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只有“慢”下來,才能盡情地享受眼鏡哥 <h3> 現(xiàn)代社會的最大特點就是快。仿佛只有快節(jié)奏才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特征。 私家車越來越多,火車持續(xù)加速,由普快到特快到動車到高鐵,貌似還無窮盡。通訊由以前的普郵到快件到電報到現(xiàn)在幾秒鐘就可以到達的電子郵件和全球覆蓋的電話和網(wǎng)絡(luò)和視頻……<br></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親自下廚</font></h3> <h3> 然而,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決不僅僅是為了讓你做匆匆過客,從出生匆忙奔赴死亡。生命是用來讓你享受的,讓你來享受生活這個整個過程的。 這個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美好的東西,包括美妙的焦灼和甜蜜的想象,包括我們可能熟視無睹的燦爛溫暖的陽光,美麗夢幻的星空,綠色的植物,芬芳的花朵,潺潺的流水以及澎湃的瀑布。而所有這些全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我們有什么理由忽視它們呢? 但是,生活只有“慢”下來,我們才能盡情地享受它。<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回到老家,時間就是用來揮霍的</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div> 我的老家處在湖南祁東縣西北角,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間的一片山區(qū),與衡陽縣、邵東縣搭界,古有一腳踏三陽(祁陽、衡陽、邵陽)之稱。大區(qū)域稱馬杜橋鄉(xiāng),小地名叫石門山村。<br></h3> <h3> 清代詩人柏泗寫過一首《游石門》的詩:“石門今安在? 人閑景亦閑。有扉云欲扣,無鎖月常關(guān)。曲水留人住,歸禽送客還。桃源疑既入,不見屋千間。” 此詩所寫石門,就在我的老家石門山村。<br></h3> <h3> 村里有一處山谷,因兩山相對而峙,拱立如門而得名“石門山”。初入石門,高巖聳立,峭崖上合,仰視惟見天光一線;進入門內(nèi)數(shù)百步,則田疇平展,花放水流,卻是另一番空闊景象。每值傍晚薄暮蒙蒙,尤顯清幽雅靜,素有“湘南桃源”、“祁東小張家界”之美稱。<br></h3> <h3> 這里滿目青山疊翠,長年溪水慢流,是極佳的隱養(yǎng)靜休之地。古時,常有隱士來此避世觀光,清順治八年,偉大思想家王船山就曾在此游覽和避難。王夫子感慨石門美景和家國情懷,賦詩作云:“三歲度嶺行,薄言觀世樞。壯心消流丸,村泉聊據(jù)梧。歸心存醉石,取似在枌榆。江湖憂已亟,神尻夢可趨?!痹娭械摹皫X”“亭”“石”均是地名,分別是指楓木嶺、曾經(jīng)的石門庵和石門石。這樣一說,石門山村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呢。<br></h3> <h3> 每次回到石門山,我就覺得時間突然慢了下來。 這里就是一個慢節(jié)奏的小山村,沒有緊趕快趕匆匆的身影,沒有心煩意亂浮躁的喧嘩,沒有走馬觀花熱鬧的游玩。在這里,村民可以種種莊稼,恰恰米酒,撩撩女卡,數(shù)數(shù)胡子……把日子過得悠閑而愜意。<br></h3> <h3> 每次回到老家,一天的時間是這樣安排的: 早上,睡到自然醒,在新修的村道上散完步,慢慢地吃完米粉。有時還看見妹夫和干爹,早餐也要來杯米酒,慢慢品飲; 上午,多是陪老娘聊天,下廚慢慢準備午飯。每次回家,兄弟姐妹大都會聚到一起,這時候我會下廚表現(xiàn)一番,弄幾個拿手小菜; 下午,中餐自然要喝幾杯米酒,直至微熏。小睡一會,起來就到附近的村落,或田間地頭順便走走,經(jīng)??匆娏羰乩先藥е『⒃阪覒蛲嫠?; 晚上,晚餐仍然要慢慢地喝上幾杯,下酒的標配必有一碗油豆腐燜肉。飯后,兄弟姐妹與院子里的老鄰居自由組合玩下小牌,一般是兩桌,大家都玩得開心。<br></h3> <h3> 在石門山,時間就是用來揮霍的。每次回來,都會被這里的靜謐迷戀,那些所謂的成就和榮華,那些浮世的功名和利祿,在家鄉(xiāng)的美景中都成了過眼云煙。 春天要到山上看杜鵑,摘茶苞,采蘑菇;夏天要到溪澗捉小魚,搬石蛙,檢螃蟹。在春天,有個地方一定要去的高峰茶場。這里有千畝茶山,在這里可以觀茶、采茶,可以體驗揉茶、制茶,當然還可以泡上一杯新茶,慢慢品嘗。聽鄉(xiāng)里的負責人介紹,要將高峰茶場建成婚紗拍攝基地,與石門景點、王船山遺址打造成一條精品旅游線路。<br></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野生彌猴桃</font></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野生草莓、茶苞</font></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野蘑菇、毛栗子</font></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高峰茶園</font></h3> <h3> 在夏天,有件事一定要做的,那就是打泉水。用熱水瓶打山泉水回家喝,清甜清甜,冰涼冰涼的。