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湖北黃岡林彪故居探訪記

笑看風(fēng)云

<h3> 湖北林彪故居,位于黃岡市林家大灣,在上世紀(jì)那個狂熱的年代,曾有過百萬人圍觀的盛況,如有機(jī)會你可去探訪??</h3> <h3>  林彪故居距縣城團(tuán)風(fēng)17公里,位于湖北黃岡市20多公里處的團(tuán)鳳縣回龍鎮(zhèn)林家大灣。林彪故居分為老屋和新屋,都在林家大灣清水塘中間的正后方,且都居于灣內(nèi)地勢的最高處。屋背后約一公里處,就是關(guān)山。關(guān)山左右的兩側(cè),小山嶺徐緩而下,襯托出林家大灣仿佛就在一張巨型的太師椅正中央。</h3> <h3>  林家大灣是林彪的出生地。當(dāng)?shù)厝耸来鄠?,回龍山原名棗兒刺嶺,有九條觸犯天條的小龍被東海龍王囚禁在此嶺巨石之下。龍王有言:只有嶺上鐵樹開花,九龍才能得返東海。終于嶺上鐵樹開花,九龍返回東海。但其中一小龍思念棗兒刺嶺的峻秀雄偉,毅然返回定居,此后,棗刺兒嶺便被稱為回龍山。回龍山上常有祥云瑞氣云霧盤繞,仙氣十足?;佚堟?zhèn)因而得名。離回龍鎮(zhèn)約六七里,聳出一座形神俱似一頭山羊的山嶺。這就是林家大灣和染鋪灣。</h3><h3><br></h3><h3>  林家大灣,景色秀麗,群山環(huán)抱,確實是個好地方。山川有靈,秀水有性。俗語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林家大灣誕生了林彪、林育南、林育英等林氏三兄弟,為中國革命作出卓越貢獻(xiàn)。</h3> <h3>  故居老屋,是林彪出生的地方,始建于明代,在清嘉慶年間擴(kuò)建為一進(jìn)三幢。屬磚木結(jié)構(gòu),占地300余平米房,前后共有房間、堂屋、茶廳20余間。屋內(nèi)有大小天井三口,通過暗溝連通把雨水流進(jìn)了自家農(nóng)田。這個設(shè)計不錯!為了讓大門扭向東南,特意在屋檐下加修了“回頭望”式的門樓,并安裝了一尺多厚的門框。</h3> <h3>  故居老屋內(nèi)陳設(shè)有林彪父母遺像,以及林家先輩創(chuàng)業(yè)中興的部分見證:一部舊式織布機(jī)和一架紡線車。</h3> <h3>  故居新屋,黃土外墻、青瓦蓋頂,門頭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帥門”兩個大字,門兩旁掛有一幅對聯(lián):金屋玉堂固稱福地、德門仁里自是安居。前墻上掛著一塊方匾,上書“黃岡林家大灣名人軒”。門前還立有一塊紅紙寫的告示牌:帥門即林彪的家,有關(guān)林家人和黃岡名人的圖片資料均陳列于此......</h3> <h3>  林彪祖屋由曾祖父林大靜于清末建造,倚山面水,可俯視全村。房屋分前、中、后三幢,室內(nèi)大小天井三口,雨水通過暗溝流向自家農(nóng)田。全屋共有房間、堂房、茶廳雙間,總面積300余平方米。在此誕生過林育南和林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林育南和林彪故居。林彪祖屋有著一尺多厚的門框,墻體均為黃土磚壘起。是個殷實農(nóng)家,林彪老家有祖山一百余畝,水田48畝,鐵布機(jī)82臺,完全算是一個富庶之家。 到林彪祖父林時朗一代,林時朗一家已是30多人的大家庭,于是分家,分成六份,5兄弟及他老倆口各人一份。 林明卿(林彪父親)份下只分得水田2.25畝,房屋3間,老堂房的六分之一,菜園地一塊。當(dāng)時家中9口人,不夠住,便將三哥林協(xié)甫(林育南父親)的房子借用一間。