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超廣角拍照最全攻略!值得收藏!快樂小乖愛攝影 <p class="ql-block">?Il Mare手機超廣角固然有百般好,但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來說卻是最難駕馭的一枚鏡頭。關(guān)于超廣角的使用技巧,干貨滿滿,建議開始閱讀之前先收藏或分享,要不然刷著刷著就沒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全景模式是否等同于超廣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多數(shù)人對于超廣角的認識就是「廣」,但超廣角的視野廣不等同于全景模式的畫幅廣。<b>首選,它們成像過程是不同的!</b>全景模式是通過拼接的方式來獲得一張寬畫幅的照片,全景模式在拍攝的過程可以暫停,而超廣角是一鍵成片!</p> ?Andre-Skagervik<strong>其次,是鏡頭表現(xiàn)力的不同!</strong><h3>全景照片沒有明顯的透視感,而超廣角能帶來強烈的透視效果,比如畫面邊緣會有夸張的拉伸,而中間則有明顯的壓縮,視覺上會給人一種近大遠小視覺感。</h3></br> <strong>2/.</strong><strong>如何拍攝最廣畫面?</strong>了解超廣角與全景模式的區(qū)別之后,下個問題就是要知道如何切換至最廣的畫面?在了解如何用超廣角拍攝最廣畫面之前,首選要知道你的手機是否具有超廣角鏡頭。很簡單,看你的焦段是否能切換到小于1X。如果不可以,說明你的手機不具備超廣角拍攝功能。如果可以,請你把它切換到最小的數(shù)值,<strong>數(shù)值越小所能拍攝的畫面就越廣。</strong><br></br>比如iPhone 11是0.5x,華為Mate 40 Pro是0.7x(廣角)。 這種寬廣的拍攝視野適合于風光攝影,但有一點我需要提醒大家:<strong>全屏模式并非最寬畫幅!</strong><br></br>大多數(shù)手機超廣角默認比例為3:2,而諸如1:1以及全屏比例只是在3:2的基礎(chǔ)上裁剪罷了。倘若你想拍攝更加寬廣的畫面,我的建議是采用相機默認的3:2進行拍攝,后期根據(jù)需要再進行二次裁剪即可。 <strong>3/.</strong><strong>超廣角,</strong><strong>有哪些不一樣的特點?</strong>通過第一點跟第二點的介紹,我們對超廣角應該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要來了解手機超廣角的特點了,只有當我們真正了解它的特點之后,才能結(jié)合這些特點去拍大片!<strong>超廣角具有視角廣、透視強、景深大的特點</strong>。視角廣相信大家都懂了,就不再贅述。<strong>透視感強</strong>:相比于主攝以及長焦,超廣角的畫面邊緣會有明顯的拉伸效果,而畫面中間則會被壓縮,這種大與小的視覺觀感稱之為透視感。 ?陳昌俊許多手機攝影師之所以喜歡用超廣角來拍攝,正是因為超廣角的透視效果會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而這種透視效果是人眼所看不到的,換句話說透視感強的照片會有一種視覺陌生感。 超廣角視角廣、透視強的特點在拍攝時能給我們明顯的感知,而「景深大」是人們經(jīng)常忽略的特點。<strong>超廣角有著更大的清晰范圍,</strong>比如像下面這張用超廣角拍攝的例圖,人物與背景同時都是清晰的,我們稱之為清晰范圍廣,也就是景深大。 “清晰范圍大”想必你會立刻想到下次旅游合影時就用超廣角來拍,但我想提醒大家以下三點:(1)<strong>采用自動對焦</strong>:當我們采用手動點擊對焦的時候,相機會自動模糊前景或背景,所以我們采用相機的自動對焦即可;(2)<strong>人物與相機保持距離</strong>:人物離相機越近,背景就越模糊,所以要拍攝人物與背景都清晰的畫面,建議人物距離手機在3-4米;(3)<strong>關(guān)閉人像模式</strong>:經(jīng)常遇到游客讓我?guī)兔ε恼?,很多時候他們都是用人像模式來拍大合影。其實如果人物與相機超過2米,此時人像模式是無效的,所以就不要奢望人像模式會把你們每個人都拍得很美。建議結(jié)合第一點跟第二點,采用普通模式的超廣角拍攝。<strong>4/.</strong><strong>超廣角,</strong><strong>運用技巧!