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西藏木子 <h5> 每個人對西藏都有著莫名的向往,可能是因為她的神秘,可能是因為她的圣潔,可能是因為她的與眾不同。到過西藏的人,都會感慨那里的山之美,湖之秀,天之藍,以及古樸的民風,虔誠信仰……</h5><h5> 然而人們在想去又不敢去之間,往往是因為那里的海撥,那里的高反以及某些不確定的因素,無論是什么原因,但凡付諸于行動的都是無畏的勇者,我也是這些勇者中的一員,沒有猶豫,沒有做過多的準備,正所畏這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只覺得去青藏高原感受返璞歸真的純美,領略不一樣的風景,是此生的一個夙愿。都說西藏的云有多低,天就有多近,耳聽十遍不如親眼一見,我們一行6人結伴而行,9月6號出發(fā),9月14號返回,用了9天的時間圓了我心中的這個夢。</h5> <h5> 為了確保身心不受雪域高原的氣候影響,我們乘機選擇了由南昌至重慶,住宿一晚再乘機飛往林芝的線路,一路上平穩(wěn),(這條航線對未來想進藏的人來說可以參考)。下了飛機也沒有傳說中的憋氣和頭痛,林芝與拉薩的距離有419.88公里,是西藏的“江南”,海撥比較低,含氧比較高,這也許是沒有高反原因所至吧。</h5><h3> </h3><h3><br></h3><h3><br></h3><h3> </h3> <h5> 在林芝機場我們與等候己久的地導多吉會合了,由于此行不單只是我們6人,還有其他從各地乘機而來的旅游愛好者,共27人我們組成了一個團隊,在多吉的引導下坐上了一輛旅游大巴,上車后多吉按當?shù)孛袼捉o我們每人獻上了一條潔白的哈達,并告訴我們在這幾天的旅游行程中,他和司機會全程陪伴,希望各位在西藏吃住舒適玩的開心,事實確也如此。(當然高反和飲食習慣不是他的服務范圍),西藏林芝的第一站之旅就此開啟。 </h5> <h5> 我們首先觀覽了風光秀麗的 南伊溝風景區(qū),它位于西藏米林縣南部的南伊鄉(xiāng)鏡內,是喜瑪拉雅山脈無數(shù)個美麗的溝谷之一,距縣城5公里,有藏地藥王谷之稱,又有小江南之稱。此地生態(tài)保護很好,氣侯濕潤,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平均海撥2500米,被譽為“中國綠色峰級林浴場”,“地球上最高的綠色秘境”,景區(qū)既是民俗旅游勝地,又是生態(tài)旅游區(qū)。</h5><h5> 南伊溝也是情僧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故鄉(xiāng),提起倉央嘉措,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他不僅是藏民心中活佛,還是一位才華出眾的民歌詩人。一生寫了很多熱情奔放的情歌,他的《情歌》詩集、詞句優(yōu)美,撲實生動,在民間廣為流傳歌誦。隨口吟誦幾句他的詩,“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就像那首托名之作:“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搭啊,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訴說了多少人心中的情感冷暖,又曾存多少人的心中,激起漣漪,久久回蕩。關于他的詩,有人說是對愛情的向往,有人說是對自由的渴望,也有人說只是問佛的道法。但無論如何定位,他的詩歌卻無可否認地蘊含著最撲素,最純潔的情感與智慧,拉近了活佛與凡人的距離,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嗚,那種真摯的通透,不是所有佛僧都能夠達到的。而我們作為普通人,就將他的詩當情詩來讀吧!</h5> <h5> 出了南伊溝我們繼續(xù)前往西藏有名的大峽谷,聽多吉介紹,雅魯藏布江是西藏人民的母親河,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無論從長度和深度,它都是當之無愧地球上最大的峽谷,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峽谷,排名第一深,平均深度為2268米,可以用十個字來摡括:高、壯、深、潤、幽、長、險、低、奇、秀。因為印度洋水汽可以通過峽谷流過來,加上林芝海撥3000不到,氣侯濕潤,植被豐富,被稱為“西藏的江南”,在這里完全沒有不適感,所以整個西藏之行,在林芝的三天也是我們這一程,吃、住、行都覺的最為舒適的。 </h5> <h5> 觀覽大峽谷后,吃過中午飯休息了片刻,大家回到車里繼續(xù)趕路,下一個景點是去觀覽南迦巴瓦雪峰。