1936年林明卿又舉家搬出,另外建房而居。以后又?jǐn)?shù)易其主,直到“文革”初期才重新辟為故居,以供觀瞻。</h3><h3><br></h3> <h3>  故居1939年被日寇燒毀,隨后按原貌修復(fù),1971年“9·13”事件后又拆毀,1995年又重新依原貌修復(fù)。現(xiàn)在陳設(shè)有林彪父母遺像及保存下來的部分生活用具,一部舊式織布機(jī)和一架紡線車尤為珍貴,是林彪家先輩留下創(chuàng)業(yè)中興的見證。</h3> <h3>  “帥門”客堂內(nèi)的墻壁上,陳列有林氏家譜、林家祖輩的創(chuàng)業(yè)簡介,及其家族成員的許多照片。“帥門”左邊側(cè)室上為黃岡名人的照片和簡介,下為林彪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和簡介以及一些老帥們的評價文章。“帥門”內(nèi)的墻上掛了很多圖片,但比較陳舊。</h3> <h3>  故居新屋“帥門”離老屋不遠(yuǎn),是林彪離家10年后的1936年,林彪父母修建的。也就是說,林彪本人并沒有在這屋子里住過?!皫涢T”的正房客堂很寬敞,屋子中央有個天井,室內(nèi)光線比較明亮。敞開式的客廳中央,立有一尊林彪身著元帥服的半身塑像。</h3> <h3>  據(jù)說,林彪故居先后曾遭三次劫難。第一次是林彪在井岡山時期,國民黨稱這里為“匪窩”而來抓人毀屋;第二次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平型關(guān)大捷后的1938年,侵華日軍縱火燒毀了林家大灣房屋20多間。其中,林彪故居老屋以及剛建2年的新屋,也被日寇燒毀;第三次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拆毀。1995年,林彪大哥慶佛之子林從安自籌資金依原貌重建,但是故居的原物都早已毀夷殆盡、灰飛煙滅。</h3> <h3>林彪兒媳張寧曾回故居探訪</h3> <h3>  在1960年代,林家大灣的熱鬧程度不亞于韶山?jīng)_。有資料顯示,僅1968年-1969年一年間,就有108萬人來到林家大灣。有人不無夸張地說:“絡(luò)繹不絕的人群,把清水塘的水都喝干了?!碑?dāng)時,故居門口有個大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座很高大的林彪和毛主席合影紀(jì)念碑。913后,紀(jì)念碑被炸毀,廣場被圍了菜園,建了房子,蓋了豬圈。</h3> <h3>故居門前的池塘</h3> <h3>  偉人毛主席說:“林彪是無以倫比的常勝元帥。在1949年以前,林彪對于中國革命是功大于過?!?lt;/h3><h3><br></h3><h3> 林彪的一生跌宕詭奇,曲折多變,從“天才戰(zhàn)術(shù)家”、戰(zhàn)功赫赫的元帥到“永遠(yuǎn)健康”的接班人,最后經(jīng)歷了可悲的歷程。林彪那跌宕起伏的悲劇一生,為我們后人留下了深深的警示和悠長的思索......</h3> <h3>平型關(guān)大捷后,林彪聲名大作。1938年,日本石原支隊占領(lǐng)黃岡,為逃避日軍報復(fù),林彪父親林明卿率全家逃往湖南衡陽。 1939年6月4日中午,日軍在漢奸的帶領(lǐng)下,從黃岡團(tuán)鳳直撲林家大灣,從白羊山下的西北方向闖入,首先點燃了最大的建筑——凌新學(xué)校舊址興隆寺,村民紛紛躲進(jìn)山里,捉到了不能跑的林彪瞎子舅爹,用刀逼著他指認(rèn)林彪的家,老人隨便一指,日軍便放火燒屋,其實日軍點燃的不是林彪的家,而是鄰居林福壽的家。火勢蔓延把林家老屋的兩間堂屋全部燒毀,當(dāng)時全村不到30戶,就有18戶焚毀。