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黃家碼頭》兆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詞曲 劉兆華 編曲 張樂樂</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坡坡呀坎坎,又陡又很遠(yuǎ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媽媽帶著我,走過了那童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遠(yuǎn)看三洞橋,一道風(fēng)景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火車來往過,是我的一心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黃家啊碼頭,我童年的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里有我熟悉的,大街小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邊啊船往,望見熱鬧景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等爸爸喝完茶,走在回家路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鐵軌上邊走,又窄又很遠(yuǎ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爸爸帶著我,走過了那時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老的碼頭,悠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里人氣旺,是我們的家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黃家啊碼頭,我思念的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里有我記憶的,快樂印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回到故里,看見繁華景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認(rèn)不清我找不到,從前的模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作曲背景</b></p><p class="ql-block">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一段自己最美好記憶,時常在喚起對它最難忘的回憶。我也同樣,在我的童年里,總也能找到一些零碎支離的記憶,印象中,黃家碼頭就是常常帶我走進(jìn)童年時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記得在小時候,每到星期天,有時,父母就帶我們?nèi)S家碼頭玩耍。我們住家所處的位置,正好是與黃家碼頭兩山之隔,中間是一道很深的溝壑。去時,要走很長一段下坡的石梯路,路過一座石橋,再往上爬一段坡,就到碼頭中心的街上。當(dāng)時去的唯一方式,就是走路。路雖然是新修的石板梯坎路,但長長的下坡走完后又上段坡,單面走一趟,就感到特別的累,來回極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黃家碼頭的中心地帶,整體面積不是很大,有一棟2層樓的房子是國營百貨商店,是街上最好的建筑物,經(jīng)營的商品種類不多,和我們現(xiàn)在的超市相比較,規(guī)模上顯得很小。周邊有理發(fā)店、小飯館、茶館、雜貨鋪,以及零散一些買菜的,構(gòu)成了黃家碼頭商業(yè)的基本業(yè)態(tài),街上總穿流的人群,呈現(xiàn)出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們每次去黃家碼頭,主要目的是去理發(fā)、看火車路過、看江里行走的船只、走鐵軌玩、坐茶館聽評書,或到江邊船上去買些新鮮蔬菜,菜的價格要比我們平時買的價格低一倍。這些,記錄下了我們在那段生活的基本原貌,留下了唯一不多認(rèn)知世界的環(huán)境,唯一生活娛樂中最美的一番幸福情景。</p><p class="ql-block"> 黃家碼頭,曾經(jīng)是重慶長江邊最早的商埠聚集地之一,它的商業(yè)氣息、人文氛圍,曾聞名久遠(yuǎn)、輝煌一時。隨時代變遷,我們熟悉的黃家碼頭,卻沒有因為它的遠(yuǎn)去,在我的記憶中消失……。</p><p class="ql-block"><b> 兆華2019年4月2日寫于重慶</b></p> <p class="ql-block"><b>詞曲作者簡歷</b></p><p class="ql-block"> 劉兆華,男,漢族。1962年出身于重慶。職業(yè):市場營銷管理,在職。83年至98年期間,曾在樂隊擔(dān)任貝司手,有15年的音樂經(jīng)歷,未受過專業(yè)學(xué)習(xí)和名師指導(dǎo),自由音樂創(chuàng)作人。</p><p class="ql-block"> 從2017年夏天開始,利用業(yè)余時間學(xué)習(xí)歌曲創(chuàng)作。在3年多的時間里,共完成20多首歌曲。主要作品有:<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記憶中的黃家碼頭》、《夢回石獅》、《我在回憶我的童年》</b>等自己生活經(jīng)歷方面的歌曲。去年,在新冠疫情期間創(chuàng)作了<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民族的希望》、《愛的火焰》、《等待》</b>等歌頌中國軍人,以及參加抗擊疫情所有醫(yī)務(wù)工作者方面的歌曲。今年,又嘗試在旅游方面創(chuàng)作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麗的海陵島》</b>歌曲。以中印邊境發(fā)生對峙事件為背景,創(chuàng)作反映中國軍人保衛(wèi)邊防、不畏犧牲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額刺昆侖高原的戍邊英雄》</b>歌曲。為紀(jì)念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181周年特寫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民族之光》</b>歌曲。專為姓氏宗族創(chuàng)作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物喚問道吉姓人》</b>歌曲。為當(dāng)今時代涌現(xiàn)岀來的先進(jìn)人物事跡而創(chuàng)作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愛的贊歌》</b>歌曲。對居住在這座城市的市樹,特意去贊頌譜寫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愛重慶的黃桷樹》</b>歌曲。對人生方面的思考創(chuàng)作<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在長江邊》</b>等哲理性歌曲。以情感題材去譜寫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擺脫》、《同學(xué)情》、《你離開我多年以后》、《嘉陵江的情懷》</b>等歌曲。對家里父親離世所特別創(chuàng)作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心中的脊梁》、《生命中的永恒》</b>等緬懷方面的歌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編曲作者簡歷</b></p><p class="ql-block"> 張樂樂,男,漢族,1957岀身于重慶。音樂自由職業(yè)人。</p><p class="ql-block"> 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家庭的熏陶,3歲開始接觸樂器,學(xué)習(xí)過手風(fēng)琴、小提琴、鋼琴。高中畢業(yè)下鄉(xiāng),隨即,被四川達(dá)州文工團(tuán)特招,擔(dān)任手風(fēng)琴手。返城后,一直在重慶市各大舞廳和夜總會擔(dān)任主鍵盤手,前后有18年工作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 1992年開始下海,分別在海南、石獅、泉州、溫州、廈門等歌舞廳、夜總會工作有14年的時間。至今,還堅持在音樂演繹的道路上,繼續(xù)發(fā)揮著自己音樂人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幾十年在音樂方面的不斷探索與實踐,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運(yùn)用,有更深的認(rèn)識水準(zhǔn)和熟悉掌握的駕馭能力。</p><p class="ql-block"> 近兩年,與劉兆華合作,對他寫的20多首原創(chuàng)歌曲進(jìn)行了編曲,并親自伴奏制作。在從事音樂工作的幾十年里,通過用音符去不斷執(zhí)著追求,詮釋自己對音樂人生的最好答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