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廬山九日游大秦嶺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3日至 21日,隨五環(huán)游行社踏上了赴黃山、宏村、婺源、廬山的旅途。早已聽聞“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所以對于黃山一直是心向往之。此次去黃山,一睹其風采,了卻多年的愿望。而宏村、婺源久聞大名,更是攝影人的創(chuàng)作采風之地。十多年前去過的廬山,這次也想好好拍攝她的秀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 乘索道上了玉屏峰,首先看見的就是黃山的標志---迎客松。這棵松樹造型非常美,像是在招手迎接每一位登上黃山的客人。想拍攝,但選個理想的拍攝角度卻十分不易,因為人實在太多了。山上全是游客,人擠人,人挨人,人人都拿著手機拍迎客松。我舉著沉重的相機,連插腳的間隙都難找。拍出來的照片人滿為患。我真是想起了那句廣告語:“山高人為峰”。此時天氣也不太配合,霧氣太重,背景一片霧,看不到群山。</p><p class="ql-block"> 正準備離開,突然時來運轉,云開霧散,陽光也出來了。我立刻按動快門,將勁松和云霧中的群峰收入了相機之中。陽光僅僅出現(xiàn)了一兩分鐘,就又是濃霧一片了。我的運氣不錯呀!??</p> <p class="ql-block">蓮花峰四年才開放一次</p> <p class="ql-block">霧,使得山勢更壯美。</p> <p class="ql-block">上午,黃山被霧環(huán)抱。霧增加了黃山的奇,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導游說的天花亂墜,說這個山峰象這個象那個,我也看不出來。管他呢,說象什么就是什么,心想什么就是什么唄!??</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松樹長的都是那樣有個性。</p> <p class="ql-block">登山的路很險峻</p> <p class="ql-block">松與山。山是奇峰,松是勁松。</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頂還十分遙遠。</p> <p class="ql-block">山峰很美,雙腿很累。咬牙堅持,登頂怕誰?</p> <p class="ql-block">峻嶺托勁松,</p> <p class="ql-block">令人贊嘆不已的勁松</p> <p class="ql-block">山路崎嶇</p> <p class="ql-block">鰲魚峰在望。但是“在望”與“登頂”之間還要咬牙攀登的一大段山路。背著沉重的相機爬山,真考驗自己的體力。還不錯,我經(jīng)受住了考驗,成功登上了鰲魚峰。我還行??!給自己點個贊!??</p> <p class="ql-block">登上了山頂,一對年輕人正在拍照。帥哥的架勢很夸張,女朋友看起來很滿意。祝福他們。??????</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站在巨石上有危險,管理人員出來管事兒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頂一舒豪情。</p> <p class="ql-block">大媽們無論在哪里都要張顯個性。</p> <p class="ql-block">黃山飛來石</p> <p class="ql-block">還有猴子觀海</p> <p class="ql-block">這塊石頭也像是飛來的,可是為什么沒出名呢?</p> <p class="ql-block">宏村,也是安徽省的著名古村落。數(shù)百年的徽派風格建筑,使得這個村子成了當今的攝影紅村。村外的一湖清水,明鏡一般,湖水倒映著民居,村落顯得十分秀麗。</p> <p class="ql-block">這是進村的主要大門</p> <p class="ql-block">村口有湖水,村子有靈氣。</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村里古老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村中也有一湖,湖邊的房子則稱《望月堂》。</p> <p class="ql-block">自古徽州出火腿,只因神豬??黃山來。湖邊涼曬著村民們自制的火腿,一字排開,很吸引眼球。過去只知云南宣威和浙江金華的火腿聞名天下,而今方知宏村的火腿也很有名氣。??</p> <p class="ql-block">進得一戶大宅</p> <p class="ql-block">迎面而來的是一幅《朱熹家訓》。仔細閱讀,人家講得非常有道理。不愧是儒家大腕兒。??</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房屋飛檐是徽派建筑的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制作糕點,木捶猛砸,免費體驗,任意品嘗,不要錢??。????</p> <p class="ql-block">依山傍水 秀美村落</p> <p class="ql-block">畫中村莊</p> <p class="ql-block">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宏村都透著青秀的美。