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佤族·原始的翁丁楊正吉 <h5> 佤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分大佤和小佤,屬直過民族?,F(xiàn)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zhèn)康等縣的山區(qū)與半山區(qū),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qū)”。與艾尼、拉祜、布朗、德昂、傈僳、傣、漢等民族交錯雜居。</h5><h5> “翁丁佤寨”屬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滄源位于臨滄西南部,北鄰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西與緬甸國接壤。由于滄源是中國佤族文化的主要薈萃之地,因此得名世界佤鄉(xiāng)。翁丁佤寨是佤民俗文化保留項目,是佤族原始部落的縮影。雖然佤族大多已經(jīng)被漢化,但翁丁是被政府維一保留下來的原始部落,卻依舊保持著神秘的歷史風(fēng)貌;寨子里還居住著不少人,傳承著佤族文化;還能感受到這里的神奇、美麗、生態(tài),以及古老原始的佤族民俗。每當(dāng)清晨和傍晚,整個村寨就會被裊裊炊煙所籠罩,非常原生態(tài)的自然生活場景。</h5><h5> 佤族最大的特點是習(xí)俗特別。本篇作者(楊正吉)在上世紀(jì)1987年深入邊地佤族地區(qū)寫生采風(fēng),在體驗生活與佤族同吃同住的過程中考察到不少佤族生產(chǎn)生活民俗習(xí)慣,在這里簡單舉兩個例說明:如吃飯用手抓、去世的家人用木頭挖成槽放進(jìn)去存放在門后面1至3個月,之后埋葬在住房周圍。</h5><h5> 佤族的圖騰是牛,所有佤族部落都在村頭木樁上、神樹上、墻上掛著牛頭骨作為圖騰。</h5><h5> 木鼓舞、甩發(fā)舞是佤族獨有的。關(guān)于甩發(fā)舞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就是在500年前有一個叫葉帶的佤族姑娘,和一名叫巖奇的佤族小伙子相愛了。有一天他們相約到大竹林里去找竹筍,由于竹林里的蜘蛛網(wǎng)特別多,不一會兒就密密麻麻的沾滿了葉帶的頭發(fā),后來他們回到寨子里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想盡各種辦法,也沒有將蜘蛛網(wǎng)清除掉,最終聰明的巖奇做了一把竹木梳子送給了葉帶,讓她到月下梳頭,再到水槽中沖洗,甩干頭發(fā),終于把蜘蛛網(wǎng)給全部除盡了,后來葉帶就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約姑娘們編出了邊唱邊跳的甩發(fā)舞。后來就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h5><h5> 翁丁佤寨于2021年2月整村被燒毀,這是人類民俗文化的一大損失。</h5><p class="ql-block"><br></p> 翁丁佤寨全貌 翁丁寨門 中國最后一個原始部落——翁丁 <p class="ql-block">1987年到佤鄉(xiāng)寫生采風(fēng)</p> <p class="ql-block">清晨,佤族婦女到山箐里背水。(1987年,攝于孟連海東佤寨)</p> 翁丁佤王 <p class="ql-block">1987年,到孟連海東佤寨寫生采風(fēng)拍攝</p> 佤族圖騰 <p class="ql-block">佤族甩發(fā)舞</p> <p class="ql-block">1987年,到佤鄉(xiāng)孟連海東寫生采風(fēng)與佤族阿方合影▽</p> 翁丁佤王 <h5></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