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自駕走西藏潔子 <h3>老公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等我們都退休后開上越野車??自駕游西藏!近兩年他特別關(guān)注西藏游的信息,從買書籍、研究線路、設(shè)計行程、做攻略、網(wǎng)上訂購充氣床墊、工程工具以及準(zhǔn)備服裝,那簡直是做足了各門功課。終于在2018年7月6日上午去機場??送走倆娃后,我們于下午正式踏上了自駕游西藏的征程。<br></h3> <h3>近一年來在我的耳邊聽到的都是誰誰老兩口開著什么牌的小車??自駕游西藏了;誰誰去西藏拍的照片太美了;誰誰都去西藏玩都沒有高原反應(yīng);誰誰說去西藏的美景都在路上;誰誰去一次都沒有玩夠等等??傊瞎谖叶厙Z叨的都是游西藏的正能量。因為我和孩子不是太同意從北京就自駕,年齡大時間長怕身體承受不了,建議由北京飛成都或拉薩再租車或把自己的車托運過去再自駕。但你們就是把大天說下來也動搖不了他的意念。所以必須跟他一路向西!<br></h3> <h3>行程:23天 D1北京—高邑370公里 D2高邑—紫陽1057公里 D3紫陽—重慶430公里 D5重慶—康定580公里 D6康定—稻城480公里 D7稻城—虎跳峽490公里 D8虎跳峽—麗江180公里 D9麗江—飛來寺370公里 D10飛來寺—左貢縣350公里 D11左貢—波密450公里 D12波密—林芝230公里 D13林芝—拉薩430公里 D15拉薩—日喀則280公里 D16日喀則—納木錯380公里 D17納木錯—安多395公里 D18安多—格爾木700公里 D19格爾木—茶卡鹽湖490公里 D20茶卡鹽湖—西寧396公里 D21西寧—定邊670公里 D22定邊—代縣628公里 D23代縣—北京435公里 北京——西藏——北京9690公里<br></h3> <h3>一路的風(fēng)景名勝、古跡遺址真是讓人大飽眼福;一路的特色小吃、美食佳肴盡入口中;一路的大小酒店、民俗客棧、車內(nèi)留宿豐富了我們的旅途生活;一路23天9690公里的征途美景與驚險無時不在,高興與揪心無時無刻不伴陪左右。<br></h3> <h3>去西藏的路被譽為天路,天路卻是我們此行的必經(jīng)之路。去重慶要穿越秦嶺,數(shù)不盡的大小隧道沒有當(dāng)回事,然而當(dāng)我們穿越終南山隧道時感覺有點膽怯了,發(fā)現(xiàn)在此隧道里怎么沒有盡頭啊,還不時的拐彎,弄的我們暈頭轉(zhuǎn)向。原來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隧道,全長18.2公里呢。<br></h3> <h3>重慶的炎熱酷暑,揮汗如雨??,并沒有擋住我們旅程的腳步,新的直轄市頗有大都市風(fēng)范。</h3> <h3>朝天門碼頭坐游船所拍攝的岸邊夜景。</h3> <h3>磁器口古鎮(zhèn)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始建于宋代,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h3> <h3>重慶小吃糍粑的制作過程—和面。</h3> <h3>這個視頻是重慶的輕軌。穿越的這棟樓,1樓至5樓是商鋪,9樓至19樓是住宅,中間6樓至8樓是軌道交通區(qū)域。其中,6樓是站廳,7樓是設(shè)備層,8樓是站臺層,每層面積約3500平方米,空高約3.6米,列車穿越的長度有132米。<br></h3> <h3>磁器口古鎮(zhèn)、渣滓洞、白公館、紅巖魂紀(jì)念館回來之后又游覽了上世紀(jì)50年代建成的重慶人民大禮堂。</h3> <h3>離開重慶來到隆昌石牌坊群。這里原有明清石牌坊69座,幾百年風(fēng)雨滄桑、天災(zāi)人禍,大多被毀。<br></h3> <h3>現(xiàn)存17座牌坊集中分布于縣城南的古驛道上。更讓人駐足欣賞的是每座牌坊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br></h3> <h3>瀘定橋讓人想起毛澤東的《長征》:紅軍不怕遠(yuǎn)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xì)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我們的西藏之旅也像是一次長征。