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豐碑 ?滇緬路魂視聽滇緬(賀智泉) <p>落日孤城閉, 青天萬壘山;</p><p>光輝終又現(xiàn), 閑坐看神宗。</p><p>人生能幾許, 豪氣憶崢嶸;</p><p>碎語悠悠樂, 閑言歷歷行。</p><p>心中念陌春, 惜是夕陽身;</p><p>一席同舟渡 ,人生不忘初。</p><p> ——滇緬記憶?智泉悟抒</p><p> 2020年12月8日</p> <p class="ql-block">關注博農(nóng)尚品 關注滇緬抗戰(zhàn)</p><p class="ql-block">活動時間報名點:</p><p class="ql-block"> 1、“4?5清明忠魂祭”延期到中旬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 2、6月4日中國遠征軍滇西軍反攻作戰(zhàn)日紀念活動一場</p><p class="ql-block"> 3、8月31日云南滇緬公路通車日和9月3日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活動一場</p><p class="ql-block"> 4、9月14日云南省保山騰沖市光復日活動一場</p><p class="ql-block"> 5、2023年元月27日,中國遠征軍滇西軍與駐印軍勝利會師日(芒友會師),屆時,啟動中國遠征軍國際愛國主義教育自駕之旅,重返中國遠征軍抗戰(zhàn)之路。</p><p class="ql-block"> 備注:參加報名人員,因各地疫情原因;不能及時參加的人,可以選擇下一場活動或今后主辦方組織的任何一場活動,報名人員名單常年有效。</p> <h3>滇緬公路筑路歌碑</h3><h3> ———王錫光(抗戰(zhàn)縣長,大理鶴慶人,東陸大學(今云南大學)畢業(yè)。</h3> <p class="ql-block">張耀中先生,美國云南籍華人;與云南滇緬公路公益使者,共同發(fā)起“云之南華人頻道”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p> <p class="ql-block">吳一平先生 浙江省北美華裔聯(lián)盟理事長。是供職于美國大型會計金融服務顧問公司 Eisneramper LLP的金融財務管理顧問,EA 亞太市場總監(jiān)。</p><p class="ql-block">過去十五年來曾經(jīng)服務于法律審計部門,他的專業(yè)領域包括稅務欺詐調(diào)查,股東間的財務糾紛,資產(chǎn)財務損失計算,公司內(nèi)部控制調(diào)查,股票市場索賠認證。具有豐富的個人和公司的審計和稅務服務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近年來,由于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開始從事中國市場的開發(fā)和服務工作。曾經(jīng)多次率領公司高層和專業(yè)團隊來杭州、上海、北京舉辦金融服務講座,積極將EA 在金融服務方面的優(yōu)勢拓展至中國。并協(xié)助中國企業(yè)在美國建立基金和稅務架構方面的服務。</p><p class="ql-block">吳一平先生還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yè),服務華人社區(qū),熱心為華人華僑爭取權益,是全美知名的華人民權領袖。</p> <p class="ql-block">馬恩生先生,畢業(yè)于臺灣大學考古與古人類專業(yè),考古學家、古董鑒定專家、香港田野考古研究會主席、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會名譽會長兼科考隊副總隊長,曾任香港考古學會秘書長、香港中文大學客席教授,1990年至1995年曾任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鑒定專家。</p><p class="ql-block">組織參與香港赤鱲角機場古人類居住遺址考古發(fā)掘、香港竹篙灣宋代瓷器窖藏考古發(fā)掘、香港大埔碗窯青花瓷遺址考古發(fā)掘、香港馬灣東灣仔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fā)掘、中國陜西漢唐古墓考古調(diào)查、武則天乾陵考古調(diào)查、內(nèi)蒙古大青山九缸十八鍋史前遺跡考古調(diào)查、蒙古高原《茶葉之路》歷史文物調(diào)查、內(nèi)蒙古紅山文化遺址調(diào)查、湖北神農(nóng)架野人及珍稀動植物調(diào)查。