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向往叫大美青海,有一種美麗叫茶卡鹽湖木子 <h5> 人們常說7、8月的青海才是最美的時候,其實最美的青海從來與季節(jié)無關,去青海是一種對純凈高原的向往,或許那觸手可及的高原白云,或許那一末湖中的深藍,或許那淀放在盛夏的燦爛花海,或許那通往天邊的筆直大道,或許那肉眼可見的璀璨星河,都能在不經(jīng)意間觸碰你的心臟,讓你重拾一種久違的心跳。</h5><div><br></div><h3><br></h3> <h5> 青海以她的浩瀚和千變?nèi)f化的景色吸引著我,期待走近這個即陌生又讓人神往的地方,去感受大美青海不同于江南的自然景觀。2019年6月1日,載著滿滿的期盼與向往,我和同學踏上了西行的旅程,13.20南昌出發(fā),17.50飛機落地蘭州,入住酒店后由于時間尚早,有人提議蘭州這座黃河之城,除了白日的黃河風景,夜景也是不可錯過的一環(huán)。聽的哥司機介紹,晚上蘭州最美的地方屬濱河公園風情線了。</h5><h5> 西北的天氣還是有點冷,早晚溫差大,出門得加件外套,當我們到達百年中山橋時,擁擠的人群川流不息,兩岸的夜景真的讓人賞心悅目。</h5><h3><br></h3> <h5>黃河母親雕像</h5><h3></h3> <h5> </h5><h5> 中山橋上的燈光很漂亮,造型也很獨特,百年有這樣的建造水平,是非常了不起的。</h5><h5> 夜幕下的中山橋上人山人海,這里是蘭州的代表點,也是夜景最美的地方,感受一下這座城市的脈動,看人來人往,觀世間百態(tài),也是一種享受。蘭州這些年的發(fā)展是真心不錯,給人的印象不像是群山之中的城市,反而有一種繁華的大都市之感。</h5><h5> 回歸途中便去開始美食之旅,至于吃什么?當然是蘭州最有名的蘭州牛肉面啦。</h5> <h5> 正不正宗,無從考證,反正味道還不錯</h5><h3></h3> <h5> 第二天,吃過早飯,從蘭州出發(fā),先前往西寧市佛教圣地塔爾寺觀光朝圣,然后再到清真寺游覽。</h5> <h5> 途經(jīng)日月亭,隨著導游的提醒,往右望去山坡上左右兩邊豎著兩座建筑物,那就是日月亭。</h5><h5> 日月山因山體呈現(xiàn)紅色,古代稱為赤嶺,長90公里,寬10——15公里,平均海撥4000米左右,日月山是古時經(jīng)西寧通往西藏的咽喉,我國自然地理上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分界線,也是青海東部農(nóng)業(yè)區(qū)與西部牧業(yè)區(qū)的分水嶺。</h5><h5> 相傳唐時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行至這里因思鄉(xiāng)心切留下了淚水,最后形成了內(nèi)陸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當時日月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后來為了紀念此事趣聞,所以修建了日月亭。還有一種說法修建日月亭,既是紀念文成公主為漢藏文化交流的功績,也是紀念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的艱苦奮斗光榮事跡,教育后代革命傳統(tǒng)的場所,同時這里成了青海省的又一個旅游景點之一。 </h5> <h5> 一句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溪向西流,述說了倒淌河的奇異之處,一脈清溪溪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柔柔地流淌在草原上,蜿蜒40多公里,這便是倒淌河,一條由東往西流的河。相傳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xiāng),思父母,悲慟不止,揮淚西行,公主的淚便匯成了這條倒淌河向西流的奇觀。</h5><h5> 在青海湖關于倒淌河,日月山的傳說有很多的版本,不必去考查哪種傳說更為權威,哪種神話更接近正宗,因每一個傳說都增添了一份神秘。(注:日月山與倒淌河不在景點之內(nèi),路過的同時導游認真的講解,我們也如同親臨一般。)</h5> <h5> 過了倒淌河,我們的車很快上了109國道,沿著青海湖邊沿行駛,車覽窗外景色,悠閑吃草的耗牛、羊群盡收眼底,</h5> <h5> 塔爾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圣地挌魯派(俗稱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之地,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藏飛黃教六大寺院之一,集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古建筑群,氣勢宏偉,寺中最有名的建筑就是大金塔,寺由塔而來,不看大金塔就相當于沒來過塔爾寺。