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朋友越少,活得越好魏少波 <h3>“最近怎么在朋友圈看不見你了?”一個朋友問我。</h3></br><h3>雖然微信好友不少,但是,我的朋友圈除了工作上必須發(fā)的內(nèi)容,屬于我自己內(nèi)心表達的,卻越發(fā)少了。</h3></br><h3>原因很簡單,我覺得<strong>太多并不熟悉的人,并沒有讓他們深度參與我生活的必要</strong>。只讓親人和幾個特別熟絡(luò)的朋友看見就好了。同時,我也沒有太多互動的需求,有限的時間,想留給自己和家人。</h3></br><h3>而我并不是特別的,朋友圈除了幾個微商每天正能量滿滿地堅持著,很多人都跟我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就這樣從朋友圈消失了。怪不得有大v要感嘆:一大波人正在從朋友圈消失。</h3></br><h3>當(dāng)社交軟件層出不窮,社交變得越來越便捷,但同樣有人覺得喘不過氣,想逃離,甚至主動尋求回避。這種<strong>刻意精簡社交的現(xiàn)象</strong>,就被稱為<strong>“社交降級”</strong>。</h3></br><h3><strong>01.</strong></h3></br><h3><strong>社交降級,讓自己更自在</strong></h3></br> <h3>記得錢楓曾在《火星情報局》里,抱怨汪涵拉黑了自己。汪涵回應(yīng):“陳坤我都刪掉了。”</h3></br><h3>“朋友圈人數(shù)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汪涵解釋說。汪涵也在節(jié)目中坦言自己拒絕無用的社交,態(tài)度很堅決。</h3></br><h3><strong>“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輕松,所有時間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涂。你會突然覺得,整個人生都發(fā)生了變化?!?lt;/strong></h3></br> <h3>清理社交并不意味著生活變無趣,只是希望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和自己在一起,更自在。</h3></br><h3>朋友小游周末時,最喜歡獨自待在家里,關(guān)掉微信,一個人讀書、喝茶、畫畫、思考。她說,這樣的時間其實才是最難得可貴的,<strong>世界靜了,心才會靜</strong>。</h3></br><h3>復(fù)旦大學(xué)網(wǎng)紅教授陳果有一套“朋友無用論”:“朋友”不是哄來哄去的一個群體,也不是扎堆出現(xiàn)的一個圈子;為了合群,不停地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社交上,得不償失。</h3></br><h3>是啊,<strong>不是每一段關(guān)系都需要費心維系,不如把時間留給自己,給自己多一份的自在</strong>。</h3></br><h3>02.</h3></br><h3><strong>把時間留給更重要的人</strong></h3></br> <h3>真正的社交降級,是為了更好地與自己的家人、知心朋友相處,從而擁有真正相互滋養(yǎng)的關(guān)系。</h3></br><h3>島國美食家白央篤司曾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strong>“我自從四十歲左右貫徹‘絕不和不投緣的人來往’之后,生活就變得更輕松了?!?lt;/strong></h3></br><h3><strong>面對每一個你喜歡的人,你將更熱切去做一些有意義的改變,創(chuàng)造一個投入、豐富、充滿意義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真實人生。</strong></h3></br><h3>我的一位企業(yè)家朋友,經(jīng)歷了生意上的大起大落,對此特別有體會。他居住的小區(qū),大多是上市公司老總之類的人群,大家工作都很忙碌。</h3></br><h3>但是,他比較特別,推掉幾乎所有能夠推掉的社交活動,有空就回家陪孩子玩耍。這在到處都是媽媽和保姆帶著孩子的小區(qū)很少見。</h3></br><h3>他說:“真正想跟你合作的人,有一百種方式找到你。但<strong>我孩子的成長,卻不可能有第二次,所以孰輕孰重我非常知道。</strong>”看著他陪孩子玩耍的樣子,能感受到那些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感和寧靜。</h3></br><h3>其實在這之前,他跟別的企業(yè)家沒有什么兩樣,一樣的出席各種社交場合,贏取虛名,可后來隨著上的一些不順,他發(fā)現(xiàn)真正幫助自己的還是那幾個最貼心的朋友,生意場上交往的朋友大多并不是關(guān)鍵時刻支持自己的人。</h3></br><h3>03.</h3></br><h3><strong>社交降級,是對生活的認(rèn)知升級</strong></h3></br> <h3>我有個老同事,最近動了一場大手術(shù),足以致命的那種。醫(yī)生說因為長期飲酒,又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的內(nèi)臟沒幾個健康的。</h3></br><h3>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一年365天沒有多少時間是在家吃飯的,基本都是在飯局上。任何時候看到他的朋友圈,都是跟各色人在一起。</h3></br><h3>熱鬧是熱鬧,但始終是讓人感覺他在虧欠著自己的家人,當(dāng)然也包括他自己。</h3></br><h3>后來,他決心舍去不重要的關(guān)系,推開不必要的飯局。就這樣,他慢慢找回了健康和自在的心。</h3></br><h3><strong>主動社交降級的背后,其實是對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抵達一個新的層次</strong>:</h3></br><h3>· 我是自己生活的主宰,除了工作生活中必須的,我愿意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安排。</h3></br><h3>· <strong>我一個人,已經(jīng)是一個完整的圓,越是沉靜,越是能體驗生命的深刻和寧靜之處</strong>。</h3></br><h3>當(dāng)我們對社交活動進行適當(dāng)?shù)娜∩?,其實是期望有更好的敏銳度和自己的內(nèi)在展開探索,更好地陪伴重要他人,以獲得內(nèi)心的幸福感和寧靜。</h3></br><h3>當(dāng)你能真正靜下來,精簡你的朋友圈,拋開低質(zhì)量社交,與自己展開好的鏈接時,與外界的鏈接才會順暢舒適,<strong>你也越能收獲內(nèi)心的那份平和,能用更簡單、安靜和深沉的內(nèi)心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strong>。</h3></br><h3>試試看吧。先從一點一點降低你手上的那塊屏幕開始。去運動、閱讀、手工、制作食物……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有更多的精彩等著你。</h3></br> <h3><strong>作者:茗荷</strong></h3><br><h3>茗荷,心理咨詢師,一</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toutiaocdn.cn/group/6665637684385415688/?iid=65116526180&app=news_article×tamp=1552003214&group_id=6665637684385415688"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m.toutiaocdn.cn,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