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黨百年誕,群龍舞化屋藍月亮 標題里的“化屋”,即烏江河谷腹地的貴州省黔西市新仁百年苗寨化屋村,過去叫“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div> 化屋村地處烏江南北源交匯處的六沖河口,過去群山阻隔、交通閉塞,村民外出時都要走非常危險的“手扒巖”,生活十分困難,這個村子成了與世隔絕的“懸崖村”,加上石漠化嚴重,是有名的貧困村。</div><div>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古老的苗寨化屋村涅槃重生,騰飛藍天,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煥發(fā)出生命活力,以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為依托,將苗寨變成了山水畫廊,成為帶動當?shù)卮迕衩撠氈赂坏囊环礁5亍? </div> 2021年2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涅槃重生的化屋村,走進苗家新居,和村民們親切地聊家常,肯定了苗寨的成果并指出今后的方向,極大地鼓舞了村民們將家園建設得更美好的決心和信心。同時習總書記的到來,也讓這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苗家鳳凰,一舉飛出了大山深谷,譽滿神州。(該圖片取自網(wǎng)上) 備注:該圖片取自網(wǎng)上。 2021年5月17日,化屋村為了慶祝建黨100周年,助推鄉(xiāng)村振興,舉行了一場精彩盛大的慶典,我作為貴陽市空竹俱樂部的一名“編外會員”,有幸親歷了這場盛會。<div><br></div><div> 2百多人的隊伍,四輛大巴車,一早從貴陽出發(fā),奔赴化屋村。高速路上飛馳了近2個小時,在東風湖碼頭換乘游輪,在烏江支流六沖河上乘風破浪約40多分鐘,抵達目的地——化屋村文化廣場碼頭。<br><div> 一路上大氣磅礴的烏江十里畫廊、化屋村苗女們載歌載舞如孔雀開屏般的美麗舞姿、舞龍隊騰空飛舞的各色長龍、竹友們技藝高超的表演……如一幅幅彩色畫卷感動著我,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div><div> 于是,我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了這次盛會的部分場景。 </div><div><br></div><div> 貴陽市健身俱樂部副部長邱林在車上給大家交代安全注意事項,為了這次活動,他和俱樂部的成員們付出了許多心血,為活動的圓滿成功做了大量工作,真是辛苦了。</div></div> 在東風湖碼頭,空竹隊副隊長陳衛(wèi)平和劉姐率先登上了等候在碼頭上的游船,馬上起航了,后面的親們,快點哦! 從東風湖碼頭坐船前往化屋村,途經(jīng)被譽為世界第一斜拉橋的鴨池河特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矗立烏江上的大橋非常壯觀。 大橋橫跨鴨池河,兩岸連接了清鎮(zhèn)和黔西,橋面寬28米,全長1450米,主跨800米,橋身距水面434米,造型宏偉色彩美觀,紅色橋身白色拉索,與兩岸綿延的山勢和民居自然融合,相得益彰,成為烏江上的一道自然獨特的風景線。這是目前建成的世界最大跨徑鋼桁梁斜拉橋。創(chuàng)世界山區(qū)斜拉橋之最,2018年6月12日在國際橋梁大會上獲得獎項。 我們的船從橋下穿過,仰視頭頂?shù)臉蛄?,仿佛一把美麗的巨形豎琴,在綿延的大山河谷間,彈奏出恢弘壯麗的建設者交響曲,不用去了解修橋的難度,光看它兩岸陡峭壁立的山崖,就讓人心生敬畏。 烏江兩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沖河,兩源自化屋基匯流,二水合而為鴨池河。即烏江百里畫廊中的一段。 沿江風光迤邐,步步是景,兩岸奇峰像一幅幅巨形水墨畫迎面撲來。<div> 途經(jīng)偉岸陡峭的“天柱峰”,幾根天然形成的巨形石柱從江邊拔地而起,形成奇景,船行此處,隨著船的位置變化,岸上風光也不斷變化,從不同角度觀賞,會得到不同的印象。</div><div> 國內叫“天柱峰”的景點很多,愚以為黔西這座天柱峰是最獨特最形象。</div><div> </div><div> 下面幾幅圖就是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天柱峰。</div> 貴陽空竹俱樂部的竹友們,在船上興高采烈地觀賞沿江風景。 愉快的行程,開心的笑臉,留下這幅照片,記錄這次難忘的行程。 空竹前輩肖老師,忘情地觀賞著烏江山水,是想把這些美好的景物牢牢記下,帶回家永久保存? “80后”的黃老師,是個很會玩的“老頑童”,在船上也要嗨嗨自拍,把美景和快樂帶回家和老伴分享。 老大姐劉云惠,忍不住舒展手臂,和江岸山水打招呼,嗨!烏江,化屋村,我們來了! 兩位美女相依相偎,發(fā)自內心的笑容,闡述著她們的快樂。 劉姐和劉妹,別看她們現(xiàn)在很文靜,抖起空竹時,就是一對巾幗英雄。 我也不能閑著啊,典型的“手機黨”一路拍拍拍…… 熱愛生活的人,臉上永遠帶著笑容。 我也成了竹友鏡頭里的風景。 一路觀賞著美景,40多分鐘的航程很快就走完,抵達化屋村碼頭。 站在化屋村碼頭臺階高處,視野開闊,可以看到碧綠的江水從壁立的山崖下緩緩流過,對面群峰就是一幅巨形天然山水畫,山水交融,撒落一江芳菲,見證著化屋村的前世今生,見證著這個百年苗寨山鄉(xiāng)巨變。 