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肯尼亞、動物大遷徙快樂一族(沈云平) <h1>每年的7一8月份,全球的攝影愛好者都將目光聚集在了肯尼亞。在這里有千軍萬馬的野生動物大遷徙,聲勢浩蕩,場面悲壯的角馬過河,兇殘的獅豹,馬里鴕鳥、細紋斑馬、長角羚,有至今保持原始習俗生活的馬賽部落……這是一年一次全球攝影愛好者,最期待的攝影盛宴。</h1> <h1> 在江西省海外旅游總公司的精心策劃下,與羅震攝影沙龍、攜手聯(lián)合于2017年7月和2018年7月、先后組織了兩批專業(yè)攝影團奔赴肯尼亞,用手中的相機拍攝了驚心動魄、聲勢浩蕩的角馬過河,與獅豹、河馬、鱷魚獵物的血腥場面,再次證明動物世界和人類一樣,都是弱肉強食,優(yōu)勝劣汰的。</h1> <h1> 為吸引更多的攝影愛好者了解肯尼亞,更好地熱愛大自然、珍惜和保護瀕危的野生動物。江西省海外旅游總公司與幸福數(shù)碼攝影俱樂部共同舉辦了“幸福杯”野生動物主題攝影展。</h1><h1> 影展選用了18位老師的36幅攝影作品,畫面震撼逼真、呼喚人們對大自然及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熱愛。在此為影展活動中提供攝影作品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h1><h3><br></h3> <h1>肯尼亞帶團的羅震老師,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從事攝影工作幾十年,多次榮獲國內(nèi)外攝影賽事大獎。有著豐富的帶團經(jīng)驗,是江西省海外旅游總公司常年簽約的攝影團領(lǐng)隊。</h1> <h1>《和諧》 作者: 曹勉</h1><h1>世界著名的納庫魯湖被譽為“觀鳥天堂”。湖水鹽堿度較高,適宜作為火烈鳥主食的浮游生物生長,園內(nèi)約有450種禽鳥,最著名的是火烈鳥約有200多萬只。</h1> <h1>《大遷徙》 作者: 曹勉</h1><h1>乘坐熱氣球飄在馬賽馬拉大草原的上空,俯瞰那成千上萬遷徙的野生動物,這種奇妙的體驗,想想就令人激動不已。</h1> <h1>《勇闖馬賽河》 作者: 沈云平</h1><h1>在肯尼亞一定要看那傳說中人類不能</h1><h1>錯過的自然奇觀“角馬過河”。冒著水中的鱷魚、和陸地獅豹的威脅,大批角馬勇闖馬賽馬拉河。上演了一場“天國之渡”的壯烈一幕。</h1> <h1>《秀美臀》 作者: 沈云平</h1><h1>黑白相間條紋的斑馬排隊飲水一瞬間,有“秀美臀”之效果,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h1> <h1>《母愛》 作者:黃繼鋒</h1><h1>馬賽馬拉的獅子是最幸福的,這里食物充裕、太多動物都是獅子的獵物。</h1> <h1>《尼羅鱷》 作者: 黃繼鋒</h1> <h1>《惑》 作者: 遲發(fā)杰</h1> <h1>《擁抱朝霞》 作者: 遲發(fā)杰</h1> <h1>《瞭望》 作者: 涂正印</h1> <h1>《林中羚》 作者: 涂正印</h1> <h1>《大自然呼喚》 作者: 蔣守明</h1><h1>用動物殘骸壘起的骨架堆,警示人們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h1> <h1>《快樂的馬賽人》 作者: 蔣守明</h1><h1>跳高是馬賽人的基本技能,(以前用于瞭望草原上的動物),跳的越高越能獲取女人的愛心。