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箭扣長城 尋歷史味道雅竹等歌 <p>圖片提供:冠駿俱樂部</p><p>文字編輯:雅竹等歌</p> <p>登箭扣長城,去年夏天就壓在心里的小遺憾。今濃秋時刻,終于如愿,追隨冠駿強(qiáng)驢,一行十人,提前一天入住西柵子村,為東西箭扣連穿做修整。</p> <p>箭扣長城被譽(yù)為國內(nèi)十大最佳徒步地點之一,位于京郊懷柔區(qū)西北八道河鄉(xiāng)境內(nèi),在慕田峪長城以西10km 處,距懷柔區(qū)城約30km。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 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p><p><br></p> <p>早晨六點半,我們以舊水坑為起始點,奔九眼樓出發(fā)。</p><p>不過分的說,徒步一開始,我就受到打擊,不對,是暴擊。速度、體力都沒有辦法和強(qiáng)驢前輩們相對比。(當(dāng)時絕對是一種絕望的崩潰)</p><p><br></p><p><br></p> <p>一開始,就啟用了手腳并用。</p> <p>歷經(jīng)兩個多小時,登上九眼樓。</p> <p>顧名思義,每一層都有九個眼(你現(xiàn)在是不是按著圖片在數(shù)眼)。</p> <p>風(fēng)一樣的秋楓姐,當(dāng)之不愧的女中豪杰。在她小身體里,總有無窮的潛能爆發(fā)出來。最讓人折服的是,在戶外無論什么境況下,她都能先照顧伙伴。</p><p><br></p> <p>聚緣大哥,第一次和他一起出行。唯一印象,不善言談。期待下次共行會有多一些認(rèn)識。</p> <p>最有實力的三位倒立者,佩服的五體投地,必須甘拜下風(fēng)。</p> <p>倒立,舞鼓的三哥,盡顯行家本色。但三哥卻又在律師行業(yè)做得風(fēng)生水起,這全憑努力、堅持的結(jié)果,就如攀登,不言棄。</p> <p>累也擋不住九眼樓里的文藝匯演。</p> <p>這鼓敲得熱血沸騰。</p> <p>從九眼樓折返下來,呼吸也才真正平緩下來。(整條路線下來,再回顧依然覺得九眼樓的往返最累人,雖然戴著手套,手腳并用時,美美的指甲也廢了,全斷了。在九眼樓流汗也是最多的地方,帽檐上都滴汗,也徹底體會了心要跳出的感覺。)</p> <p>殘破的墻垛、斑駁的城墻磚、仿佛向我們訴說著一段段驚世與榮光的歷史和或驕傲或凄涼的人文故事。 </p> <p>北衛(wèi)哥,名副其實的運動健將。他總會給我們傳達(dá)很多有關(guān)戶外的有關(guān)知識與技能。就像北衛(wèi)哥常說的“戶外會上癮”,不錯,懂得越多戶外知識,領(lǐng)略越多戶外風(fēng)景,想不上癮都難。</p> <p>西大墻。</p> <p>踏著坍塌碎石,扶著殘垣斷壁,爬吧。</p> <p>殘破、古舊、樸拙的磚石綿延于崇山峻嶺之中,荒涼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更能令人感受長城金戈鐵馬的千年不屈風(fēng)骨。</p> <p>每走一段,就會相遇一處城堡,規(guī)模大小不一,意義卻是相同的。</p> <p>北京結(jié)。</p> <p>酷。</p><p>一群人,一個背包,一副登山杖,一個信念,腳下有理想。</p> <p>攀過它,就能看到鷹飛倒仰。</p> <p>越過這一步就能登上去,秋楓姐的動作麻利而干脆。</p><p><br></p> <p>abn哥。這是箭扣長城一路來,nba哥唯一一張照片(還是視頻截圖而來)。用飄隊的原話“這是一位安靜的美男子”,而且是還會做羊肉丸子(圓圓的那種)的暖男。惜字如金形容他簡直太精準(zhǔn),難道強(qiáng)驢都如此低調(diào),除了爬還是爬,說話,不存在。(偷笑)</p> <p>爆張丑照自我檢討一下。</p><p>我在這一步卡住了,實在難覓落腳點和抓撐點,很遺憾我選擇了繞開這里。</p><p>繞道緊帖墻根,繞道后的匯合口,抬腳處也是垂直斷崖。不得不又感嘆“依然這么險”。</p> <p>鷹飛倒仰。</p><p>箭扣長城是萬里長城最險峻、最雄奇的一段,鷹飛倒仰,箭扣長城最險段,充分展現(xiàn)了長城的驚、險、奇、特、絕。</p> <p>趁午餐時間休息調(diào)整。</p><p>如果單看這身型,光明哥怎么也不會和大神級別掛鉤在一起,然而事實是,他確實是我們無法追上步伐的神,無法超越的領(lǐng)隊。</p> <p>挑戰(zhàn)鷹飛倒仰。</p> <p>飄,領(lǐng)隊之一。擅長體育運動,每次出行前的探路、規(guī)劃都參與其中。還和冠駿一群愛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公益活動。</p><p><br></p> <p>久哥,九眼樓往返后,右腿開始疼痛,一次一次的噴藥,緩解度并不大。他卻堅持一步一步,忍著疼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險點。就像他接電話時交代自己員工一樣“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用對事業(yè)的認(rèn)真態(tài)度同樣對待了自己的愛好。不虧是家長,隨時隨地都給了我們底氣和動力。</p> <p>團(tuán)隊的強(qiáng)大在于互相打氣、互相鼓勵。每至險境,總有一雙雙手拉你一把,總有一種聲音告訴你“別害怕我們在,你肯定行!”</p> <p>天梯。</p> <p>這直上直下的臺階,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海拔。不得不由衷佩服,前人到底有多大的智慧和能力,把長城修建如此。</p> <p>途經(jīng)小布達(dá)拉,薄霧中山勢綿延,山脊隱約的白邊,便是宛若游龍的長城。這次出行攀巖難度大、時間長,很多景點都只是裝在了腦海里。</p> <p>正北樓,此行最終點。</p><p>舊水坑出發(fā)→九眼樓→折返→ 西大墻→北京結(jié)→將軍守關(guān)→鷹飛倒仰→天梯→途徑澗口→小布達(dá)拉→正北樓 →下撤→西柵子村 </p><p>此行全程15.75公里 累計爬升1385米,一行人零失誤完美收官。</p> <p>箭扣長城,如耄耋老人,雖然蒼老,但卻矍鑠。它飽經(jīng)崇尚與維護(hù)和幾百年荒蕪與冷寂,見證了王朝的興亡與更替,驚嘆前人的聰明和智慧、剛強(qiáng)和勤勞。</p> <p>箭扣長城,令戶外愛好者敬畏卻又向往的地方,一個感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情懷地方。</p><p><br></p> <p>勇往直前,堅持的那一刻,只因最美的風(fēng)景在路上。</p><p>生活總不忘虐我們,我們又何妨不找個方式,自己喜歡的方式也虐虐自己。</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