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晚報四十年07章 <p class="ql-block"> 我與晚報四十年</p><p class="ql-block"> 我結(jié)識《福州晚報》從晚報創(chuàng)刊開始,1982年元旦,晚報在五一廣場觀禮臺西側(cè)創(chuàng)刊。有一次,我有新聞線索想找報社,就到五一廣場觀禮臺找在會場組工作的三叔,他就帶我到觀禮臺西側(cè)找編輯部楊振榮主任,在他的幫助下事情很快就得到解決。從此,我愛上了《福州晚報》,關(guān)注晚報的新聞報道,看晚報成了我的精神食糧。</p><p class="ql-block"> 1996年10月的一天,我在晚報看到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市區(qū)繁華地段設(shè)置“市民意見建議箱”,在市民與公仆之間建立起一條建言獻策“直達通道”的新聞。我就積極向意見建議箱寫信。1997年10月福州市委、市政府表彰20位“踴躍建言獻計”市民,我也在其中。10月27日晚報報道了這一新聞,我的名字第一次上了晚報。接著我的名字就經(jīng)常在晚報中出現(xiàn),《1月10日定為“110”宣傳活動日》記者報道我投入“意見建議箱”的建言被市公安局采納、2014年5月26日記者報道我妻子娘家鄰居因火災(zāi),我《修好老宅,免費借給他們住幾年》,還配了采訪照片成了晚報的新聞人物。</p><p class="ql-block"> 1997年12月10日,我第一次向晚報投稿,“市區(qū)道路如何保潔?”在“讀者之聲”版見報了。自從第一篇文章被晚報采用,我就有了向晚報投稿的積極性。接著,我就經(jīng)常向晚報投稿。199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50周年紀念日,晚報當天出50版特刊,我的“兄弟問答歌”也被采用,還被報社編入《福州,我們走過五十年》一書。我還從晚報中縫刊登的攝影技巧學(xué)習(xí)中,喜歡上了攝影,拍下照片向晚報投稿,在晚報第三屆讀者節(jié),我的《報迷歌迷》還獲得“快樂王子杯”攝影比賽二等獎;我還參與晚報征文,2000年1月4日,我的《看晚報,有好報》發(fā)表了;還有有兩年參與晚報和市人防辦的聯(lián)合征文,兩次征文都被市人防辦收入《人防在我身邊征文匯編》;2012年晚報創(chuàng)刊30周年“我與晚報30年”征文,我和我妻子寫了兩篇征文都見報,我妻子寫的《晚報為我再就業(yè)》還獲得征文優(yōu)秀獎;我還在2000年、2001年連續(xù)兩年被晚報社評為積極通訊員(作者)。</p><p class="ql-block"> 我最感激的是晚報讓我妻子再就業(yè)。1997年初,我妻子單位倒閉全體工人下崗,她失業(yè)了。由于中年失去工作,精神備受打擊,得了嚴重失眠癥,看了多家醫(yī)院就是治不好。最終是晚報治好了她的病。那年年底,我在晚報看到報社招收上樓服務(wù)發(fā)行員的廣告,就動員妻子報名,不久被錄用了。40歲的人能找到工作,心里非常高興。于是她每天忙著訂報、送報、騎車、登樓,累的腰酸腿疼,但再就業(yè)使她精神舒暢,不知不覺中失眠癥奇跡般消失了。從此,她愛上了發(fā)行員工作,自1997年12月起連續(xù)為晚報發(fā)行工作了20年,幾乎年年被評為“優(yōu)秀發(fā)行員”,積累了十多本獎狀。</p><p class="ql-block"> 我還見證了從單一的《福州晚報》發(fā)展成為“兩報一刊一廠一網(wǎng)站”。1998年10月1日誕生了《福州日報》。十六大以后報社更是好戲連臺,《家園》雜志創(chuàng)刊、福州新聞網(wǎng)開通;晚報再出電子版,數(shù)字報“東街口”欄目吸引了更多的網(wǎng)上讀者;晚報還走出國門在馬來西亞、美國、印尼、新加坡、英國等華僑居住地發(fā)行海外版。如今,晚報的全媒體矩陣已經(jīng)融合了微博、微信、抖音號、視頻號、今日頭條號、學(xué)習(xí)強國號等多個新媒體平臺。我還在手機下載晚報訂閱號放桌面,每天都在網(wǎng)絡(luò)看晚報,我還訂有紙媒《福州晚報》……我鐘情晚報,我愛《福州晚報》!</p> <p class="ql-block">2022年元旦,福州晚報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這是當天紀念特刊首頁。</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收藏的《福州晚報》上拍攝的1982年元旦創(chuàng)刊號頭版。