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國畫藝術的情懷荷香閣.長久 <h3>我是一名軍隊退休干部,2017年4月偶然有幸進入大策藝術工作室向董策老師學習中國畫,從最基礎的繪畫知識學起,了解了中國畫的畫種特點,發(fā)展脈絡,又通過經典理論學習,技法實踐訓練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學習,我累積完成了四十多幅宋人花鳥小品臨摹,得到了老師和學友們的認可和好評。學畫過程是快樂的,這兩年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習繪畫上。</h3><h3> ------何樹根</h3> <h3>與董老師合影</h3> <h3>董老師根據我個人的學習進度,安排學習任務。董老師根據我個人的學習進度,安排學習任務。這幅宋代李安忠的《晴春蝶戲圖》全圖16只小昆蟲,描繪了鳳蝶、粉蝶、蛺蝶和1只胡蜂,畫面筆墨精到,色彩富麗,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宛若俏麗的仙子在百花園中翩翩起舞。</h3> <h3>當老師給我安排學習臨摹這幅作品時,感到有一定的壓力。可老師一直鼓勵我說,“沒問題,你肯定能完成好”。</h3> <h3>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嚴格把關下,經過多次認真讀畫,反復技法訓練,對照原作領會古人精神,最后順利完成此作。 <br></h3> <h3>通過這么一個過程的學習,基本積累了一點畫昆蟲、蝴蝶的方法和經驗。<br></h3> <h3>完成《晴春蝶戲圖》后,老師接著讓我臨摹黃荃的《寫生珍禽圖》。此作是黃荃給他的愛子黃居寶畫的禽鳥寫生粉本,原作左下方署小楷“付子居寶習”,說明這幅圖是黃荃用來教兒子習畫時用的范本。</h3> <h3>此作畫有鹡鸰、麻雀、鳩、龜、昆蟲等大小24只小動物,這些動物造型準確,特征鮮明,形神兼?zhèn)?,極具情趣,細節(jié)描繪非常經心,讓我聯(lián)想到千百年前哪位偉大的父親,透過筆墨將濃濃的舐犢之情凝結成永恒。</h3> <h3>據記載,黃筌曾有349件作品傳世,流傳至今只剩下《寫生珍禽圖》一件,現(xiàn)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 </h3> <h3>去年十月初,董老師把臨摹此畫的任務分給了我,我既激動又擔憂。激動的是得到老師的信任十分高興,而擔憂的自然是自己的能力,雖臨摹過些宋人花鳥,但在同一幅畫面中出現(xiàn)這么多動物,可以說是北宋花鳥畫的鼻祖,臨摹難度極大。</h3> <h3>在我不知所措時,老師給予我正確指導,從資料積累到畫作解讀,反復細品每個細節(jié),再到局部臨摹,盡管覺得準備比較充分了,但在頭一個月的勾線階段竟然一連勾壞八幅,浪費了數(shù)米好絹,幾次灰心,又慢慢樹立了我的勇氣,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我也十分刻苦,反復練習每一只動物的勾勒方法,精益求精,最終在老師的一再鼓勵下,順利勾勒完成。</h3> <h3>在暈染過程中同樣十分小心,眼睛、嘴、爪子都非常微妙,如何把握好每一只動物的顏色,凸現(xiàn)古色,掌握‘黃荃富貴’的用色特點,確實不易。稍加不注意,將前功盡棄。</h3> <h3>老師依然一步步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時不時親筆給予調整,最后顏色基本接近原作,整體比較滿意。</h3> <h3>到了撕毛環(huán)節(jié),緊張度有所減退。在老師的鼓勵下,把前一段訓練撕毛的方法利用上,一鼓作氣直到撕完最后一只鳥毛,緊張度得以釋放。</h3> <h3>最后,老師的落款、按印章依然精彩,這枚“何”章由老師親刻,使得此畫富有完整性和紀念意義。 </h3><h3><br></h3><h3><br></h3><h3>借此,特別感謝老師,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對我的考驗,對我的鞭策,我要揚長避短,繼續(xù)努力[拳頭][拳頭]。感謝學友們,你們給予我不斷的鼓勵,提供幫助,給出很多合理化建議。 愿我們在大策藝術工作室學有所成,力爭完成更多精品,為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獻出我們的微薄之力。<br></h3> <h3>借此,特別感謝老師,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對我的考驗,對我的鞭策,我要揚長避短,繼續(xù)努力。</h3><h3><br></h3><h3>感謝學友們,你們給予我不斷的鼓勵,提供幫助,給出很多合理化建議。 愿我們在大策藝術工作室學有所成,力爭完成更多精品,為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獻出我們的微薄之力。<br></h3> <h3>感謝學友們,你們給予我不斷的鼓勵,提供幫助,給出很多合理化建議。 愿我們在大策藝術工作室學有所成,力爭完成更多精品,為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獻出我們的微薄之力。<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