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2020西藏山南地區(qū)自然探索(鳥類篇)

芳草?Alina

<p>  2020年7月23日,是我第三次起程前往西藏的日子。由于新冠疫情仍未解除的原因,我不再像前兩次那樣乘火車進藏,而直接乘飛機抵達拉薩。</p><p> 這次飛行十分曲折,早上八點多從深圳寶安機場出發(fā),于下午三點從重慶轉(zhuǎn)機,理想版是,下午六點多就可以到達拉薩。而現(xiàn)實版是,先是從重慶飛拉薩因為空中管制的原因推遲了一個半小時起飛。然后在拉薩上空盤旋了半個小時,仍因恰巧遭遇拉薩上空短暫的雷雨而無法降落,返航于重慶;返航重慶后不久又重新起飛,之后才能平安降落于拉薩貢嘎機場,飛機落地時刻已經(jīng)是第二天凌晨零時了。</p><p> 如果你們要問我為何不畏高反、不畏艱險仍熱衷進藏,我只能告訴你:“我中毒了,只為解毒而來。”</p><p> 其毒品就是美麗的【棕尾虹雉】!</p><p> 到達拉薩的當(dāng)天早上,我便開啟了觀鳥模式,第1站便選擇了藏式古典園林公園羅布林卡。</p><p> 羅布林卡位于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jì)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yán)锵睦碚牡胤?,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fēng)格園林。</p><p> 由于羅布林卡園內(nèi)植物100余種,還有蒼松翠柏等樹木49種,成為十分適合各種鳥兒棲息的場所。生活在羅布林卡的【大紫胸鸚鵡】,是喇嘛飼養(yǎng)于園內(nèi)逃逸的鳥種?!静伫叀?、【山噪鹛】、【灰背伯勞】等鳥在園內(nèi)草地上、樹杈上隨處可見。</p> <p>【山噪鹛】</p> <p>【藏鶇】雄鳥</p> <p>【藏鶇】亞成鳥</p> <p>【灰背伯勞】?鳥</p> <p>觀鳥行程第2站是雄色寺。</p><p> 雄色寺位于西藏中部曲水縣束妻山,是西藏最大的紅教尼姑寺。</p><p> 由于藏傳佛教所蘊含的生態(tài)觀念,使得束妻山附近的自然環(huán)境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許多青藏高原特有鳥類在這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它們主要分別是:【藏馬雞】、【藏雪雞】、【大草鹛】、【曙紅朱雀】等。</p> <p>【藏馬雞】母子倆</p> <p>【藏馬雞】軍團浩浩蕩蕩地迎面向我走來。 </p><p> 去年8月份,我也是在這同一處地方拍到了5只【藏馬雞】,看來它們應(yīng)該是去年的老朋友,今年它們的成員規(guī)模壯大了不少!</p> <p>【戈氏巖鹀】</p> <p>【褐巖鷚】</p> <p>【曙紅朱雀】雄鳥</p> <p>【黑喉紅尾鴝】雄鳥</p> <p>【黃腹柳鶯】</p> <p>【白斑翅蠟嘴雀】雄鳥</p> <p>觀鳥行程第3站是羊卓雍措。</p><p>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它主要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中段在浪卡子縣與貢嘎縣之間。</p><p> 羊卓雍措是高原堰塞湖,大約億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狀很不規(guī)則,分叉多,湖岸曲折婉蜒,湖水流入雅魯藏布江。