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重陽,津津有味:意大利風情區(qū)、古文化街、瓷房子、海河外灘公園、乘船出海,洋貨市場等21.10.14峭松 <p class="ql-block">簡介津門:故里牌坊位于天津古文化街內(nèi),上有彩繪,其彩繪的形式是“煙琢墨石攆玉”式,牌坊心上的文字是“津門故里”(面朝南)和“晴雪”(面朝北)?!敖蜷T”是天津的別稱,“故里”是老地方的意思,“津門故里”就是天津衛(wèi)的老地方,有天津衛(wèi)的發(fā)祥地之意?!扒纭笔翘鞖夂玫囊馑?,“雪”有“洗”的含義;“晴雪”是剛剛下完雪后的景色,游人如織的街面,比喻人的心情非常純真,仿佛被洗滌了一樣,到這里為天后娘娘進香,為今后的好日子祝福。</p> <p class="ql-block">天津古文化街</p><p class="ql-block">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開區(qū)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系商業(yè)步行街,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古文化街是天津老字號店民間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老翟藥糖,張家水鋪、天津麻花等。旅游景點有天后宮、喜馬拉雅、大清郵幣、泥人張彩塑等。</p> <p class="ql-block">天津的泥人張彩塑是一種深得百姓厚愛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品,面目徑寸,不僅形神畢肖,且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天津市南開區(qū)泥人張美術館榮獲“天津泥人張”項目保護單位資格。</p> <p class="ql-block">祥德齋</p><p class="ql-block">1846年創(chuàng)立于天津的糕點店</p><p class="ql-block">祥德齋始建于1846年,是一家專門做糕點的百年老店。</p><p class="ql-block">祥德齋由來</p><p class="ql-block">相傳清道光皇帝攜百官順南運河巡查御駕臨津。行至老城廂水陸碼頭,駕臨其間品嘗糕點,一時龍顏大悅,即當場指定“京八件”等糕點為宮廷貢品,并當即為其提聯(lián)一幅“祥兆三澄糕凝白雪,德修多士餅賜紅綾”。</p><p class="ql-block">古時道光皇帝去祥德齋走過的路,今改為“龍亭西箭道”祥德齋鋪面一直延續(xù)至今,現(xiàn)由于北馬路市政拆遷祥德齋鋪面已移至天津東站夾層,天津老字號商業(yè)一條街上。</p><p class="ql-block">距今150多年前,天津北門里有位叫陳二的,在北門里府署街、戶部街一帶沿街叫賣元宵為生,賣出了名聲。在1855年,陳二在戶部街辦了一個前店后廠的祥德齋糕點鋪,本著“用料考究,制作精細”的原則,專門生產(chǎn)風味獨特的點心,使祥德齋名聲大振。此后其子又相繼開辦了4個支店。新中國成立后,祥德齋獲得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五號院相聲茶館</p><p class="ql-block">天津古文化街,五號院相聲茶館,一天多場次演出,讓客人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來一次天津玩一次古文化街不留遺憾。一碟瓜子一壺茶,一紅塵一聲歡笑,半日閑暇,茶館給人們在盲目的生活中添加了一位別樣的佐料,卸下疲憊,哈哈一笑,人們在奔波中也享受著生活,讓我們來到海河西岸充滿傳統(tǒng)懷念的古文化街“五號院相聲茶館”隔著時空與歷史對話,在曲藝的嬉笑怒罵中感受那份記憶的沉淀。以“老帶新”的方式,培養(yǎng)了相聲演員的新生力量,同時豐富藝術團的演出形式,增加了京韻大鼓、單弦、山東快書、古彩戲法等形式。在天津乃至全國的文化市場上開闊進取,整理繼承傳統(tǒng)相聲段子百余段,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看出來了嗎?</span></p> <p class="ql-block">天津老話兒“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衛(wèi)”道盡了天后宮和天津的淵源,天后宮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在媽祖文化愛好者心目中有極其崇高的位置,同時她也是天津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每天都有不少旅客來參觀拜訪,來天津衛(wèi)游玩可不要錯過呦!