</p><p class="ql-block"> 我結(jié)識《福州晚報》從晚報創(chuàng)刊開始,當年,福州晚報社在五一廣場觀禮臺西側(cè)創(chuàng)刊。我三叔在五一廣場會場組工作,辦公地點也在觀禮臺,我經(jīng)常去觀禮臺找三叔,因此,早早結(jié)識了福州晚報。</p> <p class="ql-block"> 1996年10月的一天,我在晚報看到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市區(qū)繁華地段設(shè)置“市民意見建議箱”的消息,我就積極向意見建議箱寫信。1997年10月福州市委、市政府表彰20位“踴躍建言獻計市民”,晚報報道了這一消息和文件,我也在20位市民中,我的名字第一次在福州晚報中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一次把意見建議向晚報投稿,“市區(qū)道路如何保潔?”在編輯的斧正后見報了,我的名字再一次在晚報上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市委市政府給20位踴躍建言獻計市民每人500元的獎勵。(這20多年前的500元獎金,是最高的封頂獎)但是,多數(shù)人又將這些錢轉(zhuǎn)贈出去,我也捐給“希望工程”(如圖)。接著,記者劉琳采訪建言獻計市民后,寫了這篇“一個溫馨的循環(huán)”,此后,我的名字就經(jīng)常在晚報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向意見建議箱投信,建議開展“110宣傳活動日”被采納后,這一活動持續(xù)了二十多年,到了去年才把這天改為“警察日”,今年是第二年。當年,福州晚報報道了這一消息《1月10日定為“110”宣傳活動日》,下圖為意見建議征集辦給我的回復(fù)信。</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收集整理的民間兒歌“兄弟問答歌”,在1999年8月17日在福州晚報紀念福州解放50周年特刊上發(fā)表,還被收入《福州,我們走過50年》一書。</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我與福州晚報》征文活動,“看晚報,有好報”見報了。</p> <p class="ql-block">接著,晚報的幾次征文,我也動員妻子中年能夠再就業(yè)要感激晚報,于是三次以切身體會寫下征文被日報、晚報采用(如圖)。</p> <p class="ql-block">福州晚報為我妻子中年再就業(yè),讓她愛上了發(fā)行員工作,自1997年12月起連續(xù)為晚報發(fā)行工作了20年,幾乎年年被評為“優(yōu)秀發(fā)行員”,積累了十多本榮譽證書。</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收藏的晚報中縫刊登《生活小竅門》,從中學(xué)習(xí)攝影知識。使我喜歡上了攝影,學(xué)會了攝影。還在2003年9月加入福州市攝影家協(xié)會。</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參加《我為榕城選新景》投稿鼓山新景點在頭版刊登。</p> <p class="ql-block">我“不務(wù)正業(yè)”相機隨身帶,經(jīng)常在上下班途中拍些新聞?wù)掌驁笊缤陡?,有報道自己工作單位的、有報道自己居住小區(qū)的、有報道自己家鄉(xiāng)的新聞?wù)掌妶蟆?lt;/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一次和記者劉琳(晚報副總編)采訪我單位離休老干部秦靜志一家資助山區(qū)孩子上學(xué)的事跡,刊登在晚報頭版。</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報道我參與施工管理的工程,“福建六建職工住宅”被評為建筑最高獎“魯班獎”工程,刊登在晚報頭版。(圖右下角)</p> <p class="ql-block">“榕城兩工程榜上有名”。</p> <p class="ql-block">這報道我居住的菊園社區(qū)梅園小區(qū)開展垃圾分類。這20多年前的事,應(yīng)該是走在全市的前面。