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圣彼得堡游記(上篇)卓瑪草 <h3>俄羅斯是我們的北方鄰居,它的疆土世界第一,它的國運起伏跌宕。近百年里在俄羅斯發(fā)生了很多影響世界的大事,上世紀初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推翻了沙皇統治,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共和國(簡稱蘇聯),二戰(zhàn)中它與法西斯德國進行殊死搏殺,以勝利告終!七十多年來它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長期冷戰(zhàn),在很長時間里它曾讓美國人日夜坐臥不安,心驚膽顫………。我國建國初期,也一直把它尊為蘇聯老大哥,蘇聯的許許多多的往事,在我的腦子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從而探訪俄羅斯也一直成為我心中久久的夙愿。<br></h3><h3>金秋十月,有朋友相約,去俄羅斯旅游,一拍即合,和太太及另四位朋友,一起參團莫斯科~圣彼得堡8日游!</h3><h3>九月30號下午5點40分,飛機準點從南京祿口機場起飛,三百多座的旅行包機,滿滿當當的清一色蘇南地區(qū)的游客!</h3><h3>莫斯科時差晚北京時間5小時,到達莫斯科己是十月1號上午9點多了,我們41位散客,出海關上了旅游大巴,開始了莫斯科~圣彼得堡之旅!</h3> <h3>俄羅斯二戰(zhàn)勝利廣場位于莫斯科市。是為了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而建,建成于1995年5月。勝利廣場是俄羅斯人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衛(wèi)國戰(zhàn)爭的紀念,寄托著他們對和平的祈禱。</h3> <h3>我們到時,寬廣的廣場正在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建和翻修,四處工地圍欄,大動土木,天空時雨時陰,場景過于分散,難以入鏡!</h3> <h3>勝利廣場的東面,就是莫斯科的凱旋門,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紀念意義上來講,莫斯科凱旋門與巴黎的凱旋門都不相上下,兩者風格各異,卻都是藝術珍品。莫斯科凱旋門是為紀念俄國1812年戰(zhàn)勝法國拿破侖的衛(wèi)國戰(zhàn)爭而建。莫斯科凱旋門高達28米,摒棄了復雜的裝飾,門身上并沒有華麗的裝飾,只是在門頂立有一尊背有雙翅的勝利女神手執(zhí)月桂花環(huán),乘著六馬戰(zhàn)車向前行駛的雕塑;在女神像的下層,高柱之間分列著四尊俄軍士兵的雕塑,士兵表情嚴肅,身著古時盔甲,執(zhí)槍持盾,在他們的手指上還刻有“驅逐法西斯,解放莫斯科”的字樣,氣勢雄偉,古典大方。</h3> <h3>五位資深美女!凱旋門下先來張合影!我太太年歲最長居中稱大!</h3> <h3>凱旋門邊上,就有一個地鐵站!莫斯科地鐵,被公認為世界最漂亮的和最宏偉的地鐵工程!1935年5月15日,蘇聯政府出于軍事方面的考慮,正式開通莫斯科地鐵。地下鐵道考慮了戰(zhàn)時的防護要求,深近百米,可供400余萬居民防空隱藏之用。</h3><h3>地鐵川流不息,交換乘站的市民也川流不息!</h3><h3><br></h3> <h3>地鐵站的建筑造型各異、華麗典雅。每個車站都由國內著名建筑師設計,各有其獨特風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顏六色的大理石,花崗巖,陶瓷和五彩玻璃鑲嵌除各種浮雕,雕刻和壁畫裝飾,照明燈具十分別致,好像富麗堂皇的宮殿,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稱。</h3> <h3>從參觀莫斯科地鐵出來后,去了莫斯科大學列寧山觀景臺,俄羅斯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高等學校。由1755年教育家羅蒙諾索夫倡議并創(chuàng)辦至今。</h3> <h3>美女許小華,自小就認識,是居住對巷的漂亮小姑娘。