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戴劍華 <p class="ql-block"> 在中國西北版圖上,有一條狹長的走廊,它南倚祁連山,北臨戈壁沙漠,這就是位于甘肅境內(nèi)的河西走廊。1936年冬到1937年春天,一支21800余人的精銳部隊就在這條走廊中間穿行。這支部隊歷經(jīng)半年征戰(zhàn),跨14個縣區(qū),戰(zhàn)斗一百余場,幾乎全軍覆沒,只有400余人在李先念的率領下回到延安。這支部隊叫西路軍,她的源頭在湖北省紅安縣。</p><p class="ql-block"> 西路軍的將士們把鮮血和生命奉獻在了河西走廊,使這塊土地經(jīng)受了一次血與火的洗禮,這里的每寸土地都流下了歷史的滄桑,每處遺跡都記錄著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留下了許多值得后人瞻仰的戰(zhàn)斗遺址。</p> <p class="ql-block"> 為征集西路軍和紅二十五軍的文物、照片、文獻資料,我們一行四人追尋西路軍足跡,從紅安出發(fā),經(jīng)湖北、河南、陜西、寧夏、內(nèi)蒙、青海六省,歷時16天,行程60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站到達甘肅會寧。會寧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第四方面軍長征勝利會師地。參觀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陳列館主展廳由三個單元組成,分別按紅一、二、四方面軍不同長征路線,以豐富的圖片、實物為主體,輔以多媒體場景,完整反映了紅軍光輝的戰(zhàn)斗歷程,生動再現(xiàn)了會寧會師的壯觀場面。</p><p class="ql-block"> 三大主力紅軍會師樓與周圍的三軍會師紀念塔、會師聯(lián)歡會址、革命文物陳列館、將帥碑林等景點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 紅軍長征途中留下了很多珍貴文物,在眾多的文物中,我們看到了紅安籍紅軍戰(zhàn)士李道存的黨員登記表和趙文友在長征途中從事宣傳用過的三弦琴。聽講解員講述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心潮澎湃,激動不已。</p> <p class="ql-block"> 8月1日,我們到達靖遠縣紅軍渡河戰(zhàn)役紀念館。1936年10月24日夜,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按照中央軍委執(zhí)行寧夏戰(zhàn)役計劃的戰(zhàn)略部署,在靖遠以北的虎豹口強渡黃河,紅四方面軍總部和第九軍亦西渡黃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韓亮館長親自介紹陳列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紅三十軍伐木造船用過的工具映入眼簾</p> <p class="ql-block"> 尋訪紅三十軍、紅九軍渡河處——靖遠縣虎豹口?;⒈谖挥诰高h縣烏蘭鎮(zhèn)河靖村西2公里處,距縣城約5公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渡口,歷來為兵家所重視。</p><p class="ql-block"> 24日晚11時,李先念、程世才發(fā)出渡河命令,先頭部隊以迅猛的動作,突破了敵人的防線,至30日,紅軍三十軍、九軍、五軍共21800余人全部渡過黃河,從此踏上了浴血奮戰(zhàn)的悲壯征程。</p> <p class="ql-block"> 壯士們的腳步己經(jīng)遠去,而黃河水依舊東流著。站在先輩流過血的黃土地上,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水,我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p> <p class="ql-block"> 紅軍渡過黃河后,在景泰組成西路軍,在這里戰(zhàn)斗了14天。我們追尋紅西路軍三十軍的足跡來到景泰縣,考察景泰縣雙龍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十軍軍部舊址。李先念、程世才等領導在雙龍寺指揮了一條山戰(zhàn)役、西林戰(zhàn)役、大蘆塘戰(zhàn)役、城北墩等戰(zhàn)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考察景泰縣一條山戰(zhàn)役紀念館。紀念館陳列分:強渡黃河、景泰激戰(zhàn)、軍民魚水情、征戰(zhàn)河西四個單元,圖文并茂,真實地再現(xiàn)了渡過黃河執(zhí)行《寧夏戰(zhàn)役計劃》的紅30軍、紅9軍在景泰境內(nèi)輾轉(zhuǎn)作戰(zhàn)14天,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10余次的革命歷程。</span></p> <p class="ql-block"> 景泰縣西路軍研究會會長李樹江老人帶領我們一行尋訪一條山戰(zhàn)斗遺址。</p><p class="ql-block"> 一條山地區(qū),除了幾個堡寨和一條數(shù)十米高的長長小山丘外,周圍盡是荒涼而堅硬的戈壁灘。