</h3><h3><br><font color="#ed2308"> 林彪同胞兄弟姐妹6人,依次是林寶珠﹙女1899—1972﹚、林慶佛﹙1902-1959﹚、林育蓉﹙即林彪1907—1971﹚、林育菊﹙1911—1977﹚、林寶容﹙女1915—1953﹚、林向榮﹙1917—1949﹚;林向榮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去世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6軍第90團(tuán)副團(tuán)長,1949年4月解放太原時犧牲,年僅33歲。</font></h3><h3></h3><h3></h3> <h3>采訪林彪元帥孫輩林學(xué)仁</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i style=""><font color="#010101">林彪鮮為人知的另一面——<br></font><font color="#167efb">孝順父親 善待朋友</font></i></b></h1><h3><br></h3><h3> 與林彪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林彪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沒有朋友,除了談工作,從不聊天。1959年林彪出任國防部長后,高等軍事學(xué)院教員李德被選為秘書,與林彪朝夕相處五年。5年中林彪只吩咐秘書李德請過兩次客,他自己沒有出席,而是叫秘書或葉群代為招待。</h3><h3><br></h3><h3> 1962年七千人大會時,毛澤東不滿意劉少奇的報告,而陳云表示他不講話了,毛澤東臨時動議林彪“講一講”。距離講話日期只有半個月了,林彪正緊張準(zhǔn)備大會講話稿,1月14日傳來噩耗,林彪父親林明卿因腦溢血突然逝世,享年85歲。林彪立即趕到阜外醫(yī)院向父親告別。</h3><h3><br></h3><h3> 林明卿的喪事由中央組織部主辦,葉群讓秘書李德作為家屬代表照應(yīng)一下。墓址在北京西郊福田公墓,林彪以林育容的名字為父親立了墓碑。送葬后,林彪對李德說:“我父親住院期間,阜外醫(yī)院的大夫護(hù)士、看護(hù)人員費了不少心血,你在三座門服務(wù)處訂幾桌飯招待一下,表示我的謝意。”李德照辦了。</h3><h3><br></h3><h3> 在林彪心目中,父親林明卿是“嚴(yán)父”,母親林陳氏是慈母。他18歲報考黃埔軍校,已經(jīng)違背了“父母在不遠(yuǎn)游”的古訓(xùn),而父母因為他的緣故,古稀之年背井離鄉(xiāng),母親客死他鄉(xiāng),這使林彪把全部情感都給予了父親。</h3><h3><br></h3><h3> 林家祖籍福建,唐宋時期從福建遷至安徽,再遷湖北麻城,晚宋時期定居黃岡縣林家大灣。林明卿和林陳氏都是黃岡人,有四男兩女,老大林慶佛,老二林育榮即林彪,老三林育菊,老四林向榮,長女林寶珠,次女林小妹(小時送人)。林陳氏賢慧敦厚,織得一手好布。她養(yǎng)了很多雞鴨,留一個鴨蛋給孩子吃,也是一分為四。母親的勤儉使林彪從小養(yǎng)成不講究吃穿的習(xí)慣。</h3><h3><br></h3><h3> 林明卿是林家大灣公認(rèn)的先生,他粗識文墨,靠自學(xué)能讀報紙,書法也小有名氣;當(dāng)過店員,在江輪上做過賬房先生,以后回鄉(xiāng)經(jīng)營布廠。林家堂屋掛著孔子圣像和家訓(xùn):“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田?!