理一個山洞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細長的木箱、床鋪、印著“中國中糧”的谷米。他打開木箱來看,全是女人的衣服??圩邮敲坊ㄐ螤?,開在側邊,用的土布織,精美而漂亮。那時沒有衣服穿,雨也一直下,十分的冷,他也顧不上那么多,一件套一件穿了上去,袖子很窄很短,才能到肘這個地方。“穿不下的我就拿回去,直到回村里時我還穿著那些衣服,非常引人注目?!崩捉楣庹f到這里,還十分不好意思。<br><br>進駐茶靈兩三天后,友鄰穿插部隊與茶靈的部隊會合。靖逸擔架隊全隊勝利歸來。<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后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M行采訪前,我也尋找收集大量的擔架隊、支前參戰(zhàn)民兵民工的相關資料來看。采訪開始前,我滿懷期待,想聽老人們講他們如何跟著解放軍沖鋒陷陣,英勇殺敵,最好再來一段“揮著擔架與敵陣地搏殺”的畫面。問到當年的隊員們報名參加支前的心理時,一個個群情激昂都說:“不怕”,“有什么怕的”,“報了名就去!”著實讓我也跟著熱血了一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隨著采訪的深入,回憶到穿越炮火封鎖線、被打冷槍、深夜運送等經歷時,我發(fā)現(xiàn),要完成任務,并沒有那么簡單。這些經歷是老人們記得最清楚的,因此也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梢哉f,恐懼與擔憂,才是這場戰(zhàn)爭的主角。采訪到后面,有人邊噙著淚邊回憶,有人則狠狠抽煙沉默不已。這樣,第一次采訪告一段落,我把語音記錄整理成文字稿,有什么疑問也都記下來。第二次采訪則是查缺補漏,力求準確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方的人雖沒有戰(zhàn)爭的威脅,但他們也時刻心系前方的親人。梁月齊回憶說,她和老父,每天完成生產隊的任務后就去大操場(返回集結地,現(xiàn)一中操場)等弟弟,一兩個星期都不見他回來。心酸又心痛,老父許多次忍不住哭了出來。大操場里人山人海全是等著親人歸家的人,一個個伸長脖子尋找著車上有沒有自己的親人?;貋淼目ㄜ嚸刻熘挥幸粌奢v,也有連續(xù)好幾天一輛都沒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版牙村里有一個婦女的弟弟是坦克兵,坦克在戰(zhàn)場上被擊毀,車內的人無一幸免。這位坦克兵是獨子,曾在出征前去看望姐姐,沒想到是兩人見的最后一面。弟弟犧牲的噩耗傳來,她整日以淚洗面,這么多年過去了還逢人就說起她的弟弟。另一個村里有幾戶人左等右等,其他人都陸續(xù)平安回家,他們還是不見自己的親人、丈夫回來。每天就哭,出工也哭,以為就丟在越南了。后來知道,那些是黨員的,得留下打掃戰(zhàn)場,所以比其他人回來的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關于戰(zhàn)后的補貼,我從田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了解到,自2022年10月起,田東縣參戰(zhàn)民兵月生活補貼每人320元,比2021年10月前增加50元,田東縣目前記錄在冊的參戰(zhàn)民兵數量達3090人(不包含已經去世的部分)。這些參戰(zhàn)民兵中有2人榮獲二等功,245人榮獲三等功。靖逸村部分土地5萬一畝征用于修建廢水處理站。除此之外,由財政給予每人每月繳納社保醫(yī)保費,公共交通出行也有優(yōu)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戰(zhàn)事結束,因為補貼落實問題而有參戰(zhàn)民兵采取上訪的事例一直存在。從他們知足常樂的言談里,偶爾也會流露出心中的憤懣不平。我觀察了下他們的住處,和周圍的房子一樣樸素簡單。六七十年代,他們交公糧、援越南、參戰(zhàn)衛(wèi)國?,F(xiàn)在,土地建起了廢水處理站,保護右江河,今年還得開始繳納醫(yī)保費用。戰(zhàn)后很多年,也沒有慰問,當年的獎章和中央慰問團的杯子如今仍靜靜地躺在樓梯的角落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讓英雄寒了心。全區(qū)現(xiàn)在還有許多支前參戰(zhàn)民兵沒有享受到補助。在我看來,戰(zhàn)爭的經歷讓他們懂得生命的珍貴,也體會到保家衛(wèi)國精神的崇高。他們缺的不是每月幾百的補貼,而是一個為社會、為國家做過貢獻的認可和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采訪間隙,老人們多次說,他們只是普通百姓,這些經歷算不上什么歷史,沒有什么好記錄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通人的歷史乃歷史研究中的一個視角。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精彩。比如云南傣族婦女在緊急時刻用自己的裙子制作擔架,打破了裙子不能被男子輕易觸碰的千年忌諱。再如廣西邊民不僅給部隊運送彈藥,還包了上萬條粽子支援前線。僅靖西方向,支前糧食就達到三百萬公斤,蔬菜一百七十萬公斤。這么多物資,不可能一夜之間冒出來,這些都得依靠支前民眾。陳毅曾經說過,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普通人雖不能左右戰(zhàn)役決策,但千千萬萬的他們匯聚在一起,奠定了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基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前參戰(zhàn)民兵不僅僅屬于那個時代的歷史,更是我們民族永恒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謹以此篇致敬支前參戰(zhàn)民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考資料:</p><p class="ql-block">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廣西通志:軍事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靜靜地訴說歷史,《1979年對越反擊戰(zhàn),艱難攻下八姑嶺》,微信公眾號:手繪戰(zhàn)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軍魂投稿,《緬懷我的民兵戰(zhàn)友,那坡“民兵烈士英名墻”今日落成》,微信公眾號:軍魂永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紀念館,《陸軍第41軍對越作戰(zhàn)史》,微信公眾號:兩參老兵紀念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瑪麗,《陳朝榮--戰(zhàn)地記者戰(zhàn)場見聞系列篇》,美篇號:526841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倪創(chuàng)輝,《十年中越戰(zhàn)爭》,天行健出版社,201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聽雪,《惡戰(zhàn)爭奪八姑嶺,重擊越軍“決戰(zhàn)決勝團”》,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子佩,《生死二十八天》,2014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楊留番,《對越還擊戰(zhàn)親歷記》,香港銀河出版社,2011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南省戰(zhàn)備支前領導小組、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編,《英雄的豐碑:云南人民十年支前紀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軍網,《難忘1979,對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全紀實》,2014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