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心臟——魅力奧地利笑容(拒聊) <h3>圖 原創(chuàng)</h3><h3>文 部分網(wǎng)絡(luò)</h3> <p class="ql-block">奧地利位于歐洲的正中位置, 被稱為歐洲的心臟、連接東西歐的十字路口。奧地利是山地國家,連綿起伏的阿爾卑斯山橫貫境內(nèi),覆蓋了該國三分之二的國土。又有美麗的多瑙河蜿蜒流過,如同她國歌唱的一樣:群山巍峨,江河浩蕩。 </p> <p class="ql-block"> 在奧地利(The Republic of Austria),壯美的阿爾卑斯山脈是登山愛好者和冬季運動愛好者的理想去處;數(shù)百個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閑和水上運動的好地方;超過四成的森林覆蓋率和大面積草地牧場提亮了國家的綠色主色調(diào);尊尚歷史的人們,可以在首都維也納緬懷奧匈帝國的盛世;熱愛音樂的游客,則可探訪音樂家的故居,聆聽一場難以忘懷的音樂會。 無論你是流連于歐洲的街頭小巷,徒步在金碧輝煌的古堡宮殿,鐘情于美食與咖啡的濃香,品嘗最正宗的香醇濃厚的巧克力,還是喜愛自然景色,愛好藝術(shù),聆聽高雅大氣的古典音樂,即便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冬季淡季,在奧地利你也可以找到冰雪的樂趣所在。</p><p class="ql-block"> 奧地利的名字隨之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英語:Vienna 德語:Wien),位于多瑙河畔,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lián)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是聯(lián)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的總部以及其他國際機構(gòu)的所在地。維也納已連續(xù)多年被聯(lián)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座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世界音樂之都”的盛名,又有以精美絕倫,風格各異的建筑而贏得的“建筑博覽會”的美稱,維也納還是多瑙河第一個流經(jīng)的大城市,因此被譽為"多瑙河的女神"。其市中心古城區(qū)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里留存著奧匈帝國不朽歷史的美泉宮、昭示著奧總統(tǒng)權(quán)力地位的霍夫堡皇宮,她們無一不雕刻著歷史和文明的印記。除此之外,景色迷人的公園、四通八達的交通,藝術(shù)與生活完美融合的維也納毫無爭議成為了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span></p> <h3> 美泉宮</h3><h3> 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游景觀,素有“小凡爾賽宮”之美,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 </h3><h3> 美泉宮是歐洲第二大宮殿,僅次于法國凡爾賽宮,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也是茜茜公主的夏宮。 美泉宮的名字來源于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傳說1612年他狩獵至此,飲用此處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為“美泉”。1743年,瑪麗姬特蕾西亞女王下令在此建宮,這里便出現(xiàn)了氣勢磅礴的宮殿和巴洛克式花園。面積2.6萬平方米,宮內(nèi)有1400個房間, 其中44間是以18世紀歐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筑風格修裝的,纖巧華美、優(yōu)雅別致。房間內(nèi)部的飾品和陳設(shè)也與建筑風格相一致,在琳瑯滿目的陶瓷擺設(shè)中,尤以明朝萬歷年間的彩瓷大盤和描花古瓶最為珍貴。宮內(nèi)有哈布斯堡王朝歷代帝王大擺筵席的餐廳和華麗的舞廳,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后來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少女時代的畫像。</h3> <h3> 偶遇演奏表演</h3> <h3> 1830年茜茜公主的丈夫,奧匈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出生在美泉宮,童年和青年的夏季都在美泉宮度過,茜茜公主和約瑟夫一世在這里度過了他們婚姻最初的時光。</h3> <h3> 房間內(nèi)不允許拍照,去花園看看吧</h3><h3> 美泉宮背面是皇家花園,碩大的花壇兩邊樹木修剪得非常整齊,旁邊有四十多座希臘神話人物雕像。</h3><h3> <br></h3> <h3> 右手邊的玫瑰??長廊如果是盛花季節(jié)一定是不錯的景致。</h3> <h3> 園林盡頭是座小山坡,坡下是"海神泉",最高處是凱旋門。</h3> <h3> 漫步到美泉山上的凱旋門可以俯瞰宮殿全景。