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絢爛至極的秋——長城環(huán)保行第六站錐子山-小河口長城穿越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h3><br></h3><h3>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2019.10.28</h3><h3>攝影:素顏雪 無欲</h3><h3>領(lǐng)隊:驕陽 舞動的龍</h3><h3>中隊:津津樂道</h3><h3>收隊:灰太狼 走天涯</h3><h3>原創(chuàng)文字: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h3><h3><br></h3> <h3> 種種原因,我們的長城環(huán)保行第六站——錐子山~小河口長城因此而站在遙遠的原地不來不去,等待我們的必然赴約。10月26日,京津冀樂行俱樂部的三十幾名隊友,踏著秋的腳步如約而至。<br></h3><h3> 經(jīng)典線路就是經(jīng)典,為眾多驢友所體驗、宣傳,帶動更多的戶外愛好者紛沓而至,僅今天,在這條“最美野長城”上,我們就遇到三個團隊和若干個自由行者。再看看山下的農(nóng)家院懸掛的來自國內(nèi)外各個戶外俱樂部的旗幟,你就知道,錐子山~小河口長城有多么的吸引人了。究竟是什么樣的一條經(jīng)典線路呢?我和我的隊友親歷了,目睹了,成功挑戰(zhàn)了,才可以由衷的嘆服“它不愧為經(jīng)典!不虛此行?!?lt;/h3><h3> 值得你走一走的看點有三——三龍聚首;五臺連穿;剛?cè)峒鏉?lt;/h3><h3> 挑戰(zhàn)你的難點有三——直插云霄;V字降升;驢騎石背。</h3><h3> 最美的——絢爛至極的深秋里的長城</h3><h3> 跟隨京津冀樂行俱樂部,讓我們共同感受錐子山長城吧!</h3><h3><br></h3> <h3>看點之一——最為著名的“三龍聚首”<br></h3><h3> “三龍”是三條長城,“聚首”是匯聚在錐子山。錐子山,顧名思義,像錐子一樣的山峰,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錐子山長城,是遼東明長城三路長城的交匯點。站在錐子山的山頂,在峰頂敵樓、舉目向四周眺望,從東、南、西三個方向的長城,似三條巨龍盤旋蜿蜒在山間。向東連接的是起點丹東的虎山長城至遼寧境內(nèi)的明長城;向南連接的是起點老龍頭的山海關(guān)長城;向西北連接的是綿延萬里的北京至嘉峪關(guān)長城 ,形成中國三大長城在此“三龍聚首”景觀,蔚為壯觀。</h3><h3> 我和隊友們都登頂了錐子山最高峰,站在了峰頂?shù)臄硺?,欣賞到這一震撼的景致??丛谘劾锏氖钦掌憩F(xiàn)不出來的,激蕩在心里的是蒼白的語言表達不出來的。事后,驕陽領(lǐng)隊自豪的說“俯臨三龍聚首,京津冀樂行俱樂部做到了!”</h3> <h3>在三龍聚首的錐子山頂</h3> <h3>向西北連接北京至嘉峪關(guān)長城,依稀可見連續(xù)的五個山峰的五臺</h3> <h3>向東連接丹東虎山長城</h3> <h3>向南連接老龍頭山海關(guān)長城</h3> <h3>看點之二 ——五臺連穿<br></h3><h3> “五臺”指的是五座烽火臺。又稱“五連臺”。查閱資料得知,它是錐子山到的小河口一段長城的統(tǒng)稱,這段長城東起錐子山西2號臺西側(cè)不遠的斷崖處,西至小河口東側(cè)山尖,在直線距離不足2公里長的一條驢脊背般的狹長山脊上因地治宜的建有7個敵樓,其中5個敵樓建于5個連續(xù)的山頭上,遠看非常醒目,因此稱為五連臺。五連臺地勢復(fù)雜,斷崖連續(xù),穿越有一定危險。