</p> <p class="ql-block">這是報道我居住的象園街道環(huán)衛(wèi)工人愛崗敬業(yè)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我家陽臺向下拍的奇花異樹,向晚報播報新鮮事。</p> <p class="ql-block">我還在晚報副刊《閩海神州》版上介紹家鄉(xiāng)的文物保護單位——“盤嶼橋亭”。</p> <p class="ql-block">這是回家鄉(xiāng)盤嶼看到的新鮮事,“鷺翔盤嶼”在日報和晚報上刊登。</p> <p class="ql-block">晚報也采用了我的稿件,“上百白鷺光臨盤嶼”。</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祖家門口的新鮮事,“罕見茶花結(jié)果”。</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家近百年丹桂樹,首見結(jié)果。</p> <p class="ql-block">這是報道我的家鄉(xiāng),果樹退化,不結(jié)果、結(jié)小果,春節(jié)過后福橘樹上還掛賣不出小福果,建議專家培育新品種,讓果農(nóng)有信心種果。</p> <p class="ql-block">這是報道我的家鄉(xiāng)河道受污染,應(yīng)引起有關(guān)部門的重視,保護環(huán)境。20年后,市政府總算開始整治河道(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那天在五一廣場,看到市公安局長在為市民現(xiàn)場辦公,傾聽百姓意見建議,我拍下照片送報社,第二天頭版采用了我的照片,才知報社有派記者去采訪。</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參加晚報讀者節(jié)拍的演出圖片(上圖),在第二天報紙上看到自己被采用的圖片,還看到自己也被晚報記者拍到上了晚報(下圖)。</p> <p class="ql-block">在福州晚報第三屆讀者節(jié)上拍的作品“報迷歌迷”參加攝影比賽,還獲得“二等獎”。</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參加福州日報《我與八一七路》圖片征集,被刊登在紀念福州解放57周年專版上。</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參加《喜迎十六大“城市之光”福州風(fēng)采》攝影比賽參展作品?!稕]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參加征集《寄語新世紀》,“攜起手來,共創(chuàng)輝煌”。</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2001年元旦,在福州日報報道晉安區(qū)第二中心小學(xué)“鼓號聲聲,喜迎新世紀”。</p> <p class="ql-block">我還多次參加晚報征文稿件被采用。</p> <p class="ql-block">晚報30周年征文大賽作品展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晚報我的良師益友</b></p><p class="ql-block">林其章</p><p class="ql-block">發(fā)表于 2012-2-6 17:43</p><p class="ql-block">一天,我在電腦輸入“林其章”,“百度”搜索后,第一條就是我發(fā)表在2000年《福州晚報》上的征文《看晚報,有好報》,再往下看,還有我在《福州晚報》發(fā)表的更多作品。當時我好激動,12年前的文章還在!回想與《福州晚報》的情緣,我深情地道一聲:“晚報,我的良師益友!”</p><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10日,我的第一篇文章《市區(qū)道路如何保潔》被晚報《讀者之聲》版采用,我對照原稿后發(fā)現(xiàn),見報的文章并不是原文,是經(jīng)過編輯精心斧正后的文章。我高興,更感激編輯給我的文章潤色。我反復(fù)對照琢磨,無形中提高了寫作水平。</p><p class="ql-block">那年,我看到晚報的中縫《生活小竅門》 連載照相機的使用技術(shù),我就收藏起來,從中學(xué)到拍照知識并對拍照產(chǎn)生了興趣。接著我經(jīng)常將拍到的照片向晚報投稿,不少見報了。