寺內(nèi)酥油花、壁畫和堆繡是塔爾寺的三絕,精致絕倫,鮮艷奪目,尤其酥油花嬌艷欲滴,生動地描繪了極樂世界的幸福生活,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藝術價值,讓你領略佛國世界的神秘與空靈,了解藏傳佛教的博大精深,(所有的大殿內(nèi)部禁止拍照)</h5> <h5> 緩緩推動大殿轉經(jīng)筒,祈愿保佑永世吉祥,感受前生今世。</h5> <h5> 塔爾寺內(nèi)隨處可見虔誠的信徒,有的從遠方而來,三步一拜,五步一叩,虔誠朝圣,有的就在寺中住下,在大殿門前磕滿二萬,不滿不休,他們每次磕頭都是五體投地,虔誠之至,許多殿門口的地板都為信徒的跪拜己經(jīng)變了顏色,虔誠的信徒用他們至誠的禮彿方式朝拜,在外人看來是極其辛苦不可思議的,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h5> <h5> 這里出租藏服拍照價格超便余,討價還價后租三套服裝只去了15元,哈哈!穿上鮮艷的藏服,美美的跟風走一波。</h5> <h5> 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建筑,也是青海省最大的清真寺,該寺始建于北宗景佑年(1038年)至今己有981的歷史,歷史上多次遭受到破壞,曾幾度拆毀幾度修復,才具現(xiàn)在之規(guī)模,現(xiàn)存的建筑于1913年重建,是我國西北地區(qū)四大清真寺之一。 </h5><h5> 清真寺建造雄奇,座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筑和民族風挌的建筑特點,雕梁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nèi)寬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時容吶3000多穆斯林進行禮拜。</h5> <h5> 第三天的行程是一直期待心心念的網(wǎng)紅景點,天空之鏡——茶卡鹽湖,現(xiàn)已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必去的55個景點之一。早飯后我們拎著行李坐車上路,沿著青藏公路向著茶卡鹽湖奔去。</h5><h5> 茶卡鹽湖于青海省西蒙古藏族自治洲,烏蘭縣茶卡鎮(zhèn),地處109、315國道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東距西寧298公里,西距洲府德令哈2000公里,被譽為柴達木東大門,歷史上是商賈、游客進疆入藏的必經(jīng)之地?!安杩ā笔遣卣Z,意即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昆侖山支脈旺朶秀山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雖然從面積上來說沒有青海湖那么廣大遼闊,但與著名的杭州西湖比卻是西湖面積的10倍之多。</h5> <h5> 進入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座用鹽做成的大型雕塑群高聳于湖邊,成為茶卡鹽湖的一道靚麗風景,巧奪天工的雕刻工匠們,在這些堅硬的鹽上面雕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題材有盤古、秦皇漢武、成吉思汗、彌勒佛等,這些惟妙惟肖的鹽雕群,讓人由衷地為工匠們的高超技術贊嘆不已。冰雕雪雕常見,但鹽雕這是第一次見,也只有在鹽湖才能見到。</h5><h5> 這些鹽雕將鹽和雕塑藝術完美的相結合,在戶外創(chuàng)作大型鹽雕藝術品在國內(nèi)是首例,它的魅力在于以純自然原鹽和鹵水為原材料,經(jīng)過創(chuàng)新和獨特的藝術手法展現(xiàn)出迷人的藝術奇觀。</h5> <h5> 茶卡湖鹽內(nèi)的鹽幾乎無窮無盡,這是一個白色鹽的世界,水里、地上順至空氣里都有鹽的味道,用手指蘸湖水嘗一嘗,第一感覺是很咸很咸,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h5><h5> 與其它鹽湖不同的是茶卡鹽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為固液并存的鹵水湖。</h5> <h3> </h3> <h5> 鹽湖水域?qū)拸V,銀波微漾,天空白云悠悠,遠處蒼山崢嶸,藍天白云,雪山映入湖中,如詩如畫,真不愧為天空之鏡,美的一踏糊涂。</h5> <h5> 鹽湖配車軌,日光下倒也有一種仙境般的美麗。</h5> <h5> 過去為了采鹽、運鹽,工人們在鹽湖中修建了一條堤壩,并在堤壩上鋪上鐵軌,建了小火車,火車一直深入到湖心。</h5><h5> 現(xiàn)在鹽場己經(jīng)用上了現(xiàn)在化的挖鹽船采鹽了,小火車結束了運鹽的使命,己改造成觀光漫游的代步工具,繞湖一周,茶卡鹽湖的美景就可以一覽無余的盡收眼底,這種差不多是上個世記30年代的小火車,成為了鹽湖上一道移動的風景,其呆盟的造型和復古的風格,仿佛使游人置身于上個世紀的30年代。