湖中山地突冗,湖內(nèi)分布有21個小島,各自獨立水面,島上牧草肥美,野鳥成群,它們分別是:【褐翅朱雀】、【細(xì)嘴短趾百靈】、【赭紅尾鴝】、【棕頸雪雀】、【黑頸鶴】、【普通秋沙鴨】、【斑頭雁】、【大鵟】等。</p> <p>【褐翅雪雀】雄鳥</p> <p>【褐翅雪雀】亞成鳥</p> <p>【棕頸雪雀】</p> <p>【細(xì)嘴短趾百靈】</p> <p>【赭紅尾鴝】雄鳥</p> <p>【黑頸鶴】</p> <p>【普通秋沙鴨】</p> <p>【斑頭雁】</p> <p>【大鵟】</p> <p>觀鳥行程第4站是浪卡子縣。</p><p> 浪卡子縣隸屬于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地處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與不丹王國接壤,位于山南市西南部。</p><p> 浪卡子藏語意為“白鼻子”。該縣屬藏南山原湖盆寬谷區(qū),四周邊緣高突,中間呈低洼湖泊,境內(nèi)山峰眾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就有6座,最高海拔為7200米。浪卡子縣鎮(zhèn)海拔為4400米,由于海拔高,團隊各成員當(dāng)晚在浪卡子酒店度過了一個難眠之夜,導(dǎo)致有兩位團員因高反不適離隊,第二天返回拉薩。</p><p> 浪卡子縣境內(nèi)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我們在那里找到了喜瑪拉雅馬鹿、藏原羚、巖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鳥種為【擬大朱雀】、【小云雀】、【紅嘴山鴉】、【黃嘴山鴉】、【大杜鵑】、【白腰雪雀】、【紅隼】、【高山兀鷲】等。</p> <p>【擬大朱雀】雄鳥</p> <p>【小云雀】</p> <p>【紅嘴山鴉】</p> <p>【黑喉石鵖】雄鳥</p> <p>【高山兀鷲】</p> <p>【大杜鵑】</p> <p>觀鳥行程第5站是卡久寺。</p><p> 卡久寺為此次行程的重中之重</p><p> 卡久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洛扎縣拉康鎮(zhèn)拉康村,是公元七世紀(jì)蓮花生大師閉關(guān)7年之久的有名修行之地,也是后來朗開寧布等眾多高僧圣人傳承教法的神奇朝佛之地。</p><p> 卡久寺四周群山郁郁蔥蔥,原始森林植被豐富,鳥類中的雉類數(shù)量也十分喜人。</p><p> 我們這次利用一天半的時間觀察到了:【棕尾虹雉】、【血雉】(西藏亞種)、【紅胸角雉】、【黑頂噪鹛】、【紅頭灰雀】、【眼紋噪鹛】、【星鴉】、【黑冠山雀】、【白腹藍(lán)短翅鴝】、【雪鴿】、【山斑鳩】、【普通朱雀】等。</p> <p>【棕尾虹雉】雄鳥</p> <p>【棕尾虹雉】雌鳥</p> <p>【棕尾虹雉】亞成雄鳥</p> <p>帶娃的【棕尾虹雉】</p> <p>【棕尾虹雉】雛鳥</p> <p>【血雉】雄鳥(西藏亞種)</p> <p>【血雉】?鳥(西藏亞種)</p> <p>【血雉】亞成雄鳥(西藏亞種)</p> <p>【雪鴿】與【山斑鳩】</p> <p>【黑頂噪鹛】</p> <p>【星鴉】</p> <p>【黑冠山雀】</p> <p>【紅頭灰雀】雄鳥</p> <p>【紅頭灰雀】亞成雄鳥</p> <p>【紅頭灰雀】雌鳥</p> <p>【暗綠柳鶯】</p> <p>【白腹藍(lán)短翅鴝】</p> <p>【眼紋噪鹛】</p> <p>【藍(lán)眉林鴝】亞成鳥</p> <p>【棕臀鳳鹛】</p> <p>【普通朱雀】雄鳥</p> <p>  與【紅胸角雉】的偶遇十分意外,我本意是為了撿羽毛而獨自走進了卡久寺觀鳥點右側(cè)的一條羊腸小路。