不僅缺糧,更嚴重的是缺水,將士們口干唇裂,忍受干渴的折磨,靠堅強的革命毅力,與敵展開了一場慘烈的爭奪戰(zhàn),多次擊退馬步芳部的進攻,共殲馬部2000余人。一條山戰(zhàn)役是西路軍渡河之后與馬家軍打的第一場大規(guī)模的硬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為了趕行程,我們冒雨前往古浪縣。</span>1936年11月9日,西路軍分左右兩翼向古浪挺進。</p> <p class="ql-block"> 參觀古浪戰(zhàn)役紀念館。古浪戰(zhàn)役紀念館以鏖戰(zhàn)古浪、魚水情深等集中展現(xiàn)紅西路軍在古浪境內(nèi)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歷程。一件件實物、一張張圖片,將我們帶到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1936年11月10日,紅九軍進至古浪干柴洼地區(qū),遭到馬匪三個騎兵旅的圍攻和追擊,干柴洼四面高山,中間低洼,易攻難守,經(jīng)兩天激戰(zhàn)后,擺脫敵人,進抵古浪城。16日拂曉,敵集中三個騎兵旅兩個步兵旅及四個民團,向古浪猛攻。九軍苦戰(zhàn)三天,殲敵2000余人,自身傷亡2400余人,軍長孫玉清負傷,軍參謀長陳伯稚、二十五師師長王海清、二十七師政委易漢文均<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20多名軍、師、團級干部壯烈犧牲,</span>部隊被迫撤到四十里鋪休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拜謁古浪縣西路軍烈士陵園</span></p> <p class="ql-block"> 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向西路軍英烈深深鞠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致敬,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九軍軍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祭拜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九軍烈士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青山處處埋忠骨,古浪大地最有情!親人啊,大別山的兒女看你們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尋訪武威市四十里鋪戰(zhàn)場遺址。1936年11月22日至24日,敵人以五個團的兵力在武威四十里鋪向西路軍發(fā)起猛攻,紅三十軍八十八師依托鋪寨數(shù)度與敵廝殺,斃敵700多人,自身傷亡5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瞻仰永昌縣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 走近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向革命先烈致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考察永昌縣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總指揮部舊址,與錢文民館長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錢文民館長介紹西路軍與馬家軍在永昌的戰(zhàn)斗情況,并帶領我們考察戰(zhàn)場遺址,祭拜犧牲在永昌縣的西路軍烈士</p> <p class="ql-block"> 紅安籍革命烈士劉理運長眠在這里。劉理運是紅九軍二十七師師長,是犧牲在永昌地區(qū)的紅軍最高將領。11月23日,紅九軍到達永昌縣八坎,二十七師駐守永昌縣城附近,在此與敵對峙近一個月,12月下旬,敵五個旅和七個民團,向永昌縣城及附近公路沿線發(fā)起猛烈攻擊。劉理運指揮紅二十七師在二十里鋪一帶與敵人多次激戰(zhàn),打退敵人十多次進攻,消滅敵人數(shù)百人。12月25日,敵步騎兵千余人向二十里鋪猛攻,雙方激戰(zhàn)一整天,戰(zhàn)斗中,劉理運和百余名紅軍戰(zhàn)士全部壯烈犧牲。</p> <p class="ql-block"> 我們?nèi)找辜娉?,?時到達張掖市</p> <p class="ql-block"> 與張掖市黨史研究室郭主任等座談,聽西路軍研究專家陳金榮老師講西路軍的悲壯歷史和感人的英雄故事。</p> <h3> 到高金城烈士紀念館等地拍攝、征集資料。</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前往臨澤縣,拜謁西路軍烈士陵園,向西路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路軍在臨澤苦戰(zhàn)70多天,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40余場次,其中犧牲百人以上戰(zhàn)斗10多次,消滅敵人1萬多人。陳海松、熊厚發(fā)等7名軍職和70多名團職以上優(yōu)秀將領及6000多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把鮮血和生命奉獻在這里。