<br></h3> <h3>在瀘定橋上拍攝搖搖晃晃有點害怕,想當(dāng)年紅軍強渡瀘定橋那是何等的危險。</h3> <h3>“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唱康定情歌的地方看到了茶馬古道的雕塑,川地藏區(qū)自此開始。</h3> <h3>沿川藏向西是進(jìn)藏的第一關(guān)折多山,海拔4298米。這對我們已年邁60的人來說也是能否適應(yīng)高原反應(yīng)的第一個關(guān)口。到達(dá)觀景臺一下車感覺還好,只是有輕微的頭暈、氣短、口唇紫甘,走路不能過急過快。輕微的高反沒有讓我們駐足,沒有影響我們后面的旅程。<br></h3> <h3>越過折多山后便是風(fēng)景秀麗的新都橋。沿線卻有10余公里被稱為“攝影家走廊”,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br></h3> <h3>在藏區(qū),隨處可見掛在山頂埡口、江畔河邊、道旁以及寺廟等各處被認(rèn)為有靈氣地方的五彩經(jīng)幡。<br></h3> <h3>書寫在山上的經(jīng)文,祈求著上天的護佑。<br></h3> <h3>塔公河是一條流淌著六字真言的河,「六字真言」中的「唵嘛呢叭咪吽」佛咒來自于梵文,蘊含寓意極為廣泛豐富。<br></h3> <h3>感受川地藏區(qū),沿途美景盡收眼底。<br></h3> <h3>翻越天路十八彎恰巧是我開車,本來也沒啥,天路嗎就是路窄車多急彎慢拐,注意把好方向慢慢開是沒問題的。哪知,山里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本來太陽高照轉(zhuǎn)身功夫就大雨瓢潑,雨刷好像都來不及擺動,瞬間眼前已看不清山路,只能看到前車的雙閃燈。怎么辦?只能硬著頭皮慢慢跟著前面的車向前開,此刻緊張的我手握方向盤,身體前傾幾乎僵直,右腳時刻不離剎車踏板……十幾分鐘好像煎熬了十幾個小時,終于暴雨轉(zhuǎn)小雨了,立馬停車換司機。<br></h3> <h3>在318國道邊上,出甘孜雅江縣城沿國道西行36公里的位置。<br></h3> <h3>傍晚時分我們進(jìn)入了稻城亞丁,此處海拔3700多米,高原反應(yīng)再次侵襲,老公倒頭便睡,而我?guī)缀鯊匾闺y眠。</h3> <h3>第二天上午到亞丁村的路上風(fēng)光無限,忘卻了旅途的疲憊和高反,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風(fēng)光。</h3> <h3>入鄉(xiāng)隨俗,這裝扮和藏域風(fēng)情有點接軌吧。</h3> <h3>高原上的田園風(fēng)格和川地藏區(qū)吉東民居天人合一的建筑風(fēng)格。</h3> <h3>水邊的野花盛開迷人。</h3> <h3>然而,美景總是與險峻并存。從稻城亞丁到香格里拉的這段路途可謂險象迭生。我們從稻城亞丁出川藏線繞道去香格里拉走了一條近路,稻城亞丁的一個警察告訴我們從鄉(xiāng)城左拐有一條小路。誰知剛剛拐到小路上走了不到一公里就遇上了塌方,好在等了半小時左右就放單側(cè)行駛。可是后面更艱難的道路在等待著我們,山路窄的幾乎不能錯車,有時甚至無路可走。山體傾斜角度讓你感覺馬上就要坍塌下來,讓你不敢抬頭,偶爾抬頭看到前方的山體就像張開大嘴巴,滿嘴里含著大米粒、玉米粒要往外噴,精神緊張到了極點……“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好在走出困境之后,發(fā)現(xiàn)“日照金山”正在向著我們招手。</h3> <h3>從香格里拉奔赴虎跳峽時已臨近傍晚。此時,突然發(fā)現(xiàn)遠(yuǎn)處的雪山披上了晚霞,難得一見的雪山金照此刻竟然奇跡般地出現(xiàn)了,幸運之神讓我們迅速停車拍照,記錄下這難能可貴的瞬間。</h3> <h3>取道麗江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沒有去過想借道游覽,二是借此也稍作休整,以充沛的精力和體力繼續(xù)走更艱難的道路。</h3> <h3>我們特別幸運,到達(dá)麗江的那一天遇到了藍(lán)天白云,旅館的老板說這是七月的第一個晴天??