</p> <p class="ql-block">蝦米石:產(chǎn)于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屬燕山山脈中上元古界層疊石的一種,由生物作用和沉積作用的相互影響形成的一種生物沉積結構,從外部形態(tài)看,在灰色的石頭上呈現(xiàn)出蝦米的圖案栩栩如生,非常逼真,故稱為蝦米石。</p> <p class="ql-block">古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左右馮袁</p> <p class="ql-block">前面解放橋邊上紅房,左邊的房子是馮國璋的,右邊的房子是袁世凱的故居,袁馮是好搭檔好鄰居,這里有一講叫法(左右馮袁)。(左右逢源)</p> <p class="ql-block">天津最早叫什么?為什么說“天津”這么名字最早是朱棣取的?</p><p class="ql-block">天津位于渤海之邊,是由海水逐漸沖擊陸地而形成的。地下至今仍可以找到鯨、海豚等海生動物遺骸和種類繁多的貝殼。在夏周時期,這個地方就已經(jīng)有了它自己的名字,只是那時候不叫天津而已。春秋戰(zhàn)國,天津被趙、燕兩國占領,后來,漢武帝時期重新編制,屬于漁陽郡。時間如梭,發(fā)展到唐朝中期,此地已經(jīng)是赫赫有名的南北航運的碼頭。</p><p class="ql-block">但天津這個沿用至今的名字,經(jīng)過多方考察驗證后,得出結論:多數(shù)人一致認為,天津的名字是來源于明成祖朱棣。</p><p class="ql-block">據(jù)悉,在宋遼劍拔弩張,時時要互相征戰(zhàn)的時候,界河(如今稱為海河)就是分界之地,海河北邊是大遼的屬地,也就是如今的天津市武清縣。至于南邊則屬于北宋的城池,如:濱海新區(qū)等地,宋朝在當時的天津設立了很多的軍事屏障,就是為了防止遼軍前來征戰(zhàn)國土。后來,金貞佑在此地設立了“直沽寨”,從此,直沽的名字就成為了天津的舊稱。</p><p class="ql-block">直沽也就此成為軍事重地。</p><p class="ql-block">元朝時期,海運正式開通,直沽成為了海上運輸最大的碼頭重地。為了這個,朝廷還直接在此地設立了接運廳和府衙,修建糧倉儲存,至此此地的經(jīng)濟逐漸繁榮發(fā)展起來,如今,引得眾多游客爭相膜拜的“天后宮”就是建立于此時。1234年,人們發(fā)現(xiàn):海河的水適合析出顆粒鹽,于是,特地在此地設立了煮鹽司,管理天津的鹽場,以便于控制全國人民用鹽的命脈。</p><p class="ql-block">大明王朝建文皇帝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朱棣發(fā)動了靖難之役后,打敗侄兒朱允炆。最終,他成功登基,成為了大明朝新的主人,第二年,他就將自己的年號改為“永樂”。靖難之役的開始,就是公元1400年,朱棣從直沽,也就是如今稱天津,渡河直接走水路到了滄州,一路南下打進了南京城,終于,奪取了侄兒的天下。</p><p class="ql-block">勝者為王敗為寇,為了證明自己的勝利,也為了紀念自己發(fā)動的靖難之役取得圓滿成功,朱棣特地給直沽更換了名字,稱為“天津”。</p><p class="ql-block">就是說,這是天子曾經(jīng)走過的地方,渡過的海河。</p><p class="ql-block">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天津設了軍事駐扎之所,設天津左衛(wèi)和天津右衛(wèi)?!靶l(wèi)”屬于大明王朝的軍事建制稱呼,隸屬于后軍都督府,是皇帝管轄眾多封地必不可少的軍事護衛(wèi)。每一衛(wèi)的士兵都有五千六百人,僅僅天津這么小的地方,就有三衛(wèi)士兵,也就是一萬六千八百人,可見,朱棣將天津這個城市看的有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雖然,衛(wèi)的建制權力沒有我們想象的大,但還是有一定的職權。隨著民眾、兵士和家屬的增多,軍事管理和日常生活規(guī)則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確認的時候,苦于天津市土地丈量面積有限,很多事情都會讓人們產(chǎn)生矛盾和爭執(zhí)。