</h1> <h1>《偎依》 作者: 吳明建</h1> <h1>《一家子》 作者: 吳明建</h1> <h1>《安博塞利的晚霞》 作者: 曹修月</h1> <h1>《煙雨中的斑羚》 作者: 曹修月</h1> <h1>《密林深處》 作者: 龔南生</h1> <h1>《尋獵》 作者: 龔南生</h1> <h1>《母子情》 作者: 魏光榮</h1> <h1>《象群》 作者: 魏光榮</h1> <h1>《黃昏時刻》 作者: 蔡光輝</h1> <h1>《美味》 作者: 蔡光輝</h1><h1>非洲獅是草原萬獸之王,是草原頭號最兇狠的大型食肉猛獸。</h1> <h1>《祈福》 作者: 李國華</h1> <h1>《長者》 作者: 李國華</h1> <h1>《角力》 作者: 陳偉玉</h1> <h1>《舞步》 作者: 陳偉玉</h1> <h1>《互不相讓》 作者: 曾范庚</h1> <h1>《火烈鳥》 作者: 曾范庚</h1> <h1>《家族》 作者: 魏知新</h1> <h1>《馬賽馬拉夕陽》 作者: 魏知新</h1> <h1>《乞力馬扎羅山峰》 作者: 萬飛鵬</h1> <h1>《雙鹿》 作者:萬飛鵬</h1> <h1>《獵物》 作者: 劉振梁</h1> <h1>《王者》 作者: 劉振梁</h1> <h1>《狩獵》 作者: 楊雪瑩</h1> <h1>《享受》 作者:楊雪瑩</h1><h1><br></h1> <h1>以下圖片由部分攝影老師提供:</h1><h1>一、動物風光片</h1><h1>二、人文互動片</h1> <h1>最兇猛的非洲五霸,分別是非洲獅、非洲象、非洲水牛、非洲豹和黑犀牛這五種非洲動物。它們是這里最為彪悍的野生動物,故稱為“五霸”</h1> <h1>耶穌光下的角馬群。</h1> <h1>每年的六七月左右,坦桑尼亞大草原的青草被逐漸消耗,為了食物草原上的動物會長途跋涉3000多公里,奔赴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大草原,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h1> <h1>肯尼亞的天國之渡,角馬過河,是很驚險悲壯的。</h1> <h1>人與動物的和諧、豹子圍著汽車轉(zhuǎn),一點也不膽怯。</h1> <h1>兇猛五獸之一、非洲水牛。</h1> <h1>兇猛五獸之一、非洲犀牛。</h1> <h1>伴隨我們車隊而行的長頸鹿。</h1> <h1>有經(jīng)驗的司機將車開到山頂上的一遍開闊地、視野良好,能觀察到動物的行蹤。讓我們大家放心下車享用中餐。</h1> <h1>在大草原上,大家盡情享用豐盛的午餐。(自帶食盒)</h1> <h1>最浪漫迷人的馬賽馬拉大草原日落。</h1> <h1>深入馬賽馬拉人部落。</h1> <h1>至今為止,馬賽人仍保留著遠古的生活習慣,他們仿佛還活在幾萬年以前一樣與世無爭,不論是穿著打扮還是生活習慣都與原始人無異。</h1> <h1>捕捉野生動物的利器、長槍短炮。</h1> <h1>和肯尼亞當?shù)貙в蔚暮嫌啊?lt;/h1> <h1>馬賽婦女圍一圈、幸福滿滿。</h1> <h1> 與地球赤道分界線的講解員美女合影。</h1> <h1>與學生們互動合影。</h1> <h1>老人耳朵上兩個大洞可以放進兩個小盤子,馬賽人很喜歡裝飾打扮,他們打扮的也很夸張。</h1> <h1>馬賽人標準的男子漢。</h1> <h1>馬賽人生性兇猛,個性張揚,善于包裝,是肯尼亞一個代表性民族。</h1> <h1>使用肢體語言、也能相互溝通哦。</h1> <h1>我們下榻的酒店。</h1> <h1>西餐廳的環(huán)境挺不錯。</h1> <h1>裝修挺別致的臥室。</h1> <h1>園內(nèi)別墅型的小木屋。</h1> <h1>想念藍天白云,傍晚涼涼的風,大象、獅子、長頸鹿、大批過河的角馬、又快到一年的遷徙季,大師們準備好了嗎?不妨考慮走進狂野肯尼亞,親近碩大的天然野生動物園。</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