</h3> <h3> 美泉宮外莫扎特的扮演者。</h3> <h3> 霍夫堡皇宮(Hofburg Wien)</h3><h3> 坐落在首都維也納的市中心,1918年以前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冬宮,隨著哈布斯堡家族權(quán)力的擴張和統(tǒng)治地域的擴大,這座城堡被擴建成為了豪華的皇宮。皇宮分上宅、下宅兩部分,各層有一個花園。上宅是帝王辦公、迎賓和舉行盛大活動的地方,下宅作為起居接借宿用?;蕦m占地面積達二十四萬平方米,自1275年至1913年間,經(jīng)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現(xiàn)在這個由18棟樓、19個庭院和2900余個房間構(gòu)成的迷宮,素有“城中之城”的美名。</h3><h3> 霍夫堡皇宮如今是聯(lián)邦共和國總統(tǒng)辦公地,是奧地利總統(tǒng)官邸的一個重要的會展中心。這里是歐洲各種建筑風格的“見證人”,無論是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霍夫堡皇宮都把它們匯集在一起。這里有宮內(nèi)的銀器館、茜茜博物館和皇家寓所等二十多個世界級的收藏館,堪稱歐洲之最,遍布的各種精致雕塑隨處可見。</h3> <h3>皇宮正門</h3> <h3> 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有幾百年的統(tǒng)治歷史,維也納在該時期發(fā)展成為歐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h3> <h3> 皇宮前的英雄廣場</h3> <h3> 奧地利總統(tǒng)的辦公室。<br></h3> <h3>皇宮</h3> <h3>茜茜博物館 茜茜公主和王子的幸福生活是從這座宮殿開始的。這里見證了他們的愛情,你可以到此探訪茜茜公主的生活場景。<br></h3> <h3> 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是天主教維也納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位于維也納老城區(qū)的心臟地帶,是維也納城市的標志,也是奧地利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教堂是現(xiàn)存世界第8高的教堂,這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內(nèi)部,存放著七十二個哈布斯堡王朝皇族成員的內(nèi)臟。</h3> <h3> 大教堂是歐洲第二高的哥特式尖塔教堂,高高的塔尖高達137米,僅次于德國科隆大教堂。站在這座教堂面前,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震撼,不僅是是教堂高聳的外觀,更是眼光所及的每一處細節(jié)。</h3><h3><br></h3> <h3> 大教堂建于12世紀末,原建筑建于1147年屬于羅馬式風格,后來遭受兩度大火便在14世紀時修建成為哥德式建筑,又歷經(jīng)土耳其人的炮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轟炸,又在戰(zhàn)后修筑成為今日的規(guī)模。這座大尖塔的中心尖塔周圍又環(huán)繞著無數(shù)精雕細琢的小尖塔,好像一頂光彩奪目的王冠戴在維也納市。鐘塔每隔一段時間,會報出一陣悠揚的鐘聲。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所以又稱“維也納之心”。<br></h3> <h3> 維也納從內(nèi)城向外城依次展開,分為3層。內(nèi)城即老城,素有“維也納心臟”之稱,這里街道狹窄,卵石鋪路,縱橫交錯,兩旁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筑,中世紀的史蒂芬雙塔教堂的尖塔聳立藍天。圍繞內(nèi)城的內(nèi)環(huán)城線,寬達50米,路邊生長著各種樹木,兩旁有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筑。內(nèi)環(huán)城線與外環(huán)城線之間是城市的中間層,這兒是密集的商業(yè)區(qū)和住宅區(qū),其間也有教堂、宮殿等建筑。外環(huán)城路的南面和東面是工業(yè)區(qū),西面是別墅區(qū)、公園區(qū)、宮殿等,一直延伸到森林的邊緣。座落在城市北面的多瑙公園,內(nèi)有一座聳入云天的多瑙塔,塔高約252米,也是游人云集的地方。</h3> <h3>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h3> <h3>建筑屋頂?shù)乃囆g(shù)。</h3> <h3> 繁華的商業(yè)街區(qū)格拉本大街。<br></h3> <h3> 歐洲黑死病紀念柱<br></h3> <h3> 公元1347年,克里木半島上的卡發(fā)城突然間陷入了地獄般的恐慌之中。平時活蹦亂跳的健康人一個個倒下,死者的數(shù)目很快超過了活人,尸體堆積如山,惡臭直沖云霄,無法掩埋,政府只好用木桿把尸體就近推入大海,港口為之廢棄,這被普遍認為是歐洲黑死病開始的標志,然后席卷整個歐洲。</h3><h3> 6年間至少有2350萬歐洲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相當于疫前歐洲人總數(shù)(約6250萬)的8分之3。