此時,而這些事情,已經(jīng)不是衛(wèi)所的士兵能夠有管轄和處理的了的了。</p><p class="ql-block">之后,隨著天津商業(yè)化的逐漸形成,大明王朝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天津陸續(xù)成立了比“衛(wèi)”管線全線更高的官員,府衙,并在這個地方建立學堂,天津也變得越來越繁華富饒。</p><p class="ql-block">公元1961年,和平區(qū)南門外大街的一居民發(fā)現(xiàn):明代嘉靖年間(1550年四月),嘉靖皇帝曾經(jīng)來過天津,并且,在此地立碑著說《重修三官廟碑》 ,碑文上記載了:“天津,以前稱作至‘沽’,是非常繁華的地方,古時候就是析鹽販賣的最佳之地。我大明王朝的明成祖永樂文皇帝朱棣,當年為了清君側,帶領了北平的大好男兒從此處渡河,途徑河北滄州等地,終于抵達南京,并成功靖難,也因此開啟了明朝的繁盛和復興之路?!?lt;/p><p class="ql-block">因此,永樂皇帝朱棣將此地寵幸命名稱之為“天津”,并且,在此地開鑿城池,引進文化,設立三衛(wèi)。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津的名稱是由朱棣取的。</p><p class="ql-block">清初,滿人為了維系滿漢和平,并沒有更改明朝設立的制度,而是將三衛(wèi)合并,設立了負責各項事宜的兵士專項負責,而不是混為一談。雍正皇帝時期,為了整肅 朝政,開始在天津設立政府,以天津為主,統(tǒng)轄靜海、青縣、鹽山、慶云、南皮和滄州等六縣一州。光緒年間,八國聯(lián)軍打進中國,攻陷了天津衛(wèi)。</p><p class="ql-block">此時,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后在天津設立租界,并對其進行了軍事殖民統(tǒng)治。也正因如此,天津才有了那么多異國風情的古建筑。到了民國初年的時候,天津在中國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數(shù)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的遺老們紛紛進入天津租界避難,并圖謀復辟。</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天津市解放,正式成立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并成為中央直轄市,直到今日,也沒有改變。所以,我們更加確認,天津是由明成祖朱棣賜名而得來的。</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風情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意式風情區(qū)坐落于海河之濱,前身為近代史上意大利在華租界地始建于1902年 占地28.45公頃,現(xiàn)存一百多座洋樓,是意大利本土之外最大的意式風貌建筑群。整個街區(qū)以馬可”波羅廣場為中心涵蓋了哥特、羅馬、巴洛克等建筑特色,具有珍貴的歷史、文 化、藝術價值。 近代學術巨匠梁啟超、中國現(xiàn)代劇大師曹禺等批社會名流曾居住、活動于此,留下諸多歷史的印記。漫步其仿佛時光倒流,可以近距離欣賞這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文商相宜的獨特風景。</p> <p class="ql-block">狗不理包子</p><p class="ql-block">中國天津風味小吃</p><p class="ql-block">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面粉、豬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創(chuàng)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p><p class="ql-block">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于15個褶。</p><p class="ql-block">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p><p class="ql-block">大家熟悉的天津名小吃狗不理包子名字是怎么由來的!