她也曾和我太太在學校里,及插隊農村時,都在一個宣傳隊里唱歌跳舞的伙伴!</h3> <h3>整個團隊在莫斯科大學前,揮動五星紅旗來張集體照,在異國他鄉(xiāng)慶祝我們偉大的祖國70華誕!</h3> <h3>莫斯科列寧山觀景臺,現在叫麻雀山,莫斯科西南,是莫斯科的最高處,正對莫斯科大學正門,由此俯瞰莫斯科市區(qū),美麗景色盡收眼底。<br></h3> <h3>吃過飯,去參觀游覽紅場,和克里姆林宮。這里是繁華地段,根本沒有停車場,大巴在路邊??浚慰痛掖颐γο萝?,步行約二三百米至紅場。路過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它是莫斯科有名的芭蕾舞與歌劇劇院。始建于1776年,1825年,這座劇院由建筑師博維重新設計并主持修建,最終于1856年落成并一直保存至今。<br></h3><h3>這也是莫斯科的標志之一。<br></h3> <h3>卡爾馬克思的石雕像,和彼得羅夫大劇院對面相望著!曾經有俄羅斯各階層,要求政府拆除馬克思雕像!但他還屹立在紅場邊上,供信仰者瞻仰著!遠處,克里姆林宮最署名的宮樓和馬克思塑像遙遙相望,更顯偉人之高大形象!</h3> <h3></h3><h3>紅場北側的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是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館。1872年由亞歷山大二世下令建館,1883年在亞歷山大三世加冕儀式舉行的同時開館。</h3><h3>博物館大門口高大的朱可夫元帥騎馬塑像,在廣角鏡頭里和高大的宮殿式建筑下顯得非常渺小,但朱可夫元帥在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發(fā)揮的作用,在這個國家隆重場所,所展示的民族英雄地位是多么偉大??!</h3><h3>博物館廣場前,各種鮮艷的花朵擺放成五彩繽紛的海洋。</h3> <h3></h3><h3>莫斯科最著名的地方莫過于紅場。1941年10月,正是德國法西斯進攻莫斯科兵臨城下的最最危難時刻!斯大林決定在紅場舉行這場偉大的閱兵,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成為蘇德戰(zhàn)爭中的一個偉大勝利的轉折,紅場因這場閱兵而名揚天下。</h3><h3>五位美女,也象當年參加二戰(zhàn)的蘇聯勇士們在紅場閱兵,踏著堅定的步伐,豪邁地走一回!</h3> <h3>我和太太也在這偉大的紅場上,在雨中油晃晃的石皮場上朝另一方向,留個影!背景正是紅場上重要的一建筑群,也是俄羅斯最署名的圣瓦西里大教堂!</h3> <h3>美女王麗萍,紅場留個影!</h3> <h3>從紅場出來到克里姆林宮并不算遠,要從亞歷山大花園穿過,進入花園,先看到無名烈士墓。它是1962年為紀念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犧牲的軍人而修建的,1967年5月8日對外開放至今。</h3> <h3>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感受著莊嚴的時刻,也許在懷念她的先人!</h3> <h3>亞歷山大花園是克林姆林宮紅墻外的一個長方形公園,這里是莫斯科人最喜歡的休閑游玩的場所之一。這里樹木參天,其實也是皇家園林!</h3> <h3>美女朱瑛用克里姆林宮的宮樓做背景留個影,長長的腿顯示著苗條的身材。她先生和我太太曾是同事,我們也曾住在一個院子里做過鄰居,現在都在老年大學里做同學喲!</h3> <h3>克里姆林宮的教堂建筑很有特色。這座尼古拉塔樓位于紅場邊,高70.5米,19世紀初以哥特式風格重建,明顯的與眾不同特別好認,靠近歷史博物館。厚厚的墻壁中有個秘密水井,遭圍困時將起大作用。在宮內位于武器庫和總統府之間。可惜因緊靠總統辦公樓,游客只能遠遠仰望。</h3><h3><br></h3> <h3>總統辦公樓,普京大帝就在里面辦公,主宰著俄羅斯命運!這里警備深嚴,游客不得靠近!</h3> <h3>克里姆林宮的教堂建筑群殿宇軒昂。天使報喜大教堂,造型美觀,頂端有9個金色圓頂,是皇族子孫的洗禮與結婚之地。