</p> <p class="ql-block">墻外看民居,徽派的韻味十足。仔細端詳,很有看頭。</p> <p class="ql-block">而現(xiàn)在建的徽派房屋,則顯得很生硬,談不上什么韻味了。</p> <p class="ql-block">驅車十幾公里,去看翡翠湖。其實只是山溝里的一個小水潭,只不過水清得碧綠而已,略感失望。</p> <p class="ql-block">雖說是翡翠湖太小不盡如人意,但石頭上刻的王維的詩句還是不錯的。</p> <p class="ql-block"> 婺源,其實是在江西省境內(nèi)。但由于歷史上曾把這一帶劃歸安徽省,當?shù)鼐用竦纳盍晳T也與安徽類同,所以房屋建筑也基本都是徽派風格。</p><p class="ql-block"> 每年春季,婺源大面積的油菜花盛開,已成為國內(nèi)著名景觀。我們到時,烏云密布,天降大雨,實在不是拍攝的天氣。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吧?無論好壞,總得拍幾張帶回去。于是,我10元錢買了一雙塑料防水鞋套穿上,又披上一件雨衣,懷抱單反相機到了江嶺。</p><p class="ql-block"> 正在此刻,大雨忽然停了,山間的云霧很有節(jié)奏地散開了,一個小山村從云霧中撲面而來。神奇??!一幅多么美的雨后山村圖呀!老天爺開眼了,快拍!手中的相機立刻咔嚓咔嚓地響了起來。相機拍完換手機,拍罷廣角拍全景…….。僅僅幾分鐘過后,雨又下起來了,濃霧又遮住秀麗的小山村。而我卻已經(jīng)收獲滿滿了,感謝天公的照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雨后霧繞青山,青秀無比。</p> <p class="ql-block"> 江嶺小山村,多虧了這場大雨,才把景色洗得如此秀麗。</p> <p class="ql-block">走進另一古鎮(zhèn)----李坑。鎮(zhèn)子名“坑”,其實不是坑,而是一座古老的村鎮(zhèn)。</p> <p class="ql-block">一條小河穿過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白發(fā)老太太居然也能撐船,厲害!??????</p> <p class="ql-block">小巷細雨潤如酥??</p> <p class="ql-block">李坑的夜色</p> <p class="ql-block">路遇月亮灣,下車拍攝忙。</p> <p class="ql-block">遙望油菜花田中的小村莊,近看碧水泛舟,寧靜的月亮灣清晨。</p> <p class="ql-block">輕舟遠去,即將隱沒在水灣深處。</p> <p class="ql-block">究竟是湖水呈彎月形還是湖中小島呈彎月狀,為什么稱月亮灣??,好像誰也沒說清楚。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的秀麗美景吸引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了一個叫“思溪延村”的地方。這個村名怎么叫起來這么不順口?進村之后才知道這是兩個村子,一個是“延村”,另一個“思溪村”則是在一公里之外。都是徽派建筑風格的民居,都是座落在江西境內(nèi)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村內(nèi)的大戲臺,看其規(guī)模和氣派,應該是近期的鋼筋水泥建筑。</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村里小巷子里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延村還有一景觀,每戶大門口都貼著自己家的“家訓”,各家都不一樣,但都以中華民族良好家風為主題的家訓。??????</p> <p class="ql-block">如果戶主是共產(chǎn)黨員,則必須要另外貼黨員的牌子,公開身份,接受村民的監(jiān)督。這個村子的家風好,村風好,黨風也一定好。????????????</p> <p class="ql-block">村后有一條小河,幾位村婦在河邊洗衣服?,F(xiàn)在的年代,在河邊洗衣服的村婦已經(jīng)很少見了。</p> <p class="ql-block">距離延村一公里之外的思溪村。</p> <p class="ql-block">依然是徽派民居。</p> <p class="ql-block">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jié)。</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甲路紙傘,傳統(tǒng)工藝制作,至今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了,是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今天去看千年老樟樹,正好路過,進去后果然開眼界了。</p> <p class="ql-block"> 紙傘的制作,繪畫是關鍵工藝。居說今天有領導要來,所以工藝美術師早早的就開始繪制了。</p> <p class="ql-block">認真描繪,一絲不茍。