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灘涂物語 】 — 余興霞浦灘涂攝影作品集魚刺 <p class="ql-block">霞浦,坐落于海峽西岸東北翼,有著長達404公里的海岸線,南面是狹長的東沖半島,它將一灣海水分隔成內(nèi)海和外海,內(nèi)海的東吾洋和官井洋,屬于少有的湖泊性海洋,霞浦的海兼有湖泊的靜美和大海的壯麗。</p> <p class="ql-block">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潮起潮落,海灘、灘涂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景觀,當海潮退去,海灘、灘涂擱淺了漁船,也留住了豐富的海洋生物和養(yǎng)分,大海、海灘、灘涂提供給了沿岸居民海耕海植討生活的天然條件,世世代代,生息不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其獨特的灘涂和海岸線吸引全國各地的攝影師和游客,被攝影界贊譽為“中國最美的灘涂”,2010年7月被《數(shù)碼攝影》雜志評為“攝影人必去的十大風光攝影圣地”之首位。</span></p> <p class="ql-block">“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對這句話有較完整的闡述。沒有生活原形或者現(xiàn)象就沒有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頭和靈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4年至2007年,是霞浦灘涂攝影興起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點。那幾年,以鄭德雄為首的霞浦攝影人足跡踏遍了霞浦的海岸線、島嶼、灘涂、海灘和漁村。一系列反映霞浦世代沿襲的海耕海植文化等系列作品先后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等雜志上發(fā)表,在國內(nèi)、國際各大攝影大賽屢屢奪冠,引發(fā)業(yè)界的一片驚嘆,霞浦灘涂開始在攝影圈內(nèi)外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2007年,霞浦縣與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中國攝影》、《大眾攝影》雜志社聯(lián)合主辦了“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比珖鴶z影大賽。從此霞浦灘涂攝影走向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霞浦灘涂攝影獨具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霞浦獨具的地域特色。霞浦的海岸線上分布著花崗巖類低山丘陵,緊緊挨著灘涂,強烈的海風和貧瘠的花崗巖地貌,為拍攝灘涂全貌提供了寬闊的視野,提供了霞浦灘涂風光區(qū)別于其它海岸風光最重要的特征,即高點拍攝,因為高視點有利于鋪展畫面,表現(xiàn)更多的細節(jié),更能表現(xiàn)出灘涂在各種光影下變化豐富的線條、紋理、色塊和質(zhì)感,這也是低角度拍攝無法實現(xiàn)的。而霞浦依山臨海,這絕妙獨具的地域特色是上天對攝影人的慷慨賜予,也成就了霞浦灘涂具有中國最美灘涂的美譽。隨著科技的發(fā)達,無人機的興起,霞浦獨具的地域特色將漸漸失去其優(yōu)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光與潮汐的互動。攝影的靈魂在于光的運用。灘涂景物和顏色都相對單一,在強光下就是一片爛泥巴。唯有光線的變化才能產(chǎn)生神奇的效果。大海與海灘、灘涂是不可分割的,潮汐的影響是關鍵,潮漲一片汪洋,再好的光線也白搭,唯有光線和潮位的最佳組合,該隱的隱,該露的露,船只、人物、水鳥、漁舟等等動態(tài)元素的位置都恰到好處……,可以說光與潮汐的互動成就了霞浦灘涂攝影。</span></p> <p class="ql-block">3、世代沿襲的海耕海植文化與自然的有機結合。當海潮退去,灘涂擱淺了漁船,也留住了豐富的海洋生物和養(yǎng)分,灘涂提供給了沿岸居民海耕海植討生活的天然條件,世世代代,生息不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是用于在灘涂養(yǎng)殖海帶、紫菜、牡礪的竹竿、浮標、木船,無意中卻成了攝影人眼中的點、線、面,被組合成各種圖案和畫卷。