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偉大領袖毛主席福全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jié)帶領中國人民</p><p class="ql-block">艱苦奮斗</p><p class="ql-block">已走過百年光輝歷程</p><p class="ql-block">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p><p class="ql-block">用百張毛主席照片回顧黨史100年</p><p class="ql-block">重溫黨的崢嶸歲月</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p><p class="ql-block">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lt;/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他一生的追求。</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緬懷毛主席。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風范,將永遠鼓舞我們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說的最樸實的一句話是“為人民服務”,最感恩的一句話是“人民萬歲”</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一種“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公仆情懷。</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書法家。</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耳邊猶回響著1949年10月1日那個響徹世界的聲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p><p class="ql-block">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轟擊下,中國危機四起、人民苦難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但都相繼失敗。</p><p class="ql-block">那時的中國,戰(zhàn)亂頻仍,民生凋敝,喪權辱國,水深火熱。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是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挺身而出,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開啟了一段歷史新紀元。</p><p class="ql-block">有一種信心叫做</p><p class="ql-block">“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p class="ql-block">大革命失敗后,紅軍在不斷圍剿中,屢屢失利。秋收起義部隊會攻長沙失敗,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失敗,廣州起義部隊堅守羊城失敗……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下,革命的火種仿佛狂風中的燭光,隨時都可能被撲滅,使得黨內(nèi)和紅軍內(nèi)部始終籠罩著一種悲觀的情緒。</p><p class="ql-block">毛澤東同志,在古田會議后,利用難得的短暫戰(zhàn)斗間隙,在古田賴坊一家店鋪的閣樓上,秉燭夜書,寫下了那封六七千字的長信,以磅礴的激情和火熱的話語重新點燃了革命的信心。</p><p class="ql-block">光芒萬丈,穿越時空,這就是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有一種豪邁叫做</p><p class="ql-block">“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p><p class="ql-block">歷史硝煙雖已遠去,但每當我們回望長征時,總能被無數(shù)的故事敲擊心靈,蕩滌靈魂。而書寫這段傳奇的人,正是毛澤東。</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壯麗史詩。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施戰(zhàn)略性轉(zhuǎn)移,退出中央根據(jù)地,進行長征。</p><p class="ql-block">這又是一段不為人知的動人細節(jié)。1935年9月29日,陜甘支隊從榜羅出發(fā),于當天到達通渭縣城,這是紅軍爬雪山穿草地三個月以來占領的第一座縣城。</p><p class="ql-block">毛澤東向楊得志、肖華詢問部隊的情況后,又不顧鞍馬勞頓,趕到不遠的文廟街小學。在那里,他首次充滿激情地公開朗誦了他自越岷山后醞釀于心的詩篇,要知道當時長征還沒有結(jié)束,但已經(jīng)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種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彰顯的是對中國革命前途的忠誠信仰和必勝信念。</p><p class="ql-block">有一種清醒叫做</p><p class="ql-block">“丟掉幻想,準備斗爭”</p><p class="ql-block">有一種思念,歷經(jīng)歷史云煙,愈加醇厚;有一種記憶,穿越時代風雨,歷久彌新。這是毛澤東同志執(zhí)筆為新華社撰寫的五大評論之一,評論的是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fā)表的白皮書《美國與中國的關系——著重1944-1949年時期》。而這一句話也一直是我們和平崛起路上的一針清醒劑。</p><p class="ql-block">即使時隔幾十年,我們再來回顧毛澤東同志的這些話語,今天依然適用,這就是偉人的智慧與遠見。</p> <p class="ql-block">有一種態(tài)度叫做</p><p class="ql-block">“軍民團結(jié)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p><p class="ql-block">1963年4月25日,國防部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警備團三營八連“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榮譽稱號。當天,毛澤東正好在上海會見印度尼西亞軍事友好代表團成員,給他們介紹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勝利的經(jīng)驗。他說:主要一條經(jīng)驗是,要同群眾結(jié)合起來。當年8月1日,他便寫下了《八連頌》這一首雜言詩。</p><p class="ql-block">其實早在1928年,結(jié)合舊軍閥出現(xiàn)的各種擾民現(xiàn)象,他就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之后全面概括成了我們熟知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此,中國軍隊的風氣煥然一新。這也是毛澤東不斷思考和始終關注的人民軍隊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在他看來,中國革命之勝利,根本還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原則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有一種奮進叫做</p><p class="ql-block">“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p><p class="ql-block">1962年的冬天,中國剛剛走出三年困難時期,中蘇關系又開始緊張。同年底,郭沫若填《滿江紅》一詞,借以表達中國人民面對反華勢力,團結(jié)一致、堅持斗爭的必勝信念,毛澤東讀后當即作此和詞。</p><p class="ql-block">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因為時間不等人。就這樣,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人民,在不長的時間里,使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jīng)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p><p class="ql-block">他曾經(jīng)說過:“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蹦晴H鏘的話語,讓我們感受到只爭朝夕的奮進,透射著時代偉人的擔當盡責!</p><p class="ql-block">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他一生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偉人風采】毛主席光輝一生照片集錦</p> <p class="ql-block">1960年,毛澤東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73年2月17日,毛澤東、周恩來會見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一代偉人毛澤東與世長辭,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