記得有一年,臨近春節(jié)我向晚報投稿說,臺江路有一窨井蓋丟失好幾天了,給節(jié)日留下安全隱患。編輯潘文森看到來稿,打電話叫我再到現(xiàn)場看看蓋子補上了沒有,我回話說還沒有。第二天圖片見報了,過了兩天我又路過現(xiàn)場看到井蓋補上了。通過投稿,我看到了編輯的認真敬業(yè)精神,看到了晚報的監(jiān)督力量。</p><p class="ql-block">我見報最多的稿件是在《讀者之聲》版。我感激《讀者之聲》版的田潤光、范慶芬編輯,在他們編輯后見報的《衛(wèi)生間裝修的學(xué)問》《 新居入住,應(yīng)知應(yīng)會》等專業(yè)技術(shù)文章,讓我日后評技術(shù)職稱時都派上用場。其次,《閩海神州》版,陳志平編輯也將我拍攝的《于山獅子巖》《月朗風(fēng)清》《古堞斜陽》等榕城風(fēng)光圖片在《閩海神州》上發(fā)表。</p><p class="ql-block">我不但向晚報投稿,還向晚報提供新聞線索。我曾經(jīng)和劉琳記者一起去采訪我單位的愛心老人,劉琳記者還采用我拍的相片作為《助學(xué)奶奶與她的助學(xué)家庭》的插圖在晚報頭版大篇幅報道;還有一次,我將我參與管理的省六建職工住宅被評為全國建筑工程最高獎魯班獎的稿件送到報社,田潤光編輯收下了稿件,第二天在頭版見報。</p><p class="ql-block">我參與的“我為榕城選新景”圖片上了頭版;我參與的讀者節(jié)攝影比賽作品獲得二等獎;我參與的“榕城奧運你來拍”圖片被《體育新聞》采用?!陡V萃韴蟆返脑S多版面《社會新聞》《家庭大觀》《攝影大觀》《三山熱線》《讀者播報》《娛樂新聞》都留下了我的稿件。在晚報25周年紀念活動中,我將京劇《沙家浜》“軍民魚水情”改編為“讀者晚報情”,上臺用京劇演唱,表達我對晚報的情懷!</p><p class="ql-block">《福州晚報》還在“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專版,報道我的一家和睦相處,孝順老人。葉誠記者還將我養(yǎng)出超長花期的蝴蝶蘭照片在晚報與讀者見面,使我結(jié)識更多的新老朋友。</p><p class="ql-block">11月30日我愛人《晚報讓我中年再就業(yè)》征文見報了,我對愛人說:在這晚報即將迎來30周年的日子,我也要說說與《福州晚報》的情緣,感謝晚報對我家的關(guān)愛。</p><p class="ql-block">作者:林其章</p> <p class="ql-block">參加福州日報“領(lǐng)秀東區(qū)”征文,“發(fā)揮優(yōu)勢,創(chuàng)出特色”見報。</p> <p class="ql-block">參加晚報與市人防辦聯(lián)合舉辦《我與人民防空》征文,“我家四代人的防空故事”見報并被收入市人防辦的“征文匯編”。</p> <p class="ql-block">參加晚報與市人防辦聯(lián)合舉辦《人防在我身邊》征文,“我說人防工程”見報并被收入市人防辦的“征文匯編”。</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參加晚報“我這十年”征文,“城市建筑在長高”見報。</p> <p class="ql-block">我還在2000和2001年連續(xù)兩年被晚報評為積極通訊員作者。</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晚報記者采訪報道我家的見報文章。</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報記者在“拗九節(jié)”專欄上報道我家和睦家庭,“一家人就是你體諒我,我也體諒你”。</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報記者在我空間看到我的老照片,在晚報報道“市民兩張照片,見證城市變遷”。接著我在手機上看到好多家媒體把這老照片制作成《家住倉山》《身份證號碼35頭的看過來》等等,介紹榕城歷史進展。</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報記者報道我家栽的蝴蝶蘭“酷暑天開花”。</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報記者報道我家“陽臺也是花果山”。</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報報道挑戰(zhàn)“我是晚報老朋友”,我改編京劇《沙家浜》,在活動現(xiàn)場表演《讀者晚報情》。