臨澤因此成為西征時間最長、戰(zhàn)斗規(guī)模最大、戰(zhàn)斗遺址和傷亡人數(shù)最多的地方。</span> </p> <h3><font color="#010101"> 祭拜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烈士公墓??????</font></h3> <p class="ql-block"> 考察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總指揮部紀念館,張雁主任給我們贈送珍貴資料。</p> <h3> 考察倪家營汪家墩碉堡遺址。倪家營子當年有大小村莊40多個。倪家營戰(zhàn)斗是西路軍以自己最后的力量,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斗的最后決戰(zhàn)。</h3> <h3> 參觀李先念當年栓過戰(zhàn)馬的樹樁,睹物思人,將軍英勇善戰(zhàn)的形象仿佛屹立在我們面前</h3> <h3> 考察倪家營繆家屯莊西路軍總指揮部遺址</h3> <h3><font color="#010101"> 1937年2月28日晚,紅西路軍到達三道柳溝后,西路軍指戰(zhàn)員們顧不上休息,立即搶修工事,與敵展開戰(zhàn)斗,在孤立無援四面受敵的困境下與馬敵苦戰(zhàn)十一天,殲敵數(shù)千人,但紅西路軍也傷亡700多人,三道柳溝是紅西路軍撤離倪家營子,進入祁連山區(qū)前進行的最后一次成建制、有規(guī)模的戰(zhàn)斗。</font></h3> <p class="ql-block"> 尋訪梨園口戰(zhàn)斗遺址。梨園口位于臨澤以南,是進入祁連山脈的一個山口。兩邊是對峙的幾座山巒,中間有條蜿蜒伸向山里的干涸河床。3月,紅西路軍將士冒著嚴寒,憑著頑強的毅力,用兩條腿和敵人的騎兵爭時間,搶占梨園口,控制進入祁連山的要隘。然而部隊剛剛到達,敵人的騎兵也跟蹤而來。為掩護前鋒紅三十軍和總部,擔任西路軍后衛(wèi)的九軍將士拼命與敵爭奪梨園口兩側(cè)的山頭,不到半日,九軍僅剩的半個團約1000余人僅有少數(shù)人突圍,軍政委陳海松壯烈犧牲。</p> <p class="ql-block"> 祁連山脈書不盡鐵骨忠心,戈壁黃沙掩不住先烈英名!我們走近梨園口戰(zhàn)斗遺址紀念碑,向西路軍英烈默哀致敬!<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風雨兼程驅(qū)車前往高臺縣。高臺戰(zhàn)役是西路軍史上最驚心動魄、最悲壯、最慘烈的一戰(zhàn)。瞻仰高臺西路軍烈士陵園,向紅軍西路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祭拜西路軍陣亡烈士公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過千山萬水只為看您一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進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館,聽趙治金館長、陳殿才館長給我們講述西路軍的悲壯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初,紅五軍遭到六倍于己的敵人的包圍,軍長董振堂率領全體將士與敵人進行殊死戰(zhàn)斗,血戰(zhàn)九天八夜,終因寡不敵眾,兵殤高臺。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等2000余人壯烈犧牲。</p> <p class="ql-block"> 在高臺縣西路軍紀念館,我們被一組從敵偽檔案中繳獲的照片緊緊地吸引。其中一張照片,一條板凳中央并排放著三顆血淋淋的人頭。那是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紅九軍軍長孫玉清。</p> <p class="ql-block"> 另一張是紅五軍16歲的護士長被蹂躪后釘在大槐樹上的照片。我們的心被一種濃厚的悲憤情緒所籠罩。盛夏的陽光溢滿陳列室,我們站在英烈的照片前久久不愿離去,總覺得有股熱浪不斷地沖擊著眼眶,眼前變得模糊了……</p> <p class="ql-block"> 在西路軍部隊里,有一支中國紅軍史上規(guī)模最大、人數(shù)最多的女性軍人建制——婦女先鋒團,王泉媛任團長。這支隊伍由1300多名女戰(zhàn)士組成的,她們的平均年齡不到20歲 ,與男同志一起踏冰臥雪,沖鋒陷陣。</p><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西路軍在河西走廊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zhàn),西路軍總指揮部、9軍、30軍和由王泉媛任團長的婦女抗日先鋒團被敵人圍困,為了沖出重圍,婦女先鋒團擔起重任,阻擊馬家軍裝備精良的騎兵師,最終彈盡糧絕、陷入絕境,1000多名女戰(zhàn)士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王泉媛帶領秘書李開芬等5名女戰(zhàn)士在祁連山區(qū)與敵人周旋一個多月后被捕,深陷囹圄。連續(xù)三天三夜的嚴刑拷打與威逼利誘,飽受嚴刑與凌辱,王泉媛始終沒有屈服。1939年她找到一個機會,逃出虎口東躲西藏找到組織。其余的女戰(zhàn)士或被俘虜受盡折磨和遭到馬家軍的凌辱,只有少部分人離散民間存活下來找到組織。