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小相聚2021太陽月亮 <p class="ql-block">出鏡:原重慶市第二工人醫(yī)院聚會發(fā)小</p><p class="ql-block">編輯:明麗廷</p><p class="ql-block">配詩:黎明輝 王蘇</p><p class="ql-block">攝影:王亞光 王渝駒 明麗廷</p><p class="ql-block">時間:2021.10.23</p><p class="ql-block">地點:重慶大學腫瘤醫(yī)院、金沙港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首先感謝這次小型聚會的發(fā)起人:吳渝憲和胡慕曾,組織主持人吳渝康和胡維一。</p><p class="ql-block">這次聚會的同學,發(fā)小、鄰里之間已有10年,20年,30年,40年甚至50年都未曾謀面了。</p><p class="ql-block">為了給大家提供這次見面的機會,組織主持人胡維一和吳渝康也多次去會所了解,安排周全,使聚會圓滿成功!感謝他們?yōu)榇蠹腋冻龅男量啵?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黎明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里養(yǎng)過一樹小鳥</p><p class="ql-block">嘉陵江邊</p><p class="ql-block">一個叫二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某年某月的某一天</p><p class="ql-block">仿佛一只只的飛散</p><p class="ql-block">東南西北參商不見</p><p class="ql-block">真正的久違</p><p class="ql-block">奄忽只見過兩面</p><p class="ql-block">一次是兒時</p><p class="ql-block">一次是晚年</p><p class="ql-block">從終點又回到起點</p><p class="ql-block">滿頭雪頂回眸孩提童顏</p><p class="ql-block">歲月無聲如云似煙</p><p class="ql-block">會發(fā)出洪鐘的聲線</p><p class="ql-block">人生一夢如風似電</p><p class="ql-block">要詠出愴然的感嘆</p><p class="ql-block">滄桑是光陰的水墨</p><p class="ql-block">人間是命運在排演</p><p class="ql-block">我們真的老了</p><p class="ql-block">二工那些年月</p><p class="ql-block">那些童年少年的時光</p><p class="ql-block">已是你我的遠方</p><p class="ql-block">像重讀一部格林童話</p><p class="ql-block">二百年前的七個小矮人</p><p class="ql-block">一個灰姑娘</p><p class="ql-block">仿佛又像夜晚的星空</p><p class="ql-block">看得見摸不著去不了</p><p class="ql-block">只有沿著眼角的皺紋</p><p class="ql-block">溝壑橫亙的前額 </p><p class="ql-block">翻山越嶺</p><p class="ql-block">或者挽留夕陽馱上晚霞</p><p class="ql-block">在夢里的河岸</p><p class="ql-block">凌空飛翔 </p><p class="ql-block">回到二工</p><p class="ql-block">去尋找去懷想</p> <p class="ql-block">我和迎春姐的青年</p> <p class="ql-block">馮佳和陳迎春站在曾經(jīng)生長熟悉的位置一定留下回憶瞬間……她們身后的一邊是一個大院子,大家叫“飛機房”可能是夾壁墻建筑的房子形象飛機……</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條通往當年托兒所的路……也給我留下了小時候成長和美好記憶深刻……也是大部分歷屆發(fā)小生活生長的地方……在父母忙于工作的年代,很多發(fā)小是全托,甚至個別孩子周末也去老師家……這里的老師非常忠于職守,是由醫(yī)院選派優(yōu)秀的員工和醫(yī)護人員參與管理和工作……我記憶深刻的是我和弟弟在讀時期的所長陳老師,她教會了我合唱打拍子,每次醫(yī)院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她給我們扎頭發(fā)和化妝,周末有一次還帶我去過她市中心的家,伯伯是個有級別的大廚師,在市政府上班,做的魚香肉絲好好吃。今年的六月,我去醫(yī)院看到了她當醫(yī)生的孫子,見面就說你奶奶好喜歡我……真是滿滿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候我們上小學是托兒所老師把我們幾個帶到小學去面試的……事先父母們在家反復教我家庭居住的門牌號和父母的大名……父親給我買了一個黑色的全豬皮的書包,上面印有一個小女孩坐在草坪小花旁……感恩父母在物質(zhì)生活不豐富的時候……</p> <p class="ql-block">六歲的我</p> <p class="ql-block">滿秋姐弟</p> <p class="ql-block">我和弟弟</p> <p class="ql-block">梯步上面房子的地方是原來醫(yī)院的食堂,比較大,有舞臺,職工開大會和聯(lián)歡晚會活動都在此舉行。凌斯偉姐姐說以前她的家就在食堂附近,今天也站在這留下回憶。