</p><p class="ql-block">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創(chuàng)始人高貴友出生在直隸武清縣下朱莊(現(xiàn)天津市武清區(qū))。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yǎng)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yǎng)活。</p><p class="ql-block">狗不理包子鋪老牌匾</p><p class="ql-block">高貴友14歲時,到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伙計。因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三年滿師后,高貴友獨自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由于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生意十分興隆。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jīng)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p> <p class="ql-block">和平女神雕塑</p> <p class="ql-block">為紀念1918年一戰(zhàn)勝利而在廣場中心建立了凱旋紀念塔,并在記功柱頂端堅立了意大利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設計的青銅帶翼勝利女神雕塑,雕塑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經(jīng)上海運至天津。每逢意大利國慶,租界當局都要在廣場舉行閱兵儀式表示慶祝。</p> <p class="ql-block">望海樓教堂(天津望海樓教堂,舊稱圣母得勝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區(qū)獅子林大街西端北側,斜對獅子林橋,以其舊址望海樓而得名。于1869年底建成此堂,具有歐洲哥特式建筑風格,是天主教傳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F(xiàn)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1900年在義和團運動中再次被焚毀?,F(xiàn)存望海樓為光緒二十九年(1903)用“庚子賠款”按原形制重建。建筑坐北面南,青磚木結構,長47米,寬15米,高22米,正面有3個塔樓,呈筆架形。教堂內(nèi)部并列兩排立柱,為三通廊式,無隔間與隔層。內(nèi)窗券作尖頂拱形。</p><p class="ql-block">望海樓教堂</p><p class="ql-block">望海樓教堂,窗面由五彩玻璃組成幾何圖案,地面砌瓷質花磚,裝飾華麗。1976年因地震嚴重損壞。1983年修繕。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結構</p><p class="ql-block">望海樓天主堂平面呈長方形,長55米,寬16米,建筑面積812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堂身坐北面南,高10米,為石基磚木結構建筑,青磚墻面,面向西南,建筑正面有平頂塔樓三座呈山字形,中間的塔樓最高,高12米,呈筆架式結構,除中間塔樓外大部分建筑為二層。</p><p class="ql-block">在兩側塔樓的頂部還各鑲有8個獸頭,專門為下雨時排水用的,雨水可以從獸頭口中涌出。教堂內(nèi)部并列庭柱兩排,無隔間與隔層,入口兩側設有扶壁,內(nèi)部有三道通廊,中廊稍高,側廊次之,屬巴西利卡型。中塔樓正廳東西側各有八根圓柱,支撐拱形大頂,北端為圣母瑪利亞的主祭臺,左右分別是耶穌和鞠養(yǎng)像。另外,教堂四周的墻壁上懸掛著耶穌受難圖,整個建筑的頂和壁都設有彩繪。</p><p class="ql-block">門和窗以及大廳的頂部設有尖拱形。教堂內(nèi)窗券為尖頂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組成幾何圖案,上面嵌有耶穌遇難的故事。內(nèi)部地面砌有瓷質黑白相間花磚。</p><p class="ql-block">教堂另有平頂?shù)乃?,后來又在禮拜堂四角設立了小角樓。教堂后面設有唱經(jīng)樓。