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參加海倫農(nóng)場二分場知青50周年紀念活動紀實

李愛和

<h3>同學分享的日歷,刻骨銘心的日子!</h3> <h3>2017年11月份,<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二分場荒友之家”聚會籌備小組成立,開始了各項準備工作,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定于2018年7月28-30日為回返二分場荒友聚會時間,報名時間截止到2018.6月末,當時50多荒友報了名。</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20180703部分荒友聚會雞西市,大部分是籌備組成員。</h3> <h3>考慮再三,人這一生真的很短暫,想做的事情就應(yīng)該抓緊,為了不留遺憾,我決定參加這次聚會活動,我家先生也非常支持,決定陪我一起去海倫農(nóng)場,非常感謝他。</h3> 值此北大荒開發(fā)70周年之際趙旭亞即興寫的詩:<div>憶得當年北大荒,百米長炕茅草房。</div><div>披星戴月苦勞作,秋收萬擔喝菜湯。</div><div>戰(zhàn)天斗地汗如雨,美好青春獻農(nóng)場。</div><div>勞其筋骨苦心志,永無怨悔不感傷。</div><div><br><div>吳金學揮毫潑墨</div></div> <h3>趙旭亞是二分場趙場長的二兒子,比我們年紀小些,為人十分的熱情,為了這次活動,旭亞利用他在海倫的方便條件為我們這次活動,包括訂票時間,聯(lián)系住宿,和總場溝通等等,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h3> <h3>旭亞在群里告知:從<span style="line-height: 1.8;">海倫發(fā)往農(nóng)場的班車。分別是早上7.30分和中午12.30分發(fā)農(nóng)場。能趕上這兩趟車的朋友可在火車到海倫之前給司機打個電話告訴司機你要坐他的車,他能在火車站附近稍等一會。</span></h3><div><br></div><h3>根據(jù)他的介紹,我們選定了回海倫農(nóng)場的車次,并在群里就和榮麗華約好了同一車次從哈爾濱到海倫市的火車。</h3><h3>興致勃勃的為出行做準備工作,不曾想買好票卻感冒了,發(fā)燒一周,咳嗽一直不好,真擔心計劃泡湯。<span style="line-height: 1.8;">終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出發(fā)前一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好了,沒有影響原計劃。</span></h3> <h3>向幸福出發(fā),7.26在威海乘汽車到煙臺火車站,途中在車內(nèi)遇大雨,天都黑了,到煙臺無雨,非常順利的上了車,正點開車,車內(nèi)空調(diào),很干凈。</h3> <h3>籌備組成員已經(jīng)于7.26先行乘汽車到海倫農(nóng)場</h3> <h3>心急的同學7.25就到了</h3> <h3>籌備組成員和先到的同學相聚了</h3> <p class="ql-block">2018.7.28是報到的日子,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荒友們乘坐不同的車次,于不同的時間來到總場,先到的同學們?yōu)楹髞淼耐瑢W安排食宿,做了大量的工作,非常感謝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親愛的同學們,你們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總場,大家都迫不及待的觀光總場的環(huán)境,幾十年不見,總場已經(jīng)發(fā)展的很不錯,有公園,廣場,醫(yī)院,賓館…大家都沒少照相,自己留著做個紀念,來一次不容易,當然也沒忘把快樂分享給沒來農(nóng)場的同學們,群里的照片滿滿!</p> <h3>趙銀山陪我們觀光總場公園</h3><h3>左起:付興義,孫慧清,王永勝,李融,李愛和,趙銀山,熊大鶴</h3> <h3>聽說他們是小學同學</h3> <h3>總場良種隊:熊大鶴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尋夢來了。