(小火車單程門票50元一人)</h5><h3> </h3> <h5> 鹽湖里水很淺,我們脫了鞋襪,光腳走在湖里,像踩在沙子里一樣,如果腳上有傷口,千萬別下去,不然想不痛苦都難。</h5> <h5> 飛越千里只為網(wǎng)紅天空之鏡——茶卡鹽湖,</h5><h5> 夢幻般只為體會一次倒影的魅力。</h5> <h5> 時間過的真快,一晃就到了該集合的鐘點,大家急忙往景區(qū)大門外趕,邊走邊拍,這是在茶卡鹽湖的最后一張照片。</h5> <h5> 離開茶卡鹽湖,我們奔赴今晚的駐地黑馬河,打算第二天早起去看最美的日出,晚上沒怎么唾沉,一心惦記著次日清晨的日出。</h5><h5> 早晨睜開眼一咕嚕就爬起來,急忙撩開窗簾向外張望,天啦!外面下起了小雨,還做著拍日出的夢呢,計劃泡湯,起來感覺氣溫很低,趕緊的又鉆進被窩繼續(xù)入夢……</h5><h3> </h3> <h5> 青海湖“措溫布”是青海湖的藏語名,意為“青色的海”,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間,三面環(huán)山,風景壯麗,是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古稱西湖。青海湖湖面海拔3266米,東西長約90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面積4635平方公里,西流域面積則比湖面大10倍,有N多條小河從三山的四面八方匯入,沒有出海的通路,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湖泊,中國最大的咸水內(nèi)陸湖。</h5><h3><br></h3> <h5> 黑馬河離青海湖不遠,感覺不一會兒就到了,青海湖著名的景區(qū)是二郎劍景區(qū),因距離西寧151公里,這里之前又被稱為151基地,是我國第一個魚雷發(fā)射試驗基地,二郎劍景區(qū)大門位于109國道邊,現(xiàn)在己成為青海湖最重要的景點之一,也是當?shù)毓步ㄠl(xiāng)村扶貧示范點,導游建議我們在這游玩。</h5> <h5> 不曾想此行與我們相遇是雨天的青海湖,眼前的湖水和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來之前想象蔚藍色的天空和碧綠色的湖面,跟眼前的景象反差太大,雖然沒有藍天白云的色彩感,卻多了一份天湖一色的渾然之美。盡管晰晰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景區(qū)里游客仍興致不減,彩色的傘也為美景添色,跳躍起來釋放一下快樂。</h5> <h5> 靑海湖我來了。</h5> <h3> 西王母的雕像</h3> <h5> 風大了,雨大了,鞋子也濕了,加上寒冷穿得再多也無濟于事,早已沒了游玩的興趣,急匆匆的迎著風雨往外走,再美的風景下也只有加快趕路的心情。</h5> <h5> 在返程的途中,行經(jīng)昆侖山脈日月山頂時,我們驚喜地收獲了飄雪的浪漫,所見之處無不是白茫茫一片,六月飄雪也只有在青藏高原才能有幸目睹這一美景。生活在南方的人對于雪卻有一種異樣的情素,此刻大家的心情己被窗外白雪皚皚的雪景所感染,都興奮不己。</h5> <h5> 最后一站是土族第一村,關于土族的歷史,記得不是很清楚,大致是土族的祖先來自蒙古,當年成吉思漢屬將格日利特,率部留駐青海互助縣一帶,后與當?shù)氐幕魻柸送ɑ?,遂漸繁衍成土族,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土族現(xiàn)有人口24萬余,主要聚居在青海東部以互助民和為主的地區(qū),少量土族居住在甘肅天祝藏區(qū),土族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在我國56個民族中,土族和土家族分屬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h5> <h5> 巧遇我的生日,祝福自己又老了一歲。</h5><h5> 與同學一起分享快樂,感謝老同學,讓我在青海之旅度過了一個永遠難忘的生日!</h5> <h5> 風情萬種的青海,幾天時間里,我們經(jīng)歷了橫跨冷熱兩個極端的氣侯,見識了你變幻莫測的率真性情,欣賞了你遺世獨立的絕美容顏。青海湖四季都有不同的變化,不同的看點,如同一百個人的眼里,就有一百個青海湖。還有一個看點那就是有關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這位獨立特行的活佛消失在青海湖撲朔迷離的傳說,也一直是人們多種版本的探索話題,他那短暫的彼有爭議的人生之旅,為青海湖畔同樣增添了一份神 秘的傳說 。</h5><h5> 青海湖的藍天,迎風招展的經(jīng)幡,無限伸延的“天路”,綿連起伏的山巒,慵懶閑撒的牛羊,茶卡的天空之鏡以及神秘的青海胡,這片風光琦麗,壯觀闊達引人遐想的西陲大地,令我意猶未盡,隨著飛機的滑輪離開地面——再見大美青海!再見美麗的茶卡鹽湖!<br></h5><h5> </h5><h5> </h5> 青海湖茶卡鹽湖青海土族倒淌河蘭州日月山鹽湖天空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