我印象較深的,五臺最后一個,我們繞行城墻下面的樹林,然后再迂回著回到長城上的。據(jù)領(lǐng)隊說,那段起伏爬升較大,經(jīng)歷了前面的體力消耗,擔(dān)心隊友的承受能力。也就是在那段繞行的多色的櫟樹林里,雪姐給我們拍下了美美噠 “大王來巡山”的小視頻。</h3><h3> 準(zhǔn)確的說,我們從山腳爬升到長城上,一共經(jīng)過了九個敵樓。前兩個是在登頂錐子山,俯瞰三龍聚首之前。從錐子山向西小河口長城經(jīng)歷了七個。寫到這里時,我翻看著照片,可以更明顯的看出,這些敵樓真的是建在狹長山脊上的,大家看看是不是像驢的脊背或是魚的脊背?。</h3> <h3>看點之三——剛?cè)峒鏉?lt;br></h3><h3> 經(jīng)歷600多年歷史滄桑的錐子山長城,深藏于深山峻嶺中,沒有任何人工修葺,但仍保持完好,被驢友們贊為“中國最美野長城”。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防御體系,修筑工藝精巧,特色鮮明,被專家譽為“長城博物館”。 </h3><h3> 這段長城,巍峨且秀美,剛?cè)峒鏉枪残耘c個性的完美統(tǒng)一。“共性”是指它有所有長城所具有的特點,“個性”是說它有其他長城所沒有的獨特的陰柔之美,被稱為“女性長城”。</h3><h3>走在錐子山~小河口長城,可以看到在部分長城段上的門窗和拱券上刻滿了獅子繡球、木馬蘭花、祥云彩帶、蓮花等圖案,這是至今我爬過的所有長城所未見。據(jù)說當(dāng)年是來自浙江義烏的軍隊修筑和戍邊的,他們同時把家鄉(xiāng)美麗的圖案鏤刻在烽火臺拱門的條石上;我猜測,修筑長城和戍邊將士,也有女眷隨軍,使長城融合進了母性的柔媚的一面。</h3><h3> 誰說長城就只能崢嶸冷峻?只能肅穆威儀呢?在人性面前,在宇宙時空里,它也可以安寧內(nèi)斂,也可以有母親般的博大的愛意??赡苓@就是戰(zhàn)爭與和平這一永恒主題的相斥、相持、相融吧。</h3><h3><br></h3> <h3>難點之一——直入云霄<br></h3><h3> 過了三龍聚首,五連臺的第一臺,路的陡峭就越來越明顯了。山石縱橫,大小斷崖無數(shù),長城馬道碎石殘磚。我們遠遠的看見的前面的一隊隊友,依次排開,四驅(qū)向上攀爬的背影,無欲大哥和誠鈞已到頂,給大家照相、錄視頻。驕陽領(lǐng)隊一面幫助隊友,一面等候后面的我們。那里將是我們要經(jīng)歷的第一個難點處——“直入云霄”,我之所以給它這樣命名,是為了說明它的又高有險。</h3><h3> 身臨其境時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能感受著山路的陡峭,找尋抓力點,小心翼翼的移步,緩慢的行進。走過、回望、翻看一幀幀照片,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我們,原來在橫成嶺側(cè)成峰的近乎七八十度的狹窄山脊,是那么勇敢的努力向上攀登。登頂后,不只有勝利和成功的喜悅,還有無法言傳的……想要體驗的你也來吧!</h3><h3><br></h3> <h3>難點之二——V字降升<br></h3><h3> 過了“直入云霄”不遠,等待我們的是“V字降升”,先從陡峭斷崖下降,再從峭壁爬升的意思。這里的難度與直入云霄不相上下。在此狹路相逢唐山或者是秦皇島的一個戶外俱樂部,兩隊人馬都很多,驢友們守規(guī)矩,先下后上。</h3><h3> 在車上,驕陽大哥說路況的復(fù)雜時,說道一個驢友曾在這段長城不慎滾落下來,再也沒有醒過來。我不知道就是在這個地方。在“降”至山谷,“升”的開始,驕陽領(lǐng)隊告訴我們。我回頭的左側(cè),恰好就是那個驢友的墓碑,我的心猛然收緊、瞬間心疼和敬畏。我雙手合十,內(nèi)心默默的祈禱,兄弟安息。