</p><p class="ql-block">建設背景</p><p class="ql-block">望海樓教堂,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遺址。這里原有一座望海樓,建于清代康熙年間,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時游玩的地方。這一帶車船交匯,商販云集,是水陸交通的要道。</p><p class="ql-block">望海樓的旁邊,還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觀、望海寺等廟宇。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法等國與清政府簽訂了《北京條約》,使法國獲了在中國“各省租買地”和“建造自便”的“權利”。</p><p class="ql-block">1862年,法國在望海樓一帶方圓15畝地方的“永租權”。1869年12月,法國傳教士謝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觀,在原來地基上蓋起一座規(guī)??捎^的天主教堂。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呈長方形,前邊有3個鐘樓,仿佛3個筆筒。</p><p class="ql-block">法國傳教士給這座教堂取名為“圣母勝利之后堂”,并將此名用法文刻在教堂鐘樓正面的大理石上。當?shù)厝朔Q這座教堂為“望海樓教堂”。</p><p class="ql-block">1870年夏,與望海樓教堂僅有一河之隔的仁慈堂三、四十名兒童,由于法國傳教士和修女的虐待(但證明這純屬子虛烏有,嚴重與天主教教義相違背),再加上流行瘟疫,被折磨而死。當時天津又發(fā)生幾起拐騙兒童事件,罪犯被抓獲后,都供認受望海樓教堂教民的指使(最后查清此為誣陷)。然后,書院開始停課,士紳紛紛集會,反洋教的揭貼很快貼滿大街小巷。6月21日,數(shù)千群眾在望海樓教堂前示威。法國領事豐大業(yè),帶著秘書西蒙,和天津知縣劉杰發(fā)生沖突,擊傷了劉杰身旁的隨從。</p><p class="ql-block">在場的群眾當場打死了豐大業(yè)和西蒙。緊接著,又鳴鑼聚眾涌向望海樓教堂,打死了謝福音和其他三十多名教士、修女等,放火焚燒了望海樓教堂和法國領事館、仁慈堂。這就“天津教案”爆發(fā)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國民飯店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區(qū)赤峰道58號。1926年2月7日,在南市第一大舞臺(今東興大街152號)召開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暨天津各界“二七”紀念大會。會場莊嚴肅穆,主席臺正中懸掛列寧、孫中山等革命領袖的畫像,四周掛著“二七”烈士的遺像,鐵路工人代表和天津工人二千余人參加了開幕典禮。大會隆重悼念“二七”烈士,號召鐵路工人團結起來。會后,全體代表舉行了示威游行。</p> <p class="ql-block">世紀鐘世紀鐘是天津市為迎接新世紀,在天津站前廣場建造的大型標識性城雕建筑。2001年1月1日零時,悅耳的鐘聲在天津站前廣場的解放橋前響起,敲響迎接新世紀的鐘聲。從那一刻起,世紀鐘便成為與新世紀相伴相隨的,天津市最具關注度的標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天津世紀鐘</p><p class="ql-block">這座世紀鐘為全金屬材料。世紀鐘鐘高40米,直徑14.6米,基座面積74.4平方米,重170噸有余,分鐘盤、擺架和基座三部分,通體金屬,流光異彩。鐘擺上下,日月輝映。鐘盤圓周,眾星拱衛(wèi),中西交融,天人和一。古典與現(xiàn)代渾然一體,寓意時空延續(xù),時不我待。</p><p class="ql-block">鐘表盤的周圍采用了12星座的浮雕,畫面都是根據(jù)最原本的故事創(chuàng)作。白羊座放在頂端12點的部分,因為羊在中國代表吉祥;將天秤座放在最下部6點的部位,因為秤代表公平。這些都體現(xiàn)了把外來的文化在排列上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觀念。</p><p class="ql-block">外觀</p><p class="ql-block">石英鐘盤面積156平方米,在直徑約8米的內(nèi)環(huán)上,盤芯和指針采取花擋鏤空制作,直徑約14米的外環(huán)與內(nèi)環(huán)間鑲嵌12個直徑2.6米的青銅浮雕,圖案為12星座。