</h3> <p class="ql-block">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參加活動的同學,一直在關(guān)注著活動情況,也深為沒能參加活動感到遺憾,他們也在以各自的方式參與進來,這就是彭成武寫的: </p><p class="ql-block"> 荒友返鄉(xiāng)聚會有感:</p><p class="ql-block">文化革命紅衛(wèi)兵,上山下鄉(xiāng)叫知青。</p><p class="ql-block">魂牽夢繞五十載,故地重游一片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年農(nóng)場換新貌,如今荒友改音容。</p><p class="ql-block">半個世紀感慨多,祝愿繼續(xù)夕陽紅。</p><p class="ql-block">二o一八年七月二十八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書法是李琦的真跡</p> <h3>這次參加活動一共有48位荒友報到,其中含兩位家屬</h3> <h3>晚上七點是來農(nóng)場的第一頓聚餐,吃飯似乎不是主要內(nèi)容,反而照相成為了主題,大家有太多的話,說也說不完,買了紀念章的同學快樂的戴上留影,好珍貴難得的見面!唯一遺憾的是第一天就出了一點事故,慕李華受傷了,好幾個同學幫助送到醫(yī)院處理,好在是皮外傷,真是有驚無險,大家出行真的要注意安全?。?lt;/h3> <h3>二人組合</h3> <h3>三人組合</h3> <h3>四人組合</h3> <h3>五人組合</h3> <h3>六人組合</h3> <h3>七人以上組合</h3> <h3>即興表演</h3> <h3>2018.7.29是活動最緊張的一天,早飯后開始照集體相,請了一個專業(yè)攝像師全程跟蹤。</h3> <h3>雇了一個大客車乘車回訪二分場,,當年去二分場可是很困難的事情,什么樣的車差不多都坐過,30多里的路程有的同學是靠步行完成的。</h3> <h3>二分場唯一留存的水泥場院,比我們在的時候擴大了很多,聯(lián)合收割機也比當時先進很多,收集幾張照片留作紀念。</h3> <h3>我們當年住的干打壘草房已經(jīng)蹤影全無,二分場除了大片的莊稼基本看不到什么房子,已經(jīng)記不得這片地是否是我們當年的住處,苞米長的很好。</h3> <h3>大張偉,我們小學同學,現(xiàn)在是中國油畫名家,他的作品在北京很受歡迎,藝名張牧歌。雖然這次只有三個小學同學在農(nóng)場相聚,心里也很高興,與眾不同的是同學之間的友誼是純真的。</h3> <h3>張偉在北京發(fā)展的不錯,不過最近在雞西買了房,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想著落葉歸根。</h3> <h3>謝謝張偉送的畫冊一份留念,他帶的不多,一下就搶光了。還是大鶴聰明,提出請張偉親筆簽名,張偉二話沒說,趴在賓館窗臺外就為我們簽字,好感動!于是我們有幸體會了一把追星族的感覺,好玩!</h3> <h3>大鶴為張偉的作品制作圖片,二人配合的珠聯(lián)璧合</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下午組織</span>“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50周年--原海倫農(nóng)場二分場知青回訪座談會”,<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點正式開始,由于旭亞前期工作做的好,總場邸副場長親自參加,代表海倫農(nóng)場接受我們贈送的錦旗并講了話,知道這位邸場長也是知青的后代,1978年出生,他的爺爺奶奶1958年就下鄉(xiāng)了,他的父母是我們這一輩的知青,很有才華的一個年青人,口才很好,講話從不照本宣科。最后還和我們一起合影留念。</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h3> <h3>座談會由孫景華主持,王淑霞,熊大鶴代表男女知青發(fā)言,作為同學的杰出代表,她(他)們的發(fā)言精彩,樸實無華,是她(他)們把我又帶回了當年在農(nóng)場的生活,一幅幅畫面像電影一樣在腦海中閃現(xiàn),謝謝她(他)喚醒了我的記憶,以為忘了的往事又浮現(xiàn)在眼前。</h3> <h3>王淑霞在海倫農(nóng)場二分場座談會上發(fā)言</h3> <h3>各位多年未曾謀面的老同學、老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從祖國的四面八方相聚在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___海倫農(nóng)場。