绷置髑潢J蕩江湖,深知讀書的好處,所以家中的男孩女孩全都上學(xué),甚至在逃難路上仍讓孩子插班讀書。林彪七歲開始幫家里干活,九歲讀私塾,曾手書浚新學(xué)校校訓(xùn)“勤勇樸誠”。</h3><h3><br></h3><h3> 黃岡地處長江中游的北岸,是著名的東坡赤壁所在地。林明卿愛讀《三國演義》,大革命時期應(yīng)農(nóng)會邀請,曾到漢口三義里貧民工廠當(dāng)代表,為掩護(hù)革命做了不少工作。大革命失敗后,他回到林家大灣仍辦布廠。雖然父親不同意林彪報考黃埔軍校,但熟讀《三國演義》的林彪在堂兄林育南、林育英的支持下,還是考上了黃埔軍校,一生從軍。</h3><h3>1937年9月,林彪指揮平型關(guān)大捷,蔣介石簽發(fā)嘉獎電,聞名國內(nèi)外。不久林明卿60歲生日,黃岡國民黨要人專門為他賀壽,用國民黨湖南省政府官印拼成“壽”字中堂。這是林明卿第一次做壽,除林彪外兒女們都在,場面熱鬧極了。林彪在山西前線給父親林明卿寫了一封信,簡要介紹了平型關(guān)戰(zhàn)斗經(jīng)過,表示今后要帶領(lǐng)部隊消滅更多的日本鬼子。林明卿收到信又喜又憂,喜自不必說,憂的是日本鬼子打到鄂東,肯定要報復(fù)。</h3><h3><br></h3><h3> 1938年春日軍逼近武漢,林明卿攜全家(長子媳婦、三兒子夫婦、長女、四個孫子和十名工人)南逃,輾轉(zhuǎn)抵達(dá)湖南衡陽林湖鄉(xiāng),辦了一個簡易布廠,生產(chǎn)棉布運(yùn)往衡陽銷售。后來風(fēng)聞日軍又要打過來了,林明卿帶領(lǐng)全家輾轉(zhuǎn)到了廣西。到柳州的第三天,林陳氏看見路邊一位病危的難友,好心喂她幾口稀飯,不幸染上霍亂,臨死伸出兩個指頭想見二兒子林彪。逃難路上林彪家人曾看過無聲電影,有林彪指揮打仗的鏡頭,林陳氏百看不厭。本來一路吃苦就是投奔老二的,卻再也見不上了,全家人跪在地上哭作一團(tuán),將林陳氏葬在柳州郊外,請人刻了石碑:“抗日將領(lǐng)林彪母親之墓”。解放后,林彪姐姐林寶珠曾托林慶佛去柳州尋找母親的墓地,葉群也曾派秘書去柳州郊外找過,都沒找到。</h3><h3><br></h3><h3> 跟隨林明卿逃難的林彪侄兒林從旭在1973年回憶:“祖母(林陳氏)、伯母安葬后,我們步行逃難。老人小孩走不動,一天只能行走20里。我們一家日曬夜露,夜晚只能睡在公路旁的露天地下。有時,夜晚也要行走。在途中,我們看到很多老百姓的房屋被日本人燒了,到處是死尸。有的尸體腐爛了,沒有人掩埋,臭得難聞。我的祖父(林明卿)、父親看到這些慘狀,口里不停地罵日本人。祖父還咬著牙說:‘寧作太平犬,莫作亂離人,育容(指林彪),你現(xiàn)在在哪里?你要帶兵把這些滅絕人性的強(qiáng)盜斬盡殺絕啦!’”</h3><h3><br></h3><h3> 1943年冬,逃難到貴州的林明卿覺得實在沒有活路了。現(xiàn)在不是國共合作嗎?林彪是赫赫有名的抗戰(zhàn)將領(lǐng),總會救全家老小的,就讓三兒子林育菊到獨山縣城給林彪拍了個電報:“敵偽侵襲,故土淪陷,家人逃難在黔,母病逝,亟盼援救,父?!?lt;/h3><h3><br></h3><h3> 林明卿根本不知道,林彪1938年3月2日在山西身負(fù)重傷,1939年初赴蘇聯(lián)治傷,1942年2月才返回延安?;氐窖影驳牧直肼犝f家人逃難,曾托人四處打聽。突然接到父親電報,林彪心急如焚,他在延安自產(chǎn)草紙上寫了幾句詩:“嚴(yán)父來電急,呼救難途中,慈母死荒郊,他人無消息?!敝斓驴催^后說:“太讓人感傷了。”毛澤東得知,讓周恩來辦理。周恩來批示:“此事交劉少文(中共南方局交通處處長)辦理。”