表盤的側面為一個巨大的鐘擺造型,上頂“太陽”,下掛“月亮”。擺架為S形,取材于太極分割線形狀,寓意陰陽交替,互始互終。厚重的鍛銅底座上布滿大小齒輪與鏈條和巨大的螺絲,鉚釘與古老的解放橋互相映襯,古樸典雅,向人們訴說著中國近代工業(yè)從這里開始。</p><p class="ql-block">表盤</p><p class="ql-block">太陽</p><p class="ql-block">鍛銅底座</p><p class="ql-block">這座世紀鐘是目前資料可查的直徑、重量最大的藝術立體鐘。當您放眼望去,時間與空間、古典與現(xiàn)代、力與美、人與自然在這里充分融合,渾然一體,啟迪著人們無盡的遐思與想象。</p><p class="ql-block">世紀鐘高達40米,金屬部分重量為180噸。該鐘每面直徑14米,面積約154平方米,12個直徑2.6米、重約1噸的鑄銅浮雕分別為12星座。盤芯及鐘指針采用花檔鏤空制作,顯得古樸典雅。厚重的鍛銅底座上布滿大小齒輪、鏈條以及巨大的鋼制螺釘、鉚釘,與古老的解放橋互相映襯,向人們訴說著中國的近代工業(yè)從這里開始。</p><p class="ql-block">基座</p><p class="ql-block">鐘表的表盤外形為歐式風格體,選用不銹鋼材料制作羅馬數(shù)字及表盤中心骨架。骨架鑲嵌高級亞克利透明板材封面,板材厚度8毫米。羅馬數(shù)字部分為鏤空鑲嵌。羅馬數(shù)字外圍直徑8米,內(nèi)圓直徑5米,中心表盤外圓直徑5米。表盤上鑲有“天津”及“2000”大幅字樣。直徑5米表盤內(nèi),夜間發(fā)光。時、分針用不銹鋼激光切割制作,分針全長約4米。時、分針總重量為180公斤。30多個齒輪部分全部用鋼制作,外面鍛了黃銅,齒輪代表時光流轉,世紀更迭,20世紀工業(yè)化時代結束,運轉到21世紀的高科技時代。</p><p class="ql-block">表盤及連接裝置</p><p class="ql-block">鐘盤側面有一個巨大的鋼制長桿造型,全高34米,總重約10噸,上頂太陽,下掛月亮。長桿呈“S”型,取材于太極分割線形狀。寓意陰陽交替,互始互終。太陽的光芒和月亮的光環(huán)都在以每分鐘3轉的速度勻速旋轉,速度可調(diào),意味著天津是中國的門戶,濃縮了一個小宇宙,再配合時鐘的運行,給人以動感和強大的生命力,把凝固雕塑提高到動態(tài)雕塑。太陽與月亮的外部全都是不銹鋼制作,太陽的臉兒貼了純金箔,月亮的表面貼了純銀箔,月亮旁邊的衛(wèi)星也是貼了純金箔。立柱使用紫銅制作,長18米、寬6米,重達40噸。用來支撐鐘表和機房的平臺也是使用鋼制的。</p><p class="ql-block">世紀鐘側面擺動的S型長桿</p><p class="ql-block">為了將世紀鐘襯托得更加威儀,在世紀鐘的周圍豎立了8個星空回轉燈(分別發(fā)出紅、黃、綠、藍的顏色)、3圈射燈(白色燈光)、16桿水晶燈(每桿水晶燈上裝有72個燈泡)。</p><p class="ql-block">為了滿足大鐘報時音響效果的真實性、無噪音,在大鐘平臺終端處,設置了四組高、低音室外用音箱,總功率在2千瓦以上,使音量上做到了充分可調(diào),保證了音質的效果。大鐘在每天第一次報時時,響起“東方紅”的音樂,后面每次整點報時時,則采用世界專用鐘聲。</p><p class="ql-block">夜間發(fā)光是世紀鐘的又一特色。在設計上使用內(nèi)照明發(fā)光,使表盤部分在夜間清晰可見,外照明使整體通亮。并由主控制器提供自動開關信號,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夜間長短自動起閉燈光。發(fā)光系統(tǒng)還同時給擺桿上的兩個轉動輪提供電源開關信號,使擺桿上的“太陽”外圓周邊在夜間發(fā)光,擺桿下端的“月亮”也以同樣方式發(fā)光。</p> <p class="ql-block">到天津旅行,瓷房子一定要去看看,它的造型怪異,但怪得精美有特色,開放期間游人如織,有意思的是五大道還有一座和它高度相似的疙瘩樓,游客常常把它們搞混,戲稱它們是“雙胞胎”,房子的主人大概也是很無奈,特地在外墻上作了標示,告訴游客瓷房子的具體位置。</p> <p class="ql-block">瓷房子</p><p class="ql-block">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赤峰道,距離和平路金街很近。</p><p class="ql-block">這里原來是座法式老洋房,建于20世紀20年代后期,為磚木結構的歐洲公館式建筑,是典型的折中主義風格。