在此,讓我代表到會的全體知青朋友感謝為搭建荒友之家這一平臺默默奉獻的群主劉俊龍,感謝重操舊業(yè)的宋洪澤夫婦為大家辛勤地做著后勤服務(wù),感謝趙旭亞在網(wǎng)上繼續(xù)為大家傳書送信,感謝秀荷、愛和,小張偉,王宏印等眾多朋友熱情的付出,還要感謝農(nóng)場的領(lǐng)導及朋友無私的幫助,真心的謝謝你們! 1968--2018,真是彈指一揮間,轉(zhuǎn)瞬50年過去了,我們的生命被刻上一道道年輪。當年那些愣頭小子,黃毛丫頭已變成了幾近滿頭銀發(fā)的古稀花甲。面對著一張張飽經(jīng)滄桑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臉,我們似乎又撿回那已逝去久遠,卻又象發(fā)生在昨天的依稀夢幻。 難忘那1968年10月,火車汽笛的一聲長鳴,車上車下哭聲一片;難忘那幾十個小時的顛簸,列車??吭诤1毙≤囌?;難忘那坐上陌生的28,頂著寒風來到人生的又一家園------海倫農(nóng)場二站;難忘那下車后扛著行囊,彎腰走進黑黢黢的茅草房,百米炕上年長的姐姐在那低頭垂淚,年幼的小妹傻乎乎地爭搶炕頭炕尾;難忘那食堂里飯前須畢恭畢敬地吟唱“萬壽無疆”方可吃上并不可口的小米飯,大頭菜湯;難忘那捂著棉帽躺在燙屁股的被窩里偷偷流淌著思鄉(xiāng)的淚水;難忘那每日傍晚為燒大炕而聞到那撲鼻辣眼的柴草煙香;難忘那八面透風的土屋里,昏暗的煤油燈下坐著一群扒麻的姑娘小伙;難忘那播種時頂風冒雨緊裹褲腿腳踩格子手拿糞筐;難忘那舉鋤弄鐮時頭頂烈日揮汗如雨,饑渴地勞作在毫無遮擋的田間地??;難忘那收割時手舞笨拙的刀鐮,留在腿上手上的傷痕左一條右一趟兒;難忘那場院里轟鳴的脫粒機旁漫天揚起嗆人的塵土,頑皮的臭小子們捕捉老鼠成串成行;難忘那收工后宿舍里緊鎖房門,偷偷地在半拉瓜上翻炒香甜的苞米,大豆;難忘那寒冷的冬日里,是狗皮帽子和靰鞡草陪伴我們走在白雪皚皚的上工路上;難忘那臨近年關(guān),黑燈瞎火做賊似的跑回家時那種忐忑和思親之念;難忘那離開農(nóng)場返城回鄉(xiāng),與親人相擁,家人相聚,朋友相逢時淚水成行。 這一樁樁一件件好像就發(fā)生在昨天一樣。 返城后,我們不屈不撓,從頭再來。打拼于職場,操勞于家庭,贍養(yǎng)老人,教育子女,還要用辛勤的工作去應(yīng)對文憑、專業(yè)及年齡為我們設(shè)置的種種障礙,我們更用燃燒的激情去面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我們是一群特殊的群體,大躍進的年代我們趕上過,三年自然災(zāi)害我們品嘗了什么是饑餓,十年文革動亂讓我們變成了文化知識的渴求者。回城后沒有工作,合同工臨時工樣樣都承受著。娶妻生子沒有房子,下崗失業(yè)的腳步又急匆匆地緊跟著。下海、過河、賺銀子的本事實在差的太多太多。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生活就像逆水行舟,努力著,堅持著。 我們并不富有,但我們并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垮,我們沒有抱怨社會和國家對我們的不公平,我們依然無怨無悔地挺起胸膛迎接生活的考驗。 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此刻我們擁有的是實實在在的今天。 五十年后的今天,已經(jīng)并不年輕的我們又相聚在一起,相同的經(jīng)歷讓我們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語言又把我們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五十年的相識,五十年的牽掛,五十年的翹首企盼終于匯成了今天的歡聲笑語,匯成了你我的心潮澎湃! 回望今天的海倫農(nóng)場,真像趙旭亞在網(wǎng)上寫的詩一樣:難覓往昔舊模樣,飛機撒藥,衛(wèi)星導航,綠油油的莊稼地再也看不到面對黃土背朝天的辛苦模樣。整齊的街道,一排排樓房,清晨微風徐徐,飄來陣陣鳥語花香。 祝福你海倫農(nóng)場,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 今日,八方來相聚,感慨萬千情____ 這正是: 海倫農(nóng)場會知青,心潮起伏情義濃; 黑土撒下友誼種,花甲收獲萬擔情; 當年姑娘和小伙,如今都是老壽星; 泥巴老繭已褪去,夕陽似火樂無窮。 