</p> <p class="ql-block"> 西路軍女干部曾廣瀾,丈夫是紅25軍軍長蔡升熙,蔡軍長在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的最后一仗犧牲,她匆匆埋葬丈夫,就背著未滿3歲的女兒蔡萍跡隨軍轉(zhuǎn)戰(zhàn),踏上艱難悲壯的西征路,浴血百戰(zhàn),被捕關押、歷經(jīng)磨難,死里逃生回到延安。</p> <p class="ql-block"> 四川籍西路軍前進劇團女戰(zhàn)士陳淑娥,是紅九軍軍長孫玉清妻子,為保烈士骨血,被迫忍辱偷生?!?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4, 34, 34); font-size:18px;"> 紅安籍西路軍女干部張茶清,擔任紅九軍婦女工兵連二連連長。因傷被俘后,被關進馬匪軍的監(jiān)獄,經(jīng)黨組織營救出獄后回到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 紅安籍西路軍女戰(zhàn)士何福祥,婦女獨立團二營營長。1937年3月中旬,西路軍在肅南縣的石窩山分兵,她和僅存的400多名女紅軍在掩護大部隊轉(zhuǎn)移時被俘,被敵人押送至青海西寧,在給敵人挑水做飯時逃走。后被馬匪抓進監(jiān)獄,受盡折磨。出獄后在甘肅一帶流浪,后被組織營救。</p><p class="ql-block"><br></p> <h3> 穿越茫茫的戈壁灘,從內(nèi)心去感受當年西路軍的艱辛。</h3> <p class="ql-block"> 前往肅南裕固族自治縣</p> <p class="ql-block"> 尋訪紅西路軍馬場灘戰(zhàn)斗遺址</p> <h3><font color="#010101"> 參觀石窩會議紀念館。</font>石窩會議紀念館布展分為浴血河西鑄功勛、慷慨悲歌梨園口、碧血遍灑馬場灘、巾幗赴難康隆寺、情懷永系石窩山、千秋絕唱映祁連6個單元,展示西路軍的悲壯歷程。</h3> <p class="ql-block"> 瞻仰紅西路軍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 前往肅南縣康樂鎮(zhèn)尋訪西路軍戰(zhàn)場遺址</p> <p class="ql-block"> 尋訪康隆寺遺址。1937年3月13日,西路軍余部繼續(xù)向康龍寺進發(fā),冰天雪地、朔風呼嘯。西路軍總指揮部到達康龍寺,紅三十軍余部二六八團在此又與敵展開激戰(zhàn)。婦女先鋒團慷慨赴難,數(shù)百名女戰(zhàn)士血染康隆寺。</p> <p class="ql-block"> 尋訪石窩會議遺址。1937年3月14日傍晚,在肅南紅石窩山召開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史上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次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石窩會議。會議作出三項決定:1、將現(xiàn)有人員編為3個支隊,就地分散游擊;2、陳昌浩、徐向前離開部隊,回陜北向黨中央?yún)R報;3、成立西路軍工作委員會,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傳六、王樹聲、程世才、黃超、熊國炳8人組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按照石窩會議決定,李卓然、李先念以三十軍為主組建支隊,西路軍工作委員會隨此支隊行動;王樹聲以九軍為主組建支隊;張榮以總部及后勤人員、傷病員為主組建支隊。隨后,各支隊分頭出發(fā),開展活動。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要領導人離隊東返向黨中央?yún)R報情況,陳昌浩,徐向前在寒風凄厲的夜色中,含淚告別了戰(zhàn)友,向東潛行而去。右支隊和中支隊在敵人的反復“清剿”中,損失慘重,大量人員犧牲或因傷因病被俘。兩個支隊的部分戰(zhàn)士在當?shù)厝罕妿椭職v經(jīng)千辛萬苦,單獨或結伴返回革命隊伍,有一些返回老家。絕大多數(shù)則被俘、流落或壯烈犧牲在千里祁連山區(qū)。少數(shù)干部歷盡艱辛走回陜北。</p> <h3><font color="#010101"> 到達瓜州市。1937年4月,李先念、程世才等率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左支隊近千名指戰(zhàn)員,經(jīng)43天艱苦跋涉,終于走出雪山,進入安西境內(nèi),分別在蘑菇臺、十工村進行短暫休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包城遺址,位于內(nèi)蒙肅北(原屬安西)境內(nèi),1937年4月16日,李卓然、李先念支隊900余人,經(jīng)過30多天的艱苦行程,從安西東南的龔岔口走出祁連山到達石包城。</font></h3> <p class="ql-block"> 在紅西路軍石包城休整紀念碑前,宋利安館長講:李卓然、李先念支隊到達石包城后,在此作休整,李先念支隊月余艱難行進祁連山中,在這里第一次吃到青稞。</p> <h3><font color="#010101"> 紅西路軍蘑菇臺會議舊址陳列室。