要知道,歷時六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也只消滅了歐洲人口的5%。這確實是人類的一場規(guī)??涨暗臑牡?。歐洲經(jīng)過這場殘禍后,大約才真正懂得整個社會對文明衛(wèi)生建設(shè)的重要性。</h3> <h3> 奧地利歷史上產(chǎn)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還有出生德國但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貝多芬等。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jié)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jié)之一。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xiàn)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br></h3><h3> </h3><h3> <br></h3> <h3>莫扎特塑像,</h3> <h3> 維也納音樂廳(Music Hall Vienna):奧地利維也納最古老也最現(xiàn)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筑。外墻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h3><h3> 金色大廳并非一座獨立的建筑,而是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樓的一部分,該建筑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以及辦公室。</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之后維也納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 </span><h3> <br></h3> <h3> 金色大廳為傳統(tǒng)“鞋盒”式平面布局,內(nèi)部呈長方形,金碧輝煌,四周的墻面由希臘式的女神柱支撐,天花板上的精美油畫描繪了阿波羅,非常精美。大廳內(nèi)共有1654個座位和大約300個站位,金碧輝煌的建筑風格和華麗璀燦的音響效果使其無愧于金色的美稱。</h3><h3> 音樂會是維也納莫扎特弦樂團演出的,主要是莫扎特的小曲子和歌劇獨唱。演員們穿著古裝,戴著假發(fā)。在這里,弦樂器與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的平衡達到了巧妙無比的境界。音響效果真是相當好,無論哪個位置聽到的音色也是美極了,難怪新年音樂會帶給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難以忘懷的視聽享受。</h3><h3><br></h3> <h3>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jié)構(gòu)包廂劇院,1869年遷到市區(qū)的環(huán)行街旁。1918年宮廷劇院變?yōu)閲?,稱國家歌劇院。歌劇院為羅馬式宏偉建筑。前廳和側(cè)廳都用大理石徹成,內(nèi)部繪有精美壁畫和掛有大音樂家和名演員照片。觀眾席共有6層,可容有座觀眾1600多人。</h3> <h3> 巴德伊舍 Bad Ischl,</h3><h3> 溫泉城,茜茜公主訂婚地</h3><h3> 位于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qū)的中心,是奧地利著名的溫泉度假勝地,特勞恩河從這里穿流而過。這座溫馨的小鎮(zhèn)讓人或許會似曾相識,電影《茜茜公主》中,</h3><h3> 她笑語盈盈,說:“嘿,看我釣到了什么?” 他那時風華正茂,在初見的一刻,兩個人的人生就已經(jīng)注定改變。 這場邂逅,在巴德伊舍 , 那次盛大的訂婚,也在巴德伊舍 。</h3><h3> 這座以溫泉出名的小鎮(zhèn),與 奧地利王室有著不解之緣。傳說,100多年前的弗朗茨·卡爾大公與妻子索菲結(jié)婚已久卻膝下無子, 維也納的醫(yī)生建議他們到巴德伊舍休養(yǎng)?;蛟S是此地的溫泉確有奇效,或許是這里的山水風光令人心情舒暢,總之,大公夫婦后來連得數(shù)子,其中包括后來的弗朗茨·約瑟夫皇帝。 二十多年后,年輕的皇帝又在這里對茜茜公主一見鐘情,兩人訂婚后,索菲女大公將此地的一處宮殿送給他們二人作為夏宮。弗朗茨皇帝極為喜愛巴德伊舍的景致,稱這里是“地上的天堂”。</h3><h3> </h3><h3><br></h3><h3><br></h3> <h3>夏宮</h3> <h3> 小鎮(zhèn)被群山環(huán)繞,特勞恩河蜿蜒流淌,將鎮(zhèn)中心繞了一圈,河水極清澈,底下的水草鵝卵石都清晰可見。在深秋初冬時節(jié),河岸兩邊滿眼的金黃樹木,陽光一般耀眼。深深呼吸過河邊清冽的空氣,可惜,沒時間去溫泉館泡個夠,人生夫復何求。</h3> <h3><font color="#010101"> 來到巴德伊舍,不得不到的就是這家皇家糕點店Zauner。這家店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茜茜公主最喜歡的糕點店。