謝謝大家! 2018.7.29 于農(nóng)場 王淑霞<br></h3> <h3>大鶴在座談會上發(fā)言,他的發(fā)言稿是存在手機里的</h3> <h3>掀開沉封的記憶 ———— 在知青五十年紀念聚會上的發(fā)言</h3><h3> 尊敬的農(nóng)場領(lǐng)導,親愛的各位知青戰(zhàn)友、同學們大家好: 當歲月的風霜沉寂了我們的純情,生活的征途疲憊了我們的肩膀,眼前的視線漸漸模糊,往事已成甜夢;遠處飄來青純的呼喚,掀開我們沉封的記憶,把遠去的征塵激蕩。 五十年前,天蒼茫,雁何往,告別家鄉(xiāng),落戶農(nóng)場,我們由學生變?yōu)橹?,開始了農(nóng)工的職業(yè)生涯,整日品味泥土的芬芳。帶著青春和理想,以滿腔的熱情,歡笑著、新奇著、憧憬著,邁進接受再教育的課堂,懷揣著無知、無奈和迷茫,充滿上下求索的欲望,開始著新的向往。 在這里我們留下了跌宕傳奇和歷史悲壯,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蕩氣回腸。春耕抗旱,播撒希望;夏鋤揮汗,壟溝鏟趟;秋收揮鐮,碩果滿倉;冬日嚴寒,脫谷打場。春夏秋冬,是我們光陰的計量;風霜雨雪,是我們歲月的報償。 忘不了,敲木魚式的點葫蘆;模特步般的踩格子;抬頭挺胸的犁后喘;蹲爬不安的薅谷草。 忘不了,思鄉(xiāng)的糾結(jié),偷偷傳唱著告別了媽媽,告別了故鄉(xiāng),金色的學生時代已載入了青春史冊……; 忘不了,青春的躁動,偷偷吟唱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那寧靜迷人的夜晚,期待心上人坐在我身旁……; 忘不了,小米籽,凍白菜湯,清湯寡水,轆轆肌腸,小雞大鵝時常遭殃; 忘不了,宿舍冰冷,大炕漫長,黑暗中不知耗盡多少燭光,時常聚積在老鄉(xiāng)家的熱炕。 在這里,我們度過了人生最純真、最樸實、最緬懷的知青生活,廣闊天地的雨露陽光,綠色非轉(zhuǎn)基因的給養(yǎng),農(nóng)場鄉(xiāng)親的包容體諒,艱苦生活的磨煉成長,讓我們勇敢承擔起了知青的歷史責任,擁有了共同的理想與擔當。 金色年華,同學們朝夕相處共度時光; 青春歲月,知青們歷經(jīng)艱辛鑄就輝煌。 陸續(xù)返城后,我們摩拳擦掌,奔向了自己的戰(zhàn)場,演繹各自人生中精彩篇章。塵世流轉(zhuǎn),歲月滄桑,我們蓬勃向上,依然堅強。 努力著、堅持著,不氣餒、不抱怨,飽嘗艱辛,拼搏夢想;積蓄業(yè)績的力量,摒棄了年少輕狂,不懼學歷職稱和下崗;承載家庭的脊梁,擁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生活溫飽,也有小康;不知不覺間結(jié)束了職業(yè)生涯,開始了無限期的帶薪休假,享受著聊以自慰的社會保障;如今我們都已滿頭白發(fā),邁向古稀,占領(lǐng)了老頭老太的廣場,歡樂盡情釋放,膝下兒孫滿堂,幸福安詳;趕上了新時代也都跟潮流,微信聊天,購物上網(wǎng),手機自拍,P圖欣賞,抖音視頻,K歌練嗓,填辭作賦,書法收藏,趕時髦,玩???,樂此不疲,此消彼長。 嗟夫,往事不堪回首,有如過眼云煙,如歌如泣,迂回暢想。崢嶸歲月的青春激昂,魂牽夢縈的堅韌頑強,知青經(jīng)歷成就了我們終生的期望。 五十年奮斗之旅,洪塵滾滾,風雨征程,鳳凰涅磐,云水禪心,百煉成鋼。 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們回到農(nóng)場,回歸共同的起點,回顧激情燃燒的歲月,歡聚一堂,傾述衷腸,不枉知青一場;今天,我們不念曾經(jīng)蹉跎坎坷,不比往日得意風光;要比的是血壓、血糖,心臟、健康。讓我們留下一個愿望,大膽自己的想像,不管歲月地老天荒,要讓青春地久天長,讓知青記憶在我們心中永遠珍藏。 謝謝大家! <span style="line-height: 1.8;">熊大鶴</span></h3> <h3>想不到群主俊龍突然讓我上場發(fā)言,我原本毫無準備,還沉浸在淑霞大鶴所敘述的回憶中,走上臺前沒說幾句話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好多同學因為我的表現(xiàn)都落下了淚水,真對不起大家,好在俊龍不讓我再說了,謝謝俊龍。</h3><h3>謝謝鄒杰的發(fā)言,她說,爭取再過50年,我們再相聚,把大伙兒都說樂了。</h3> <h3>鄒杰的發(fā)言很新穎</h3> <h3>下鄉(xiāng)海倫農(nóng)場50年大聚會發(fā)表感言&nbsp;&nbsp; 同學們、荒友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回到闊別46年的海倫農(nóng)場、回到生我養(yǎng)我的黑土地----黑龍江??!