南迦巴瓦雪峰是林芝地區(qū)最高的山,海撥7780米,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棹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潦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與外人一窺,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多吉說:“這里經(jīng)常有攝影愛好者住在此地,一住就是一個多月,都未曾見到南峰面目,當見到時卻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如果運氣好的話,你們今天就可以一睹南迦巴瓦雪峰的尊容”。此話顯然增添了我的好奇度,不斷地默默祈禱:“運氣應該不會有那么差吧”!</h5> <h5> 也許是我虔誠的祈禱感動了上帝,開始還是云霧彌漫的天氣,等到我們快接近南迦巴瓦雪峰的時候,云開霧散,把我們希望看到的雪山風景毫無保留的呈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遠遠地有人就驚叫起來“看!雪峰,南迦巴瓦雪峰”。這時整車的人都沸騰的開心死了,不是嗎,大幸運了,別人等一個月都不曾看到的雪峰,我們一來就遇見了。等到司機把車停穩(wěn),一個個猴急似的蹦噠著下了車,開啟了拍照功能,咔嚓咔嚓忙開了~運氣好到扛扛的!</h5> <h5> 我把潔白的哈達也留在了這里,把圣潔與美好存留心底,祝福親們——扎西德勒!</h5> <h5> 第二天我們游玩魯朗林海,位于林芝縣魯朗鎮(zhèn)境內,距八一鎮(zhèn)80公里左右的藏路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素有“西藏江南”美稱,溝內森林蔥郁,林間還有整齊的人工修剪般的草甸,簡直就是人間天堂??粗@藍天,朵朵美麗的白云,迎面的微風使人神清氣爽,這般景色宜人真的讓人流漣忘返。 </h5> <h5> 接著又欣賞了雅尼濕地公園,它橫跨于林芝、米林兩個縣,總面積為8738公頃,尼洋河和雅魯藏布江在這一帶匯合,形成了寬廣的三角洲。當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在此相遇時,便幻化出這幅壯闊而秀美的畫卷,我被這塊驚艷的濕地美景所震撼,真可以稱得上雪域水鄉(xiāng),景色秀美到讓你以為身處嫵媚多姿的煙雨江南,美的讓人心悸!</h5> <h3> </h3> <h5> 陰雨綿綿的卡定溝和江南一帶的山村毫無區(qū)別,山中的小橋、流水和別致的亭子讓我們忘了自己是在西藏。唯一的特點就是山上隱約能免強看出來的佛像,觀音、女神、老鷹~當然這些也都是在導游的描述下,才能勉強看出來的,像慧根淺的人導游不說根本就看不到。 </h5> <h3> 瑪尼堆,誰的祈禱?誰的心愿 ?</h3> <h5> 林芝印象酒店,條件設施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h5> <h5> 來到了林芝,一定要試試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石鍋雞》,當然不敢保證我們吃的是不是最正宗,但我敢說真的是很好吃。</h5> <h5> 林芝的第三天,去了當?shù)夭刈迕袼状暹M行了藏民家訪,這一行程一來是為了藏族旅游的需要,二也是游客近距離了解藏民家庭,風俗習慣的途經(jīng)之一,不管你喜不喜歡己都存在,有人花幾千或幾萬買銀器的。當然我啥都沒買,看看己足矣。</h5> <h5> 也許是曰照長的原因,西藏的蘋果真的是很甜很甜。</h5><h3></h3> <h5>正是秋收季節(jié),路邊的青稞熟了</h5> <h5> 米拉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山,亦稱“甲格江宗”,意為神人山,山口處有巨大的經(jīng)幡柱,五彩經(jīng)幡隨風飄揚,處在江布達縣鏡內,與墨竹工卡縣鄰相界,海撥在5013米,是米拉山與林芝地區(qū)地理交界——即318國道往這經(jīng)過處。</h5> <h5> 到達米拉山口,海撥升至5013米,在山下還有藍天白云,上來就下起了毛毛雨。一下車就感覺寒冷,站在山口風特別的大,吹得人冷得連拍照的興趣都沒了,就隨便拍了幾張趕緊的回到了車里。不過在這里見到了有騎行的人,騎行西藏,這可得有很大的勇氣哦,同時裝備經(jīng)驗都要具備完善,因為危險系數(shù)太高了,為他們不畏艱險的精神點個贊吧。</h5> <h5> 那根拉山口海撥5190米,是跨念青唐古拉山脈去納木措的山間通道,也是當?shù)貙儆谔柗Q生命禁區(qū)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從山口向北望去,遠遠可以看到碧藍碧藍的納木措。在藏民心中,每一個山口都是神圣的,因此掛經(jīng)幡就是對神靈的敬畏。