而灘涂渾然天成的水光、線條、機理、質(zhì)感和色彩卻是獨特的,它營造出來的畫面或具像或抽像,或淡雅或絢麗,或大尺度或小品。霞浦灘涂攝影如果僅有自然景觀,是缺少內(nèi)涵的,當人文與自然得到恰到好處的結合,可謂變幻無窮,也就吸引來無數(shù)攝影人的目光。</span></p> <p class="ql-block">二、霞浦灘涂攝影是風光與人文的結合,具有寫意性與紀實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灘涂是海的一個部分,漲潮時它和大海渾然一體,有著水天一色的遼闊,有著驚濤拍岸的壯美。退潮時,那彎彎曲曲的港汊,星星點點的漁舟,綿延無際的掛蠣,在風中飄搖的紫菜,在碧波上蕩漾的漁排,還有金黃海灘上晾曬著碧綠的漁網(wǎng)……等元素構成了霞浦灘涂攝影的題材。霞浦灘涂攝影是風光與人文的結合,拍攝的重心在風光,屬風光藝術攝影;拍攝的重心在人文,屬人文紀實攝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灘涂風光的主體是灘涂,而灘涂線條、紋理、色塊和質(zhì)感不是一成不變,每次隨著潮水的大小,退潮后都在變化,灘涂風光不是寫實風光而是寫意風光,屬于藝術攝影范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灘涂寫意風光,是允許第二次創(chuàng)作的。不要拒絕數(shù)碼后期處理。數(shù)碼暗房時常會讓一幅普通的灘涂照片變作精彩的攝影藝術作品,至于后期處理的“度”則是見仁見智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霞浦灘涂攝影,必須是光影與潮汐的完美結合。</span></p> <p class="ql-block">在霞浦攝影,特別是霞浦的灘涂攝影講究潮水與光影的配合,當日出前半個小時,剛好退潮露出灘涂,這時在光影和潮汐的作用下,流光溢彩,生生不息。拍攝行程也需要通過天氣以及潮水的變化來設定。如果您不懂得計算潮位,只需要大致了解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前后的一些日子,特別是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是大潮,不但對灘涂的沖刷帶來的變化比較大,而且也是漁汛繁忙、討海人多的時候,這時早晚又恰逢潮水退盡,光線恰到好處,即是拍攝灘涂落潮的最佳時段。但潮汐不是拍攝霞浦唯一的因素,因為有些景點是不需要考慮潮汐的,譬如花竹、楊家溪榕樹群,還有一些景點可能是漲潮時更好,譬如沙江的S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霞浦灘涂攝影運用大光圈,反其道而行拍霞浦灘涂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常拍風光要求用最小的光圈去表現(xiàn)最大的景深,但是拍攝霞浦灘涂風光要反過來考慮,因為海面的很多元素是動態(tài)的,尤其是在晨昏弱光的條件下,用慢速度拍攝很容易造成影像模糊,所以在拍攝時要先考慮速度,寧可用大光圈,也要保證它的速度抓到清晰畫面。也許你會擔心這樣設置會影響景深,其實不然,因為拍灘涂時站位距離較遠,而且又在高角度,拍出的灘涂基本上處于平面的狀態(tài),所以對景深沒有太大影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五、霞浦灘涂攝影長焦距的鏡頭是主打鏡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支超廣角會助您拍到不錯的日出和日落,24-70是漁村人文拍攝必備鏡頭,80-400的鏡頭是霞浦灘涂攝影主打鏡頭,或者其他更長焦段鏡頭。長焦距的鏡頭能方便地擷取其中一塊最美的畫面,通過長焦距的空間壓縮,產(chǎn)生一種有別于肉眼看到的抽像的美,使畫面的形式感更強。雖然使用長焦距的概率高,但是不要一味地追求用最長終端來表現(xiàn),而是要根據(jù)不同的場景來使用不同焦段拍攝。灘涂線條和形狀的構成, 具有強烈的動態(tài),能表現(xiàn)出動感、力量和方向。灘涂場景適當拍大些,曲線變化多,整個畫面就活了,能承載更多戲劇性的情節(jié),讓人感覺優(yōu)雅,美不勝收,如果畫面太局促,就難免顯得呆板。 </span></p> <p class="ql-block">六、霞浦灘涂攝影是以灘涂攝影為核心,涵蓋山、川、海、島的風光、人文風光、人文、生態(tài)自然等攝影類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