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大學錄取通知書來了

葛繼中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云帆:</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一個滿街飄灑槐花雨的季節(jié),今天,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如約而至。我雙手捧過它,一遍遍地摩挲,貼在臉上,心中默念:十八年的癡心追求,十八年的朝思暮想,十八年的望眼欲穿,今天終于盼到了你。</span></h3> <h1>  這是一份來自百年學府的邀約。大紅的信封傳遞著中國傳統(tǒng)的喜慶,校長的親筆簽名信情真意切,《校園地圖》展開一幅交大畫卷,我們既領略了厚重的歷史,也呼吸到青春的氣息。作為保送生,在今年一月,我們曾經(jīng)與交大有過一面之緣。今天,我們叩開這古色古香的大門,實現(xiàn)了從一名交大考生到交大學生的蛻變。</h1><h3></h3> <h1>  這一份錄取通知書,是一枚用汗水與淚水鑄就的勛章。哪有輕輕松松的勝利,哪有舒舒服服的成功?別人只關注你飛得高不高,只有父母知道你飛得累不累。堆積如山的教輔書,一摞一摞的考試卷,密密麻麻的課堂筆記,鼻梁上的近視眼鏡,見證著你一路走來的艱辛。你是全家出門最早的人,也是全家睡得最晚的人。晨光熹微中,你走進學校。月朗星稀下,你踏上歸途。夜深人靜時,我從夢中醒來,你書房的臺燈依然亮著。孤獨的身影,柔和的燈光,低聲的誦讀,是最溫馨的畫面,也是最難忘的記憶。</h1> <h1>  回望你十二年的求學之路,有過輝煌,也有過迷茫。有過波峰,也有過低谷。有過遺憾,也有過不甘。但是我們心手相牽,從不停下腳步。求學之路不是一馬平川,有時也會跌個跟頭,但我們爬起來,撣撣身上的塵土,目光如炬,專注向前。</h1> <h1>  哪一位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兒女,我們也想讓你無憂無慮地享受童年,我們也想讓你一覺睡到自然醒,我們也想讓你多些戶外活動,可是不行啊。當你忍著胃痛堅持到校上課,當你發(fā)著低燒完成畢業(yè)考試,作為父母的我們,也陷入深深地自責。可是,年輕人不奮斗,怎能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你學得很累,家長也陪得很累。今天看來,我們都是在做有意義的事情,讓夢想開花,這種累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h1> <h1>  生活是個復雜的劇本。咱們父女之間圍繞學習問題,也上演過青春期與更年期的戰(zhàn)爭。有過唇槍舌劍,有過不歡而散,有過拂袖而去,有過房門緊鎖,也有過無言的冷戰(zhàn)。把你媽媽夾在咱倆中間,哄了這個勸那個,她受委屈了。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父親,沒有經(jīng)驗。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我能說的也只有這些了。以后,我想嘮叨也沒人聽了。我知道,你對我的許多做法至今也不能理解。其實我已經(jīng)不乞求你的理解了,因為我聽過“知心姐姐”盧勤的現(xiàn)場講座。她說,孩子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地理解父母,只有等他自己做了父母以后。哦,既然是這樣,再等十來年,當你為人之母后,再跟我這個倔老頭握手言和吧。</h1> <h1>  女兒,你曾經(jīng)委屈地抱怨我,從來不表揚你。細細反思,我確實有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在單位和同事們有說有笑的,怎么一回家就不由自主地板起臉來。我在單位是很會夸人的,怎么一回家,對你有點兒橫挑鼻子豎挑眼,總是不滿意。我只能用“愛之深,責之切”“完美主義”來解釋,好像也難以自圓其說。那么,在今天這樣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就讓我以父親的名義,正式地對你說一句:“女兒,你很棒!”</h1> <h1>  這一份錄取通知書,是你開啟新的人生征程的通行證。大學之大,不在于校園之大,更在于胸懷之大、格局之大。今晚,我們一起閱讀了《校史簡介》。上海交通大學,誕生在中華民族最屈辱的年代。1896年,甲午戰(zhàn)爭慘敗之后,近代著名實業(yè)家盛宣懷提出“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傾其所有,創(chuàng)辦南洋公學,綿延122載,薪火相傳。