這條小路由于鮮有人走,兩邊開滿山花,十分幽靜。</p><p> 我一邊走一邊巡視四處,忽然看見一只紅色的雉類在右側(cè)邊草叢中往前飛奔,我馬上不加思索地拿起手機喊道“紅腹錦雞!”,便立即沿小路追了過去,可是林子確實太密了,雞很快消失在灌叢中。我不得不找到了一個灌叢不太密、視野稍好一點的位置靜靜地張望、等待著…果然奇跡發(fā)生了,雞可能出于好奇,突然在不遠(yuǎn)處的樹腳后側(cè)探出頭來,安靜地打量著我許久,我馬上壓抑著內(nèi)心的狂喜,把相機Iso調(diào)到了5000,1/100的速度,對焦著樹葉縫隙中透出來羽毛的小圓點,屏著呼吸狂按快門。這個方法十分奏效,竟然能在如此昏暗樹陰下的目標(biāo)鳥給拍實了。看著眼前與我對視不動的雞,我再次給同伴打電話,可惜對方信號不好,她們未能及時趕來,而遺憾地與雞錯失交臂。經(jīng)翻看照片,最后確定此雞為難得一見的【紅胸角雉】,哈哈,我心中立刻就像中了大獎般的樂開了花。</p><p>【紅胸角雉】雄鳥</p> <p>觀鳥行程第6站是工布江達縣。</p><p> 工布江達縣隸屬于西藏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p><p> 工布江達,藏語意為“凹地大谷口”。縣境地處藏南谷地向藏東高山峽谷區(qū)過渡地帶,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屬溫帶半濕潤高原季風(fēng)氣候,東部溫和濕潤,森林茂密,西部寒冷干燥,為灌林草甸植被。</p><p> 工布達縣全境大致可劃分為山地與谷地兩種地貌。在同一山脈的南北兩側(cè),因為南坡氣溫偏高,冰雪消融快,故風(fēng)化剝蝕強度大于北坡,導(dǎo)致南坡溝谷縱坡降一般比較大。海拔5000米以下地區(qū)在地表水強烈的?蝕作用下,大多形成深切的溝谷,局部發(fā)育寬谷和盆地,境內(nèi)共有大小山溝824條。我們分別走進了其中的兩條溝谷中進行探索,主要收獲了【高原山鶉】和【白唇鹿】等。</p> <p>【高原山鶉】</p> <p>觀鳥行程第7站是色季拉山。</p><p> 色季拉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西藏林芝縣東部與中西部的分界帶,是尼洋河流域與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嶺。</p><p> 色季拉山由于特殊的地理條件,形成了獨特的氣候,造就了豐富的植被。色季拉山一共有1946種植物,占西藏植物種數(shù)的20%。</p><p> 色季拉山原始森林密集,有大量野生動物棲息地分布,生活著熊、鹿、麇等65種哺乳類動物,鳥類220種。</p><p> 當(dāng)天色季拉山上一直下著小雨,鳥兒都不怎么活躍。我們早上8點多已經(jīng)到了當(dāng)天目標(biāo)鳥種【黃喉雉鶉】平時活躍地段來回刷,但并不見其蹤影。直到過了兩個小時后,小麥?zhǔn)紫劝l(fā)現(xiàn)了一只【黃喉雉鳥】,待我收到消息趕過去時,雞已經(jīng)消失在叢林中。這次只剩下我自己由于遲來一步無緣見雞,心中萬分不甘,于是獨自安靜地守候在【黃喉雉鶉】剛剛出現(xiàn)過的地方。老天眷顧,大概等了半個多小時,雞似乎被我的耐心感動了,竟然再次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而且不慌不忙地在路邊覓食,我一邊緊張地拍攝,一邊打著手勢招呼遠(yuǎn)處的伙伴,不一會兒,團友們都及時地趕到,這次我們所有的人都能抓住了機會,并且拍爽了。