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留痕王老師 <p><b> 題記:四十年教學生涯,曾工作過五所學校,一起工作的教師換了一波又一波,教過的學生送走一屆又一屆,隨時光流逝,這一切正在漸漸變淡、變遠……</b></p> <p class="ql-block"> 我是咸寧高中老三屆的學生,1968年6月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代“知青”。回鄉(xiāng)兩個月后,因大隊(村)小學要辦初中班,我成了一名<b>范湖公社致富小學</b>民辦教師。由于文革的原因,近幾年小學畢業(yè)學生都沒有地方讀初中,因此這屆初中生年齡相差較大,有的小不了我?guī)讱q。生源來至致富大隊(現(xiàn)名:赤磯山村)、長江大隊和武漢市煉灰廠。</p> <p> 下圖學生在致富小學前合影。這是一所鄉(xiāng)村四合院式的學校,背景墻上“三忠于”的標語赫然在目,學校建筑規(guī)模很小,小學低年級只能借用村民的民房在外面辦學。</p> <p> 這是1969年致富小學教師在校旁的赤磯山上留影。他們是陳友云 李德亮 聶家福 胡道成 王洪銀 王少斌 王少安 聶久枝 何菊香 王永佑 張家祥 李德華 楊賢枝</p> <p> 1971年3月我調(diào)往<b>范湖中學</b>(我已轉(zhuǎn)為公辦教師)這是范湖公社辦的一所完中。由于學校離家較遠,開始住校,三名教師同住一室,在土磚上擱一竹片床,就是我的安身之地,感覺也其樂融融的。不過在這里只干了一學期,這年9月份調(diào)往<b>金口鎮(zhèn)金水閘中學</b>,在這里工作到1978年4月份,這也是由小學升格為初中,后來兩年還辦了高中班。</p> <p> 1974年7月學生畢業(yè)照片背景是金水閘中學教室,走廊內(nèi)“把批林批孔的斗爭進行到底”的宣傳攔還清晰可辨。照片中第二排教師分別是(左起)陳淑英 湯玉枝 胡德芬 張承恒 趙木香 陳德枝 江老師 戈學梅 張昌順 趙章貴 李光發(fā) 王洪銀 陳仁常 劉曉林 夏宗富 吳庭前</p> <p> 那時有工宣隊、貧宣隊進駐學校,管理學校。學校進行教學改革,自編鄉(xiāng)土教材,開展學工、學農(nóng)活動,農(nóng)忙放假下鄉(xiāng)支農(nóng),學校還有校辦工廠。下圖是為校辦工廠赴南京購買機械時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1977年,文革后恢復高考第一年參加了高考,并進入武漢師范學院(現(xiàn)改名:湖北大學)在武昌縣的高師班學習,我的大學夢由于文革被整整推遲了十年。(參加工作五年以上就可以帶薪學習)</p> <p class="ql-block"> 大學校園生活剪影</p> <p> 畢業(yè)后,這兩班學生大多數(shù)分配在江夏區(qū)教育系統(tǒng),成為我的同事。</p> <p> 大學畢業(yè)后我分配到<b>金口中學</b>任教,這里曾是我讀初中的母校,現(xiàn)在還有教過我們的老師,這里升格為高中。</p> <p> 1981年暑期,金口中學教師在廬山旅游。</p> <p> 在金口中學任教期間還沒有電腦,學生用的復習資料、練習題、測試卷都是老師自編,老師先用蠟紙在鋼板上刻寫,然后拿到油印室用手推油印機印刷,后來高級一點,用的是手搖油印機。因此那時老師配有鋼板、鐵筆、蠟紙三件套,刻蠟紙成了老師的必備技能。</p> <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10日第一個教師節(jié),金口鎮(zhèn)人民政府贈送的紀念品(浴巾)。</p> <p class="ql-block">下圖前排老師左起:雷世林 趙 華 劉啟保 張先道 趙章順 陳昌凡 嚴占先 鄧友元 陳興亞 龔友華 周渭君 王洪銀 胡賢鑫 陳建華(其中有四位先后任金口中學校長)</p> <p> 金口中學90屆畢業(yè)班教師在校園合影</p> <p> 1991年9月我從金口中學調(diào)往<b>江夏區(qū)第一中學</b>工作,這是一所省級示范高中。</p> <p> </p> <p> 江夏一中老校區(qū)教學樓前留影</p> <p> 下面是教師的合影照,有的是在外地參加教研活動,有的是在假期外出旅游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2001年,學校整體搬遷,全體物理教師在新校區(qū)合影。</p> <p class="ql-block">畢業(yè)班師生在江夏一中新校區(qū)綜合樓前留影</p> <p> 1995年教師節(jié)紀念品:掐絲琺瑯懷表;2007屆高三教師紀念品:銅質(zhì)個人印章。</p> <p> 在40年的教學生涯中,有15年擔任高中畢業(yè)班教學工作,一屆又一屆的畢業(yè)生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學習。每年教師節(jié)、新年都會收到學生從全國各地高校寄來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美友雅評</p> <p> 2009年我在江夏一中退休</p> <p> 2019年重陽節(jié)(退休十年了),學校組織退休教師員工到中山艦旅游區(qū)游玩。這里遇到很多朝夕相處二十年的老同事,看著被歲月風霜打磨的容顏,有的雖一時記不起名字,卻清晰記得他們身上曾發(fā)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翻看泛黃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b>漣漪起記憶里一弘波瀾</b></p><p class="ql-block"><b>撫摸逝去的年華</b></p><p class="ql-block"><b>感知那舊時光的溫暖</b></p><p class="ql-block"><b>幸運生命旅程的每個渡口</b></p><p class="ql-block"><b>都有老師和學生駐足相伴</b></p> <p>請點擊欣賞下面鏈接:</p><p><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1npr1ug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咸寧高中老三屆離校50周年聚會(武漢·東湖)</a></p><p><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1g36s4g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乘游船 下江南</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