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柴師路倫剛 <h3>今天是5月3日,我終于完成了32年的一個心愿:重走了一回柴師路,真真切切感受了一回當(dāng)年從火車站到柴師校園的過程,對柴師校園、對面的家屬樓、操場完整地進(jìn)行了一次復(fù)原,過了無數(shù)次電影的記憶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h3>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懷安廣袤的大地上,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又見到了當(dāng)年的窯房,如今已快變成文物,住人的功能成為一種溫暖的回憶!</p> <h3>春日的暖陽,新翻的土地,農(nóng)人們正在忙碌著播下希望的種子。</h3> <h3>當(dāng)年火車站南面的小酒館,被一幢簇新的三層小樓替代,變成了火車站辦公區(qū),兩個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坐在門口執(zhí)勤。</h3> <h3>眼前的候車室小巧精致,再找不到當(dāng)年高大氣派寬敞廣闊的感覺。</h3> <h3>售票處印象中應(yīng)該在西邊,在候車大廳里面,現(xiàn)在居然跑到了南面,與候車廳分開了、獨立了。</h3> <h3>周圍的人誰也不會注意:一個闊別了30多年的赤子、魂牽夢繞了32年的異客,帶著濃濃的情意默默地回來了,滿眼都是親切,看不夠,感慨不盡......</h3> <h3>位置沒變,更現(xiàn)代了,更精致了,欣慰之余,仍比不了我記憶中的火車站那么好!</h3> <h3>第一次報到,就是扛著行李、提溜著包包蛋蛋,前呼后擁著從這里走出來的,來到一個新奇又未知的世界。</h3> <h3>看不夠的站前小廣場,面積似乎比當(dāng)年小了很多。</h3> <h3>從高高的站臺步行下來的臺階,依稀還是當(dāng)年的,只是沒有那么高了好像!</h3> <h3>七八個當(dāng)年的男生、女生睜著好奇、迷茫的眼睛,就蹲在墻底下,坐在行李上,等待那個坐火車上錯了方向的同伴,一直到夕陽西下,每個人的身上都披滿了昏黃的光暈......</h3> <h3>從火車站北行繞到當(dāng)年最繁華的東西大街,看到最具代表性的“新華書店”,才勾起過去的記憶?!遏斞高x集》就是用十塊錢稿費(fèi)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從這里購買的。</h3> <h3>拐進(jìn)柴懷路,在中段路東,當(dāng)年的郭璽熏肉由一層平房變成了現(xiàn)在的三層樓房,外墻紅彤彤的顏料有點晃人眼。</h3> <h3>看到隨處可見的“奕”字圖標(biāo),想起當(dāng)年柴師附小的圍棋小選手和圍棋熱,那成績、那名聲可是全國響當(dāng)當(dāng)!</h3> <h3>站在路口向西眺望火車站方向。這條街道占據(jù)了記憶中的重要位置。</h3> <h3>對面就是當(dāng)年師部的位置,正門朝西開,兩邊站崗的士兵軍容威嚴(yán),讓人心生敬畏!如今沒有了一點師部的痕跡,被挺拔繁華的商業(yè)大樓所替代。</h3> <h3>坐西朝東,正對著柴師街的二層小樓,成了“華佗藥房”。</h3> <h3>柴師當(dāng)院的兩顆垂柳,依然樹冠碩大,綠意濃濃,就像兩位和藹可親的看守老人,堅守著、見證著、迎候著......把柴師的魂魄永遠(yuǎn)留存下來!</h3> <h3>柳樹老人仿佛正在講述上世紀(jì)40年代的故事,看到80年代的孩子回來了,滿臉的笑紋都堆起來了......</h3> <h3>僅剩的柴師的三幢房子,如今真的變成了文物。</h3> <h3>唯一僅剩的一排辦公室,共六間。如果不刷涂料、保留原來的顏色也許會更好!</h3> <h3>最西邊的兩個教室,當(dāng)年曾經(jīng)的83、84班。</h3> <h3>東邊的兩個教室,曾經(jīng)的85、86班。</h3> <h3>我的教室,86班。</h3> <h3>東墻外的羽毛球場變成了籃球場。</h3> <h3>教室前留個影。</h3> <h3>當(dāng)年高大寬闊的餐廳,變成如今的模樣。</h3> <h3>想起當(dāng)年的水塔、鍋爐房、水房,還有附近的男生宿舍的石頭房子......</h3> <h3>時過境遷,當(dāng)年的柴師變成如今的柴溝堡二中。</h3> <h3>兩顆柳樹依然充滿生機(jī),枝繁葉茂!</h3> <h3>當(dāng)年的西甬路,有一種庭院深深的感覺,好像南低北高,有坡度、有層次的,不像現(xiàn)在一覽無余。</h3> <h3>花園周遭龍爪槐的嶙峋模樣,看著有一種說不出的親近!</h3> <h3>傳達(dá)室旁邊的丁香開得正旺,似乎有點當(dāng)年的影子。</h3> <h3>正對著大門的主要景致。</h3> <h3>從大門里看南邊的教師家屬樓,唯一最真實的老樣子,紅磚舊窗。</h3> <h3>這可是當(dāng)年唯一的樓房,最豪華的建筑,柴師師生的驕傲!</h3> <h3>老樣子,雖然破舊,但親切真實!</h3> <h3>當(dāng)年的操場變成了住宅小區(qū)。</h3> <h3>再看一眼當(dāng)年的豪宅。</h3> <h3>上面的幾個字早已存留在記憶深處:河北柴溝堡師范學(xué)校。</h3> <h3>依依不舍再回首,只想多看一眼!</h3> <h3>再留個鏡頭,柴師街西邊頂頭的建筑?!叭A佗藥房”你可知道沾染了多少“柴師”的光彩?</h3> <h3>“柴懷路”,因柴師而親切,因柴師而存入記憶的囊中。</h3> <h3>坐下來,體驗一下在柴溝堡酒館里的久違的滋味!</h3> <h3>火車站南,緊鄰車站的一個小吃店,試圖尋找出當(dāng)年第一次喝酒時酒館的模樣,權(quán)作慰藉,留個紀(jì)念吧!</h3><h3>再見了,我的柴師!</h3><h3>再見了,我的柴溝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