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荷"而來宋寅 <h3>艷而不俗,清新淡雅是荷花的基本特點。</h3><h3>拍荷十年,每年都到不同的地方拍荷,就是喜歡這樣的特點。拍多了,也一直想拍出新意,但都不盡人意。</h3> <h3>花盛開在夏季,在炎熱的季節(jié)嗅到荷花的清香,沁人心脾。但是荷花的香氣又不是太濃太重,淡淡的清香伴隨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生機盎然。</h3> <h3>事實上,我拍荷花,不僅因為荷花具有深植于民間的情感與象征,她簡單質(zhì)樸、“天然去雕飾”之美更契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觀,夏季潔白或粉紅的花、青翠的葉,即便是秋天的殘荷,都獨具魅力。</h3> 有時候,喜歡拍出荷花半露半含的傳統(tǒng)之美。<div>徐悲鴻大師除了畫馬著稱以外,畫荷花也堪稱一絕。他把荷花“半露半含”的形態(tài)稱之為表現(xiàn)荷花之美的必然手法。他認(rèn)為,表現(xiàn)荷花不必太直白、太真實,要“半露半含”、“若隱若現(xiàn)”“有襯有托”。這是一種較高的審美趣向,拍攝荷花也可融入這樣的視覺美感,才能顯示出荷花“花之仙子”之美。</div> <h3>也喜歡選擇早晚拍攝,那時候沒有風(fēng),光影及靜影效果非常好。</h3> <h3>為了讓荷有一些變化,也會點燃一個煙餅豐富一下層次感。</h3> <h3>還可以使用相機中的多次曝光功能進行現(xiàn)場拍攝創(chuàng)作。</h3> <h3>用手機自拍桿換一個角度拍攝,仰視效果別具沖擊力。</h3> <h3>適當(dāng)曝光過度也有另一番味道,結(jié)合留白和構(gòu)圖,讓這一來源于中國畫審美觀的方法融入攝影。"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留白的拍攝手法,既襯托氛圍,又平衡了構(gòu)圖,還給人無限的遐想。</h3> <h3>使用變焦、移軸等特殊技法,表現(xiàn)荷花的另一種美</h3> <h3>在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動相機過程中迅速按下快門</h3> <h3>在變焦過程中迅速按下快門</h3> <h3>拍攝有趣味的蜻蜓、蓮蓬、水珠等</h3> <h3>拍攝的二次創(chuàng)作</h3> <h3>利用后期處理軟件蒙板功能去色,只保留荷花的顏色。</h3> <h3>利用二次曝光功能加入事先拍照好的月亮,制造另外一種藝術(shù)氛圍。</h3> <h3>加個圓形畫框,落款加印章,更顯中國風(fēng)。</h3> <h3>拍攝現(xiàn)場!</h3> <h3>為"荷"而來,喜歡就拍,且拍且珍惜。不必刻意追求標(biāo)新立異,返樸歸真方為根本。</h3><div>謝謝欣賞!</div>