心情激動感慨萬千! 50年前的1968年10月28日,我們背上行囊從學校登上北上的專列,記得我剛到農(nóng)場的第二天是滿16周歲的生日。我們這些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來到這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懷抱著“農(nóng)村是個廣闊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到農(nóng)村去、到邊疆區(q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革命志向,開始了新的改變命運的生活。 在校時我們每位同學都有著自我生存的價值觀,追求遠大目標的理想抱負信念,繼承那個時代的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就是擁有化“變化”為不變的能力,而不是躺在那里讓別人保護著你,因此,我們從文化教育轉(zhuǎn)變?yōu)轶w能教育和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 在這艱苦的環(huán)境中,在這鍛煉人改造人的大熔爐里,把我們打造成鋼筋鐵骨的硬漢,敢沖敢闖的先鋒。至今我回味著這段歷程,使我們勇敢、強壯。農(nóng)場四年生活勞動,經(jīng)歷了刻苦的磨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從單純幼稚的小女孩成長起來! 國家的需要使我離開這塊肥沃的黑土地,我依然熱戀著它、想念著它,歌唱著它!是這塊土地造就了我們豪爽、大度、忠厚、真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時的麥海景象,麥浪滾滾閃金光的豐收場面,至今在我腦海中回蕩,我身為黑龍江人,興奮,自豪!親吻著黑土地,我熱淚盈眶。 同學們、荒友們:50年后的今天,看到了農(nóng)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能夠團聚在這美麗廣袤大地上,讓我們擁抱、歡呼、跳躍吧! 海倫農(nóng)場,我們回來啦?。?! 再次為我們在座的和種種原因不能來農(nóng)場的荒友、同學們,送上最真心的祝福! 愿大家精神煥發(fā)!健康長壽!再過50年我們?nèi)匀辉傧鄷?&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謝謝大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2018.7.29日鄒杰<br></h3> <h3>任凱主動發(fā)言,認為再過50年相聚太遙遠,提議10年后再聚會,我覺得這事還算靠譜。不管怎樣,好好保重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祝愿同學們平平安安的過好每一天,多想高興的事,不想不開心的事,人生在世幾十年,說不定會遇到什么事,心態(tài)很重要,只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那一定是快樂多,痛苦少,我說的對嗎?</h3> <h3>晚上農(nóng)場專門為我們準備了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我們也準備了幾個節(jié)目,反響還不錯。</h3> <h3>剛吃了晚飯,在鄒杰的張羅和劉靜波的指揮下,全體荒友都參加了大合唱,看!唱的多帶勁!</h3> <h3>總場已經(jīng)提前安排人員為我們搬來椅子,謝謝農(nóng)場對我們的熱情!</h3> <h3>農(nóng)場為我們準備了好多節(jié)目,秧歌類居多,還有獨唱,歌舞等。</h3> <h3>趙銀山的藏族舞獲得一致好評!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他跳到最后,露出一絲痛苦的表情,原來他的腿當年在農(nóng)場被馬車碾壓<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傷,一直沒有痊愈,以致讓他痛苦終生。