</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報記者報道我家?guī)臀移拮幽锛亦従釉饣馂?zāi)“修好老宅,免費借給他們住幾年”。</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報報道“茶攤征集福州話歌詞”,文中介紹茶友學(xué)唱我自編的福州歌“啊鼓嶺”。</p> <p class="ql-block">參與晚報暑期“930劇場”提供影視劇照,征集經(jīng)典對白設(shè)計,贏得獎品。</p> <p class="ql-block">下面記錄我的攝影作品被晚報副刊《閩海神州》版采用的作品選。為晚報讀者展示榕城美景!</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的攝影作品,“于山獅子巖”第一次被刊登在晚報《閩海神州》副刊上。</p> <p class="ql-block">下面稿件被刊登在新聞版。</p> <p class="ql-block">參加《福州的一天》“百日攻堅”攝影大賽。之一</p> <p class="ql-block">參加《福州的一天》“百日攻堅”攝影大賽。之二</p> <p class="ql-block">參加《福州的一天》“百日攻堅”攝影大賽。之三</p> <p class="ql-block">我的這一照片刊登后,引起讀者的關(guān)注,接著編輯部開出了一個欄目《“老行當”征集令》記錄福州“老行當”。</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一時間向“老行當”征集令提供的采訪線索,線索費還挺多的100元。</p> <p class="ql-block">我還向晚報提供了上下杭街區(qū)“一戶人家竟有三個門牌號”的新聞采訪線索,線索費還是100元。</p> <p class="ql-block">與晚報記者一起去西湖采訪“禁煙亭成了危亭”。</p> <p class="ql-block">一張《懷念老樹》照片,同時也真實地記錄下二十多年前未改造的“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參與晚報收集城市建設(shè)“金點子”。</p> <p class="ql-block">一張不文明圖片,溫泉公園管理處找原因及時整改。</p> <p class="ql-block">晚報同時采用我的兩張照片,文明與不文明對比,提醒市民遵守公德,為城市文明做貢獻。</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變廢為寶自制花燈,然后拍照投稿“禮盒變身花燈,節(jié)儉不失喜慶”與晚報讀者共享。</p> <p class="ql-block">在榕城新鮮事欄目我報道了“蜂蜜現(xiàn)采現(xiàn)賣”,原來這親眼所見也有假!圖文見報,編輯部接到市人大代表蜜蜂協(xié)會會長的電話,說這蜂蜜有假!然后,編輯部給我會長電話,我聯(lián)系了會長與他一起去打假!事后,還在福州日報和海峽都市報報道打假消息。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 福州日報“現(xiàn)場直擊”刊登了我采寫的“養(yǎng)蜂專家識破假蜂蜜”打假新聞。</p><p class="ql-block"> 海峽都市報也刊登了我采寫的“人大代表現(xiàn)場打假”的新聞。</p> <p class="ql-block">參與《新聞你來拍》</p> <p class="ql-block">晚報體育新聞版也有我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參與2008“奧運你來拍”,這天空祥云像奧運火炬吧!</p> <p class="ql-block">晚報家庭大觀、健康之友版也有我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晚報《讀者之聲》版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后,我用晚報記者采訪我爸四兄弟采寫的未見報的報道《耄耋古稀四兄弟,共憶當年軍旅情》,作為《我與晚報四十年》美篇的結(jié)束篇,來記錄我與晚報不了之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