</font></h3> <h3> 紅西路軍蘑菇臺軍事工作會議舊址</h3> <h3><font color="#010101"> 突圍進入祁連山的紅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考察紅西路軍安西戰(zhàn)役紀念館</span></p> <p class="ql-block"> 瞻仰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李卓然墓</p> <h3> 紅西路軍紅柳園血戰(zhàn)紀念碑。1937年4月26日,紅西路軍西行支隊與國民黨軍隊在紅柳園殊死拼戰(zhàn)。</h3> <h3> 左支隊1000余人在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李特等人帶領下沿祁連山向西運動。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和艱辛,以驚人的毅力和鋼鐵般的意志,在祁連山中腹地艱苦戰(zhàn)斗43天,跋涉840公里,經(jīng)歷了罕見的人間苦難,高舉彈痕累累的戰(zhàn)旗從酒泉瓜州縣境內(nèi)沖出祁連山,到達新疆星星峽。<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西路軍到達星星峽受到黨中央代表陳云、滕代遠的歡迎。最終抵達新疆,回到黨的懷抱,為我黨保存了一批寶貴的精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結束河西走廊行程,驅(qū)車前往西寧。</font></h3>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被押解至西寧的西路軍將士途經(jīng)地——民樂縣扁都口</p> <h3><font color="#010101"> 遠眺終年積雪的祁連山,想想當年西路軍為躲避馬家軍的追殺,零下30多度的寒冷天氣在山上穿行是何等的艱難!</font></h3> <h3> 行進在祁連山中</h3> <h3> 當年馬匪押解孫玉清軍長及西路軍將士至西寧的小道,也是甘肅通往西寧的交通要道——達坂山</h3> <p class="ql-block"> 到達西寧市,瞻仰西路軍烈士陵園,參觀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館。西路軍并未在此戰(zhàn)斗,馬家軍將被俘的5000余紅西路軍將士押解至西寧后,肆意踐踏,活埋1000余人,秘密殺害紅四方面軍第九軍軍長孫玉清等。1955年,正值“談西色變”之時,西寧群眾自發(fā)將500多位紅軍的尸骨收撿一起,以墓祭之。后得到西寧市政府重視,建館以紀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瞻仰西路軍烈士公墓</p><p class="ql-block"><br></p> <h3> 跪拜紅安籍西路軍將領孫玉清烈士墓!</h3><h3> ????????????</h3><h3> </h3> <h3> 孫玉清被敵人押到西寧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震動。馬步芳親自召集軍政要員,在偽省政府審訊孫玉清。孫玉清從容走進審訊室,義正詞嚴地駁斥了敵人對紅軍的蔑視。馬步芳軟硬兼施,讓孫玉清見被押的妻子和其他紅軍戰(zhàn)士。孫玉清告訴妻子不要害怕,并抓住有利時機鼓勵被俘的紅軍戰(zhàn)士。敵人的勸降措施被徹底粉碎。<br></h3><h3> 1937年5月下旬,敵人將年僅28歲的孫玉清殘酷殺害,并割下他的頭顱送到蔣介石那里邀功請賞。</h3> <p class="ql-block"> 到達蘭州市。考察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得到西路軍研究專家、八辦原館長朱永光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征集到大量珍貴圖片、史料。</p> <h3><font color="#010101"> 參觀紅軍聯(lián)絡處</font></h3> <p class="ql-block"> 在西路軍專題展覽中,我們看到了當年紅九軍軍長孫玉清給剪臺子村民請求援助的親筆字條。</p> <h3> 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和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營救西路軍將士共計4424人。</h3> <p class="ql-block"> 各省紅西路軍流落人員共計4917人</p> <h3> 1937年12月底,毛澤東在同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李天煥、郭天民、曾傳六的談話中指出:“西路軍戰(zhàn)斗到最后,由你們帶領一部分同志,排除萬難到達了新疆,這種堅定的行為,除了共產(chǎn)黨領導的紅軍,是其他任何軍隊也做不到的?!?l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83年2月,鄧小平在《李先念關于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上批示,”贊成這個說明,同意全件存檔。”