出版著作:《香港竹篙灣宋代沉船遺址初探》、《香港大埔碗窯青花瓷遺址考古發(fā)掘》、《香港馬灣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fā)掘》、《世界商道:茶葉之路》等。</p><p class="ql-block"> 早在90年代就對山東歷史古跡進行考證研究,特別是2015年以來,花費4年時間對山東進行了實地考古調(diào)查,在實地調(diào)查期間,先后接受《大眾日報》、省廣播電臺專訪并在《山東考古》期刊發(fā)表文章,于濟南市圖書館、泰安中南財經(jīng)門進行"魯商與世界商道茶葉之路"專題演講,對山東的實考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專業(yè)與權威發(fā)現(xiàn)與成果:1.絲綢之路的源頭調(diào)查。2.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3.茶葉之路始點調(diào)查。4.瓷器的祖脈龍山文化蛋殼瓷的考證。5.以上考古成果均加入本人專著《世界商道茶葉之路》一書之中。</p> <p class="ql-block">《中國遠征軍?民族的光輝》走進中緬印戰(zhàn)場,尋找歷史的記憶和民族的豐碑。</p> <p class="ql-block">走進云南的歷史天空,尋找一段不一樣的歷史記憶。生在云南,長在云南;讓我們共同,尋找云南故事。</p> <p>《民族豐碑?滇緬路魂》用現(xiàn)代人的觸角,講述歷史的記憶;它不是3?18,也不是庫克公路,更不是美國的66號公路;它是一條用生命和血,鑄造的民族之路,更是一條民族崛起和民族希望的路。</p> <p>滇緬筑路歌碑文:</p><p> 筑路難!筑路難!切山坡,就平洋,遇江河,造橋梁。滇緬路遙數(shù)千里,百日工程不計短與長。土方竣,鋪石更緊張,征調(diào)民夫數(shù)十萬,時期在農(nóng)忙,各帶工具,自備口糧,哪管貧苦孤寡、老弱壯強,更不論婦孺與姑娘,萬眾一心齊努力,不啻螞蟻搬泰山。吁嗟乎!功將成而天降下滂沱雨,破壞路面與橋梁。冒雨鋪石已非易,修塌補倒尤麻煩。技工指導嘆無策,鄉(xiāng)老民夫標自傷。曾不見東瀛倭寇豈攘奪,蠻橫殘暴逞豪梁,都市成丘墟,黃河化汪洋。又不見華南華北苦中苦,我輩當為難中推,竭力打開生命路,運糧利器到疆場,殺彼日魔,救我國亡。</p> <h3>最美鄉(xiāng)愁 滇緬路魂之二</h3> <h3> 時間,再次回蕩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里;1937年民族之戰(zhàn),和平之戰(zhàn),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難的時刻,“七七瀘溝橋事件”民族之戰(zhàn)全面打響。北京、天津、南京、福建、廣東、上海、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全線告急,殺我親人,辱我中華兒女。 <br></h3> <h3> 民族之聲,正義之聲,燒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積弱貧困的祖國母親,被侵略者滿身傷痕的肆意掠奪;它在嗷叫,它在咆哮,它在哭泣。 祖國??!母親,你那滿身的傷痕,任世界的和平之聲,正義之聲;都無法停止侵略者對你的肆意掠奪和污辱,也無法讓侵略者對你殘虐侵辱的腳步。它們瘋了,它們終于把戰(zhàn)火燒到西南,燒到了東南亞;沿海封鎖了,也被入侵者占據(jù)了,殖民了。 <br></h3> <h3> 民族之戰(zhàn),就這樣開始;路,也就這樣從云南的天空下。開始燃燒起來,800多萬的云南人民;40多萬的云南滇軍出征,抵制入侵之戰(zhàn)打響。浩浩蕩蕩的云南人民,就這樣加入悍衛(wèi)中華民族的保衛(wèi)戰(zhàn)。二十萬鄉(xiāng)宿民工,老弱婦孺,全民皆兵;就這樣走進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畫卷;走進了中華民族的抗戰(zhàn)生命線。它們用弱小的身軀擋住了寒冬,擋住了侵略者的入侵步伐;自帶干糧,路宿大山里,與野獸為伴,與虐疾為伍。 <br></h3> <h3> 路基,填進了端午、火把、祭祖的悲傷和揚花的谷物。挖路的人,從農(nóng)事里抽身,無需再考慮春分和驚蟄。 現(xiàn)在能見到的,只有殘缺的鎬,沉默的石碾,驅(qū)寒的火塘只?;覡a。一條路覆蓋了鄉(xiāng)思、健康和歸家的盼望。不屈的脊梁,早已變成路魂。 <br></h3> <h3> 他們持最原始的工具翻山,汗水與血,把滇西抗戰(zhàn)史,澆鑄得粒粒堅硬。天空是鳥屎一樣隨意的炸彈,地上瘴厲與瘟疫興風作亂。他們是我的叔或伯,姨或嬸,是牛羊的爹,玉米的親人。 <br></h3> <h3> 他們把莊稼種得很好,可以把黃昏拿來沽酒,雨夜用來讀書??箲?zhàn),他們掄起鐵鎬,成為最特別的戰(zhàn)士,同樣經(jīng)歷流血、犧牲。 從滇西到緬北,一根虛線,烙印在1938年的作戰(zhàn)地圖。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候,在20萬民工手下緩緩向前。滇緬公路被荒草擦去血跡,也把整條路擦得所剩無幾。電影電視劇里的那條,一看便知道是贗品。 <br></h3> <h3> 一幅歷史的畫卷,一幅民族記憶的長卷;云南的天空,灑下了世界反法西斯抗戰(zhàn)的東方之戰(zhàn)。從二十萬筑路民工,3200多位南洋華僑機工,援華飛虎隊,40萬中國遠征軍遠征殺敵;從云南燒到緬北,燒到印度;從印度燒到緬北,燒到云南德宏的畹町,最終勝利會師,終結(jié)了侵略者的惡夢。 <br></h3> <h3> 在這里,我們向他們致敬,向灑在滇緬路上的忠魂們致敬!你們,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締造者;歷史,不會遺忘你們的;我們,也會追隨你們的足跡,奮發(fā)圖強,努力上進;緊跟時代的脈搏和沖鋒號,努力拼博,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世紀之音。 2020年2月11日.?大理<br></h3> <h3>《滇緬公路祭》</h3><h3> ———傅仕敏(云南省滇西抗戰(zhàn)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h3><h3> 偉哉!英雄之滇緬公路。延華夏之命脈,系民族之魂魄。支撐抗戰(zhàn)之“生命線”,救亡圖存之“輸血管”;舉世矚目之偉業(yè),萬什敬仰之殊勛。</h3> <h3>壯哉!血肉筑成之滇緬路?!耙磺袨榱丝箲?zhàn)”之召喚,數(shù)十萬邊疆各族兒女,荒棄家園,毀家抒難,老弱婦孺齊上陣,筑路救國非等閑。二十萬筑路大軍,工具口糧皆自帶,櫛風沐雨,風餐露宿,奮戰(zhàn)于橫斷峻嶺,拼搏在惡水瘴毒之地。高山斗嚴寒,淵谷戰(zhàn)酷暑,頂烈日,抗山洪,忍饑挨餓,持續(xù)辛勞,憑著滿腔熱忱,忍常人之不可忍,戰(zhàn)勝千難萬險。舍命劈懸崖,灑血鋪坦途,竟以雙手摳出一條滇緬路。創(chuàng)出世界之奇跡,建樹抗戰(zhàn)之殊勛。通車之時,舉世震驚,萬國稱頌。</h3> <h3>哀哉!八十年之歷史烽煙,滇緬公路已是蒼煙落照,筑路英雄更匿跡銷聲。千辛萬苦筑血路,血路鑄就中華魂。英雄之路漸遠逝,民族脊梁不可失。如今萬人來祭奠,昔日英魂猶可存。</h3> <h3>惜哉!數(shù)十萬各族筑路之英魂,滇緬公路之偉業(yè)奇功,當世代傳頌;滇緬公路之精神,應萬代彰顯!</h3> <h3>嗚呼!舟壑潛遷,壯烈永恒。靈岳標勛,怒水鑄魂。挺秀常居,忙鮮久羨。芳猷之資,馨艷惠仁。豐粢虔祭,英靈居歆。洪恩遐振,嘉福祈源。玄化潛流,惟德悠存。宏業(yè)永嗣,鼎祚隆遠!</h3> <h3>滇緬公路的歷史與現(xiàn)實意義 滇緬公路源于云南,屬于中國,屬于緬甸,也屬于世界。八十多年來,歲月飛逝,彈指一揮間;古道新程,讓歷史告訴未來。 滇緬公路,不僅對云南、對全中國、對緬甸、對中亞,甚至是全世界來說,都是一筆難得的極其寶貴的財富。 今天,已經(jīng)升華了的滇緬公路不僅在為云南的鄉(xiāng)村振興、各族農(nóng)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正在承載著國家“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及連接著重要的國際交通要的重任,還可預見的是它將隨著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而扮演著自己的特殊史命和角色。 誠然,滇緬公路創(chuàng)造的光輝歷史,形成的獨特文化,所蘊藏的無窮魅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fā)展,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即使,拿現(xiàn)馳譽世界的美國66號公路,也不能與其相提并論。<br></h3> <p>不爭不搶,不與人過意不去;更不與人爭論,做好自己?!渡n洱有情?