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司馬溫公祠就美成了這個樣子清風(fēng)徐來 <h3> 期盼已久的雪,終于紛紛揚(yáng)揚(yáng)地飄了下來。先是“禹都初沾雨,條山逢初雪”,雪都下到了中條山的腹地,山下的縣城和鄉(xiāng)村,卻下起了冬雨,或者說在空中變成了雨的雪。不由得讓人心生渴望,在等待著那一片片白色精靈的降臨。</h3><h3> 終于,隨著氣溫的下降,山下的天空中,也漫天飛舞起了雪花。其實,我心里早已描繪出了雪中司馬溫公祠的情景,心心念念地在等著這場初雪。</h3><h3> 站在司馬溫公祠廣場,鳴條崗的風(fēng)飄飛著雪花,像翻動著的一頁頁書箋,在講述著司馬光的故事。廣場中央,司馬光的銅像高高矗立,目視遠(yuǎn)方,思索著用《資治通鑒》為后人提供治國理政的方案;廣場兩側(cè),是兩個銅雕,一個是千年流傳的砸缸救人故事,一個是勤勉一生著書立說的剪影。風(fēng)雪中,杏花碑樓的風(fēng)鈴聲,在傳頌著“粹德輝煌流涑水,忠清發(fā)越秀峨嵋?!钡牟恍嗳松?。</h3><h3> 進(jìn)入大門,門前的兩個紅燈籠鮮艷奪目,司馬光書院飛雪飄舞,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出了書院,一叢翠竹被大雪壓的彎了腰身,但仍然在不屈地抗?fàn)幹挥鄳c禪院門口,是一個牌坊,以大門為前景,突出了厚重的歷史,快門一響,又定格了一個畫面。禪院里,雪壓青松,白色的雪和綠色的松枝,濃郁了肅穆的氛圍。景區(qū)內(nèi)的建筑,飛檐翹角,脊獸成行,琉璃屋頂,都被白雪覆蓋。而紅墻的紅與青瓦上雪的白則與青色的植物,相映成趣。杏花碑亭里,古色古香的雙開門和祠堂就完美地出現(xiàn)在眼中。站在廂房門口看祠堂,燈籠又出現(xiàn)在視線中,畫面中有了燈籠,就在厚重中平添了一份色彩。兩座廂房門前,有兩棵杏樹,每到春天,鮮艷的杏花和古建筑,就生動了肅穆的景區(qū),又好像在講述著杏花碑的故事。這會兒,杏樹枝無花無葉,卻掛滿白雪,猶如玉樹瓊枝一般,非常非常的美,這和古建筑一結(jié)合,又讓我忍不住地多按了幾次快門,想從最美的角度記錄下最美的畫面。</h3><h3> 我知道,雪中的司馬溫公祠有著另一番的美,更有了深沉的厚重的歷史韻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