</p><p class="ql-block">在成為“瓷房子”之前,這座洋樓美則美矣,但沒有達到驚艷的程度,2007年才讓世人為之側目。</p><p class="ql-block">2000年,一個叫張連志的商人花了3000萬買下這座小洋樓,并把它改造成瓷樓,不管是建筑的外墻,還是圍墻,眼睛所及之處都貼滿了各式各樣的陶瓷制品,仿佛整個景區(qū)是用陶瓷制造的一樣。</p><p class="ql-block">在一次全球十五大設計獨特博物館的評比中,天津瓷房子成為中國唯一一座上榜的博物館。這座房子自從開放至今仍在不斷完善和補充,除了外觀讓人耳目一新,內(nèi)部的文物展示也吸引眼球。</p><p class="ql-block">一般游客只知瓷房子好看,卻不知它渾身是寶。</p><p class="ql-block">據(jù)統(tǒng)計,這座造型怪異但精致的房子使用了4000多件古瓷器,七億多片古瓷片,1.3萬個古瓷盤,漢白玉石雕也有400多件,另外還有數(shù)量眾多的石獅子和石雕造像,令人嘆為觀止的水晶石與瑪瑙則超過20噸。這些東西價值連城,但更重要的是主人對待藝術品的誠意。</p><p class="ql-block">很多游客都會在瓷房子拍照,大場景、特寫、合照都很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北魏釋迦牟尼佛首像</p><p class="ql-block">北魏是佛教傳入中原后最鼎盛的時期之一,在那個年代,匠人們創(chuàng)造出了大量精美的佛像。這件佛首便是北魏時期的作品,也是瓷房子的鎮(zhèn)館之寶,它充分體現(xiàn)了北魏佛像“秀骨清像”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海門大橋竣工于1985年,總長903.74米,由正橋、引橋、引道等3部分組成,是我國目前開啟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的直升式公路橋。</p><p class="ql-block">海門橋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是跨越海河河口的一座升降式開啟橋,橋總長550.1m,主橋分跨為2×48+64+2×48(m),采用簡支下承式栓焊鋼桁梁,橋寬2×2+14(m)。中間64m為活動孔,提升高度24m,主橋#1~#4墩均采用φ1.2m開口鋼管樁基礎,其余采用φ55cm鋼筋混凝土管樁基礎?;顒涌撞捎脙商滋嵘龣C提升,通過平衡電機的電軸作用實現(xiàn)同步運轉。本橋閉合時凈高7m,開啟時橋下凈高31m,可通過5000t海輪,是目前國內(nèi)跨徑最大的升降式公路開啟橋。鋼桁梁采用在角形桁架,桁高8m,桁架中心距15.2m。北岸第一孔48m鋼桁梁采用膺架法架設,其余均采用全伸臂法架設。鐵道部大橋工程局設計,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和交通部和一航務工程局施工。</p><p class="ql-block">早在明代,這里作為“海門”,就成為天津八景之一。如今,巨橋飛起,橋上車水馬龍,橋下碧水泛舟,魚貫而行,遠處千帆競發(fā),恰似繁星點點。特別是入夜,無數(shù)彩燈齊放,水中彩影婆娑,大橋宛如一條巨大的彩龍在飛舞,使人心馳神往,甚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塘沽外灘公園</p><p class="ql-block">天津市綜合開發(fā)海河的龍頭工程</p><p class="ql-block">外灘是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一項重要的還河于民的民心工程,是由國際一流大師精心設計,由塘沽建委與宏達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的集休閑、娛樂、購物、美食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城市景觀經(jīng)濟區(qū),是天津市綜合開發(fā)海河的龍頭工程</p><p class="ql-block">外灘北至上海道解放路商業(yè)步行街,南臨海河,長約1公里,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設計上體現(xiàn)親水感和休閑性,展現(xiàn)了濱海新區(qū)人民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開發(fā)海河的戰(zhàn)略部署,打造濱水新城的信心和決心。