劉少文請馮玉祥夫人李德全幫忙。李德全負(fù)責(zé)國民黨救濟(jì)總署的紅十字會,專門安置難民,她派人在獨山找了好多天,總算找到了。</h3><h3><br></h3><h3> 林明卿在重慶度過了1944年的春節(jié),6月坐卡車去延安,路上走了兩三天。林彪和葉群騎馬從王家坪出發(fā),趕了一二十里路,早早在延安交際處門口等候。車隊一停,穿灰軍裝背草帽的林彪眼睛就紅了,迎上去把父親林明卿攙扶下車,又?jǐn)v扶他到交際處的餐廳。此時父子已有16年未見面了,聽父親林明卿講一路的艱辛,母親的死,林彪嘩嘩地流眼淚,林明卿也老淚縱橫。</h3><h3><br></h3><h3> 毛澤東、朱德、康克清、鄧穎超等先后來看望林明卿。朱德專門下令林明卿吃特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時毛澤東才吃小灶,特灶就是延安的最高禮遇了。</h3><h3><br></h3><h3> 林彪父子相聚也就一年多,1945年8月抗戰(zhàn)勝利后,林彪奉命奔赴東北,林明卿及林彪姐姐林寶珠等留在延安。1947年他隨黨中央撤出延安,輾轉(zhuǎn)到了西柏坡。北平和平解放后,葉群托羅榮桓把林明卿等帶進(jìn)北平。中央組織部安排林明卿住在安定門內(nèi)北吉祥胡同8號,這是中央組織部招待所的四合院。因林彪小弟弟林向榮在太原戰(zhàn)役犧牲,林明卿享受烈士家屬待遇,每月領(lǐng)取生活費。1947年9月25日,因為惦記遠(yuǎn)在東北作戰(zhàn)的林彪,也怕林彪擔(dān)心自己,林明卿讓長孫林從吉給林彪寫封信,報個平安。如果不是刊登在1947年10月2日《人民日報》第四版上,這封信也許就遺失了。</h3><h3><br></h3><h3> 林彪對父親非常孝順,只要他在北京,每月必親自看望父親,常常是他一個人去,給父親帶一些平常難以吃到的好東西。林明卿80歲時,林彪專門接他來毛家灣過生日,這是林明卿生平第二次祝壽。</h3><h3><br></h3><h3> <font color="#ff8a00">第二次請客與羅榮桓葬禮有關(guān)</font></h3><h3><br></h3><h3> 1963年底,羅榮桓病重,林彪派夫人葉群送鮮花以示慰問。12月16日下午2時37分,羅榮桓病逝。他是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治喪委員會陣容龐大,國家主席劉少奇出任主任,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林彪等77位中央領(lǐng)導(dǎo)人和軍隊主要領(lǐng)導(dǎo)人出任委員。</h3><h3><br></h3><h3> 林彪和羅榮桓的戰(zhàn)友情誼可以追溯到1930年2月,林彪擔(dān)任紅4軍軍長后,因性格、處事方法等與政委常有矛盾,而羅榮桓調(diào)任紅4軍政委后,到平津戰(zhàn)役結(jié)束,兩人搭檔累計10年,幾乎沒有什么大矛盾。羅榮桓性格寬厚,在軍事指揮上尊重林彪的意見,把作戰(zhàn)以外的工作全部承擔(dān)起來。林彪對羅榮桓也心存感激,如果羅榮桓身體好,四野南下是不會調(diào)換政委的。</h3><h3><br></h3><h3> 1963年12月17日,羅榮桓逝世第二天,林彪得知,不顧剛下過大雪,行車不便,叫秘書關(guān)光烈立即備車,陪他一起去醫(yī)院,單獨與羅帥遺體告別。(《南方周末》2012年2月16日《林彪秘書關(guān)光烈談林彪》)悲痛中林彪題詞“良師益友”,這是他的肺腑之言。當(dāng)天《解放軍報》刊登《林彪挽羅榮桓同志》:“六億人意氣風(fēng)發(fā),日月重光,萬里長征,方期任重道遠(yuǎn)。