</h3> <h3>伊凡大帝鐘樓,它的右側放置的大鐘,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的鐘,人稱“鐘王”,鑄于18世紀30年代,重量超過203噸。鐘樓全高81米,站在此塔,方圓25~30公里以內的城市和郊區(qū)盡收眼底。</h3><h3>有于游覽時間和路線有限定,這些高大的鐘樓,教堂找不到好的角度和合適的焦距來拍攝表現它,只能運用走過路過不錯過的拍攝法則了!<br></h3> <h3>十二使徒教堂是克里姆林宮在十七世紀最重要的增建工程,是克里姆林宮總主教官邸的一部分。</h3> <h3>俄國鑄造藝術的杰作“炮王”?!芭谕酢辫T成于1586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炮重約40噸,炮長5.3米,炮口直徑0.9米。該炮前面,陳列著四個堆在一起的球形炮彈,說是每個都有上噸重。用以顯示沙皇的威儀,從未用于實戰(zhàn)發(fā)射。</h3> <h3>“鐘王”鑄造于1735年前后,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鐘重約200噸,鐘高6.1米,鐘口直徑6.6米。鐘的器表鑄有浮雕、人像和銘文。</h3> <h3>大天使大教堂大公伊凡三世委托興建的克里姆林宮大教堂群中最后的建筑,是阿雷維布歐·諾維在1505至1508年興建的。</h3> <h3>凡是到莫斯科的人,人們除了要到紅場,參觀列寧墓外,和克里姆林宮外,一定會去位于莫斯科紅場東側的古姆百貨商場。這是俄語“國家百貨商店”的縮寫。從建筑外表看,它和紅場周邊的環(huán)境很協調,也象宮殿式建筑!<br></h3> <h3>亞歷山大三世于1893年12月2日親自為古姆開業(yè)揭牌。 至今莫斯科古姆百貨商場開業(yè)己125周年了。</h3> <h3>古姆國立百貨商店是三層建筑,有三個大的拱門。過去這里主要是賣高檔食品、高檔服裝等日常用品,許多游客都喜歡到這里進行莫斯科購物。它的玻璃屋頂使商場里光線明亮。</h3><h3>導游把我們領到這里,主要是晚上乘9點40分火車去圣彼得堡,還有許多時間,正好把商場當臨時休息地,上上免費的廁所,(俄羅斯公共廁所很少,且收費50盧布一次,)也可乘之機會逛逛外國商場!</h3> <h3>這是臨近紅場的一條街道,非常美麗!</h3> <h3>雨停了,天空放晴了,晚霞光芒四射!抓住這好時機,快快沿紅場走了一圈!</h3> <h3>紅場上人流川流不息,以中國人居多!</h3> <h3>霞光中,處在紅場南邊圣瓦西里大教堂非常美麗!教堂主題建筑好像是由八九根圓柱型塔樓組成。每座塔樓的頂部都頂著一個或大或小的洋蔥頭頂。洋蔥頭高低錯落有致,在晚霞夕照下,色彩艷麗。它是紅場的標志性建筑。</h3><h3><br></h3><h3><br></h3> <h3>走到紅場最東面一條街道,遠處二座不知名的教堂也非常美麗!</h3> <h3>遠處和克里姆林宮樓連成一片!</h3><h3>教堂在晚霞里呈現童話般美麗!</h3> <h3>圣保羅大教堂堂前的雕塑像和克里姆林宮大門宮樓及高大的紅樓前呼后應。</h3> <h3>晚霞把紅場鐘樓塔樓染成一片紅色的記憶!用紅寶石鑲嵌的紅五星閃閃發(fā)光!</h3> <h3>紅場,紅墻,紅樓,紅色的記憶!</h3> <h3>圣保羅大教堂洋怱頭建筑如格林童話里的仙境!</h3><h3>今天,十月一號,是我們祖國70周年華誕,我和太太及朋友們在異國他鄉(xiāng)渡過了一個不平常的國慶日!</h3><h3>晚上,莫斯科時間9點40分,從莫斯科乘軟臥車,九個小時到達圣彼得堡繼續(xù)下面的旅行!</h3><h3>旅途中第二天結束了!</h3> <h3>早上6點多,天蒙蒙亮,火車到了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一座幾百年遺留下來的老城,車站周圍根本沒法停大巴,跟著導游,拖著行李,走了十多分鐘,昨天莫斯科上火車也基本類同!這一路走得象繁忙的春運時刻趕回鄉(xiāng)的火車的民工兄弟!</h3><h3>先去游覽了圣以撒大教堂,又名伊薩基輔大教堂,是俄羅斯北方最大的教堂,整座教堂建筑造型雄渾壯觀,被視為俄羅斯晚期古典主義建筑的杰出作品,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h3> <h3> 這座教堂102米的高度相當于30層樓房的高度,即使在遠處也能看到其金光閃閃的“洋蔥頭”圓頂,整個教堂的空間可同時容納1.2萬人,將東正教教堂的雄偉宏大的建筑風格詮釋得淋漓盡致。