在農(nóng)場我也有此經(jīng)歷,留給我們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span></h3> <h3>我表演了一段傘舞:陽春三月下?lián)P州</h3><h3>我的初中同學做了一首詩,啟發(fā)了我,略加修改,道出我的心聲:</h3><h3>同學的友誼是折不斷的柳, 夢里的回憶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一曲終了意未盡, 荒友的情結(jié)永駐在我心頭!<br></h3> <h3>因為總場節(jié)目多,時間長,導致我們準備的節(jié)目沒能盡情發(fā)揮,天黑了,還有不少節(jié)目沒演。最后大家意猶未盡,又唱起卡拉OK跳起舞來,明天就要各奔東西了,還是戀戀不舍的,相約再見!</h3> <h3>2018.7.30是回返的日子,天還沒亮,就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這是舍不得我們走嗎?自駕的同學們走的早些;我們準備坐9:30去海倫市的汽車,然后乘火車回雞西;籌備組成員秀荷秀華她們走的晚,要留下做善后,對于她(他)們來的早走的晚,為同學們服務(wù)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精神再次感動,謝謝了!期待再相會!</h3> <h3>我們一行七人坐汽車到海倫市</h3> <h3>榮麗華先乘車去哈爾濱</h3> <h3>冷文杰和岳雙艷夫婦同行第二天起早回齊齊哈爾,趙銀山也是明天的票,他們需要在海倫市住一晚。</h3> <h3>我們在海倫市飯店吃的蒸餃,環(huán)顧四周飯店,到了午飯時間仍然非常蕭條,我們吃完了也沒再見一個顧客,據(jù)老板說大部分人都去外地打工了。</h3> <h3>我們夫妻二人在網(wǎng)上買了哈爾濱-雞西的臥鋪,海倫市-哈爾濱的票按鐵路規(guī)定就沒有辦法購買,只能上車補票,奇怪的電腦程序:同一人同一天不能買2次票!</h3> <h3>自駕同學拍到的海北車站,50年前就是這個樣子,當年從農(nóng)場回雞西的必經(jīng)之地?,F(xiàn)在快車這里不停,去海倫市的車很方便。</h3> <h3>海倫知青吳雙福特為這次聚會賦詩一首:</h3><h3><br></h3><h3>祝賀二分場知青 五十年聚會成功 文/無雙 祝賀二分場知青 五十年聚會成功 群主組織多不易 群友回場齊奮勇 五十年后再相逢 知青變化大不同 憶起當年多少事 各個感情多激動 感謝俊龍動員令 感謝旭亞做內(nèi)應(yīng) 農(nóng)場沒花一分錢 溝通得到了雙贏 五十年后重相逢 想想就令人感動 可惜無雙有活動 此次活動未成行 夜色擋不住舞星 銀山著藏袍舞動 留下了美麗舞姿 影像會傳到時空 愛和舞蹈跳得精 旱傘頻頻輕舞動 陽春三月下?lián)P州 婀娜舞姿人贊頌 天好地好大家好 秧歌旗袍來助興 排練節(jié)目不容易 影像視頻做證明 成武旭亞作詩章 故地重游一片情 半個世紀感慨多 祝愿大家夕陽紅</h3><h3>20180731<br></h3> <h3>真誠感謝因故未能參加聚會的荒友們給我們的祝賀祝福!希望還有再見面的機會!<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謝</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謝同學們!謝謝荒友們!謝謝朋友們!</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再見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海倫農(nóng)場!再見了!趕來聚會的來自天南海北的荒友們!再見了!海倫農(nóng)場的各位領(lǐng)導,老朋友!</span></h3><h3>熱烈祝賀二分場知青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獲得圓滿成功!<br></h3> <h3>群主劉俊龍給大家的一封信:</h3><h3>荒友們、同學們、朋友們大家好! 在“二分場荒友之家”聚會籌備小組全體成員不懈的努力下,在全體群員的支持下,我們的二分場知青上山下鄉(xiāng)50周年返場大聚會已經(jīng)完美收場!我們已經(jīng)完成全體群員多年的心愿與夢想!這次令我們終身難忘的大聚會已經(jīng)載入海倫農(nóng)場的歷史史冊!我們交給第二故鄉(xiāng)的上面書有《芳華歲月,青春無悔》的錦旗已經(jīng)收入海倫農(nóng)場的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了。 