</h3> <h3>老公樂的合不攏嘴了,因為這會讓他的拍照效果更加精彩!</h3> <h3>麗江古城的景色美不勝收,并且游人不多。</h3> <h3>麗江古城的夜景更美,游人也比較多。明天我們將從這里啟程,踏上西藏之旅的滇藏公路。</h3> <h3>麗江到香格里拉路途中的休息站、觀景臺已讓人感受到了藏傳佛教的魅力。</h3> <h3>香格里拉迪慶藏族自治州標(biāo)志性建筑。</h3> <h3>香格里拉市內(nèi)建于康熙年間的龜山公園,園內(nèi)的轉(zhuǎn)經(jīng)筒是世界最大的轉(zhuǎn)經(jīng)筒,大約有5層樓的高度。<br></h3> <h3>我們腳下是波濤洶涌,奔流東去的金沙江大彎。</h3> <h3>這是滇藏公路進(jìn)入西藏的必經(jīng)之路德欽縣,海拔3380米。本來要在此安營扎寨,但路上遇到的旅友說還是到飛來寺住宿比較好,雖然海拔高了幾百米,但能夠欣賞梅里雪山的壯美景象。</h3> <h3>梅里雪山部分主峰凸顯。</h3> <h3>13座白塔象征著梅里雪山13個主峰。</h3> <h3>梅里雪山腳下夫妻倆合個影。</h3> <h3>紅拉山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西藏昌都市芒康縣,那里有很多的金絲猴,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span>從海拔2300米至4448米,不同海拔分布著不同的植被。</h3> <h3>東達(dá)山是川藏南線上最高埡口,位于西藏左貢縣境內(nèi),埡口海拔標(biāo)高5130米,夏季草坪青綠,牦牛成群,風(fēng)光極為美麗。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條筆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緩且長,一眼看不到盡頭,這就是川藏線最長最纏綿的東達(dá)山了。<br></h3> <h3>險峻的怒江七十二拐真走起來并沒感到多么驚險,可能是翻越數(shù)座5千米高山后見怪不怪了吧。</h3> <h3>走下七十二拐竟然看到高原上有一派江南景象,成熟的青稞把梯田裝扮的層次分明,錯落有致。</h3> <h3>美麗的然烏湖湖畔。</h3> <h3>都說是拉薩的美景在路上,然烏湖就是一例。千萬不要進(jìn)景區(qū),外面的湖光山色比景區(qū)里要美的多!</h3> <h3>一座海撥6385米的雪峰周圍,誕生了一個壯美的精靈,這就是世界六大最美冰川之一的米堆冰川。<br></h3> <h3>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區(qū)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我們在進(jìn)入波密時有幸看到了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她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也被稱為“羞女峰”,尋??床灰?,偶爾露崢嶸。<br></h3> <h3>秀美的波密。</h3> <h3>我們從波密到林芝是幸運的,雖然走在“修不好的318”上,前后堵了不到三小時(據(jù)說前兩天有堵28小時的)。但是我卻哭起了鼻子,因為在堵車時老公下車去前面打探,把車鑰匙(在他衣服口袋里)帶走了。一個多小時后,排著長龍的車隊開始不斷地向前挪動,直至最后一輛車過去,而我和車仍只能原地不動。天吶,手機沒信號,對講機也湊巧沒電,鎖不上車我又不能離開。在路邊截下汽車??摩托車???自行車???♀?捎信的都沒有起作用。就在我絕望的時候,一名警察主動向我詢問,當(dāng)?shù)弥闆r后馬上用對講機呼叫前方詢問是否有“王濤老公”,仍然無果。我心急如焚,關(guān)鍵不知前面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老公去哪里了?就在我絕望之時老公突然出現(xiàn)在遠(yuǎn)處,他是在警察告訴他后折回來的,我的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擦干眼淚什么也別說,回來就好,繼續(xù)開車前行!