</p><p> 另外,我們在色季拉山還觀察到主要鳥種如:【條紋噪鹛】(未能拍到)、【藍(lán)額紅尾鴝】、【白眉朱雀】、【紅頭長尾山雀】(西藏亞種)、【白喉紅尾鴝】、【棕胸巖鷚】、【灰紋鹟】、【方尾鹟】、【橙斑翅柳鶯】、【西南冠紋柳鶯】、【青藏白腰雨燕】、【煙腹毛腳燕】等。</p> <p>【黃喉雉鶉】</p> <p>【藍(lán)額紅尾鴝】雄鳥</p> <p>【赭紅尾鴝】?鳥</p> <p>【白眉朱雀】雄鳥</p> <p>【白眉朱雀】雌鳥</p> <p>【紅頭長尾山雀】(西藏亞種)</p> <p>【白喉紅尾鴝】雌鳥</p> <p>【棕胸巖鷚】</p> <p>【橙斑翅柳鶯】</p> <p>【西南冠紋柳鶯】</p> <p>【灰紋鹟】</p> <p>【青藏白腰雨燕】</p> <p>【煙腹毛腳燕】</p> <p>觀鳥行程第8站是魯朗鎮(zhèn)拉月村。</p><p> 拉月村是林芝市巴宜區(qū)魯朗鎮(zhèn)轄下的一個自然村,位于林芝巴宜區(qū)東部。</p><p> 我們到達這里的目標(biāo)鳥種為:【黃嘴藍(lán)鵲】、【紅頭噪鹛】。</p> <p>【黃嘴藍(lán)鵲】</p> <p>【紅頭噪鹛】</p> <p>【綠背山雀】</p> <p>觀鳥行程第9站是西藏農(nóng)牧學(xué)院校園。</p><p> 西藏農(nóng)牧學(xué)院坐落在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市巴宜區(qū)八一鎮(zhèn),是西藏自治區(qū)集農(nóng)、工、理、管等學(xué)科于一體,具有學(xué)士學(xué)位、碩士學(xué)位和博士學(xué)位授予權(quán)的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p><p> 由于我們這次的鳥導(dǎo)小范是該校的老師,我們便有了進校參觀的機會。</p><p> 西藏農(nóng)牧學(xué)院1971年在西藏林芝八一新村選址籌建,歷經(jīng)40多年的發(fā)展,校園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美,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優(yōu)越的自然生態(tài),吸引著不少的鳥兒在此棲息、甚至繁殖。它們分別是:【白頸鶇】、【棕額長尾山雀】、【黑頭金翅雀】、【戴勝】、【北紅尾鴝】、【大紫胸鸚鵡】等,我們甚至還看到了【灰腹噪鹛】的窩。</p> <p>【棕額長尾山雀】</p> <p>【白頸鶇】雄鳥</p> <p>【白頸鶇】雌鳥</p> <p>【白頸鶇】亞成鳥</p> <p>【灰腹噪鹛】</p> <p>【北紅尾鴝】雄鳥</p> <p>【戴勝】</p> <p>【黑頭金翅雀】</p> <p>【大草鹛】雄鳥</p> <p>【大紫胸鸚鵡】雄鳥</p> <p>【大紫胸鸚鵡】父子倆</p> <p>【灰腹噪鹛】建在皺皮木瓜樹中的窩。</p> <p>  八月二日,我們團隊5人歷時11天時間,圓滿地完成了“西藏山南地區(qū)自然探索之行”。</p><p> 這次西藏南部之行,在林芝本地鳥導(dǎo)小范老師全程的帶領(lǐng)和盡心盡責(zé)的安排下,隊員們不畏風(fēng)雨、克服高原反應(yīng)等各種困難,大部分目標(biāo)鳥種基本上都能如期收入囊中。</p><p> 本人中的“西藏之毒”亦得到一定的緩解,共加新9種鳥種。但很不幸,在這段期間心中又被種下了【白尾梢虹雉】這棵毒草!</p><p> 本次團隊記錄鳥種數(shù)為106種,其目錄如下:</p><p>1. 棕尾虹雉</p><p>2. 紅胸角雉</p><p>3. 