</p> <p class="ql-block">我們?nèi)齻€。迎春馮佳姐和我去附近重慶大學拍的。馮佳家的相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醫(yī)院老球場壩</p> <p class="ql-block">黎明輝為夜班面配文:二工的夜班面,它是存留在二工子弟回憶中的幸福品牌,相較于其他單位的子弟是少有的一幕往事。</p><p class="ql-block">50歲后,每每回想起幼年生活,對媽媽的那份夜班面始終是難以忘懷,半盅夜班面的浮現(xiàn),媽媽那時年輕漂亮的身影一次次再現(xiàn)我腦海抺之不去,是否那就是我童年的記憶……</p><p class="ql-block">今天,胡維一兄弟突然提起二工的夜班面,引發(fā)了發(fā)小們共有的幸福感,半盅夜班面所產(chǎn)生的共享,愉快地使我們穿越回原二工生活的畫面。</p><p class="ql-block">而我今天除了歡笑和幸福,還多了一絲絲難過。既然是夜班面,父母值守夜班不餓呀?他們不想吃?有時他們需要吃、不吃而留著給我們吃,只是因面里有那么一點點肉星星讓我們吃了好長身體,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我們的童年。</p><p class="ql-block">若還想重吃出那半盅夜班面的味道,也許是個系統(tǒng)工程,至少需一個月將生活標準降低到那個年代的水平,只能用油鹽醬醋,姜蒜調(diào)料做菜,特別是菜油、豬肉按當時的月供量吃,重用煤炭球生火,停用一切電子產(chǎn)品,每晚九點鐘上床睡覺。外加不打麻將哈。一個月后,一定能品出二工的經(jīng)典夜班面之老香味兒。</p> <p class="ql-block">這是二工醫(yī)院營養(yǎng)師劉姐,也是夜班面的傳人、肖師傅的弟子,今天她為大家做好夜班面,讓大家回味當年的那個味道…</p> <p class="ql-block">我們發(fā)小生長的醫(yī)院的淵源</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腫瘤醫(yī)院創(chuàng)建于1943年,前身是中央衛(wèi)生實驗院沙磁衛(wèi)生實驗區(qū)醫(yī)院,1945年更名為重慶中央醫(yī)院附屬沙磁醫(yī)院,1946年改組為重慶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沙磁醫(yī)院,1952年移交西南軍政委員會衛(wèi)生部,更名為西南軍政委員會衛(wèi)生部沙磁醫(yī)院;</p><p class="ql-block">1953年更名為重慶市第八人民醫(yī)院;</p><p class="ql-block">1954年更名為重慶市第二工人醫(yī)院;</p><p class="ql-block">1984年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改為重慶市腫瘤研究所;</p><p class="ql-block">1987年增掛重慶市腫瘤醫(yī)院。</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腫瘤醫(yī)院(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重慶市腫瘤研究所、重慶市癌癥中心)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漢渝路181號,創(chuàng)建于1943年,占地面積70余畝,是一所集醫(y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腫瘤醫(yī)院。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成員單位,國家癌癥醫(yī)療區(qū)域中心委市共建單位,國家區(qū)域中醫(yī)腫瘤診療中心建設單位,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單位。國家人社部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帶一路”國際腫瘤防治聯(lián)合培訓基地、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重慶大學臨床醫(y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重慶大學基礎醫(y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國家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重慶市腫瘤??谱o士培訓基地,是重慶市醫(yī)保定點醫(yī)院。</p><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yī)院。</p><p class="ql-block">2019年3月,重慶市腫瘤醫(y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管理。</p> <p class="ql-block">我作為小幾屆的鄰居參加大哥大姐姐們的聚會很開心。祝福大家身體健康永遠開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50年聚會是短暫的,這些歡樂感慨的鏡頭,也是我們今后再聚的一個新起點。因為疫情和場地的限制,遺憾的是我們二工小伙伴、老同學,還有很多人沒能來參加這次聚會,而來日方長,我們希望下次還有更多人從外地從海外趕回故地尋根重逢,我們期待并擁抱那一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