</font></h3><h1><font color="#010101"> </font>澤納皇家蛋糕店(Konditorei-Kaffee Zauner),據(jù)說這里的<span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4.6589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 1, 1);">蛋糕是弗朗茨·約瑟夫皇帝最喜歡的甜點,他</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4.6589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 1, 1);">常被這家店的甜點從維也納吸引到巴德伊舍。</span></h1><h3> 店里的裝修依舊保持原有的風格,墻上貼著皇帝和美麗的茜茜公主畫像。<font color="#010101">淡黃的燈光,圓形的小桌,不停開合的玻璃門前迎來絡(luò)繹不絕的品嘗者。</font>琳瑯滿目<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的糕點在透明的玻璃柜前安靜的等待著</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人們咬下它時的滿足感的那一刻。</span></h3><h3> 據(jù)說,栗子蛋糕是這里的招牌之一,很多人點贊。<span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4.6589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 1, 1);"></span></h3> <h3><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9px; letter-spacing: 0.2px; white-space: normal;"> 薩爾茨堡 </span></font><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Salzburg</span></h3><h3><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音樂之城,記憶中的音樂之聲</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pan style="font-size: 19px; letter-spacing: 0.2px; white-space: normal;"> 位于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是奧地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span></font>美麗的薩爾斯河把薩爾茨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其中老城區(qū)保留了眾多以巴洛克風格為主的歷史古跡,在1996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名單。<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pan style="font-size: 19px; letter-spacing: 0.2px; white-space: normal;"></span></font></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薩爾茨堡是阿爾卑斯山的門,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是著名指揮家卡拉揚的故鄉(xiāng),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所在地。因此,它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h3> <h3> 米拉貝爾花園:始建于1606年,位于薩爾茨堡的薩爾茨河北岸,與米拉貝爾宮一起由當時的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為其情人莎樂美而建造,《音樂之聲》的故事也是在這座美麗的城鎮(zhèn)和周邊取景拍攝的,電影女主角瑪麗亞帶著孩子們唱“Do-Re-Mi”的地方。</h3> <h3> 連接新城老城的橋本身不太起眼,但是橋護欄上各式各樣的鎖具卻十分的起眼,靚麗的鎖橋。<br></h3> <h3> " 薩爾斯堡城堡" ,電影里多次出現(xiàn)過的美麗場景。</h3> <h3>莫扎特故居(Mozartst Seburtuts)奧地利18世紀著名音樂大師莫扎特出生的地方。它坐落在薩爾茨堡市糧食大街9號。這是一座金黃色的6層樓建筑。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誕生在這里,并度過了他的童年。莫扎特14歲被任命為宮廷樂師。1781年,他向?qū)m廷提出辭呈,遷居維也納,從而打開維也納古典音樂的大門,直到1791年1月5日逝世。為了紀念他,1917年把這里辟為莫扎特故居博物館。在三、四層樓之間的外墻上鑲著很大的白色藝術(shù)字:"莫扎特出生處",樓上還掛著一面長長的奧地利國旗,從六樓一直垂到二樓。在拱形大門旁刻有"莫扎特博物館"幾個字,頂端有莫扎特頭像浮雕。 館內(nèi)陳列著莫扎特生前使用過的小提琴、木琴和鋼琴、親筆寫的樂譜、書信以及親自設(shè)計的舞臺劇藍圖等。