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美麗的溆浦,我可愛的家鄉(xiāng)》 作者:湘中舉人湘中舉人 <p>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南省溆浦縣。那是一個景色如畫,人杰地靈,歷史悠久,物華天寶的地方。</p> <p> 溆浦,以水得名。溆,即溆水;浦,即水邊;溆浦,故溆水邊上的城市。它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水中游,雪峰山北麓,是湖南省湘西與湘中結(jié)合部。全縣面積約3400多平方公里,人口將近百萬。</p> <p> 一: 景色優(yōu)美,風景如畫的溆浦</p><p> 溆水,曾稱敘水、雙龍江。它的上游流經(jīng)龍?zhí)兑欢?,稱之龍?zhí)逗?。該河自黃茅園向西,經(jīng)橫板橋,在龍?zhí)豆缍聪虮?,?jīng)葛竹坪,進入北斗溪。這一河段,全省著名的景區(qū)有,湖南省最大的自然瀑布----木鰲瀑布。還有全國面積最大,梯級最多的花瑤山背梯田。還有黃茅園千畝荷花池;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米糧洞。這一段河水兩岸,山高林密,古木參天,高山蔽日,林木蔥郁,是一處天然絕佳的大氧吧。</p> <p> 溆水河流至北斗溪,九溪江,桐木溪,水東至新坪車頭,與四都河匯合,形成溆水的上水段,又俗稱為二都河。這一河段,自九溪江至統(tǒng)溪河長約20公里,兩岸河床狹窄,河水落差較大。沿途有烏龍,狹槽,三羊灘等10余處激流險灘。是漂流項目的最佳自然水道。這一河段有楓香瑤寨,水東舒新城故居等景區(qū)。</p> <p> 溆水的另一級支流三都河,又名為“大潭河”,發(fā)源于本縣境內(nèi)木溪鄉(xiāng)的紗帽垴。河水經(jīng)木溪,觀音閣,麻陽水,大潭,巖灣,流至溆浦縣城東長樂坊后,交匯入溆水。</p> <p> 溆水又一級支流四都河,發(fā)源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讓家溪圣人山的冬瓜嶺。河水自東折向西南,經(jīng)讓家溪,譚家灣,低莊,雙井,橋江流至車頭后,匯入溆水主干流。</p> <p> 二都河在縣城東的長樂坊并入溆水主干道以后,水面開闊浩瀚,地勢平坦,碧水漣漣,風景秀麗。溆水穿越于縣城南北城區(qū)之間。溆水兩岸的十里防洪大堤兩旁摩天高樓聳立,繁花似錦。寬闊的街道上,車水馬龍,人稠物穰。</p><p> 宏偉的公路一橋、二橋、三橋橫跨于溆水兩岸。浮橋像一條彩帶漂浮在寬闊浩瀚溆水河面。夜慕降臨,溆城上空霓紅燈閃爍,點綴著溆城水天一色,風景秀美如畫。愰如人間仙境的世外桃園。</p><p><br></p> <p> 溆水流經(jīng)溆浦縣城,然后折向西,經(jīng)仲夏,思蒙和小江口;大江口,在大江口的犁頭嘴注入沅水。溆水自思蒙向西,流至小江口銀珍水電站,這一段長約15公里的大峽谷。兩岸高山聳立,峽谷幽深,林木茂盛,景色秀麗。全國著名的思蒙國家濕地公園,燕子洞景區(qū),穿巖山景區(qū),桃源洞天,西漢“七君子”墓,崖葬群墓,五佛山景區(qū)就位于其中。</p> <p> 進入思蒙丹霞風景區(qū),這里崎山怪峰突兀,一座座園形小山仿佛如蒙古大草原上的帳蓬,屹立在茫茫大地。人們又稱此地為湖南的“小桂林”,此地秀峰林立,碧水如鏡。十里丹霞地貌,山青水秀,放眼遠望,沁人心脾;看樹木蔥蔥,心曠神怡;望群山環(huán)饒,山水相連,一碧萬傾?;腥糁蒙碛谌嗽诰袄镒?,舟在河中游的夢幻意璄之中。</p> <p> 溆水自桐木溪,劉家渡至仲夏這一段,為沅水中上游流域內(nèi)最大的沖刷河谷盆地----溆水盆地。該盆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盆地四周高山環(huán)饒,中部開闊平坦。土質(zhì)肥沃,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配。塘渠密佈,水網(wǎng)縱橫,橘林茂密,物產(chǎn)豐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素有“湘西烏克蘭”之美稱,家鄉(xiāng)是魚米之鄉(xiāng),是一個美麗而又富庶的地方。</p> <p> 二:歷史悠久的溆浦</p><p><br></p><p> 溆浦,因楚國大詩人屈原作《涉江》,故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xiàn)于古籍之中?!