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畫冊,一串往事麥月和弦 <p> 逛福州路的時候忽然看見一本兒《素描技法教學(xué)》,作者竟然是夏葆元。</p><p><br></p><p> 認(rèn)識夏葆元老師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時他還在上海工藝美術(shù)研究所工作。那時的他可是上海灘乃至全國鼎鼎有名的人物。第一次和他見面就被他握手握得手生疼,所以,對他那雙大手印象深刻。這雙大手不但有力,而且也能創(chuàng)造奇跡,既能畫出許多令人嘆服的素描和油畫,也能畫出令人贊美不已的小畫,比如他的水墨連環(huán)畫《假洋鬼子》《方志敏的故事》《徐悲鴻是青少年時代》《魯迅的青少年時代》等等,現(xiàn)在看看,還是愛不釋手。</p><p><br></p><p> 很多時候一直在想,夏葆元為什么不出畫冊呢,這不,今天總算見到了。</p><p><br></p><p> 序是陳丹青的手筆,看看他是怎么說的:</p><p> “葆元的素描介于德加、門采爾、珂勒惠支、謝羅夫和左恩之間……葆元當(dāng)年的名聲很大,即便今日,上海畫派的圈子里沒有誰不知道這素描的源頭始自夏葆元。”</p> <p> 呵呵,不是我瞎掰吧,再往下看:</p><p> “葆元素描畫是一種沉默的方式,無所謂基礎(chǔ)訓(xùn)練,無所謂素材積累,不過是才氣與‘白相’。那天我們從西方比到東方,從此人說到彼人……逸飛忽然說:我們所有的人其實都學(xué)夏葆元?!焙竺孢€有很多,看完了畫再說。</p><p><br></p><p> 打開畫冊,一幅幅生動的素描看了依然令人叫絕。一幅畫忽然令我眼前一亮,嗯?這不是上海油畫雕塑創(chuàng)作室的畫家王申生嗎?細(xì)一看,下面有行小字:申生一度追隨我學(xué)習(xí)素描,后來成為我女兒的素描教師。</p><p><br></p><p> 我的目光停住了,仿佛回到了從前。</p><p><br></p><p> 記起來了,我與夏葆元老師的一面之緣就是申生兄促成的,是他特地帶我去的上海工藝美術(shù)研究所?;貋淼臅r候還問我看到葆元他們單位的這幢樓眼不眼熟,我說是有些眼熟,他狡黠地一笑:這是電影《紅日》里國民黨軍官開會出來時的那幢樓!</p><p><br></p><p> 認(rèn)識申生時他還在上海戲劇學(xué)院作學(xué)生,怪不得他的素描和色彩都是那么棒,原來他曾追隨過葆元,現(xiàn)在我知道了。</p> <p> 申生是個很熱心的人,在上海畫界有很多朋友,畢業(yè)后曾在上海美術(shù)出版社作美編多年,后來又去了油雕院,成了職業(yè)畫家。人美在紹興路的一幢花園洋房里頭,我常去那里玩兒,常鉆進(jìn)他們的圖書室里看畫冊。有一本兒外文版的《伊貢.佐爾》畫冊,我翻拍了許多照片,還拿回學(xué)校給同學(xué)們看。至今我看到的有關(guān)伊貢.佐爾的畫冊都沒有一本兒有那時人美的好,很多畫,現(xiàn)在出的畫冊中都沒有。可惜,底片被大家搶著擴(kuò)印,最后也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p><p><br></p><p> 想起王申生,又讓我記起他的好友黃啟后,看看這個名字就是要當(dāng)教授的。他是申生的同學(xué),后來在上海師大當(dāng)了老師,這些年已經(jīng)畫出了自己的一套風(fēng)格,受到很多藏家的青睞。</p><p><br></p><p> 葆元老師還有一位好友,也是他的搭檔,曾一起畫過許多連環(huán)畫,他叫林旭東。林旭東家住在淮海路,父親是愛國人士,也是金融家。旭東人很好又和氣,一點兒沒有所謂的滬上大戶人家的那種傲氣,但人很有才氣。他曾和陳丹青一樣去江西插過隊,可呆了沒半年就回來了,說受不了那個苦。老爸畢竟是有背景的人,里弄里也沒敢說什么,所以他一直在家畫畫,再也沒去江西。旭東家里房子大,專辟一間朝淮海路的給他當(dāng)畫室,里面有很多畫冊和石膏像,羨慕得人都受不了,所以,也常有畫友前來,鉆進(jìn)去就不愿出來。有一次我去,正好碰上湯沐黎,也是去借畫冊的。</p> <h3> 旭東人雖然和氣,但骨子里是很有上海人的哪種傲骨的,尤其是在繪畫方面,能叫他服氣的人很少。沒辦法,他確實畫得好,正是因為他的才氣和在圈內(nèi)的名氣,也給他帶來了麻煩。按他的功底考個中央美院是隨便玩兒玩兒的,可就是這個中央美院讓他考了兩次,最后是以年畫連環(huán)畫研究生的身份被錄取的。說真的,憑什么啊,那時的中央美院油畫系能有幾個老師能和他比???!可沒辦法,在人屋檐下,不低頭也得低。后來畢業(yè)他沒回上海,去了北京電影學(xué)院,作了一名老師,現(xiàn)在估計早是正教授了。據(jù)說賈樟柯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受他的影響很大,所以才出了許多有想法的作品。</h3><h3><br></h3><h3> 陳丹青的家也是林旭東領(lǐng)我去的,那時陳丹青的家還在人家的樓頂上,屋頂是尖的,進(jìn)去還需要低著點兒頭。那時陳丹青剛在西藏畫完《淚水灑滿豐收田》,在北京展出時引起轟動。那次全國美展我正好我在北京,看了那個展覽,真的太牛了。他的畫前人最多,非要擠著進(jìn)去才行。人人都說:上海的陳丹青,真厲害!</h3> <h3> 后來中央美院李天祥、趙友萍兩位教授合著的《寫生色彩學(xué)》中特意引用了他的這幅畫。可人們哪里知道,這么結(jié)棍的陳丹青那時的編制還在南京附近的一個骨灰盒廠呢。</h3><h3><br></h3><h3> 看完畫冊,覺得少了點兒什么,其實夏葆元也給陳丹青畫過素描半身像,可惜這里沒有。</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right;">2009.10.29</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