</p> <p class="ql-block">關鍵的工藝繪畫,師傅從花朵開始落筆。</p> <p class="ql-block">基本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已經(jīng)完工的成品。甲路紙傘每年的出口量很大,東南亞的客戶很喜歡。</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zhèn)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鎮(zhèn)之一,景德鎮(zhèn)的瓷器更是名揚四海。我們?nèi)⒂^官窯博物館,印象深刻的是里面供奉著的這三尊神像。</p><p class="ql-block"> 過去燒窯,什么最難掌握?火候溫度。所以必須祈禱神仙保佑,而風火仙師就供奉在正中間。僅靠風火神還不夠,必須要有高手師傅親自操作。因此,師祖的神位就供奉在了右邊。原材料是保證出精品瓷器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高嶺土神也就供在了右邊。該考慮的,古人都考慮到了,周到?。??</p> <p class="ql-block">龍窯是過去官窯的主要燒窯之一,是利用斜坡地形建造的窯。一般長約四、五十米,很宏大。</p> <p class="ql-block">龍窯的復制品</p> <p class="ql-block">68歲的江西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正在繪制彩盤。</p> <p class="ql-block"> 這些精品確實非常漂亮,每件的價格都上了五位數(shù)。咱們也就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nèi)的竹林走廊。</p> <p class="ql-block">廬山,是我們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過去上廬山,私家車可以直接上去。現(xiàn)在不行了,必須要乘景交車。當然了,車票也是必須的??。</p><p class="ql-block"> 山上有一個人工湖,水平如鏡,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廬山上的猴子很多</p> <p class="ql-block">游客要把自己的東西拿好,防止被潑猴搶去。</p> <p class="ql-block">廬山的霧舉世無雙,相比之下,黃山的霧就小多了。</p> <p class="ql-block"> 在仙人洞拍攝的云海山峰。</p> <p class="ql-block">“無限風光在險峰”。站在險峰上拍攝的云海山峰。</p> <p class="ql-block">龍首崖,壁立千仞,想拍攝十分不易。上午10點多到此,濃霧鎖群山,什么也看不見。</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點多又專程趕來,仍然是濃霧彌漫,并伴有小雨,拍不成。想走又不甘心,等等吧,說不定會有奇跡呢。果然,半個小時之后,云霧突然散開,龍首崖雄姿屹立在眼前。一切都那么突然,一切又都那么奇幻,奇跡果然發(fā)生了。僅僅兩三分鐘,濃霧鎖住了群山。而我則利用這有限的兩分鐘,拍出了龍首崖的雄偉畫面。</p> <p class="ql-block">有限的兩分鐘云開霧散之時,是耐心等待了20多分鐘才來的短暫的一瞬間,我利用這個瞬間拍出了自己想要的云海。</p> <p class="ql-block">龍首崖上的松樹也是蒼勁有力,黃山松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這是云霧散開的最大程度,兩三分鐘后,依舊回復云遮霧罩的畫面。好在我抓住了這個機會。??</p> <p class="ql-block">短視頻看云海</p> <p class="ql-block">廬山的參天大樹,挺拔高大。</p> <p class="ql-block">叫不上名的野花,生長在懸崖上,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宋美齡別墅“美廬”門前的花,在濃霧中盛開。</p> <p class="ql-block">廬山人民劇院,當年最高層兩次在這里開會,曾經(jīng)產(chǎn)生了歷史的旋渦。</p> <p class="ql-block">站在莊嚴肅穆的會場前,回想幾十年前的歷史事件,令人感慨不已。</p> <p class="ql-block">霧中的樹林</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廬山上的著名景點。天氣晴朗時,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山下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憒憾的是絕大多數(shù)來客都未能在這里一睹鄱陽湖的風彩,因為霧鎖廬山,什么也看不見。我的運氣也不好,兩次上廬山均未能在此如愿以償。</p><p class="ql-block"> 九天的黃山廬山之旅完美結束,要感謝一路上幫助和關心我的各位朋友。特別要感謝五環(huán)旅行社的劉總夫婦,祝福你們身體健康,事業(yè)興旺發(fā)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