大理有愛》公益之旅,全球發(fā)布會暨滇緬公路公益之旅,即將啟動;疫情無情,人有情;做一個干凈的人,做一個愛大自然的人。時間有限,生命更有限;走好每一個生命的旅程。</p> <p>最美鄉(xiāng)愁</p><p> 一一 滇緬路魂</p><p> 滇緬公路的歷史記憶,漸漸被歲月的痕跡抹去;二十萬鄉(xiāng)宿民工,也漸漸的淹沒在歷史長河里。不該忘卻的歷史教課書里,沒有他們的影子。滇緬公路,那是八十年前的中華民族救國抗戰(zhàn)生命之路;是世界反法西斯抵制侵略的同盟之路,也是像征56個中華民族團結(jié)全民抗戰(zhàn)之路。</p><p> 而今國家興盛,民族團結(jié),中華民族再次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舞臺。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奮發(fā)上進,砥礪前行的像征;而滇緬公路,是世界中華民族團結(jié),共同抵制侵略的民族之路。</p><p> 八十年來,它默默的躺在西南大邊陲環(huán)山峻林的環(huán)抱中;時而哭泣,時而笑談在生命的輪回里。五百多公里的血路,二十萬鄉(xiāng)宿民工筑就了云南世界之驕傲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救國之路。</p><p> 不忘初心,民族記憶。讓我們這一代人,用心呵護,用愛傳遞他們的忘我精神。歷史本應該是一本,不該忘卻的教科書;讀懂歷史,就是讀懂一段厚重的民族記憶;重燃起一段民族奮進,民族團結(jié),砥礪前行的民族奮斗史。</p><p> 緬懷先烈,牢記歷史;滇緬公路二十萬鄉(xiāng)宿民工,筑就了華夏五千年的世界和平史,他們也是國家民族精神的締造者。</p><p> 重憶滇緬公路的記憶</p><p> 2018年8月16日</p> <p> 推開歷史的門縫</p><p> 這是一個往遺忘里,尋找記憶的故事。不是遺忘的錯,而是在漫長的時間里,記憶總是帶著被選擇的屬性,由時代來決定,消磨或者流傳。</p><p> 而在這無盡漫長的時光里,最容易消磨和遺忘的,卻是那些散落在時空中,濃烈而激蕩的歷史印記。它們橫越在一扇被稱為“時代”的門那邊,又仿佛不堪時代的推動,被緩緩推開一道窄窄的門縫。</p><p> 歷史記憶構成一個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共同的歷史是民族認同的根基。個體和集體的失憶和記憶;如果錯位的話,將會是歷史的悲劇,歷史為我們今天定位,也為未來導航。</p><p> 推開歷史的門縫,讓我們拼湊一些殘存的個人記憶,或許能為人們心中的豐碑,砌上一塊小小的奠基石。建立一座地理意義上的紀念碑很容易,但在人民心中建立一座歷史的豐碑,卻需要很漫長的時間。</p><p> 《滇緬文旅》之感悟</p><p> 2020.8.19</p> <p class="ql-block">?作為歷史學者也好,研究和傳播者也好;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要從民族歷史的正義和國家民族利益,民族團結(jié)為根本的出發(fā)點為根基。</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們背叛和背離這個出發(fā)點;國家和民族利益,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歷史終究是歷史,但是我們出發(fā)點,一定要站在國家和民族團結(jié)基礎上,進行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備注: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和角度來理解。)</p> <p class="ql-block">推開歷史的記憶,走進中華民族的舊代史;讓我們共同銘記和追憶,中華民族抗戰(zhàn)的歷史豐碑。</p> <p class="ql-block">你是誰!誰是你!你的老家是那里?</p><p class="ql-block">我們知道你們來過滇西…</p><p class="ql-block">那個時代感動中國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致敬中國遠征軍,致敬為中華民族抗戰(zhàn)犧牲的千萬忠魂,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的付出,讓我們這一代代傳承您們的忘我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