</strong>超廣角有明顯的透視效果,對于攝影新手來說駕馭難度有些大,但如果你能結(jié)合超廣角的鏡頭特性并且采用以下方法,相信你的攝影水平會更上一層樓。<strong>(1)強化前景</strong>大多數(shù)朋友拍攝的風光照都是千篇一律的機位糖水片,如果是攝影新手當作練習倒是無所謂,但如果你已經(jīng)學習攝影有一段時間了,那么我并不支持一味的“模仿”下去,此時你更應該思考如何給照片創(chuàng)造氛圍感? ?Anlee<br></br>照片氛圍感的打造最簡答的方法就是去強化前景,而超廣角這種“近大遠小”的鏡頭特點無疑是最佳選擇。比如下面這張照片,通過超廣角來強調(diào)干旱的土地,同時近大遠小的引導線為畫面增添了空間感。假如作者采用高機位拍攝,這種“土地干旱”以及空間感就會大打折扣。 ?許天彤另一張圖片也是同一個道理,超廣角強化融化的冰塊,與遠處的雪山形成呼應。比起只拍單調(diào)的雪山,強調(diào)前景會使畫面會更加豐滿。 ?LuDi__采用這個方法,你還可以尋找海邊的貝殼、浪花、礁石,秋天的落葉、樹根,雨天的水坑、雨傘、雨珠等等。 ?沃倫<strong>(2)?放大趣味點</strong>近大遠小除了表現(xiàn)空間感,其實還可以用來放大趣味點,尤其是在拍攝一些表情的時候,放大趣味點可以讓照片有更強的感染力。比如下面的照片,鴕鳥對于手機的好奇,當它湊近時,我們按下快門可以放大它可愛的表情。 ?過客-LYJ<br></br>同樣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去捕捉孩子燦爛的笑容。 ?人之初需要注意的是,<strong>不管是拍動物還是人物的表情,畫面要適當留白,這樣才能更好的展現(xiàn)大與小的透視關(guān)系。</strong>靠近拍攝對象可以放大趣味點,如果你的超廣角一直拍不出好照片,那你應該得反思一下是不是離得不夠近? ?Kristina-Makeeva<strong>(3)嘗試低角度</strong>平角度拍建筑透視感會比較弱,而如果<strong>采用低角度仰拍,建筑線條會自下而上進行收縮,有利于表現(xiàn)建筑的透視感</strong>。 ?張睿志鏡頭越低這種透視效果就越明顯,但此時我們可能會遇到無法按快門鍵的問題。假如按不到屏幕的虛擬快門可以有3個解決辦法:第一種是按音量鍵,但是它可能會照成手機的晃動。第二種是語音控制,但是在復雜的街道,它有可能會識別不精準。最高效的是第三種,采用耳機線來啟動快門。 ?沃倫<strong>(4)線條放邊緣</strong>超廣角的畫面邊緣能帶來強烈的拉伸效果,適合運用在人像攝影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strong>使用超廣角拍攝人像,人物的臉要置于畫面中間,而腿部置于畫面邊緣</strong>,遵守這個原則我們可以嘗試各種拍攝姿勢。 ?泡泡超廣角的這種拍法更多用于表現(xiàn)人物姿態(tài),而如果你是想刻畫人物表情,建議采用畫質(zhì)更好的主攝進行拍攝。當然除了拍攝人物形態(tài),我們也可以結(jié)合一些框架作為畫面的前景,利用邊緣拉伸的透視關(guān)系,增加畫面的縱深感。 <p class="ql-block">?Il Mar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說在最后</b>利用超廣角視角廣、透視強、景深大的特性,我們可以去強化前景增加畫面層次感,放大趣味點增強畫面感染力,嘗試低角度可以讓建筑的透視感更加明顯,而把線性被攝對象放在畫面邊緣可以給畫面增加視覺張力。手機超廣角給了我們一種視覺陌生感,如果你的手機像iPhone12 Pro Max一樣有「畸變矯正技術(shù)」,那么你可以盡情的享受超廣角給你帶來的拍攝樂趣,但如果你的手機超廣角沒有矯正技術(shù)也沒關(guān)系,在平視角拍攝建筑的時候,要注意給建筑主體足夠的留白,后期可以通過app對照片進行矯正。以上是關(guān)于手機超廣角的全部內(nèi)容,你在使用超廣角還有什么樣的心得體會,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與我交流互動。<b>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請務必點贊+轉(zhuǎn)發(fā)分享,你的分享將能幫助更多的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