數(shù)十年風(fēng)雨同舟,肝膽相照,一朝永訣,痛失摯友知心?!?lt;/h3><h3><br></h3><h3> 12月19日,經(jīng)毛主席、黨中央批準(zhǔn),羅榮桓遺體告別儀式定在15時舉行。14時40分,林彪懷著沉痛的心情到北京醫(yī)院參加集體告別。17時10分向羅帥遺體告別儀式結(jié)束,天已經(jīng)黑了,林彪再次來到告別室,與眾元帥鞠躬哀悼,目送羅榮桓遺體抬上靈車,祝羅帥一路走好。</h3><h3><br></h3><h3> 12月22日上午,首都各界公祭羅榮桓大會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行。9時林彪與劉少奇、朱德等來到羅榮桓靈堂,輪流為羅榮桓守靈,默哀悼念,并慰問家屬。10時萬人公祭大會開始,鄧小平致悼詞,劉少奇主祭,林彪與朱德、鄧小平等陪祭,與首都軍民共同默哀悼念羅榮桓元帥。公祭后,在哀樂聲中起靈,林彪與鄧小平、彭真等護(hù)送羅榮桓的骨灰到八寶山革命公墓。</h3><h3><br></h3><h3> 11月10日,林彪向毛澤東報告:送上總政治部關(guān)于通令各地駐軍向各地黨委反映地方情況的建議一份,“這個建議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顧慮這個通令發(fā)下去后,各地駐軍與地方黨委的關(guān)系容易弄壞,對于黨的統(tǒng)一領(lǐng)導(dǎo)等不利,會造成軍隊在黨外來干預(yù)黨的工作的情況。軍隊干部對地方工作并不比地方同志熟悉,且容易受家庭和富裕中農(nóng)的影響,對地方工作妄加非議而形成主觀主義的亂講。軍隊有很多干部的資格比當(dāng)?shù)刎?fù)責(zé)干部老,結(jié)果形成老資格出來干涉地方工作,會使黨的干部受到很大壓力,以至可能發(fā)生全國性的軍隊與地方對立,造成軍隊對地方妄議的潮流而不利于工作。在軍隊干部參加地方工作中,如該地黨委規(guī)定要軍隊擔(dān)任反映地方情況的任務(wù),軍隊可照指示負(fù)責(zé)反映,這作為局部的具體做法是可以的,如該地黨委并未授予軍隊這項任務(wù)時,則軍隊不可任意干預(yù)。軍隊對地方的意見只能向軍隊政治部反映??紤]到上述情況,因此我不同意通令軍隊反映地方情況作為主要任務(wù)之一?!绷直胝f得委婉且有道理,軍隊干預(yù)地方會造成不良后果。11月15日,毛澤東批示:“請(李)富春告蕭華,照林彪同志的意見辦理。”</h3><h3><br></h3><h3> 但是,1962年七千人大會后,毛澤東兩次表示他并不贊成林彪的意見,第一次是1962年麥?zhǔn)蘸?,第二次?965年,羅榮桓逝世后不久,毛澤東在武昌時講的。1967年1月11日中央下令軍管,軍隊開始介入地方。1月21日,安徽省造反派批斗省委書記李葆華,要求省軍區(qū)派三五百士兵警衛(wèi)。毛澤東批示:“林彪同志:應(yīng)派軍隊支持左派廣大革命群眾。請酌處。毛澤東1月21日。以后凡有真正革命派要求軍隊支持、援助,都應(yīng)當(dāng)這樣做。所謂不介入,是假的,早已介入了。此事似應(yīng)重新發(fā)出命令,以前命令作廢。請酌。又及?!泵珴蓶|的“不介入”實際上是對林彪的批評。其實,歷史地看軍隊?wèi)?yīng)不應(yīng)該介入地方工作,也許林彪是對的。</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千秋功罪,后人評說</i></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