這里的風更加有個性,全程最冷的地方應該就是這里吧! </h5> <h5> 圣湖那木措是西藏自治區(qū)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咸水湖。秀色難以言表,那木措就是美麗和信仰的化身。措在藏語中指湖的意思,當?shù)夭孛褚步兴v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共為四大威猛之一,是藏傳佛教的著名圣地。距離拉薩240公里,面積1940平方米,是西藏第二大咸水湖,世界上最高的大湖。</h5><h5> 納木措的東西南部,是直插云霄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北側倚偎著和暖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的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藍的天,碧藍色的湖,白雪綠草,牧民的牦牛組成一幅大自然美麗動人的畫面,身臨其境無不感到心曠神怡。 傳說神湖能呈現(xiàn)第一個去朝拜神湖人未來的命運,只要保持平靜,虔誠的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為朝拜圣者顯示出來各種景像。</h5> <h5> 多吉說游圣湖,衣服要穿的保暖一些,盡量保持不要著涼,別說我沒提醒你們哦。話雖這么說,可我還是穿了一條紅裙子,為的就是這一刻的臭美,與圣湖邂逅留下永久的記憶。也許是太興奮,太嘚瑟的緣故吧, 在回程的路上我還真有點高反的感覺。這是因為高海拔含氧量都會很低,一個不注意,就會或多或少的出現(xiàn)高原反應,以至于到晚上都還沒有回過來,總之一夜無眠,到第二天才慢慢得于緩解。</h5> <h5> 難怪有人說,這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氧氣。</h5> <h5> 羊卓雍措湖,三大圣湖之一,在日照的卷顧下,我們看到了這位雋秀的女神,掀開她那神秘的面沙,向萬千傾慕者展現(xiàn)出秀麗的面容。</h5> <h3> </h3> <h5>色季那山口,海拔4720米</h5> <h5> 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乃欽康雙峰,海拔5020米。電影《紅河谷》的拍攝地。</h5> <h5> 西藏處處是景,很多驚喜在路上,你看路邊隨拍的景也是很美哦!</h5> <h5> 拉薩有一處神圣的地方那就是大昭寺,大昭寺是拉薩最古老的寺廟,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佛堂為一密閉院落式,被西藏的佛教信徒奉仰為世界中心,乃至宇宙的中心,西藏人民“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在西藏也有“去西藏沒有去大昭寺,就等于沒有去西藏“之說!</h5> <h5> 在大昭寺,許多的藏民生生世世,都會在這里朝拜,己經(jīng)變成了他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日復一日,即使遇到惡劣天氣也永遠不會缺席。大昭寺位于老城區(qū)里面,在當?shù)夭孛竦男睦锏匚缓芨?,和布達拉宮相比也不會有絲毫的遜色。</h5><h5> 你不得不承認西藏信仰的力量,真的是很強大,那就是來自于千里之外虔誠的朝拜者,他們的目地只有一個,用身體仗量著家到拉薩的大地,三跪九叩,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拜到佛主的腳下,這就是信仰。他們的虔誠是毋庸置凝的,你會被那種虔誠所震撼,這一切不覺得讓人肅然起敬,而恰恰是這些朝圣的人群,為西藏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也為拉薩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沙。(看圖就明白了)</h5><h5><br></h5> <h3> </h3> <h3> </h3> <h5> 在西藏任何個地方,你遇見的藏族老人他們永遠是那么的慈祥,他們手中永遠都會有串佛珠和一個轉經(jīng)筒,在不停的轉動,嘴里在默默地念著詩經(jīng),他們每天都會圍著布達拉宮,大小昭寺不停的虔誠祈禱。據(jù)導游介紹,藏族老人一般不會存很多的錢,會把積累的財富買成天珠,各種寶石敬獻給寺院,敬獻給佛祖,觀世音菩薩,為今生祈禱,為來世超度重生。</h5> <h5> 每只轉經(jīng)筒,每一片經(jīng)幡,都會讓你感受一種熱烈,一種沉靜,一種撫慰,一種向往,當然還有一種虔誠信仰迸發(fā)出的力量。