</h3> <h3>莫扎特雕塑,</h3><h3>卡拉揚故居。</h3> <h3> 電影《音樂之聲》開場時看到的那個寶石藍色湖泊—圣沃夫?qū)?<br></h3><h3><br></h3> <h3> 圣沃爾夫?qū)菉W地利中部的美麗小鎮(zhèn),依山傍水,陽光充足。中世紀以來,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公貴族們最喜歡來此度假,現(xiàn)在這里是受人歡迎的溫泉療養(yǎng)圣地。這個小鎮(zhèn)曾被評為世界十大著名小鎮(zhèn)。小鎮(zhèn)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圣沃爾夫?qū)烫?,因有米歇爾·帕赫?481年完成創(chuàng)作的木刻圣壇——“帕赫圣壇”而吸引了眾多觀光者。</h3> <h3> 美得讓人窒息的小鎮(zhèn)、清澈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隨便一轉(zhuǎn)身就是一個風景,常常讓人魂牽夢縈……</h3> <h3> 游人不多,四處皆景,隨處可棲,節(jié)奏一下子慢了下來。分層的湖水透明清澈,一本書,一張椅,一個你,生活的全部好像就該如此了,所有煩惱的焦慮的都可以拋之腦后。</h3> <h3> 一個絕美的湖區(qū)小鎮(zhèn),寧靜的村莊、淳樸的民風,還有湛藍的湖水…度蜜月想來這里住上半個月!</h3> <h3> 小鎮(zhèn)上色彩斑斕的房子,墻壁、門窗、及樓上的欄桿都裝點的非常精致漂亮。家家戶戶的墻上都有綠色的藤蔓攀援,主人坐在家門口喝著茶聊著天,如此這般愜意,讓人羨慕。</h3><h3><br></h3><h3><br></h3> <h3> 小鎮(zhèn)里最著名的"白馬酒店"在奧地利名氣很大,是沃爾夫崗的象征,因著名的拉爾夫·貝納茨基歌劇和電影《沃爾夫?qū)系陌遵R酒店》而享譽全球,沃爾夫?qū)?zhèn)也因白馬酒店而名聲大噪。<br></h3> <h3> 在湖畔用餐時意外的欣賞到飛行表演。</h3> <h3>哈爾施塔特 Hallstatt 最美天堂小鎮(zhèn)<br></h3><h3>哈爾斯塔特是一座簇擁著湖光山色的小鎮(zhèn)。這個被阿爾卑斯群山環(huán)抱的湖邊小鎮(zhèn),處于著名的鹽湖區(qū)薩爾茨卡默古特之間,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zhèn)。海拔3000多米的壯美山巒和清澈透底的高山湖泊,將這里裝點成一個風景如畫的仙境,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迷人的湖山風光使這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鎮(zhèn)。如今哈爾斯塔特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同時也被評為歐洲最美麗的小鎮(zhèn)。<br></h3> <h3> "來自天堂明信片"的奇幻小鎮(zhèn)。<br></h3> <h3>奧地利哈爾施塔特 | 世界最美小鎮(zhèn),一湖一鎮(zhèn)一天堂</h3><h3>哈爾施塔特,一座美麗的湖邊小鎮(zhèn)。放慢腳步,漫步在湖邊,享受湖光山色,細細品味眼前的美景。 <br></h3> <h3>一座哥特式的尖頂?shù)慕烫梦挥阪?zhèn)中心,四周分布著依山而建色彩斑斕的住宅、庭院以及花團錦簇的露天咖啡廳,慢慢地向遠處彎彎延伸開去。</h3><h3></h3><h3>一幢幢臨湖而建的木屋,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小鎮(zhèn)的居民偏愛木頭,家里的墻壁、窗戶、陽臺,甚至連路牌等都采用木頭做材料。鎮(zhèn)上的居民似乎個個都是藝術(shù)家,為了不同于別家,每家每戶都會在屋形、色彩上表現(xiàn)自己的風格,每一棟房子都讓游人贊嘆不已,而隨處可見的手工藝術(shù)品店更是值得進去一逛。</h3><h3><br></h3> <h3> 哈爾施塔特是奧地利境內(nèi)最古老的小鎮(zhèn),距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現(xiàn)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座小鎮(zhèn)在險峻的斜坡和寶石般翡翠的湖泊間佇立,到處可見童話般清幽美好的住宅,恍惚間有種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然而,哈爾施塔特就是這樣夢幻而又真實存在的地方。</h3> <h3> 盡管鎮(zhèn)子非常迷你,不用一小時就能走完,但這里的寧靜卻讓人流連忘返,幽靜的湖面,青青的草地,茂密的叢林,童話般的小木屋,讓人仿佛進入了另一個精神世界。</h3> <h3>古老的教堂、可愛的旅館和美麗木頭村舍,還有純凈的天空、高貴的天鵝優(yōu)游在泛著粼粼波光的湖水,這是在哈爾斯塔特隨處可見的畫面。</h3> <h3> 晚上一定要住湖區(qū)賓館,看晚霞或者日出,還有那一份寧靜。<br></h3> <h3>富施爾湖的早晚。<br></h3> <h3> </h3><h3> 有人說,在奧地利</h3><h3> 姑娘長得特別美,小伙子長得特別帥!</h3><h3> 風景美到窒息!隨手一拍就像明信片一樣!</h3><h3> 美食又特別多!</h3><h3> 那真是: 美人!美景!美食!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