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家卡塔琳娜·格羅斯(Katharina Grosse)中國首場個展“呢喃的泥土”。roman <h3>噴繪于廢棄的不同結構和材料上的紋理圖案色彩多樣、難以名狀,或許會讓觀眾感覺仿佛漫步于熟知世界的邊緣,催人反思大都會本質上的詭異之處:永遠無法以簡單的線條勾勒,永遠變幻無常。</h3><h3>卡塔琳娜·格羅斯最為人所知的,是她運用噴槍作為主要的繪畫工具,在建筑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與場景相關的大型作品。她利用噴槍,使顏料的施用不再束縛于畫家身體和畫布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她的作品跨越了物件和建筑環(huán)境的既有界限,使感官與現(xiàn)實分離。最終,格羅斯的作品不僅重新劃分了跨越可見世界及熟悉形狀的分界線,而且重新界定了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基本區(qū)分。她的作品摒棄了既定的功能、屬性和等級制度,而是作為一個原型,給我們預示以新方式重組生活的另類選擇。</h3><h3>從上海本地市場找來的土堆和建筑材料,覆蓋著五彩的顏料,組成充滿幻象的人造風景觀圖。它喚起了一種原始的混亂或末日后的景致,而噴槍經(jīng)過沉淀,使荒漠的反烏托邦現(xiàn)實充滿了美感。</h3><h3>個人比較偏好冷淡極簡風,亦或是把色彩運用發(fā)揮到極致的風格,顯然《呢喃的泥土》屬于后者。</h3> <h3>將大自然中被人類遺棄的廢棄物作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是比較少見的,而要將這些拍攝下來,并呈現(xiàn)原作者的思想,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zhàn)。就像一些成功的作品,并不需要給讀者留下些教條的結論而只需給大家留下充足的思緒或想象空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