血雉</p><p>4. 藏馬雞</p><p>5. 黃喉雉鶉</p><p>6. 高原山鶉</p><p>7. 高山兀鷲</p><p>8. 胡兀鷲</p><p>9. 大鵟</p><p>10. 紅隼</p><p>11. 黑鳶</p><p>12. 藏鶇</p><p>13. 白頸鶇</p><p>14. 山噪鹛</p><p>15. 眼紋噪鹛</p><p>16. 黑頂噪鹛</p><p>17.大草鹛</p><p>18.棕臀鳳鹛</p><p>19. 紅頭噪鹛</p><p>20. 條紋噪鹛</p><p>21. 灰腹噪鹛</p><p>22. 白眉雀鹛</p><p>23. 曙紅朱雀</p><p>24. 擬大朱雀</p><p>25. 普通朱雀</p><p>26. 白眉朱雀</p><p>27. 紅眉朱雀</p><p>28. 褐翅雪雀</p><p>29. 白腰雪雀</p><p>30. 棕頸雪雀</p><p>31. 黃嘴朱頂雀</p><p>32. 小云雀</p><p>33. 細(xì)嘴短趾百靈</p><p>34. 長嘴百靈</p><p>35. 鳳頭百靈</p><p>36. 角百靈</p><p>37. 白斑翅蠟嘴雀</p><p>38. 黑冠山雀 </p><p>39. 地山雀</p><p>49. 遠(yuǎn)東山雀</p><p>41. 綠背山雀</p><p>42. 紅頭長尾山雀</p><p>43. 棕額長尾山雀</p><p>44. 紅頭灰雀</p><p>45. 黑頭金翅雀</p><p>46. 短嘴山椒鳥</p><p>47. 長尾山椒鳥</p><p>48. 山麻雀</p><p>49. 樹麻雀</p><p>50.黃嘴藍(lán)鵲</p><p>51. 青藏喜鵲</p><p>52. 紅嘴山鴉</p><p>53. 黃嘴山鴉</p><p>54. 大嘴烏鴉</p><p>55. 渡鴉</p><p>56. 星鴉</p><p>57. 山斑鳩</p><p>58. 珠頸斑鳩</p><p>59. 褐巖鷚</p><p>60. 棕胸巖鷚</p><p>61. 鴝巖鷚</p><p>62. 棕頭鷗</p><p>63. 漁鷗</p><p>64. 普通燕鷗</p><p>65. 鳳頭??</p><p>66. 斑頭雁</p><p>67. 黑頸鶴</p><p>68. 普通秋沙鴨</p><p>69. 斑嘴鴨</p><p>70. 赤麻鴨</p><p>71. 白眼潛鴨</p><p>72. 綠頭鴨</p><p>73. 紅腳鷸</p><p>74. 骨頂雞</p><p>75. 白鹡鸰</p><p>76. 黃頭鹡鸰</p><p>77. 赭紅尾鴝</p><p>78. 黑喉紅尾鴝</p><p>79. 藍(lán)額紅尾鴝</p><p>80. 藍(lán)眉林鴝</p><p>81. 白腹藍(lán)短翅鴝</p><p>82. 北紅尾鴝</p><p>83. 白喉紅尾鴝</p><p>84. 暗綠柳鶯</p><p>85. 西南冠紋柳鶯</p><p>86. 橙斑翅柳鶯</p><p>87. 黃腹柳鶯</p><p>88. 雪鴿</p><p>89. 巖鴿</p><p>90. 點斑林鴿</p><p>91. 青藏白腰雨燕</p><p>92. 煙腹毛腳燕</p><p>93. 短嘴金絲燕</p><p>94. 崖沙燕</p><p>95. 巖燕</p><p>96. 家燕</p><p>97. 方尾鹟</p><p>98. 銅藍(lán)鹟</p><p>99. 銹胸藍(lán)姫鹟</p><p>100.黑喉石鵖</p><p>101.戈氏巖鹀</p><p>102.大杜鵑</p><p>103.灰背伯勞</p><p>104.戴勝</p><p>105.八哥</p><p>106.大紫胸鸚鵡</p><p>107.白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