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熹唐卡藝術工作室蝸牛觸覺 <h3> 格桑扎西,唐卡畫師,生于甘南瑪曲歐拉大草原,師從西藏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活佛、著名欽則派唐卡大師日扎格桑丹巴繞濟,學成后以弘揚雪域藏族文化為宗旨,創(chuàng)辦崗熹唐卡藝術工作室,現(xiàn)居深圳。<br></h3> <h3> 唐卡,是西藏最傳統(tǒng)的繪畫形式,最早起源于西藏寺院的宗教壁畫,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演變成后來的卷軸畫。“唐卡”,是藏語中一個美妙的詞語。“唐”,指廣袤的空間,表示容納一切;“卡”表示在光滑、干凈的地方追求極致的圓滿。西藏人認為,唐卡是灑向大地的立體壇城,即在畫面上表現(xiàn)宇宙般的廣闊無垠,在一個俯瞰的平面圖里,把事物描繪具體,而又不受現(xiàn)實世界的概念所束縛,猶如遍知一切的覺悟者眼中的世界。</h3> <h3> 唐卡最初為寺廟里的修行觀想所用,內容來自佛經的記載,這使其具備了精神性的基礎元素,而唐卡中所用的象征符號如菩薩、蓮花、金剛等等表達著佛經的內涵,使畫面彌漫著一層神秘的精神意象,經一代代藏族人的開發(fā),逐漸發(fā)展出一套精神層面的內面心靈思維語匯。<br></h3> <h3> 唐卡顏料傳統(tǒng)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圣。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