<br></h3> <h3>波密到林芝途中的景色。</h3> <h3>波密到林芝的路上,有一個地方叫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魯朗海拔3700米,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的狹長地帶,長約15公里,平均寬約1公里。兩側(cè)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樹組成了“魯朗林?!?。<br></h3> <h3>魯朗小鎮(zhèn)一瞥。</h3> <h3>妥頂橋上手牽手。</h3> <h3>從林芝到拉薩本來是非常好走的一段路,并且還有久違的免費高速(西藏高速不收費),可偏偏事故就出在高速路上。在路上吃過中午飯我說車上睡會休息一下,可老公說他上午睡過了不困,讓我在車上睡他開車,尊敬不如從命。開車不久我就睡著了,不知啥時只聽咣的一聲,車子左右搖擺把我從夢中驚醒,“怎么啦怎么啦!”我大聲問,老公說“我睡著了。撞到隔離帶上了?!眿屟?!他開著車竟然睡著了!話音未落右前輪瞬間爆胎。萬幸的是發(fā)生這一切的時候前后左右沒有任何車輛,上帝保佑我們平安無大礙。值得表揚的是老公用了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換上了備用胎,剛剛收拾完畢手都沒有擦干凈,一場大雨傾盆而下。直奔拉薩四S店修車。<br></h3> <h3>來到拉薩,走進(jìn)了畫卷,走進(jìn)了天堂,走進(jìn)了朝圣的人群。<br></h3> <h3>布達(dá)拉宮廣場夜景。</h3> <h3>布達(dá)拉宮藥王山觀景臺上拍攝的夜景。</h3> <h3>獻(xiàn)上心中的哈達(dá)</h3> <h3>八廓街街景</h3> <h3>轉(zhuǎn)經(jīng)輪</h3> <h3>祈禱的孩子五體投地。為信仰如此虔誠的藏民一路多次相遇。</h3> <h3>大昭寺內(nèi)的這個儲水缸以前是僧人吃茶用的,現(xiàn)在儲水用做消防了。<br></h3> <h3>大昭寺上面合影留念。</h3> <h3>扎西德勒????</h3> <h3>羅布林卡門前切磋。</h3> <h3>我的兩條“大辮子”。</h3> <h3>美好心情離不開藍(lán)天白云的映襯。羅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公園”,是歷代達(dá)賴?yán)锏南膶m。它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風(fēng)景最佳、古跡最多的園林。建筑特點是高處筑臺,低處挖池,任其自然,以取景為勝,具有西藏園林特有的樸實自然的情趣。</h3> <h3>立體感超強的視覺效果</h3> <h3>離開拉薩向日喀則進(jìn)發(fā)。路途中看到了高原流沙。流沙是存在于沙漠中的一種傳說,說是流沙,實際上是沼澤的一種延展。 <br></h3> <h3>雅魯藏布江一角</h3> <h3>日喀則市最大的寺廟——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位于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br></h3> <h3>我們來到了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也是離霧霾最遠(yuǎn)的地方。我們行走在凈土與凡塵之間。<br></h3> <h3>與這位藏族退休教師和她的鄰居嘮家常。</h3> <h3>離開日喀則直奔納木錯,誰知這一路不停地修路。行駛在顛簸坎坷、泥濘曲折的路上,車子不是點頭闔薩腦(越過小的溝坎)、就是點頭哈腰(越過大的溝坎),再不就是扭秧歌(越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小土丘)、做飛機(越過大土丘)。顛的我倆直呼“哇噻哇噻”。<br></h3> <h3>我也堆個瑪尼石堆!藏族人認(rèn)為石頭是有靈性的,所以會在路口,湖邊或者山上堆瑪尼石堆,祈福的意思。<br></h3> <h3>寒冷的天氣擋不住的熱情。</h3> <h3>走出西藏納木錯,沿青藏線踏上了回家路途。