這所學校見證并推動著中華民族從貧弱走向復興。從建校之初的精英治國夢,到三十年代的實業(yè)救國夢;從改革開放的科技興國夢,再到今天的創(chuàng)新強國夢,串聯(lián)起交大的歷史。能夠在這樣一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濃烈愛國情懷的學校度過青春年華,是你一生的幸運,定要倍加珍惜。</h1> <h1>  以前,問到你“為什么學習”,你的回答好像是“為了考大學”。今天,你考上大學了,如果再被問到這個問題,你又作何回答呢。只有對這個問題有深入的思考,清晰的答案,你的大學生活才能充實而有意義。我想,應該為報效祖國而學習,為服務人民而讀書。只有具備這樣的信仰,才能激發(fā)自身內(nèi)在的驅動力,學習才是真正快樂的。</h1> <h1>  在上海交大的錄取通知書上,標注著你所就讀的本科專業(yè)每年的學費5000元,每年的住宿費1200元。你知道嗎,這個費用是根本不足以支持你享受高品質教育資源的。更多的費用,是國家負擔的,是人民用血汗錢供養(yǎng)著你們。從踏進大學校門的第一天,你就要思考并解答“為何而學”“為誰而學”的問題,飲水思源,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報答祖國和人民的養(yǎng)育之恩。</h1> <h1>  2017年11月,王紅老師在開班第一課上就寄語你們,不僅要順利地考進大學,更要鍛造與大學匹配的能力,這是富有遠見的叮嚀。你將很快體驗到大學生活與中學生活的不同。大學教育倡導的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你要有清晰的方向,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要永遠保持沖勁兒,萬不能有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學習沒有終點。你要盡快適應大學的節(jié)奏,更加主動地求知,更加全面地發(fā)展。摸索自己的學習方法,完成從被安排學習到自主安排學習的轉變,從應試型學習到研究型學習的轉變。你要有吃苦的準備,大學生活并不像電視里的校園青春劇那般輕松愜意,它的主旋律依然是緊張、忙碌,不下一番工夫是不行的。你要更加自律,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全天候監(jiān)督,自己要管好自己,把學習、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條。拒絕喧鬧和誘惑,保持內(nèi)心的專注與淡定。</h1><h3></h3> <h1>  選擇到上海交大攻讀德語專業(yè),我們一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你要把綜合性大學之“博”與小語種之“精”結合起來,把學業(yè)做成專業(yè),把專業(yè)做成職業(yè),把職業(yè)做成事業(yè)。985、211重點大學的名字不是拿來炫耀的,是用來激勵自己的。你不僅要把“上海交大”的?;談e在胸前,更要在能力素養(yǎng)上展示出“上海交大”的品質。在《新生手冊》中,寫著87年前上海交大老校長唐文治的治學理念:“成就第一等學問,第一等事業(yè),第一等人才,第一等品行”,這就是“交大人”的標準。</h1><h3></h3> <h1>  這一份錄取通知書,是一份感恩的禮物。剛才,我們一起讀了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致2018級新生的一封信,里面有這樣一段話感人至深:“在進入交大之前,希望你利用這段寶貴的假期,去真誠地向你的父母、老師、同學道一聲謝謝。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变浫⊥ㄖ獣慕邮杖?,寫的是你一個人的名字??墒菫榱诉@份通知書,多少人付出了心血?求學之路漫漫,不是你一個人在戰(zhàn)斗,是一雙雙手把你托舉。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了不起的,是那些站在你身后,默默支持你的人。</h1><h3></h3> <h1>  我們要感恩這個時代,感恩培養(yǎng)我們的母校,正是多元化的人才選拔制度,讓我們以外語類保送生的身份觸摸到百廿交大。需要感謝的人很多,但最應當感謝的是辛勤的園丁。永遠不要忘記,是誰陪伴你一路走來,是誰目送你一路走遠。是誰與你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拼搏、一起奔跑。是誰像母親一樣把你攬入懷中,擦去眼角的淚滴。是誰在寒冷的冬夜,連續(xù)兩天與我們一家三口促膝長談。是誰在你輾轉北京、上海參加考試時,用溫暖的微信,出謀劃策,鼓勁加油。