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東北大地,憶軍旅生活。冬冬(DD) 年過花甲,總憶往事,四十七年前,我參軍來到東北,并有幸成為16軍的一名汽車兵。 在那亇“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 "的年代,四年軍旅生活,其中三年半,奔馳在黑土地上執(zhí)行戰(zhàn)備施工的運輸任務。到過東三省與內(nèi)蒙不少地方,雖然那時非常艱苦,卻鍛煉了堅強性格,終身受益,也把東北視為第二故鄉(xiāng)。四十多年來,我十幾次去東北,留下了深刻記憶。最近于2016年1月又去了一次。 初遇東北大地 1969年3月,正值"珍寶島事件”爆發(fā),我參軍來到吉林遼源渭津鎮(zhèn)的炮團運輸隊。新兵集訓后,領到領章帽徽拍了張照片。 那時部隊裝備很差,前一年多,我開的車仍是朝鮮戰(zhàn)場留下的蘇式"嗄斯一51"。那時沒有防凍液,冬季出車必須提前用炭火??烤車,然后用搖手柄發(fā)動車輛,前后一個多小時。 又遇深山老林 2016年1月,我又一次到東北,來到黑龍江最高峰大禿嶺。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1969年冬季,我在吉林蛟河縣南部離“半拉窩子"村不遠的深山老林中駐扎了半年,執(zhí)行運輸任務。入伍第一亇春節(jié)在此度過,初一吃完餃子,在班長的帶領下,帶著沖鋒槍進山打狍子。 我們汽車兵喜歡學雷鋒的樣子在車上拍照 重走冰雪道路 那時東北的冬季比現(xiàn)在寒冷,汽車半年時間是在冰雪道路上行駛。即使是大城市,街道上都是結冰的,人們都會在冰上邊走邊滑行。 那年代沒有高速,道路條件比這樣的路況差。 1971年春夏,部隊進行長春至樺甸的電纜施工,我們駐扎在吉林市永吉縣雙河鎮(zhèn)中學。 錯過吉林霧淞 霧淞要在零下25度以下才能形成,我當兵時氣溫通常在零下30多度,出車去吉林市松花江邊常看到霧淞。這次去吉林霧淞島,因氣溫在零下25度以上,沒形成霧淞。 冬夏兩樣天池 夏季的長白山天池 1991.8 冬季的長白山天池 2016.1 長白山聚龍?zhí)? 長白山萬達滑雪場 鏡泊不同感受 夏季鏡泊湖 1991.8 冬季鏡泊湖 2016.1 鏡泊湖吊水樓瀑布 再睡特色火炕 牡丹江雙峰林場 當兵時,因執(zhí)行運輸任務,特別是部隊拉練,經(jīng)常住在老鄉(xiāng)家。睡的是南北火炕,這次住雪鄉(xiāng)時,睡的是電熱火炕,雖不相同,仍記憶猶在。 雙峰林場被驢友們稱為"雪鄉(xiāng)" 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