化屋村文化廣場盛況空前,布置好的舞臺莊嚴肅穆,代表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巨形牛角和銅鼓上方,掛著這場盛典的主旨:“慶黨百年華誕,助推鄉(xiāng)村振興”。<div> 盛會的第一個程序,是100名黨員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永遠跟黨走。</div><div> 文化廣場上響起宏亮的歌聲:“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歌聲表達了化屋村苗族同胞和到會所有人員的心聲。</div> 各族、各地人民大團結,在黨的領導下奔向光明的遠方,全體來張大合影。 舞臺下坐滿了前來參加盛會的相關領導和來自貴陽健身俱樂部的竹友、龍友、歌友們,以及當?shù)氐母髯遴l(xiāng)民。<div> </div> 盛裝的苗女們在舞臺上載歌載舞,用獨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表達對共產(chǎn)黨的熱愛,表達對新生活的憧憬。 京劇表演《繡紅旗》,熱淚隨著針線走,繡出一片新天地,這也是化屋村苗族人民跟著共產(chǎn)黨,山鄉(xiāng)巨變的真實寫照。 好花紅,好花生在茨梨蓬,哪朵向陽哪朵紅,化屋村就是一朵向陽的刺梨花。 盛裝的苗女端著苗家自釀的米酒,唱著“敬酒歌”向蒞臨盛會的各級領導和來自遠方的客人敬酒。 這哪里是甜甜的米酒,這就是脫貧致富的化屋村苗族村民們甜甜的生活。 舞臺上下,眾口同心,臺下觀眾席地而坐,既是觀眾也是演員,每個人都融入到喜慶洋溢的氣氛里。 從貴陽遠道而來的客人們,不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在烏江畔古老而新生的苗族村寨合個影,為母親慶生,共同見證建黨百年的豐功偉績。 童心永駐,笑靨如花,黨建百年華誕,也是我們的節(jié)日。 誰說女子不如男?照片上一個個英姿颯爽的女子,哪一個不比邱部長有型有范兒? 石柱前面留個影,我們也和身后的群山峻嶺一起,見證了化屋村在黨的領導下,煥發(fā)朝氣,走向光明的這一刻。 攝影師們勞苦功高,用鏡頭收納記錄了多少美好的笑容,為這場盛會留下了多少永恒的記憶,謝謝你們! 攝影師的鏡頭定格了這個難忘的時刻。 “80后”的李老師,我們的“老班長”,也是“不忘初心,永跟黨走”的典范。 猜猜這位老玩童有幾歲? 流星球玩得溜溜的,慶黨百年華誕,老班長聊發(fā)少年狂,手中的流星不斷畫著同心圓。 笑得有多么開心,生活就有多么美好。 這是貴陽空竹隊的流星球隊,看著他們靈活的動作和手中翻飛的流星球,誰能看出這是一群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意義非常的盛會。 文化廣場上,空竹女俠大展身手,高難動作是獻給盛典的最好禮物。 最精彩的莫過于舞龍隊的表演。 隨著《中國龍》音樂響起,廣場上一條條各色巨龍騰空而起,流星閃電,飛舞騰躍,將盛會的氣氛推向高潮。 上山是虎,下海是龍 ,我在人間是堂堂的大英雄 !揮手起雨,舞動生風, 看我東方升騰的中國龍。 迎過多少風,經(jīng)過千場冰霜,度過萬個寒冬 ,何懼風,何懼雨,何懼山搖地動…… 若我一震騰空,其勢可吞長虹 ,經(jīng)過腥風血雨,聽過雷電轟鳴 ,有過沉浮升騰,卻不為其所動 。任沉浮,任升騰,任憑地裂天崩, 永遠向往著東方的太陽紅! 經(jīng)過磨難,有過苦痛,龍族仍顯崢嶸, 你不平凡,我也不普通 ,龍種龍族無上光榮。 歌詞分明就是大山里的百年苗鄉(xiāng)化屋村的真實寫照,歌詞里有你有我有他,有每個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普通人。 化屋村就像廣場上飛舞著的這些五彩斑斕的巨龍,翻滾跳躍,騰空而起,要沖出大山,沖向遼闊的藍天,沖向世界。 能換來2百多名隊友的認可和尊敬,看著化屋村的新貌,看著現(xiàn)場的熱烈景象,辛苦勞碌都忘掉,值了! 你用鏡頭記錄美好,你也是美好的一部分。 民族服裝更能表達心意,謝謝您了,熱情無私的小邱兄弟。 欣逢黨建百年華誕,是幸運,是幸福,也是光榮。 姐妹們來張合影,留下我們的笑容,為我們母親慶生。 好朋友,好姐妹,能一同來到烏江畔的這個古老苗寨,參加慶黨百年華誕的盛會,是難得的緣分。 曾經(jīng)風雨同舟,便是今生緣分,將我們開心的瞬間,定格在三角梅的簇擁中。 盛會結束,化屋村碼頭,整齊地排列的游船,將遠道趕來參加盛會的客人們平安地送出大山。 上船返程了,我們人走了,但歡笑和開心留在了化屋村。誠摯地祝福:古老的化屋村,祝你欣逢盛世,在社會主義大道上步步高、年年好! 再見了,化屋村,再見了,大山里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你們用對黨的忠誠和信任,以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用勤勞的雙手,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證明了跟黨走就一定能振興家鄉(xiāng),把美麗的家園變成金鳳凰飛向世界,把百年苗寨變成巨龍騰空百丈。 備注:文中部分圖片是竹友、攝友們的作品,在此謹向作者致以誠摯謝意,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著作權,請私聊告訴我,我可將您的作品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