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燒的歲月(二)海浪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懷念過去,并不是那個年代有多么的好,而是那時我們都年輕…</b></p> <p class="ql-block">本篇出于十年前(2009年8月)回原內(nèi)蒙兵團駐地,參加紀念內(nèi)蒙古生產(chǎn)建設兵團成立40周年即杭州知青赴內(nèi)蒙兵團38周年聯(lián)誼會,至今又過去了10年。文中所有照片均為我們二師十二團八連新浪博客網(wǎng)站下載,經(jīng)過組合編排都是最真實的我們自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塞外的一粒沙土——點兒半斤</b></p> <p>點兒半斤一個奇特的地名,名不見經(jīng)傳,細小的就像內(nèi)蒙古高原上的一粒沙土,出方圓十幾里外便無世人知曉,可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中與我們杭州知青和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包頭等地知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她就是我們內(nèi)蒙兵團二師十二團八連營地,一個用我們的雙手建立起來的家園。</p><p><br></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color: rgb(104, 49, 0);">8月2日,回連的車隊在公路邊停下了,在連旗的引導下,我們頂著烈日憑著記憶開始尋找四十年前的點兒半斤</span></p> <p>老連長一馬當先,帶領我們在原野上尋尋覓覓中找到了北面營區(qū)遺址。</p><p>天哪,北面營區(qū)原先的大木橋不見了,原先的大磚窯不見了,原先的蓄水池沒了,原先的路沒了,原先的營房連斷壁殘垣都看不到了,只有那條東西向的大水渠還能給我們一點點久遠的記憶。</p> <p>繼續(xù)前進,穿過大片的葵花地和玉米地,終于看見了我們南面營區(qū),那一片土黃色的房子。</p> <p>天哪!這就是我們的連隊?這就是我們曾經(jīng)流汗灑血的地方?這就是收藏了我們那么多青春故事的家嗎?</p> <p>想當初,這是當初我們親手建造的的家園,這里的每一座營房都是我們親手挖土挑水和泥然后拓成坯,一塊一塊用汗水壘起來的。</p> <p>這是谷歌衛(wèi)星地圖收索出來的,可以看到當年整個營區(qū)的概況基本沒變。</p> <p>現(xiàn)在整個營區(qū)沒有一條好路,垃圾隨處可見。來之前,曾經(jīng)聽人描述了兵團改為農(nóng)場知青的大撤離和外地農(nóng)民進入后的衰敗,但當它真的以蒼涼的面目出現(xiàn)在面前時,我們簡直不敢和不愿相信這一切都是現(xiàn)實的和真真切切的。</p> <p>憑著記憶,戰(zhàn)友們找尋著當年的宿舍、球場、連部,食堂等,各自識別曾居住的地方,其中滋味自己品嘗。</p> <p>當年的連部被圈了圍墻里面關有一群羊,當年大家親手蓋的一些房子已經(jīng)倒塌……??匆娙绱说木硾r,我們無言以對。現(xiàn)實就是這樣毫不留情,明知道這里的變遷,我們要來,明知道會心痛,我們要來,明知道一無所獲,我們還是要來!</p> <p>面對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營房和田野不勝感慨,思緒萬千。不由得當年激情燃燒時戰(zhàn)天斗地的情景浮現(xiàn)在眼前…</p> <p>“藍天做賬地做床,黃沙拌飯可口香,狂風為我送歌聲,廣闊沙漠好戰(zhàn)場。要用我們勞動的汗水,把烏蘭布和來澆灌,要用我們戰(zhàn)斗的歌聲,喚醒那沉睡的陰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十八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span></p> <p>值得慶幸的是當年我們種的樹已經(jīng)長大成材,依然護衛(wèi)著大田。</p> <p>當年我們修的水渠,目前依然還在發(fā)揮作用。</p> <p>蓄水池還在,但水池邊的水井塌陷了</p> <p>今年的油葵和玉米長的不錯,一片豐收景象。</p> <p>看見一下子來了這么多當年的兵團戰(zhàn)士,農(nóng)場所有在家的人都迎了出來,以好奇的眼神看著我們。經(jīng)過交談,才知道這里已經(jīng)劃給了西山嘴農(nóng)場,農(nóng)田基本承包給了外來農(nóng)工,目前農(nóng)場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油葵和玉米,象今天這樣熱鬧的場景已經(jīng)幾十年不見了。</p> <p>又到該離開你的時候了——點兒半斤,我們將不會再來,但我們會永遠想起你,你總是讓我們揮之不去。</p> <p>行前讓我們再一次在你的懷里,我們曾經(jīng)住過的屋前合個影,留給我們不再受苦的子孫。</p> <p>從八連點兒半斤出來后我們準備去烏梁素海,途中路過原我們十二團團部新安鎮(zhèn)稍作停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草原上的塞外明珠——烏梁素海</b></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烏梁素海,蒙古語意為楊樹林,位于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是黃河改道形成的河跡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區(qū)極為少見的大型草原湖泊。它是中國八大淡水湖之一。總面積300平方千米,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譽;它是全球范圍內(nèi)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區(qū)極為少見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緯度最大的濕地。</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輝騰錫勒大草原</b></p> <p>輝騰錫勒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察哈爾右翼中旗中南部,陰山北麓,距烏蘭察布75㎞?!拜x騰錫勒”一詞,系蒙古語,意為“寒冷的山梁”。</p> <p>從點兒半斤回來的第二天早上,我們的車隊從烏拉特前旗出發(fā)上高速,途徑呼和浩特,在烏蘭察布盟境內(nèi)的卓資山下高速后,來到了輝騰錫勒大草原。</p> <p>在輝騰錫勒草原腹地,我們居住的度假中心,稱“窩闊臺汗宮”,傳說這里曾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三兒子窩闊臺大汗(史稱元太宗),帶兵打仗的一個駐點,設一點將臺,一道道征伐的號令從這里飛出,接著引出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廝殺血戰(zhàn),告捷的戰(zhàn)報隨同一陣陣彌漫天際的煙塵又向這里飛來,現(xiàn)在所謂的點將臺和古長城的痕跡還依稀可見。</p> <p>輝騰錫勒草原是世界上保持最完好的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之一,平均海拔2100m,面積達600㎞2,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p> <p>窩闊臺漢宮往前下坡有一道蜿蜒的山谷,便是輝騰錫勒草原著名的黃花溝。黃花溝溝外山巒起伏,遠遠望去溝壑縱橫,蜿蜒伸展。</p> <p>一排排風力發(fā)電塔白靜挺拔,長長的葉片折射著太陽的光芒,背襯著藍藍的天空悠閑地旋轉(zhuǎn)著。</p><p>輝騰錫勒風能穩(wěn)定性強,持續(xù)性好,品質(zhì)高,是風電最理想的場所,是亞洲最大的風力發(fā)電場。</p> <p>晚霞中的蒙古敖包頭頂上插著的是古代蒙古族勇士用的武器,五彩的金幡迎風飄揚。</p> <p>回味一下當年牧馬放羊情景</p> <p>草原聚餐晚會</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color: rgb(104, 49, 0);">老哥倆,二十三班北京和杭州知青</span></p> <p>篝火晚會上,熱情奔放的蒙古姑娘小伙跳起了優(yōu)美的蒙古舞。</p> <p>再見了草原,又到該離開的時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