是誰在畢業(yè)典禮上為你撥穗,見證你學業(yè)有成。是誰聽到你被上海交大錄取的消息,連說三聲“太好了”,高興得像個孩子。</h1><h3></h3> <h1>  這是一片跨越血緣的恩情。你和你的同學們曾經(jīng)抱怨節(jié)假日補課多,可是否想到,老師也失去了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的機會。你們曾經(jīng)吐槽考試多,一個接一個,可是否想到,出卷、閱卷、講評,老師需要付出怎樣高強度的勞動?你們驚詫于第一天考試結束,第二天分數(shù)就出來了,可是否想到,老師們加班加點,爭分奪秒,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h1><h3></h3> <h1>  我曾經(jīng)去過高虹老師的辦公室,十個人擠在一起辦公,高老師的工作臺在一個角落,狹小的空間擺滿了試卷和書。我發(fā)現(xiàn)靠墻角的地方,有一張行軍床,高老師說,這就是她中午休息的地方。我有說不出地心疼。我參觀過四十三中的學生宿舍,每人一床一書桌,帶有獨立的衛(wèi)浴間,據(jù)說是省會最好的,具有研究生級別的宿舍。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總是關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住進“豪華三人間”,誰會關心到老師的作息條件。誰會想到,創(chuàng)造了“驚鴻一瞥”的高老師,每天中午只能攤開折疊床,蜷縮著身體,和衣而臥,打個盹兒。老師們最辛苦,年紀大了,最應當保重身體??墒撬麄儼炎詈玫姆块g留給了學生,把最舒適的床位留給了學生,把最多的母愛留給了學生。一個大大的“讓”字,體現(xiàn)的是紅燭情懷。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做人。</h1><h3></h3> <h1>  我親眼見過,傍晚放學的時候,“女神”王延風老師把八歲的孩子抱到姥爺?shù)淖孕熊嚿?,與孩子吻別,又返回教室。賈志峰老師十三歲的兒子,出現(xiàn)在“行者二班”的自習室里。李朝強主任和十五歲的兒子,父子倆肩并肩,幾乎每晚是最后一對兒走出校門的。為什么這些年紀尚小的孩子早早進入了“高考周期”,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是奮戰(zhàn)在高考一線的骨干?!拔寮佣薄鞍准雍凇?,老師們已經(jīng)模糊了上班和下班的概念,模糊了單位與家的區(qū)別。唯一清晰的,是人民教師對學生的拳拳愛心,對三尺講臺的執(zhí)著堅守。</h1><h3></h3> <h1>  老師們在你眼中,是那么精力充沛,神采奕奕,開朗樂觀。其實,老師也是人,不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你或許永遠見不到他們的另外一面,他們也有累的時候,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回到家已經(jīng)疲憊不堪,連話都不想說了。他們也有煩的時候,在學生面前柔情似水,春風化雨,回到家里也會宣泄情緒,發(fā)脾氣。他們也有解不開的難題,比如經(jīng)常面對如何平衡事業(yè)與家庭的兩難選擇。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他們心中只裝著學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親人。他們把別人的孩子視為自己的孩子,有時卻把自己的孩子視為別人的孩子。他們要求家長多陪陪子女,可是他們自己卻往往做不到。我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深深的敬意。我只能引用這樣的話:教師是和平年代最可愛的人,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h1> <h1>  今后,希望你不管學習再忙,工作再忙,逢年過節(jié),特別是教師節(jié),記得問候一下教過你的每一位老師?;蛟S若干年后,老師已經(jīng)叫不出你的名字,請不要太在意,是老師帶的學生太多了,太多了。</h1><h3></h3> <h1>  這一份通知書,是一張離別的車票。9月8日,你新的人生之旅即將開始。9月8日,我們十八年的朝夕相處即將結束。以前你也參加過軍訓、出國游學、平山支教等活動,但那都是“小別離”。這回是要“長相思”了。你跨進大學的校門,從此父母只剩背影,故鄉(xiāng)只有冬夏。</h1><h3></h3> <h1>  兒行千里母擔憂。盡管我們心照不宣,很少觸碰離別的話題,但已經(jīng)開始默默準備。你和媽媽列出需要采購的物品清單,貼在墻上,一共56項,大到行李箱,小到肥皂盒,買完一項勾掉一項。