渡娼愤@首詩,大約寫在戰(zhàn)國時期楚項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間,這是溆浦最早的歷史文字記載。</p><p> 近年來先后在溆浦璄內(nèi)的沅水、溆水兩岸,考古發(fā)掘出距今約萬余年舊石器時代遺址和數(shù)量較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從己發(fā)現(xiàn)的文化遺存來看,溆浦與國內(nèi)中原地區(qū)一樣有著同樣悠久燦爛的文明歷史。</p> <p> 溆浦在夏、商、周朝時期屬荊州管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國巫中郡及黔中郡轄管。經(jīng)考古發(fā)掘證實,戰(zhàn)國至西漢期間,溆浦空前繁榮發(fā)達,楚人,巴人,秦人和越人就在溆水和沅水流域繁衍生息??脊殴ぷ髡呦群笤阢渌饔虻臎毸疄常蠼阪?zhèn)及溆水流域的馬田坪,橋江,思蒙,小江口,盧峰鎮(zhèn),花橋等地發(fā)掘出大規(guī)模春秋戰(zhàn)國與西漢古墓群落,其發(fā)掘面積和墓葬數(shù)量居湘西各縣之首。</p> <p>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設(shè)義陵縣,義陵又為武陵郡治所在地。武陵郡城的遺址在現(xiàn)今的盧峰鎮(zhèn)梁家坡,是湘西各地保存較完好的一座古郡城遺址。當時武陵郡管轄的地域很寬,北至湖北省宜昌以南,貴州的東部,南接廣西的龍勝,湖南境內(nèi)的沅水,澧水流域也在其中。溆浦當時就是這一地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改武陵郡為建平郡,改義陵縣為建平縣。莽敗恢復其原名。</p> <p> 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武陵郡治義陵縣城被武陵蠻攻占,朝廷將武陵郡由溆浦遷至洞庭湖畔的“索”地(即今漢壽縣)。東漢順帝陽嘉二年(公元133)年,又由漢壽遷今常德。自漢高祖劉邦建武陵郡于溆浦,至建武六年武陵郡由溆浦遷索,武陵郡設(shè)在溆浦約232年,這是溆浦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由于武陵蠻的占領(lǐng),東漢初義陵縣被劃入辰陽縣,自義陵并入辰陽后,歷東漢,三國、晉、宋、梁、陳至隋朝,歷經(jīng)592年之久。</p> <p>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分辰溪原漢義陵縣地,始置設(shè)溆浦縣,屬辰州。唐初改郡為州,改太守為刺史。廢沅陵郡,復置辰州,轄五縣,即沅陵(為辰州治所在地)、瀘溪(從沅陵分出)、麻陽(從沅陵,辰溪分出)、辰溪、溆浦(從辰溪分出)。</p><p>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辰州改為瀘溪郡,溆浦改屬瀘溪即所轄。</p><p> 五代后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后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溆浦為楚屬地,屬辰州轄。</p> <p> 宋代,溆浦縣屬辰州瀘溪郡,首次在低莊鎮(zhèn)寧設(shè)(懸鼓寨)。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溆浦隨辰州轄屬湖州路(南宋稱荊湖北路)。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又于龍?zhí)对O(shè)龍?zhí)侗ぁ?lt;/p><p>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辰州路,改懸鼓寨為鎮(zhèn)寧堡。</p><p> 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路改為府,溆浦縣隨屬辰州府,改鎮(zhèn)寧,龍?zhí)秲杀檠矙z司。</p><p> 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辰州府諸縣轄屬湖南省布政司。</p> <p>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府不轄縣,仍置辰沅永靖觀察使。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為辰沅道所轄。民國十二年(1923年)廢辰沅道,溆浦縣直屬湖南省轄。