從西藏的安多縣到青海的格爾木市,要翻越唐古拉山和昆侖山,700公里的路程途中遭遇三次修路堵車,我們跑了15個小時,堪稱是最累最苦最艱難的一天。途中第一次堵車聽說前面修路四個小時后才放行,這時有司機提出可否走公路下面的盲路,周圍幾個越野車積極響應(yīng),我們就緊跟前車,也不管車輪下面是泥是水、是草還是石頭,不顧一切地向前開,大約行駛了兩公里終于走上公路,總算舒了口氣。又經(jīng)過第二次、第三次的堵車,在精疲力盡的情況下于21:30分到達(dá)格爾木。<br></h3> <h3>雪山下的五彩經(jīng)幡</h3> <h3>我的夢想實現(xiàn)啦??</h3> <h3>走向高原,走向雪山,走向圣潔的天堂。</h3> <h3>遠(yuǎn)眺美麗的雪山???</h3> <h3>這是西藏的北大門,走出這個大門,就走出了西藏,進(jìn)入了青海。</h3> <h3>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huán)境。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藏羚羊等野生動物。<br></h3> <h3>一天數(shù)小時行駛在海拔5千米左右的唐古拉山山脈之上。</h3> <h3>昆侖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前跳起來擺個pose,這可是高海拔地區(qū)禁忌癥(跳起)之一。</h3> <h3>巍巍昆侖,萬山之祖。</h3> <h3>茶卡鹽湖是柴達(dá)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jié)晶鹽湖,中國的“天空之鏡”,湖底鹽白如雪,平滑如鏡,如果天氣給力拍照的效果極好。我們有幸遇上了藍(lán)天白云,拍照的倒影呈現(xiàn)在湖面上,如在鏡中美得讓人窒息。<br></h3> <h3>茶卡鹽湖中和兩位喇嘛合影。</h3> <h3>悠閑自在的感覺不錯吧。</h3> <h3>看茶卡鹽湖盛產(chǎn)“大青鹽”,其鹽粒晶大質(zhì)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但不可直接食用哦??<br></h3> <h3>裝扮一只“老天鵝”</h3> <h3>再見茶卡鹽湖!再見天空之鏡!</h3> <h3>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高原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每年7月中旬,青海綠草如茵,天高海闊,牛羊如云,野花繁盛,油菜花盛開綿延幾十公里。<br></h3> <h3>在遼闊的大自然中我們親密無間,享受幸福!</h3> <h3>湖邊五顏六色的鮮花盛開,令無數(shù)游人駐足欣賞拍照。</h3> <h3>返京途中在陜西省榆林市游覽了鎮(zhèn)北臺。這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guān)、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guān))”和“萬里長城第一臺” 之稱,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br></h3> <h3>走出鎮(zhèn)北臺兩公里左右就到達(dá)了紅石峽。紅石峽紅巖對峙,楊柳成蔭,長城穿峽而過,榆溪河奔騰不息,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勝景。東崖為雄山寺,西崖為書法石刻。在東西石壁上參差著大小不一的25處石窟,可以欣賞到宋元時期的石窟藝術(shù)。<br></h3> <h3>我們順路來到旅途的最后一站——平型關(guān)戰(zhàn)役遺址。參觀了戰(zhàn)役的遺址和紀(jì)念館,聯(lián)想起當(dāng)年革命先輩為新中國努力奮斗的艱辛,值得我們緬懷深思。</h3> <h3>伴隨返程的旅途,我們還沉侵在西部的記憶之中,圣地拉薩、藍(lán)天白云、雪山草地、牛羊成群……</h3> <h3>祈禱我們的明天會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