在沿河岸線中間位置上,有噴高達170米的全國最大的河中噴泉。外灘延線由文化娛樂區(qū)、商業(yè)休閑區(qū)、綠化景觀區(qū)和高臺景觀區(qū)四部分組成,以沿河木制人行步道相貫通。</p><p class="ql-block">另外,外灘最搶眼的大、中、小三組結構大懸挑構架“碧海帆影”,自西向東分別高達100米、70米、50米,分別矗立在第一、第二、第三景區(qū)內(nèi),三個構架像大海中航行的帆船,與蔚藍的海河水相映成輝。這將預示著塘沽人今后一帆風順的幸福生活。龍舟賽前,著名的“東方公主”號游輪還將落位外灘對岸,彼此間遙相呼應,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p><p class="ql-block">響螺灣商務區(qū)、于家堡金融區(qū)、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海門大橋、東方公主等。</p> <p class="ql-block">東方公主</p> <p class="ql-block">東方公主號游輪位于海河外灘東側。距離天津市區(qū)45公里,京津塘、津濱高速直達?!皷|方公主”號游輪,由法國SINOZERE SHIPYARD 公司1967年建造。船長150.28米,寬21.28米,總噸位10298噸,是當時世界上最為豪華的五星級游輪之一。</p><p class="ql-block">該游輪先后用名“耀華”號、“海龍星”號。上個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承擔中國援建坦桑尼亞和贊比亞鐵路等重大援外工程人員的運輸工作,并曾往來于中日兩國之間,有“海上友好使者”之稱。周恩來總理曾乘該船出訪。20世紀90年代,一代賭梟葉漢斥巨資將其打造成游弋在港澳公海內(nèi)的一艘賭輪,享有“海上拉斯維加斯”之稱。因在該船上拍攝電影《賭俠》,更使“東方公主”號聲名遠揚。今天的“東方公主”號已被打造成一座水上宮殿,設有旅游觀光、魚翅樓密制餐飲、快餐廳、KTV娛樂區(qū)、游藝區(qū)、露天酒吧、海景客房等綜合服務設施,是八方賓客盡情領略“外灘神韻”與豪華游輪文化,享受格調(diào)生活、舉辦個性化慶典和商務活動的絕佳場所。</p> <p class="ql-block">紅嘴鷗(學名:Larus ridibundus):俗稱“水鴿子”,體形和毛色都與鴿子相似,體長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體重225-350克,壽命32年。嘴和腳皆呈紅色,身體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尾羽黑色。腳和趾赤紅色,冬時轉為橙黃色;爪黑色。</p><p class="ql-block">紅嘴鷗數(shù)量大,喜歡集群,在世界的許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海灣。主食是魚、蝦、昆蟲、水生植物和人類丟棄的食物殘渣。繁殖范圍非常廣泛,從格陵蘭島的南端和整個冰島一直延伸到歐洲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qū),堪察加半島東部,俄羅斯的烏蘇里蘭和中國東北的黑龍江,在北美東北部并不常見。</p> <p class="ql-block">海河名稱由來:宋時,海河為界河下游段,金、元時稱為直沽河、大沽河。海河這個名字始見于明末。在清代陳儀著《直隸河渠志》中有:“海河,南、北運河,淀河(大清河)之匯流,白天津東北迄至大沽口一百二十里”,這里的海河即今天的海河干流。記載雖有不確切處,但大體上說明了海河干流的方位、流經(jīng)地域及最后歸宿。從這時起,直沽河等名稱才逐漸被海河這個名字所取代,至今約200余年。</p> <p class="ql-block">體驗乘船出海</p> <p class="ql-block">洋貨巿場</p> <p class="ql-block">洋貨市場,無論對于過去的塘沽,還是現(xiàn)在的濱海新區(qū),都是個不容忽視的符號存在。</p><p class="ql-block">這里曾是華北地區(qū)的“進口商品集散地”、外地游客來天津必看的“購物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天津的街道和北京不同的地方,“北京的道路是正南正北,天津的路是放射性的,……。</p> <p class="ql-block">燈光秀21.1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