</h5> <h5> 值得一提的就是走在西藏的任何地方,都會有狗,溫順的狗狗們不會象內地一樣被拴著或者圈養(yǎng),都是散養(yǎng)。它們會邁著悠閑的步伐游蕩于街道廣場,去他想去的任何一家商鋪酒店,可躺可睡,人們不會吆喝和趕走的,狗狗們也決不會在這咬人,對人視惡,隨地大小便,我想這種人與狗的和諧,要經(jīng)過多久的磨合,才能有如此溫馨的畫面。</h5> <h5> 在西藏的最后一天我們終于見到了布達拉宮尊容,所有人在第一次看到它的時侯,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震撼。宮堡群位于西北方向的一座山坡上,這里是國內著名的佛教圣地,所以每次前來朝圣的人不計其數(shù)。整個布達拉宮都依山而建,宮寶建筑群錯落有致,樓宇之間相互交疊,沒有任何的雜亂感,建筑很大的一部分都是采用的米白色,但是在宮堡群中間區(qū)域有一個紅色高樓,它是整個建筑群里最為亮眼的一處,是典型藏式建筑。每天都會有藏民來布達拉宮朝圣,他們圍著巨大的宮殿轉圈,將一切的紅塵紛擾置之度外。</h5><h5> 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排隊等候著,這里的安檢嚴挌到跟乘飛機一樣。進入之后還有一個默認的規(guī)則,那就是順時針,從進去到出來都是順時針的,一方面是取佛在極樂世界的寓意,另一方面是不走回頭路。我們邊看邊聽導游講解,布達拉宮被譽為世界上十大土木筑建之一,是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所建。布達拉宮分白宮和紅宮,白宮建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地方;紅宮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殿。游走于金碧輝煌的佛殿、靈塔、寢宮、回廊之間,燈火渺渺,窗幃低垂,酥油的味道四處彌漫,整個好像落入了一個晦暗古老的夢境。</h5><h5> 由于里面不能拍照,所以布達拉宮只能取外景,也由于天氣的變化,上午拍的照片都是灰蒙蒙的,下午還好,云開霧散,布達拉宮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顯得挌外的雄偉壯觀。</h5> <h3>拉薩市容</h3> <h5>人民幣伍拾元的背景——布達拉宮</h5> <h5> 從布達拉宮出來后導游說,八廊街作為西藏盛名遠傳的轉經(jīng)道,你們可以去拉薩八廊街轉轉,感受獨有的異域韻味,那里銘刻著西藏不同時代的印痕,它是有關整座城的記憶。果然在老的街道,舊的小港,隨處可見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藏民和衣衫襤褸的信徒,擁擠在同一條轉經(jīng)道上,虔誠的轉動著手中的經(jīng)筒,堅持著所仰望的信仰,周爾復始的圍繞著大街小巷前行。西藏人的內心世界是那么的純樸,沒有太多的喧囂,沒有任何污染,只有寧靜和簡單的快樂生活。</h5> <h5> 整個旅行結束,西藏給我的印象是有多少雪峰、經(jīng)幡、瑪尼堆、就有多少虔誠、謙卑與執(zhí)著。有多少寺院、喇嘛、轉經(jīng)筒,就有多少傳說、夢想和震撼。</h5> <h5>西藏機場,再見了——西藏!</h5> <h5> 西藏之旅就這么轉眼走過,回來了心卻仿佛還在路上。大家都爭相的問那里好嗎?感受如何?有高反嗎?趕快發(fā)美篇給我們看吧~收拾下心情,回想起一路上的感受,太多太多的美麗,太多的感觸無法用語言可以述說,又怎么可以用一個“好”字說的清呢。</h5><h5> 人們把拉薩當做最終目的地,卻不知道西藏最美的風景在路上,風景相同心境各異,感動卻是每個人都無法忘卻的,在這里先感謝一起上路的朋友,9天來共同走過留下的美好回憶,點點滴滴一切的一切仿佛還在眼前……其次要感謝地導多吉,一路上給我們不厭其煩的認真講解,這對我編輯美篇給予了大多的幫助。在這段旅行中,我還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旅途總是充滿驚喜的,相識也是一種緣分。</h5><h5> 要我說,如果你已進入了不惑之年,還沒有去過西藏,你一定要去一次,世界那么大,它就是不一樣,不一樣的山水,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不一樣的身體感受,這些經(jīng)歷在你的一生中,都會留下永久不可抹滅的印記,夠你一生去慢慢的品味。感受西藏的佛教文化,千年的中國民族色彩,挌薩爾王的天馬曾在這里馳騁,倉央嘉措的情詩還在這里傳唱,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西藏,不為轉山轉水,不為酥油美景,只求參得內心的安寧。</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