<br></h3> <h3>在伊薩基輔大教堂與涅瓦河之間,有“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彼得大帝的紀念碑,這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雕像。它高5米,重20噸。彼得大帝騎在騰越的駿馬上,神情堅定。馬后蹄踩著一條毒蛇,象征打敗了敵人。<br></h3><h3><br></h3> <h3>佊得大帝像西面的這幢很氣派的建筑是參政院大廈。如今是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h3> <h3>在彼得大帝青銅像東邊,坐落在涅瓦河畔,是圣彼得堡海軍總部大廈是系列建筑群,它是俄羅斯帝國式樣建筑風格的瑰寶,自1718年起成為俄羅斯海軍總部所在地。</h3><h3><br></h3><h3></h3> <h3>建筑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根閃閃發(fā)光的鍍金長針直插藍天,高達72米,被安置在大廈中央階梯式塔樓的屋頂,是圣彼得堡的地標之一,在圣彼得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h3> <h3>這座大廈塔樓正面寬度為400多米,塔樓的基座部分為一個類似凱旋門的拱形大門。</h3> <h3>站在涅瓦河大橋上眺整個海軍總部,它以其嚴謹簡明的設計風格,主題明確隆重的雕像群,和漂亮的城堡式建筑群,象征著俄羅斯水兵的英勇精神。</h3><h3><br></h3> <h3>下午,吃過午飯,游覽了 圣彼得堡夏宮,又叫彼德夏宮、也叫彼德宮!位于圣彼得堡西北30公里的一片森林之中,曾經是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德大帝的消暑行宮。 </h3> <h3>夏宮以獨特噴泉和夏花園著稱,這座坐落于芬蘭灣南岸森林中的花園宮殿,占地800公頃,它融合了法國、意大利等多國的優(yōu)美建筑風格,被稱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h3><h3>遠眺黑海,就近在咫尺!</h3><h3>天空晴朗,排隊進入宮殿前走出列隊馬虎拍了一張!</h3> <h3>1704年,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興建夏宮。18世紀初,夏宮里常常舉行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h3> <h3>每個大廳都金壁輝煌,盡顯皇家氣派,但也未免過分的奢侈,因為俄羅斯廣大勞眾生活的十分貧困。</h3> <h3>每個房間里裝潢得都不一樣,有各種國家元素組成的,比如完全用中國絲綢做壁紙做裝飾的房間!</h3> <h3>太太在夏宮里留張影!背景正是彼得大帝的寶座!</h3> <h3>參觀夏宮進去時陽光明媚,一個半小時出來時己小雨紛紛!</h3><h3>在18世紀中,為紀念俄國在北方戰(zhàn)爭中的勝利,在宮殿的前面建造了一個由64個噴泉和250多尊金銅像組成的梯級大瀑布。</h3> <h3>四處都是精美的雕塑!</h3> <h3>其實每個塑像后面都有精采的故事和古典!</h3><h3><br></h3> <h3>夏宮緊靠波羅的海芬蘭海灣,也就三百米距離吧!</h3> <h3>雨越下越大了,秋色無限,但也無心賞景了,沒有光,淚汪汪!</h3> <h3>游完夏宮,在路途邊用餐,幾乎所有景點用餐,全部是中國人開的餐廳,一桌一桌又一桌,前面走了,緊接翻臺,前客讓后客,全部都是中國人,旅行中團餐雖不怎么樣地好,但總算也能吃得飽,在異國他鄉(xiāng),也算不錯了!</h3><h3>冬宮廣場上拍攝冬宮大門!</h3> <h3>冬宮廣場,又稱“宮殿廣場”,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廣場,也是圣彼得堡的地標之一,來圣彼得堡旅游的人都會前往參觀這一廣場,這里同時也是圣彼得堡市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廣場面積約50000平方米,大小相當于天安門廣場的九分之一。