在這里,我代表“二分場知青上山下鄉(xiāng)50周年活動籌備小組”全體成員向為這次活動的成功做出關(guān)鍵性前期準備工作的趙旭亞荒友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向為這次大聚會做出貢獻的全體人員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我也代表個人向為這次聚會做出無私奉獻的宋洪澤,黃秀荷,孫秀華,張偉(?。O景華,熊大鶴等荒友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向為這次大聚會成功舉辦做出最大努力的王淑霞,李愛和,趙銀山,鄒杰,劉靜波等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那些默默無聞的為這次大聚會做著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甚至我都不知道是誰在做的荒友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愿我最心愛的全體荒友們,同學們,朋友們永遠健康!快樂! 讓我們共同祝愿聚會永遠有下一次! 讓我們伴隨著50周年大聚會漸漸遠去的身影,永遠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 再會,我的親人們!</h3><h3> 我始終不愿意承認這次大聚會是最后一次,愿大家一起努力,天天開心快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一起迎接下次聚會! 2018年8月4日晨5時<br></h3> <h3>精心組織的海倫農(nóng)場二分場回訪活動雖然完美收官,但是同學聚會卻遠遠沒有結(jié)束,仍在進行中……</h3> <h3>2018.8.5張秀芝請當年在二分場一起工作過的飼養(yǎng)員相聚,也包括做豆腐的荒友,她很認真的為這次聚會準備了發(fā)言稿,情緒激動!這里是二分場50年聚會的延續(xù)!因為除了我和徐立新,她(他)們都沒有去海倫農(nóng)場。這里包括三對夫妻,邵士信(八分場知青)和張桂珍是夫妻,還有鄧榮勝和張文軍,劉海春和李桂菊。</h3> <h3>依依惜別,期待再見!</h3> <h3>能在雞西見到鄒杰、費恩梅,也不是容易的事</h3> <h3>2018.8.8在雞西原衛(wèi)校俱樂部舉辦的雞西市海倫農(nóng)場上山下鄉(xiāng)50周年紀念大會上,見到了多年不見的小學同學,中學同學和在農(nóng)場沒見到的來自外地的荒友,大家都很快樂!雖然久未相見,見面甚至不能相識,但是一自報姓名,馬上就認識了,毫無陌生感,非常親切。</h3> <h3>小學同學侯東光,從北京來。</h3> <h3>中學同學劉長純,一共見面沒超過5分鐘,她是這次活動的名譽會長,7號晚上到,9號早上就回大連,作為奶奶,還有很重的責任。</h3> <h3>好開心,都有說不完的話!</h3> <h3>荒友自發(fā)組織的聯(lián)歡會,有獨唱,合唱,舞蹈…大部分是當年學的歌,半個世紀過去,有一個人開唱,馬上就有多人參加,大家爭著講那當年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好有趣!年輕時的事情一提就都想起來了,難忘的知青歲月!最后每個人都發(fā)表了聚會感言,互道珍重,相約再見!</h3> <h3>想不到50年前學的歌,大家都記得那么清楚,唱起來感覺又回到了十八歲?;挠押铣穆曇粽婧寐牐≡趺匆猜牪粔?。愿我們永遠留在18歲!</h3> <h3>2018.8.9中學同學聚會,因為50周年的緣故,失聯(lián)多年的同學見面了!</h3> <h3>2018.8.10小學同學相聚,發(fā)現(xiàn)一年不到,就<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患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有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離我們而去,好好珍惜當下吧!</span></h3> <h3>2018.8.11與侯東光共進午餐,也是她同事朱偉安排的送別宴,當天將離開雞西去大連。</h3> <h3>北山知青這張聚會照片,我一個都認不出,只是知道我們分場是有北山知青的。</h3> <h3>2018.8.15</h3> <h3>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我祝愿我的同學、荒友永遠快樂,永遠年輕,永遠健康!我們就有機會再相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