她每天變著法子給你做好吃的,用媽媽的味道、舌尖的母愛陪你上路。奶奶七十二歲了,戴上老花鏡,蹬起縫紉機,為你做了小褥子和睡裙,“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密密麻麻的針腳里,是不舍,是矚望。姥姥總是違拗我們的提醒,總是偷偷地給你兜里塞零花錢,讓你到了外地,別舍不得吃,別屈著嘴。我也開始每天關注上海的天氣預報,詢問上海的朋友,怎么度過沒有暖氣的冬天。 </h1><h3></h3> <h1>  為什么,我們吃飯時會愣愣地看著你發(fā)呆。為什么,我們會莫名其妙地傷感,寧讓淚水流在心底,不讓淚花掛在臉上。為什么,你尚未出發(fā),我們就已經(jīng)開始計算歸期。</h1><h3></h3> <h1>  我碰到一位母親,她的孩子在上海交大讀大三。我問她,孩子會不會想家。她說,有初來乍到的新鮮感,有來自祖國各地的同學,有緊張忙碌的課程學業(yè),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他們才不想家呢。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是家長離不開孩子。 </h1><h3></h3> <h1>  離別之際,我還要向你表個決心。今天,我展開一張你寫給我的小紙條,上面寫著:“對我媽媽好點兒?!边@些年,確實在你身上傾注的精力比較多,有點忽略你媽媽了。你媽媽是一位幼兒園教師,早出晚歸的,工作很辛苦,我對她關心不夠,牢騷很多。抱怨她為什么每天不能按時回家,總是沒完沒了地加班。抱怨她為什么別人家接送孩子,參加家長會的都是媽媽,而在我們家都是爸爸。其實,陪孩子學習不容易,承擔大量家務又何嘗不辛苦、不是貢獻呢。此刻,我悄悄地觀察她,四十四歲的她,什么時候頭發(fā)全白了。你走后,我們重回二人世界,我要主動承擔家務,洗衣服,搞好衛(wèi)生,減輕她的負擔。我要練就一手好廚藝,陪伴她鍛煉身體,讓她感受到我的積極變化,盡到一個丈夫應盡的責任。你就在外安心學習吧,我們一定會好好的。當然,你有一個小心愿,我們是不能采納的。你說,你們再生個二胎吧。我要告訴你的是,拉倒吧,太累了。</h1><h3></h3> <h1>  我在2002年做過一個腎病手術。那時,你才只有兩歲多。術后的第三天,你到我的病房來。你對閃著小燈、跳著數(shù)字和心電圖的監(jiān)護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湊上前去,好奇地看了又看。問我,爸爸,這是什么東西呀,真好玩兒。那時的我,渾身插著管子,面色蒼白,體弱無力,只能傻傻地咧嘴笑笑。我在想,我還能活到女兒考上大學的那一天嗎。我是多么地幸運哪,終于等到了這一天。</h1><h3></h3> <h1>  前幾天,我到省二院檢查身體,醫(yī)生翻著病歷本,嚴肅地跟我說,你這個病應該每年復查,你看你幾年沒查了。我一看,可不是嗎,已經(jīng)有四年沒復查了。我的腦子能清晰地記起你每次考試的成績,卻想不起到醫(yī)院來檢查身體。偶爾有不舒服,扛扛就過去了。這些年一門心思奔高考,忽略的人和事太多,其中也包括我自己。</h1><h3></h3> <h1>  真要感謝這份錄取通知書,它有神奇的魔力,讓我們從應試教育的焦慮中解脫出來,家庭有了輕松的氛圍,久違的笑聲。它有內(nèi)心的感應,我們開始觀察最熟悉的人,深情對望,發(fā)現(xiàn)對方居然有那么多的可愛之處。它有未來的期許,讓我們開始獨立設計自己的人生軌跡,你是遠飛的大雁,振翅翱翔,闖蕩自己的天空。父母是暮歸的耕牛,咀嚼時光,行走在夕陽下。</h1><h3></h3> <h1>  吾家有女初長成。出門前,讓我再好好地看看你。記憶是個奇妙的東西,越久遠,越清晰,幻化出一幅幅肖像,躍然眼前:嗷嗷待哺的你,牙牙學語的你,蹣跚學步的你,豆蔻年華的你,風華正茂的你。</h1><h3></h3> <h1>  今年的九月,當城市有了涼爽的秋意,天高云淡,菊花盛開,讓我們以揮手的方式告別。</h1> <h1>  明年的二月,當城市有了年味兒,大紅的燈籠掛上屋檐,大紅的對聯(lián)貼上門楣,讓我們以擁抱的方式相聚。</h1> <h1> 爸爸 葛繼中</h1><h1> 2018年7月22日夜</h1> <h1><font color="#ed2308">(以下展示的是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高三(1)班同學收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祝愿同學們一路順風,前程似錦。)</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END)</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