</h3><h3>廣場中央亞歷山大紀念柱,是為了紀念1812年反抗拿破侖戰(zhàn)爭的勝利而建造,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柱高47.5米,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尖頂上是一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雕像,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是戰(zhàn)勝敵人的象征。柱子的中心部分由一整塊紅色花崗巖組成,直徑約4米。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亞歷山大紀念柱雖重達600噸,但底部卻并未用任何方式固定,也無任何支撐。</h3><h3>此照是在冬宮三樓上參觀時隔著玻璃拍的,下張也是!</h3> <h3>廣場南側是建筑家羅西于1829年設計建成的舊參謀總部大樓,它是個半圓形的建筑。橫跨大馬爾斯大街的總參謀部凱旋門將冬宮廣場與涅瓦大街連接起來。拱門之上,建有驅駕戰(zhàn)馬戰(zhàn)車的勝利女神像,這也是為了紀念反抗拿破侖戰(zhàn)爭的勝利而建造。</h3><h3>這座建筑和冬宮相應而立,形成廣場獨特的氣勢!</h3><h3>?</h3><h3><br></h3><h3>?</h3><h3> </h3> <h3>冬宮,又稱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宮、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并稱世界四大博物館。該館占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h3> <h3>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華麗的前廳,瞬間被臺階梯處的金碧輝煌所震撼!美輪美奐,極盡奢華,顯盡歐洲古典的皇家氣派。</h3><h3>因為只帶一機一鏡的旅游鏡頭,表現這樣的場景就,就捉襟見肘了!</h3> <h3>冬宮各宮殿里,游人并不太多,這主要冬宮過分大,展廳很多,分散了參觀者流量!</h3> <h3>冬宮里的長廊,盡顯輝煌!好不容易等到一個干干凈凈的機位!</h3> <h3>油畫長廊,所展示的油畫,都是17,18世紀當時世界上最署名的名家名作,博物館的珍藏數量浩瀚,卻囊括了諸多世界大師畫作,諸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羅、拉斐爾、提香、倫勃朗、魯本斯、雷諾阿、塞尚、馬內、莫奈、畢沙羅、梵高、馬蒂斯、高更、羅丹和畢加索等。如果你在每件展品前駐足一分鐘,您需要11年的時間才能窮盡;如果你想走盡博物館約400間開放的展廳,行程約計22公里之長;如果在每幅畫作前停留5分鐘,則需要20年時間!</h3><h3>?。∥覀冊诙瑢m里參觀一個半小時,看到的才是九牛一毛??!</h3> <h3>《伏爾泰坐像》烏冬作品。烏東是法國最偉大的肖像藝術家,他的作品生動的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最著名作品就是《伏爾泰坐像》。</h3> <h3>冬宮博物館藏品豐富,品種齊全有數百萬件之巨 ,主要是繪畫、雕塑、版畫、素描、出土文物、實用藝術品、錢幣和獎牌。</h3> <h3>彼得大帝大廳里的寶座!</h3> <h3>美女朱瑛在彼得大帝寶座前留影!</h3><h3>冬宮游覽完了,今天一天也是整個行程中的重點觀景的一天,游覽了圣彼得堡的夏宮,冬宮這二座最偉大的宮殿!第三天游覽結束!</h3> <h3>天蒙蒙亮,外面細雨蒙蒙,在昨天汽車回賓館時,隔一條街區(qū)看到這座教堂,趁早一人去看看!</h3> <h3>通過網絡,查出這坐教堂為:彼得堡圣三一大教堂又名:特羅伊茨基大教堂,建于1828年。它是圣彼得堡少有的、木質結構的、巨大的穹頂,藍頂滿天星非常漂亮壯觀。