這里海拔高,氣溫低,農(nóng)作物只種一季,村民有大量閑暇時光,日子過得很從容;夏季特別涼快,均溫在24度以下,基本上不用電扇,是難得的避暑寶地。聽村委會干部講,將著力建設(shè)一批民宿農(nóng)莊,為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早做準備。將來的夏天,帶著家人、朋友到了石門山,你完全可以租一間民宿,住上一個星期、半個月,放下生活的無奈,隔斷工作的牽絆,在這里靜靜欣賞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溪水,享受新鮮的空氣和溫和的陽光。<br></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小溪捉螃蟹</font></h3> <h3> 隨著年歲漸長,我回石門山村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經(jīng)我力薦,自家兄弟與其他村民計劃在村里沿著村前的小溪,在公路可視范圍內(nèi)的山坡土丘栽種“十里桃花、千畝桃園”,目前已經(jīng)種下幾百畝黃桃和萊李,試種的黃桃今年已經(jīng)開花掛果。這與鄉(xiāng)里打造“夢里桃源”的構(gòu)想不謀而合,似乎不久的將來,那美麗的景象就要觸手可及了。<br></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高豐黃桃”掛果</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生活是一個過程,當然慢一點好</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div> 人到這個世上,目的就是追求生活的樂趣。說到“樂”,人們想到的通常是“快樂”,而其實世上還更應(yīng)有一種“慢樂”。 快樂是快意的,但稍縱即逝;而慢樂是享受的過程,可以盡情而持久。慢樂通??梢匀绺事栋阕虧櫸覀兊纳涮钪覀兩目p隙,愈品愈濃,歷久彌深。 生活到底是什么呢?既然生活是一個過程,當然慢一點好。 我們每天,匆匆忙忙趕路,匆匆忙忙吃飯,疲于奔命,真是了無生趣。 有一好友,我忒不喜歡和他一起吃飯。他吃飯時簡直是囫圇吞棗,早上一碗粉,稀里嘩啦,三分鐘就倒進了肚子。而我,喜歡細嚼慢咽,喜歡慢慢品嘗美味。我常常望著我的這位朋友,替他感到悲哀:他應(yīng)該從來沒有獲得過美食帶給人的美妙享受吧?<br></h3> <h3> 在《讀者》上讀到過一篇文章,說意大利境內(nèi)準備修筑一條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高鐵線,登報征求市民意見,召開市民聽證會。 有一個市民正好在其中一個城市工作,而他父母正好住在另一個城市,他們每個星期都要花上兩個小時坐火車去看望父母。高鐵建成后,他們只需要四十分鐘就可以到達父母家。大家都以為他會熱烈擁護這個方案。但是,出乎意料,他投了反對票。 他的理由是,這每周的兩個小時火車時間是他們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他們一家可以坐在火車上一邊聊天吃零食,一邊欣賞路邊不斷變幻的風景,他們的孩子可以和火車上其他的小孩一起奔跑,做游戲,他們一直很珍惜這難得的休閑。如果高鐵修成了,他們的這段美妙休閑就減少了許多。四十分鐘太快,他們的孩子還來不及認識新的伙伴呢。還有,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會因此少了很多等待的樂趣。 沒想到的是,意大利政府就真的采納了他們的意見,高鐵方案從此束之一邊了。<br></h3> <h3> 由此可見,快不一定是好事。有時我們需要快樂,有時我們還需要慢樂,我們需要享受“慢”帶給我們的慢樂。</h3><h3><br></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其實,“慢”是一種人生狀態(tài)</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div> 當下,許多人都想逃離大都市的喧囂,但像石門山這樣原汁原味、鄉(xiāng)土韻味十足的地方畢竟不多了。究竟凈土在何方,何處有鄉(xiāng)愁?<br></h3> <h3> 其實,“慢”,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生活理念,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只要看透了,想通了,心靜了,哪里都是桃源,樣樣都可慢慢來。你大可忙里偷閑,鬧中取靜,快中不急,急中不慌,慌中不亂。 我最渴求的是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雖然目前還不能達到: 每天睡到自然醒;有朋自遠方來,泡上一壺好茶,聊聊人生;心緒實在不能化解時,就回老家石門山住上幾日,翻翻喜歡的舊書,或在村前的溪邊散散步,讓生活慢下來,找回內(nèi)心的寧靜……<br></h3> <h3><i><font color="#808080">作者簡價/ 眼鏡哥,今日頭條“眼鏡哥看世界”、微信公眾號“歌情梅姨”主創(chuàng),原名功增,取增廣賢文之“增”,歷史學學士、經(jīng)濟學碩士、哲學博士,一個易被感動的大哥哥,一個會找樂子的老男孩,看得清世情冷暖,寫得出男歡女愛。</font></i><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