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的蘇東坡紅色跑車 <p class="ql-block"> 林語堂在撰寫的《蘇東坡傳》序言里闡述:蘇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性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我聽了兩遍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個評價實在是太客觀,太精準。讀過了,聽過了就總想著也感悟點什么,說什么呢?那就從蘇東坡的學問大肚子說起吧。題目索性就叫《大腹便便的蘇東坡》。因為他有:滿肚子的詩詞,滿肚子的文章,滿肚子的豪放,滿肚子的婉約,滿肚子的人緣,滿肚子的幽默,滿肚子的樂觀,滿肚子的不合適宜,滿肚子的道教,還有滿肚子的美食。古今中外,人人皆鐘情于美食,那就從美食開篇吧。</p> <p class="ql-block">一.滿肚子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有句老話道:久病成良醫(yī),貪吃成高廚。但不是每個久病的人都可以成醫(yī),也不是每個貪吃的貨都可以成廚。我的偶像東坡先生一生貪吃就成了,成了千年名廚。我喜歡蘇東坡當然不僅僅因為他貪吃,關鍵是他吃出了頂頂尖尖,深深遠遠的意境兒。蘇東坡是古代政客詩人中最懂得吃的,會吃的文人中又是最會寫詩的,寫詩的文豪里最知覺調(diào)侃的,調(diào)侃的官員中又是最親近百姓的。是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鍛造出了這位奇才美食家。蘇軾這一生曾經(jīng)風風雨雨、跌跌撞撞、落落穆穆、層層迭迭、起起伏伏,但蘇老爺子硬是能憑借著曠達的心胸和旺盛的食欲,完美進行著自我校正和自我救贖,從而均可以化險為夷,重歸仕途。也正是會吃成就了他方方正正、清清白白、轟轟烈烈,又切切實實的君子人生。完美詮釋了他自己的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我再給加上一句“兩頓蔬飯鑄大廚”。蘇軾自己愛吃,善吃,研吃,根據(jù)食材特色他自創(chuàng)了多式蘇式菜肴品牌,具不完全統(tǒng)計,現(xiàn)今與他有關的菜品就有六十多道。最常見的有: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涼粉,東坡餅,東坡炸牡丹……</p> <p class="ql-block"> 不僅如此,他還曾為自己的吃藝做過一篇《老饕賦》:</p><p class="ql-block">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yǎng)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壽,分余瀝于兩髦。候紅潮于玉頰,驚暖響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蠒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今天則可譯為《吃貨者之歌》:皰丁來操刀、易牙來烹調(diào)。烹調(diào)用的水要新鮮,鎊碗等用具一定要潔凈,柴火也要燒得恰到好處。有時候要把食物經(jīng)過多次蒸煮后再曬干待用,有時則要在鍋中慢慢地文火煎熬。吃肉只選小豬頸后部那一小塊最好的肉,吃螃蟹只選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只大螯。把櫻桃放在鍋中煮爛煎成蜜,用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點。蛤蜊要半熟時就著酒吃,蟹則要和著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這個老食客所喜歡的。筵席上來后,還要由端莊大方、艷如桃李的大國美女彈奏湘妃用過的玉瑟和堯帝的女兒用過的云璷傲。并請仙女萼綠華就著“郁輪袍”優(yōu)美的曲子翩翩起舞。要用珍貴的南海玻璃杯斟上涼州的萄萄美酒。愿先生六十歲的高壽分享一些給我。喝酒紅了兩頰,卻被樂器驚醒。忽然又聽到落珠、抽絲般的絕妙歌唱??蓱z手已經(jīng)疲憊卻很少休息,懷疑酒性燥烈卻把它當成膏粱。倒一缸雪乳般的香茗,擺一艘裝滿百酒的酒船。大家的醉眼都欣賞瀲滟的秋水,大家的骨頭都被春醪酥醉了。美人的歌舞都解散了,先生才覺醒而離去。趁著(水)煮出松風的韻律,冒出蟹眼大小的氣泡時,沖泡用兔毫盞盛的雪花茶。先生大笑著起身,頓覺海闊天空。</p> <p class="ql-block"> 43歲的蘇軾遭遇人生最大磨難的是烏臺詩案??嘟?jīng)3個月牢獄之災,死罪雖免,活罪難逃,他被貶為偏遠的黃州(現(xiàn)在的湖北省黃岡市)去做一小武將。本來就是受人誣陷才榮獲此大罪的蘇軾,也沒見他怨天尤人,到了黃州,立刻發(fā)現(xiàn)了黃州的美。</p><p class="ql-block">《初到黃州》:</p><p class="ql-block">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p><p class="ql-block">多會自己寬心的人啦!看看黃州,長江穿過,魚多鮮美,山青筍香,自己也是官費吃喝,挺好挺好!后來,在黃州呆久了,蘇軾發(fā)現(xiàn),黃州不僅魚好吃,豬肉也特別好吃,而且還便宜,可以一次吃個夠。</p><p class="ql-block">又《豬肉賦》:</p><p class="ql-block">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一切的哀怨不公都在這一大碗熱氣騰騰的豬肉中化為了虛有。</p> <p class="ql-block"> 此后,56歲的蘇軾又遭貶謫,這回貶謫之地更加遙遠,被發(fā)往蠻荒癉氣之地嶺南(今廣東惠州)。一到廣東,東坡先生迅速捕捉到了癢氣之地的樂趣。</p><p class="ql-block">《惠州一絕》:</p><p class="ql-block">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可是南方上火的貨兒,日吃三顆火攻心。東坡要為三百顆拼了老命,且為了這果兒不肯離開了。但蘇軾就是蘇軾,人家會動腦筋,想辦法開創(chuàng)出自制祛火良藥,一邊吃著荔枝,一邊吃著祛火的藥不亦樂乎著呢。在惠州,蘇軾還帶動起吃烤羊蝎子熱潮。因為窮他買不起上等的羊肉,又饞那鮮鮮的羊肉味兒,就只能買便宜的,別人不要的羊脊梁骨,他經(jīng)過反復試驗推敲,終于找出了絕妙吃法。在惠州沒有什么問題是一盆羊蝎子解決不了的。不知道是不是蘇軾政敵感覺蘇軾在這也過得太滋潤,繼續(xù)將蘇軾貶謫、下放。這回直接弄到祖國最南瑞的儋州(今日海南),這里對宋人來說就是未知之地,雖然保有統(tǒng)治權,但島上仍過著最原始的生活,經(jīng)濟、文化都很落后。政敵們感覺這就是最能懲罰蘇軾的地方了。蘇軾一開始來到這里,內(nèi)心也是很絕望的,當時過海時他只帶了幼子,把家人都留在了內(nèi)地,做好有去無回的準備了。誰知到了海南的蘇軾,像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特別是發(fā)現(xiàn)了人間至味生蠔。他激動地寫了封家書告訴兒子:海南的生蠔太好吃了,簡直是人間至味呀!你回去千萬別告訴他人,要不然朝廷的人知道了,又該來和我搶美食了。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肚迨罟P淡·東坡海南食蠔》真的,像蘇軾這樣一生坎坷的就沒幾位,像他這樣能苦中做樂更是少之又少!況且一生詩、詞、文、書、畫、道樣樣精通至極,僅此奇人。</p> <p class="ql-block"> 蘇老爺子單憑一張貪吃的嘴,一個翻滾沸騰著美食的大肚子,就釀造出了千年美食文化。天才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滿肚子的詩詞待續(xù))</p><p class="ql-block">設備:HUAWEI P10 Plus</p><p class="ql-block">拍攝:紅色跑車(風景部分)</p><p class="ql-block">文字:紅色跑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