</h3><h3>這座教堂為紀念俄土戰(zhàn)爭,指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zhàn)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所取得具大的勝利,俄土之間的戰(zhàn)爭斷斷續(xù)續(xù)前后共長達241年,戰(zhàn)爭的結果是俄國擴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漸衰落失敗的最終結果!</h3><h3>圣彼得堡街頭還跑著有軌電車!</h3><h3>攝影永遠屬于勤快的人才會有收獲,有許多照片,都是乘吃飯時走過路過,吃完飯快速走出去看看,在短暫上車等候游客時,快閃的收獲!</h3> <h3>教堂廣場豎立著俄羅斯著名元帥庫圖佐夫的紀念碑和雕像。俄法戰(zhàn)爭時期,庫圖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圣母像前祈禱,圣母托夢給他,說將出現從未有過的寒流,這次寒流使法軍凍死過半,不戰(zhàn)而逃,使庫圖佐夫一舉獲勝。</h3> <h3>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由俄羅斯建筑師沃羅尼欣設計,于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于1811年竣工。</h3><h3>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當時帝國風格的特征。大教堂正門兩側有造型嚴謹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宏偉壯觀,形成一個半圓形廣場教。柱廊的后面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h3> <h3>高大的圓頂居中聳立在一排排圓柱上空,圓頂有70米高。大教堂正面的浮雕、北面柱廊上的雕刻、殿內裝飾和油畫均出自名家之手。</h3> <h3>喀山大教堂的內部不大像一般的教堂,而更像一座宮殿。它明亮、輕快,以柱列分隔的長形主堂高大寬敞,中央穹頂輝煌華麗,仰視可見一幅圣母圖,周邊飾以圣經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畫。</h3> <h3>1832年,這兩座石像從埃及的尼羅河啟程,來到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在這個位置上安了家。<br></h3><h3>這兩尊石像是埃及國王送給圣彼得堡的禮物?,F在也成了涅瓦河邊重要的觀光點了!</h3><h3> </h3><h3><br></h3> <h3>在涅瓦河古港口有兩座燈塔,紅色的海神柱,又被叫做“吻柱”,它曾是航海的燈塔。</h3><h3>海神燈塔呈圓柱形,高32米,柱:身很粗,內有樓梯,可拾級登至塔頂。頂部為三角油燈,暮色降臨后,燃燒的火焰可達7米之高。為出入港口的船只導航的,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羅斯多羅柱”。</h3><h3>河神之雕像。在花崗石基座上,擺放了四座象征著俄羅斯四大主要河流的雕像,分別代表伏爾加河、沃爾霍夫河、第涅伯河、涅瓦河;兩男兩女,燈塔上的女神是涅瓦河女神、男神是海神波塞冬,寓意時刻保衛(wèi)著港口的安寧。</h3> <h3>彼得堡羅要塞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坐落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與圣彼得堡同齡,是圣彼得堡旅游景點之一。</h3><h3>圣彼得堡的建城,伊始于在涅瓦河北岸兔子島上彼得要塞的創(chuàng)建。因此,可以說彼得要塞就是圣彼得堡這座城市的發(fā)祥地。</h3><h3>17世紀,如今的圣彼得堡是被當時的海上強國瑞典占領著的。瑞典人在那里修建了“尼恩上茨要塞”。</h3><h3><br></h3> <h3>彼得堡羅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先是木質的,1712-1733年在原處改建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羅斯巴羅克式大教堂。教堂的鐘樓高度為122米,當時這高度在全歐洲屬最高建筑。