民國十六年至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27年至1949年),溆浦縣轄屬沅陵行署。</p><p>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初屬沅陵,后屬芷江,黔陽專區(qū)。1981年1月屬懷化行署,現(xiàn)屬懷化市所管轄。</p> <p> 三:人杰地靈的溆浦</p><p> 溆浦是一個人杰地靈,偉人先賢人才輩出的地方,這里山青水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特別厚重。曾誕生了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共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qū)向警予。</p><p> 如今已落成溆浦縣城中的向警予烈士紀念館已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的重要景點之一,也是弘揚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場所。</p> <p> 開國中將,中共新華社首任社長、曾任解放軍裝甲兵部隊司令員、廣州軍區(qū)政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向仲華將軍。他于1911年8月出生于溆浦縣觀音閣鎮(zhèn)井池灣村。1930年參加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跟隨毛主席浴血奮戰(zhàn)幾十年。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也逐步由一名普通戰(zhàn)士成長為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lǐng)。</p> <p> 全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民國時期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敦煌藝術(shù)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向達先生。他1900年出生于溆浦,1966年11月病逝于北京。他在中國考古界享有盛譽,成果碩累,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贊譽“敦煌藝術(shù)的拓荒者,西域文明的采珠人”。</p><p> 開國少將——曾育生。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原云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曾將軍一生致力于中國工農(nóng)紅軍衛(wèi)生保健系統(tǒng)的組建,為開展紅軍的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救治傷病員,保障部隊的戰(zhàn)斗力,做出了突出的成績與貢獻。</p><p><br></p><p><br></p> <p> 中國工農(nóng)紅四軍前敵委員會秘書長、紅八軍政委鄧乾元烈士。他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崗山革命根據(jù)地,深得毛澤東信任。后被派往贛南,任湘贛邊區(qū)特委書記。參與鞏固和發(fā)展井崗山根據(jù)地的斗爭,為開辟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及根據(jù)地黨的組織建設(sh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1934年紅軍長征前夕,被王明“左”傾路線執(zhí)行者而殺害,遇害時年僅30歲。1945年5月在中共七大會議上,毛澤東沉痛指出“鄧乾元是個好同志,我黨的好黨員,死的太冤枉,太可惜了!”</p> <p> 全國著名的法學家、法學界的泰斗、民國時期河南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杜元載先生。1927年獲美國西北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28年回國后,先后在河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湖南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西北大學任教授,系主任,教務長,院長等職。