</span></p> <p class="ql-block"> 2001年11月7日,江澤民在紀念徐向前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講話指出:“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后,他奉中央軍委命令,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西路軍總指揮,指揮部隊與敵人血戰(zhàn)4個多月,有力的策應了河東紅軍的戰(zhàn)略行動?!?lt;/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9年6月26日,胡錦濤在紀念李先念誕辰100周年座談會講話指出:“會寧會師后,他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率部突破黃河天險執(zhí)行寧夏戰(zhàn)役計劃,隨后,擔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指揮紅30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連續(xù)奮戰(zhàn),重創(chuàng)敵軍,對配合河東紅軍戰(zhàn)略行動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起了重要作用?!?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張掖市高臺縣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時強調(diào):“我心里一直牽掛西路軍歷史和犧牲的將士,他們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史冊。他們展現(xiàn)了我們黨的革命精神、奮斗精神,體現(xiàn)了紅軍精神、長征精神,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lt;/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從蘭州出發(fā)前往甘肅平?jīng)鍪袥艽h,征集紅二十五軍及吳煥先烈士的資料。</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到?jīng)I豐鎮(zhèn)鄭家溝村寶盒子山祭拜吳煥先烈士墓?????? ,向吳煥先烈士敬獻花籃,參觀吳煥先烈士生平展覽,觀看吳煥先紀錄片《軍魂不朽》。</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李曉京書記和李廣學館長向我們介紹紀念館的籌展情況,我們對紀念館的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優(yōu)化建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尋訪紅二十五軍臨時指揮部舊址——紅軍樓,訪問王村鎮(zhèn)掌曲村72歲的張村義老人,聽老人講當年四坡村戰(zhàn)斗及吳煥先烈士犧牲經(jīng)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尋訪、拍攝紅二十五軍戰(zhàn)斗遺址——四坡村羊圈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達陜鄂交界的漫川關。尋訪、拍攝漫川關戰(zhàn)斗遺址。1932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主力2萬余人在戰(zhàn)略轉(zhuǎn)移途中進抵山陽漫川關以東地區(qū)云嶺村,被國民黨軍5個師4萬余人四面包圍于云嶺周圍10余里的峽谷之中。紅四方面軍在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率領下,經(jīng)過三天兩夜激戰(zhàn),全軍從張家莊埡口勝利突圍。漫川關戰(zhàn)斗中,韓亮臣等800余名指戰(zhàn)員壯烈犧牲。</p> <p class="ql-block"> 追尋西路軍足跡,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讓我們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教育。</p><p class="ql-block"> 西路軍兩萬多將士,面對10倍于己的兇惡敵人,以英勇無畏、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氣慨艱苦鏖戰(zhàn)五個月之久,用血肉之軀堅決執(zhí)行了中央軍委的戰(zhàn)略部署,為策應黃河以東紅軍的戰(zhàn)略行動,為爭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推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做出了極其巨大的犧牲。西路軍雖然失敗了,但他們大義凜然的氣概,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驚天動地的悲壯業(yè)績,讓我們感慨不已!激勵我們不忘初心,更好地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 講好紅軍的故事! 講好西路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