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話記憶中的修業(yè)學校Y·X·Y <h3></h3><h3>長沙市修業(yè)學校創(chuàng)辦于1903年,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從上世紀60年代初剛懂事到成家前一直住在這里,幾十年過去,人是物非,完全變了,老房子先后拆除建了新房,樹也砍了,但腦海里總能呈現(xiàn)當時清晰的模樣,莫非已進入那種只記得好久以前的事、眼前的事轉(zhuǎn)眼就忘的年紀了,管他咧!趕上退休后正學畫水彩,趁噠記得清、畫得出,閑著也是閑著,先畫出來再說</h3> <h3>修業(yè)學校當時是周邊乃至長沙市最大的小學,全校有24間教室,我那個年級就有甲、乙、丙、丁、戊5個班</h3> <h3>69年之前,校門開在麻石路面的桂花井街上,也曾叫桂花井完小,(“文革”時還叫過星火學校)。學校大門是窄了些,還有門坎,不過不用擔心,那時候?qū)W校沒有汽車,主要運輸工具就是一輛人力板車</h3> <p class="ql-block">學校有兩道門,除入學和放學時間段,平時柵門都是關著的,來人都得從傳達室經(jīng)過</p> <h3>從桂花井大門進來左邊就是下操坪,下操坪是低年級學生做課間操和活動的地方,邊上有十間帶走廊平房教室,前方那個臺子是領操的同學老師站的地方,遇到節(jié)日也在上面表演節(jié)目。</h3><h3>最讓我們小伙伴引以為傲的是進門那棵巨大的桑樹,至今我還沒見過比它大的,每年春天都在等它發(fā)芽長葉來喂蠶寶寶,樹高桑葉不好摘,用彈弓打,石頭掉在校門邊上的瓦屋上,他家有個聾啞人就會沖進來要打人……</h3><h3><br></h3> <h3>進門右拐是一個上坡,上坡的左邊是教師的辦公室,正對著的是中操坪</h3> <p class="ql-block">從中操坪教學樓上看學校辦公室</p> <h3></h3><h3><font color="#010101">上操坪是個水泥地的籃球場,那可是當時方圓好大范圍內(nèi)最好的球場,經(jīng)常有工廠企業(yè)的高手來這里比賽,平時怕外面的人來打球損壞場地,只能拆籃網(wǎng),鎖籃框,最后干脆卸下籃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球場邊上的小禮堂,也是體操房,用這簡陋的場地,華僑老師為省和國家輸送了不少體操人才,體操培訓一直是修業(yè)學校的特色</font></h3><h3><br></h3> <h3>上操坪和中操坪之間有三間平房新教室,側(cè)墻面有塊黑板報,喜歡看美術(shù)老師用彩色粉筆在上面寫寫畫畫。 記起了那時候挖防空洞,老師組織高年級的同學,分組輪班,從早到晚,在上操坪和中操坪各垂直挖一個3、4米深的大坑,然后水平對挖,地下全是堅硬的“巨鋼泥”,就憑著一齒鎬二齒鈀,在平房教室下面挖通了二十多米長的防空洞,唉!都是小學生,對現(xiàn)在的小孩講起來真是天方夜譚<br></h3> <h3>學校有兩棟這樣的紅磚木地板木樓梯的教學樓,到了高年級時才在這里上課。</h3><h3>樓前的那顆梧桐樹也帶來很多兒時歡樂,用它的花做膠水,梧桐仔炒南瓜仔真香,還有夏天樹下是乘涼的最好去處<br></h3> <h3>好像一棵梧桐樹從屋上長出,其實是后來蓋的房子。這是學校的食堂,外面有學校唯一的自來水龍頭,各家的用水都是在這里用桶接滿挑回倒到水缸里;右邊有個水泥臺,洗衣洗被單都在上面刷,有時也用來打乒乓球;還有食堂邊上兩間漏風的浴室,熱天還好,冬天洗澡可要好大的勇氣</h3><h3><br></h3> <h3>學校的教職工的主要宿舍,據(jù)說曾經(jīng)是一個國民黨軍官的公館,有12間大房子,兩個堂屋,還有邊上那個很有特點的八邊形塔樓,以前可能是打牌的<br></h3> <h3>喜歡爬到屋頂上去看景遐想,那時侯長沙城里三層樓的房子不多,在樓頂上可以看到烈士公園的紀念塔、中山路百貨大樓、第一師范主樓、岳麓山等<br></h3> <h3>坐在家門口朝外看,印象最深的是那棵大槐樹和樹下的水井,井深應該不到10米,井水有漲有落,但從沒干過,喜歡用繩子吊著鐵鉤去探索井底秘密,記得撈上來過一把匕首還有一頂銹爛了的鋼盔 ;井水冬暖夏涼,夏天吃上井水浸泡過的西瓜更是人間美味<br></h3> <h3>學校最多的是槐樹,春暖花開時空氣中彌漫著槐花清香,花蕊吃起來甜甜的味道</h3> <h3>如今的馬王街還是那樣熙熙攘攘,與古稻田的拐角還經(jīng)營著南食,只是挨著的百貨布店還有煤店已不復存在。想起那時候做藕煤真是辛苦,從去郊外挖黃泥開始,買煤、篩煤、敲碎、和煤、做好藕煤、晾曬、收回家,上千斤煤就那一、兩天完成,是那個不知道累的年齡都感覺累的活,好在一年就那么一到兩次</h3> <h3>馬王街糧店的房子還在,記得那時候全部小朋友出動排隊買紅薯好不熱鬧,紅薯是雜糧指標,去晚了就只能買蕎麥、高粱、玉米等雜糧了,紅薯能生吃,烤著更好吃。</h3><h3>每到晚上,糧店關門后外面各種小吃攤擔,4分一碗的豬血湯,放點酸羅卜丁,點點麻油,想起來都香</h3> <h3>當然,不會忘記上一輩的老師們</h3> <h3>兒時記憶童年夢總是那樣美好……</h3><h3>想想這幾十年經(jīng)歷的翻天覆地變化,晚輩們可能無法理解,那就聽自己講那過去的事情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