1949年攜家眷去臺灣,先后任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部長,臺灣師范大學校長等職。1975年3月病逝于臺北,享年72歲。</p> <p> 1934年賀龍、任弼時領(lǐng)導的紅二方面軍途經(jīng)溆浦時,當時有二百多位溆浦籍熱血青年勇躍報名參軍。跟隨工農(nóng)紅軍隊伍打天下,拋頭顱、灑熱血;南征北戰(zhàn),浴血奮戰(zhàn)。經(jīng)過幾十年的戰(zhàn)爭洗禮與垂練,有30多位戰(zhàn)功卓越的溆浦兒女成長為共和國和人民解放軍的各級領(lǐng)導干部與少將、大校等中高級指揮員。</p><p> 以上所述,溆浦這一塊風水寶地哺育了他們,催生了他們的成長。他們的英勇業(yè)績永遠激勵著家鄉(xiāng)后輩兒女的砥礪奮進!同時也使他們功成名就,名垂青史,光宗耀祖,彪炳千古!他們是溆浦人民的優(yōu)秀兒女,同時也是溆浦人民的楷模與驕傲。</p> <p> 四:物華天寶的溆浦</p><p><br></p><p><br></p> <p> 溆浦交通極為便捷,各類交通基礎(chǔ)設(shè)施齊全。滬昆高鐵橫貫其中,溆浦高鐵南站設(shè)在北斗溪;南來北往,十分捷達。乘高鐵兩小時可抵省會長沙;五個小時可達廣州及深圳;七個小時可直達上海與北京。湘黔鐵路穿越全境東西方位,普鐵里程長80公里,全境設(shè)有5個車站。溆浦火車站每天南來北往??康能嚧味噙_二十多趟。北到北京與哈爾濱;南至廣州與深圳;東抵上海與杭州;西通貴陽與昆明均可直達,無須中途轉(zhuǎn)車。滬昆高速公路貫穿全境的東西方向,全境設(shè)有三個入出口,一個服務區(qū)。公路密集,320國道,s308,s318省道縱橫全境。全縣所有行政村都實現(xiàn)了村村通公路,基本構(gòu)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wǎng)絡(luò)。全縣基本上實現(xiàn)了戶戶通電的要求。</p><p> 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流經(jīng)縣域24公里,設(shè)有5000噸級的大江口碼頭,走水運,上通滇黔,下達洞庭湖,直入長江。</p> <p> 溆浦特產(chǎn)資源極其豐富。溆浦水果久負盛名,不僅品種多,質(zhì)量上乘,口感絕佳,而且產(chǎn)量高。尤其以朱紅橘、臍橙、積血橙、雞蛋棗、脆皮黃桃、龍?zhí)独钭雍脱鼛溜嬜u全國,故有“全國水果之鄉(xiāng)”的美稱。</p><p> 曾有文人作詩曰:“春曉梅桃花盈盈,夏末梨葡果味濃。秋天棗榴板栗多,入冬橘柿滿地紅?!碧貏e是溆浦棗果基地的建設(shè)成效顯著,形成了百里棗林海,棗果年產(chǎn)量達5萬噸以上,被譽為“南國棗鄉(xiāng)”。</p><p> 此外,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萬畝以上,年產(chǎn)量在2000噸左右,主要品種有金銀花、菊花、杜仲、厚樸、天麻等20多個品類,成為遠近聞名,名副其實的“藥材之鄉(xiāng)”。</p> <p> 溆浦礦產(chǎn)資源也非常豐富。己探明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產(chǎn)主要有煤、銻、釩、鎢、金、鈾、錳、銅、鐵、錫、銀、硅砂、瓷泥、金剛石、耐火泥和石灰石等30多種。其中石灰石總儲量超過50億噸,硅砂礦儲量超過20億噸;煤碳儲量為8000萬噸。尤其龍?zhí)肚嘟缜驙畲赡噘|(zhì)量極佳,是懷化“四珍”之一,被列入“國寶”。特別是硅砂,量大質(zhì)優(yōu),為全國之冠。儲量豐富多達10億噸之多,被國家定為重要優(yōu)質(zhì)大型硅砂基地。</p><p><br></p> <p> 千百年以來,就在這美麗富饒的地方,溆浦各族兒女與天同在,與日月同輝。一代又一代,代有丹書流傳,廣布天下。</p><p> 千百年以來,就在這山青水秀的山川之中,溆浦各族人民與土地結(jié)緣,對歲月有情。一代又一代人,人人都講我是:“溆浦的”,永遠永遠!</p><p> 我愛您:美麗的溆浦!我愛您:吾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p><p><br></p><p><br></p><p><br></p><p> 2020年立夏 撰寫于懷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