下撤的路上,走天涯告訴我,他也在好兄弟墓前繞行三圈祭拜緬懷。我們的驕陽領(lǐng)隊也把自己背包里帶的午餐全部放在了他的墓前。</h3><h3> 好兄弟留在大山里。驢友們?yōu)榱思o(jì)念他,也是為了警示后來者,在他躺下的地方,為他用石頭堆砌成墓,立碑“好兄弟”。</h3><h3> 戶外值得每個人熱愛和追求,生命需要每個人敬畏和珍愛。</h3> <h3>先下降</h3> <h3>狹路相逢</h3> <h3>再上升,由于太陡沒敢多拍照</h3> <h3>難點之三——也是最險的處“驢騎石背”<br></h3><h3> 現(xiàn)在回想,錐子山到小河口,山脊都很窄,長城就建在這樣的山上。我們很多時候,就是行走在狹長的“驢脊背”上的。只是有一個地方的,是騎行在“驢脊背”。注意用詞,一個是走,一個是騎。走有腳可行的地方,騎只能是蹭過去的。</h3><h3> 這段長城較艱險地段除了我前面所說的“直入云霄”,“V字降升”,最危險的要數(shù)“騎驢石背”了。有說“騎驢背”、有說“鯉魚背”。還有說“騎驢背”的……不管哪種稱呼,都是要騎著過去的意思。這處山脊最窄,石頭橫亙,石棱向上,沒有雙腳踩踏的地方,必須騎坐在石頭上,借助雙手臂力,挪移經(jīng)過。此段雖然只有數(shù)米,但是絕對動人心魄,極具挑戰(zhàn)性。坐在石頭上,兩邊是懸崖峭壁,考驗著驢友們的膽量和力量。</h3><h3> 領(lǐng)隊和前面隊友一再提醒后者,可以繞行經(jīng)過,我和其他幾名隊友,還是堅持挑戰(zhàn)一下極限。說實話我沒有絲毫的畏懼,不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而是因為通過的隊友在對面告訴著要領(lǐng)、為我們加油;誠鈞為大家照相;而驕陽領(lǐng)隊的腳橫踩在那么窄的立足點,傾斜在石頭上,斜側(cè)著身體,在“驢脊背”石頭下面的懸崖邊做保護,做指導(dǎo)。</h3><h3> 爬過之后,回看,連我自己都太佩服自己。與大山比,我是渺小的,與宇宙比,我只是一粒塵埃。但是我站在了一個又一個山頂,不是我有多強大,而是我的背后站立著我的團隊,支撐我的是讓心柔軟的關(guān)懷力量。</h3><h3> 用雪姐在群里的一段話直白的表達我們的心聲吧!“感謝領(lǐng)隊收隊!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很感動,每個難點險要處,驕陽都在那里等著大家,直到最后一個,收隊一直在最后護著大家……”</h3> <h3>最美的——絢爛至極的深秋里的長城<br></h3><h3> 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今天醉美的要屬深秋的大山和絢爛至極的大山里的長城。深秋的大山,不是層巒疊翠,而且五彩斑斕,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是多色的季節(jié),和多色罩染的萬物。生命是不是到這個季節(jié),收獲著該收獲的,把生命里最后的熱情傾灑盡顯呢!記得進修時給我們講古代文學(xué)的教授,給我們上課,他開講的第一件事就是早晨見到的月季花。在深秋初冬的清晨,花壇中的幾株月季花紅艷無比,結(jié)霜的小露珠粘在花瓣上,玲瓏剔透的閃耀著光芒,花兒如此之美。今天,山里樹樹皆秋色,霜葉紅過二月花。這才稱得上是“怒放的生命”。</h3><h3> 在紅的,綠的,黃的,褐色的植被襯托中,長城是嫵媚的,蜿蜒盤旋,在山脊起伏隱現(xiàn)。城墻的破敗已無從談起,深沉的滄桑感使我們更深切的感受著久遠的歷史,把我們的思緒拉得更長,把情感擴張的更深厚廣博。</h3><h3> 行在絢爛至極的秋,被所有形態(tài)的美浸潤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