尖塔頂部有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雙翼伸展3.8米,塑像頭上十字架高6.4米。是著名的圣彼得堡景點。<br></h3><h3><br></h3><h3><br></h3> <h3>要塞中有彼得堡羅大教堂、鐘樓、圣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筑物。<br></h3> <h3>為了躋身歐洲列強,俄羅斯與瑞典展開了一場長達20年的大戰(zhàn)。在這場大戰(zhàn)期間,彼得大帝從瑞典人那里奪得了尼恩上茨要塞(1703年春),為俄羅斯搶占了一個波羅的海的出???,即如今的圣彼得堡。<br></h3><h3><br></h3> <h3>彼得大帝果斷決定,要在涅瓦河北岸的兔子島上爭分奪秒地建立一座能守衛(wèi)圣彼得堡(俄羅斯未來首都)的“大門”——彼得要塞,盡管那時圣彼得堡市還僅是一張圖紙。</h3><h3>彼得大帝之所以選擇兔子島,是因為該島的位置恰好處于扼守著圣彼得堡的出海口。</h3><h3>這是要塞臨沿涅瓦河的城堡墻!修得還是非常堅固的呢!</h3> <h3>城堡有二道城墻,這是里面的城堡門!</h3><h3>俄羅斯國徽雙頭鷹,高懸在城堡上!</h3> <h3>葉卡捷林娜宮又稱沙皇村,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修建的。宮殿的格局則是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彌漫著女性的柔美、嬌媚的風韻。</h3> <h3>可以說園中到處是詩,到處是畫,無處不飄動著令人心醉的旋律,無處不彌漫著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聲色犬馬、驕奢淫靡的氣息依然沁淫著整座園林。它于199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h3> <h3>那邊的麻雀也許被游客的面包喂怪了,一點兒也不怕人,嘰嘰喳喳地向游人討吃吧,拍了一段視頻。</h3> <h3>天下著雨,游客打著雨傘在排隊入宮,長長的隊伍里,大部份都是中國游客,我們排了一個半小時才輪到進宮參觀!</h3> <h3>葉卡捷林娜宮和夏宮,冬宮比,遜色不少,建議今后朋友們可不必選擇自費游覽此宮!</h3> <h3>一個一個房間連著,每扇大門的門套,都用黃金制成各種不同圖案的造型!用長焦壓縮一下,幾座門連在一起了!</h3> <h3>總是黃金打底,盡顯奢侈,但這宮里有座琥珀屋,世界聞名,大部分游客都是沖著這琥珀宮而來!</h3> <h3>舉世聞名的琥珀宮位于俄羅斯圣彼得堡葉卡捷琳娜宮內,是一間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精致美麗奢華的大廳。曾在18~20世紀間一度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扮陮m”始建于1709年,面積約55平方米,共有12塊護壁鑲板和12個柱腳,它們全由當時比黃金還貴12倍的琥珀制成,“琥珀宮”同時還飾以鉆石、寶石、黃金和銀箔,這些琥珀、黃金和寶石的總數量高達10萬片,總重量超過6噸。當“琥珀宮”里的565根蠟燭點燃后,整座“琥珀宮””就像黃金一樣金碧輝煌,燦爛耀眼,光彩奪目。</h3><h3>因琥珀宮,不能拍照,本照片是網絡下載,特此聲明!</h3> <h3>美女黃萍,是老年大學的同學,在葉卡捷琳娜宮里,做了一回仙女!</h3> <h3>從沒有人幫我拍照,就對著鏡子自拍自來一張吧!</h3> <h3>葉宮里古樹參天,秋色正濃,大雨不息,好景沒有光線哪成啊!天老爺不聽使喚呀!</h3> <h3>美女王麗萍,雨中留個影!</h3> <h3>五姐妹,出宮前來一張!</h3> <h3>葉宮外圍大片森林,秋色正濃,姹紫嫣紅,層林盡染,大雨傾盆中也美不勝收!也許就在這一二天里,天一晴,風一刮,樹葉要落光光啦!</h3> <h3>葉卡捷琳娜宮游覽結束,第四天游覽結束,整個行程剛好過半,因游覽景點較多,一百張圖片不能全面反映一次旅程,就分二個篇幅吧!</h3><h3>以上一百張圖分為上篇,下篇在編輯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